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小班《画出弯弯线》的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各种各样的线,并能说出它们的用途。 2、尝试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画线条画。 3、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操作,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画线条画。 活动难点:知道各种各样的线,并能说出它们的用途。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线(尼龙线、棉线、毛线、麻线等),画纸、水粉颜料。 设计意图: 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孩子们能说上一些线的用途,但没有用线画过画,老师线真的能画出好看的画吗?为了激发孩子的审美愉悦、审美情感,由此,生成此次活动。 活动过程: 一、各种各样的线 1、说一说,你见过什么样的线。 2、请幼儿说一说线的各种用途,如绑东西、串珠子、编辫子等。 二、线条画。师讲解示范操作方法: 1、先将画纸对折后打开,再将线(棉线、尼龙线、毛线)沾上调匀的水粉颜料。 2、把沾上颜料的线放在画纸上,对折后合上,用手轻轻压。打开纸以后,就可以看到很多美丽的几何图案。 3、鼓励幼儿自己尝试用毛线画画、抽动毛线。 4、运用不同的线,可以画出各种不同的感觉。提示幼儿用颜料时,不可加水太多,以免线吸入太多水分,压在纸上时水粉的颜色不易呈现出来。 5、等纸晾干以后,就是一张美丽的包装纸了。 三、幼儿作品介绍、展览、欣赏。
2. 小班美术活动绕毛线活动建议
美术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非常有利,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但小班初期的幼儿由于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之中,他们的思想境界还处在涂鸦阶段,他们绘画并不是为了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只是为了绘画过程中体现愉悦感,初入园的幼儿还不习惯于有组织的活动,对绘画是怎样一回事也并不清楚,所以在幼儿美术方面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和帮助幼儿由不习惯过渡到习惯,由不清楚过渡到清楚,并使之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对于幼儿的美术活动应怎样指导呢?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
小班的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熟悉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美术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我们就可以设计“给小兔喂青草”、“熊猫吹泡泡”、“小鸭游泳”等绘画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帮妈妈绕绒线”、“画气球”、“捏糖葫芦”等等。同时选择的教材还必须具有游戏性,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所以教师在选择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教材时一定要注意以上两点。
二、创造适应的美术环境、材料
创设具有可参与性的美术物质环境和可操作性。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车,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弹子让幼儿滚画等。如在喷画活动“放烟火”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装有水粉颜料的喷壶,幼儿只需轻轻一喷,纸上便会散开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又如在印章画“小兔的新衣”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切成各种图形的蔬菜(胡萝卜、藕)等等,幼儿用这些材料蘸上颜料印在衣服形的纸上,一件件漂亮的新衣就这样完成了。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为小兔做新衣,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
1.以游戏的口吻导题,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折纸贴画“屋顶”的开始部分,我给幼儿讲了一个故事:“前几天下大雨,大风刮走了小兔家的屋顶,小兔多伤心啊。”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小兔的同情,纷纷表示要为小兔“盖新房”。这时教师就可以教幼儿用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成三角形,贴在小兔的屋子上,小兔的新房就这样造好了。还有在纸画活动“帮妈妈绕绒线”中,我在活动的开始,就和幼儿一起玩绕绒线的模仿游戏,在体验绕绒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再让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绒线”,学习画圆圈线。教师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2.在边做边玩中发展幼儿的美术技能。
虽然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剪、贴、画、撕、捏等简单的美术技能。只是这些美术技能是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在剪纸“雪花”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把小纸条变成一片片的小雪花,然后将小雪花放在一起,和幼儿一起玩下雪的游戏,并让幼儿在捡雪花的游戏中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此外还可以让幼儿进行一些玩色游戏:如让幼儿在纸上拓印桔子后添加上眼睛、嘴巴、手、脚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朋友。又如用弹子蘸上颜色,放在纸盒里进行滚画,不一会儿便会变出一块块漂亮的花手帕。还有和幼儿一起玩吹泡泡,让幼儿在开心之余再进行泡泡画。即用吸管蘸了加入洗洁精的颜料后,对着白纸吹泡泡,泡泡破了但却在纸上留下了美丽的痕迹。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贴、捏、画、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教师指导时应注意语言的游戏性。
3. 小班美术小海狮涂色点线连画教案
活动目标
感受小小设计师带来的快乐和自豪
尝试用多种几何图形来表现出正面直立人物。
通过观察、演示、思考等形式知道改变人体的手脚表现出人体的动态。
活动准备
一副欣赏画
4. 小班美术画线《彩条变变变》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剪贴的方法为蛋宝宝进行装饰。
2.在情景式的游戏活动中发展综合能力。
3.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红、黄、绿标记的蛋各一个,贴在展示板上。
2.彩条,剪刀、小篓子、操作材料纸每人一份
3.录音机、音乐磁带《小小蛋儿把门开》。
活动过程:
一、幼儿跟着教师进入教室,跟彩条宝宝打招呼(彩条宝宝好)
二、通过与彩条宝宝做游戏掌握剪的技能。
1.创设情景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
"你们看,彩条宝宝在干什么?"(跳舞)"彩条宝宝会跳舞,跳到头上,变成什么?"(头发……)"彩条宝宝会跳舞,跳到下巴上,变成什么?"(胡子……)"彩条宝宝会跳舞,跳到腰上,变成什么?"(裙子------)"你们想想彩条宝宝还会跳到哪里呢?还会变成什么呢?"(启发幼儿讲述)"彩条宝宝说小朋友好聪明哟!知道它可以变成……,彩条宝宝想亲亲你。"
2.在游戏的情景中学习撕纸
(1)现在彩条宝宝想变成小纸片,怎么变呢?"(可以撕,也可以用剪刀剪)
(2)"看 ,老师的手变成什么了(小手枪),小手枪要睡觉了,睡在哪里呢?(剪刀洞洞里),剪刀张开大嘴巴,阿呜一口吃掉它。变出了什么呀?(小纸片片)""小朋友,把小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来变一变"( 师幼一起说儿歌、做动作)儿歌:小手变把小手枪,剪刀洞里来睡觉,剪刀张开大嘴巴,阿呜一口吃掉它。
(3)"老师的彩条宝宝都变成小纸片了,你们的彩条宝宝该着急了,赶紧去变吧!"(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小纸片放入筐子里)
3.在找一找,说一说的游戏中,发展综合能力。
(1)"小朋友,你们都变好了吗,带着你的纸片宝宝到老师这儿来你一筐,我一筐,就变成许多筐了!"
