1. 我的女儿四岁了,很喜欢画画,不知道怎么才能更好地培养她的画画才能呢
绘画——赋予女孩感悟美的能力
女孩子学习绘画,对培养她的卓越气质究竟有哪些作用呢?
其实,绘画并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画画,它更重视通过画画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绘画还能让我们的小公主敞开心灵,使她在绘画中舒展自已内在的想象和情感,通过绘画把自已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从而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尤其是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毅力、耐力方面,更是功不可没。
很多从小培养孩子绘画能力的父母,更是对此深有感触:
“在女儿学习绘画的同时,她也渐渐开始养成了细致观察的好习惯。无论花开了、燕子飞来了,她都会第一个发现。”
“女儿不到4岁开始学习画画。现在,小小的她就有很好的审美能力,不仅自己很会搭配服装,还经常指导我的着装问题:‘妈妈,你应该穿短裙,长裙把你的美都掩盖住了’。”
……
不难看出,在绘画的过程中,女孩子卓越的个性能力、审美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了在自己的画纸上创作出美丽的图景,她们学会了观察美、体悟美、展现美……
我们甚至可以对绘画的作用这样进行概括:绘画,赋予了女孩子更多感悟美的能力!
给父母的建议
孩子的绘画兴趣,既缘于天性,也和父母的正确培养有关。在此,我们仅针对如何培养孩子绘画兴趣,给父母们提出了若干的建议。希望能为女孩父母们所参考、借鉴。
方法一:不管孩子画得如何,都请多鼓励
一般来说,孩子到了三、四岁,大都会十分喜欢“到处乱涂乱画”,而且女孩子的“涂鸦”意愿往往会比男孩子表现得更强烈一些。其实,这也正是孩子学习绘画的启蒙阶段。
而父母在孩子绘画的启蒙阶段,态度如何、采取的方法如何,将直接关系着孩子日后对绘画是否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一次,老师正在教孩子们学画水彩画,菲菲的妈妈来接女儿了。菲菲马上把自己刚画好的画递给妈妈,妈妈拿着画,掉过来转过去地研究,还是没有看出女儿画了什么。“这是什么呀?”妈妈小声问菲菲。“是猫呀。”菲菲话音还未落地,妈妈就连着夸奖:“是猫,是猫,画得真像!我们菲菲好棒,猫画得真好!”说着眉开眼笑地领着菲菲回家了。
过了一段时间后,菲菲的这副画获得了某比赛的一等奖。评委们说孩子的线条大胆、有创意。
当我们的女儿对某些活动有兴趣时,父母如果能像菲菲的妈妈那样,理解孩子,并不停地表现出由衷的赞赏,这就给予了孩子极大的鼓励,可促进她能力的逐步提高。
方法二:因势利导地诱导女孩画出形象更全面、更逼真的画
孩子在刚开始对绘画感兴趣,往往会停留在形象片面、单调的层面上。这时,家长应因势利导地诱导孩子画出更丰富的画作来。这对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增强孩子的绘画兴趣,都是十分重要的。
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果女儿画了一个瓜籽形状的图形,在圆头处又画了一条线,家长可以很感兴趣地问她画的是什么,孩子回答是“小老鼠”,那么大人就可以作以下顺势诱导:
家长:哦,真像小老鼠,小老鼠有尾巴以外,还有什么呢?
女儿:还有眼睛、嘴巴。
家长:女儿真聪明,说得很对。想一想还有什么呢?
女儿:还有耳朵。
家长:嗯,女儿真能干,想一想小老鼠的眼睛长在什么地方?画出来给我看一看(这时孩子一般都会自己画出来)。
家长:画得真不错,画上眼睛的小老鼠就更像真的一样了。再想一想小老鼠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呢?
女儿:长在头上。
家长:说对了,就把它画下来吧!
家长:画得太好了,你知道粮仓的小老鼠最爱偷吃什么?
女儿:最爱偷吃米。
家长:好吧,再画一点米给小老鼠吃。
女儿:我给了它好多好多的米。
家长:画得真棒,咱们给这张画起个名字吧。
这时可以再引导孩子说出《小老鼠偷米吃》的名字,或其它的名字。最后写上画画的人名和日期。
家长:这么好的画可不能随便丢了,把它放到什么地方呢?
女儿:贴在门上。
家长:那好啊!爸爸(妈妈)一回来就能看到,一定很高兴,会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好孩子!
方法三: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引导她多观察、多感悟
孩子身边的事物是五彩缤纷的,只有让她们在大千世界和生活中学会感悟、学会观察,才能让孩子真正地爱上绘画,才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绘画技术。
为使我们的小公主学会观察、感悟的本领,首先,父母应多带孩子到大自然的广阔天地里去寻找和观察一切美丽的东西。名胜古迹、园林美景、潺潺溪流、烂漫山花、叽喳小鸟,这些都是教孩子学习绘画的最佳教材和最好课堂。
为了让学习绘画的女儿更热爱绘画、精进画技,父亲经常带她去动物园采风。
有时,父亲会和她一起坐在草地上,告诉女儿闭上双眼,静静倾听大自然的美、感悟大自然的美。
有时,父亲会给女儿安排一些明确的观察任务。例如,带女儿观察老虎时,父亲会对女儿提出这样的观察要求:老虎的皮毛颜色、条纹,眼睛的形状、尾巴的长度以及老虎发怒时能露出几颗牙齿……都要统统记录在案。
事例中这位父亲的做法就很值得父母们借鉴。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更深刻地感悟大自然的美,往往会引发孩子更多的创作热情。而教会孩子学会观察,则是提高孩子绘画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2. 小班三只老鼠爱涂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己边说儿歌边画小鸡。
2、引导幼儿自由想象,不受约束的装扮自己的小鸡。
3、尝试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让幼儿爱绘画,爱动口,爱动脑。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小鸡的外形特征;
2、物质准备:欢快的钢琴曲,三只可爱的小鸡,绘画材料若干;
3、环境准备:创设情境让幼儿融入活动中,背景画面可爱丰富,幼儿喜欢。
教学重点:幼儿学会边说儿歌边画小鸡,了解小鸡的外形特征。幼儿敢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小鸡。
教学难点:让幼儿融入绘画活动,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教学流程:谜语导入——观察小鸡——说儿歌,画小鸡——装饰小鸡——结束活动
活动过程:
1、猜小鸡,用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播放音乐,在音乐声中将幼儿带入活动场,并请幼儿入座,展开活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它呀,正在休息,小朋友们认真听一听老师讲的谜语,猜一猜它是谁,然后让我们一起喊出它的名字,欢迎它出来好吗?
“尖嘴巴,花毛衣,爱吃小虫和小米,浑身上下毛茸茸,说起话来唧唧唧。”
师:小朋友们,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吗?
幼:小鸡。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让我们一起请出今天的小客人好吗?
幼:好!
2、观察小鸡,培养幼儿与它的感情。
师:我请来的小客人可爱吗?请小朋友们都来看看它,欢迎它好吗?(引导幼儿和小鸡打招呼,夸小鸡可爱,尝试与小鸡交流,喂小鸡,让幼儿对小鸡产生感情。)
3、听故事,引出绘画活动。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听听小鸡的故事,小朋友们一定要认真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