5.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波浪线乌龟回家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故事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乌龟的一些生活习性,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 2、感受朋友间互帮互助的快乐。 3、懂得和乌龟友好相处,文明礼貌的对待小动物。 教学准备: PPT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不同小动物帮助乌龟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 1、出示图片,这是谁? 2、乌龟有什么本领? 3、乌龟的家在哪里? 小结:今天老师要讲一个《送大乌龟回家》的故事。 二、观察图片,理解故事 1、分段讲故事,图片一:大乌龟在爬山坡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2、谁第一个发现的?它说了什么? 3、小老鼠和小蚱蜢是怎么帮助小乌龟的?他们成功了吗?为什么? 小结:乌龟太大了,小蚱蜢和小老鼠力气小,帮不了忙。 4、哪些动物的力气大,可以帮助小乌龟? 5、小兔子和小刺猬也来帮忙了?他们会想什么办法呢? 6、分段讲故事:小刺猬帮大乌龟翻过身了吗? 7、小白兔想了什么办法帮助大乌龟? 小结:小白兔真聪明,它知道大乌龟会游泳,把大乌龟送到家里。这个办法真好。 8、大乌龟回到河水里,对小动物们说了什么? 完整欣赏故事 三、集体讨论,经验升级 1、故事中大乌龟遇到困难,小动物们都来帮助他,他们觉得帮助朋友是件快乐的事情。你们的朋友遇到困难你会帮助他们吗? 2、你帮助过朋友做过什么事情? 小结:我们要互相帮助,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6. 小班绘画教案用一根线条去散步
一根线可以牵着狗,或是牵气球(一个或一堆),为主题去画
或是小朋友拿粉笔,边走边在墙上画出一条线,等等主题
7. 小班教案绘画长长的电话线
活动目标:
1、运用蛋壳进行装饰画创作。
2、通过欣赏感受蛋壳画的艺术版美。
活动准备:
1、蛋壳画范例三权幅(螃蟹、熊猫、蝴蝶);简笔图案每人一份。
2、幼儿人手两个蛋壳(有淡浅之分),浆糊每组一盘,棉签每人一份。
3、在活动前,先在桌上铺报纸,以免弄脏桌面;展示板。
8. 小班美术《调皮的小猫咪》连点线教案
活动目标:
1.说出五官的名称:口、眼、鼻、耳、舌,知道人的脸部有各种有趣的表情。
2.大胆摆放、粘贴五官,表现脸部不同的表情。
3.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表情的图片;油画棒、圆形绘画纸、已画好的单个五官图片、冰棒棍;每组两份糨糊等。
2.学习单《小花猫》。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认识五官,导入活动1.请幼儿观察学习单《小花猫》页面,说一说小花猫脸上有什么。
2. 再看一看小花猫脸上少了什么器官,请幼儿补上。
二、出示表情图片,幼儿观察脸部不同的表情。
1.教师出示不同表情图片,幼儿观察:
⑴图片上有什么样的表情?
⑵当一个人开心的时候,脸上的眼睛、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⑶当一个人伤心的时候,会有怎样的表情?
2.幼儿与同伴面对面做一做不同的表情。
三、幼儿尝试制作"可爱的小猫"玩具1.教师出示图形绘画纸告诉幼儿这是个猫脸,请个别幼儿给小猫脸上摆出眼睛、鼻子、耳朵、嘴巴。
2.发给幼儿每人两张图形绘画纸,请他们将已画好的单个五官图片进行摆放,粘贴 ,表现小猫脸上的不同表情。
3.教师帮助幼儿将粘贴好的小猫脸图片中间夹入冰棒棍粘好。等干后,让幼儿试着转动,观察两面图片中表情的变换。
四、集体欣赏作品请幼儿看看小猫脸上还有什么样的表情,大家也来做一做这样的表情。
9. 小班美术美丽的花朵怎么写教案
设计背景
教育家德廖莫夫说:“并非所有的儿童都会写诗和唱歌,然而所有的儿童都会画画。”由此可见,画画是幼儿与生具有的技能。画画,是小年龄幼儿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特殊语言。年龄越小,孩子越敢表达。小班的孩子刚刚接触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事物,此活动设计主要想让孩子了解基本的线条并大胆去想象。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螺旋线,鼓励幼儿学习用螺旋线表现小花。
2、通过活动体验大自然的美丽。
重点难点
能用螺旋线来表现不同的小花。
活动准备
范画、油画棒、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线条图片
提问;1、认识这些线条吗?他们的名字是什么?
3、说一说螺旋线看起来像什么?
4、螺旋线想帮大地妈妈装扮一下
二、出示范画,引起兴趣
教师示范小花的画法。
三、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启发他们大胆想像,添画与春天有关的内容,如:小草。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主要是想让幼儿通过画螺旋线来表现小花,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本次活动,不仅在教学目标上有了一定的体现,而且孩子的兴趣也比较高,作品的效果也还可以,个别孩子表现的比较大胆。活动存在的不足:与孩子间的互动做得不够,没有及时给孩子反馈的信息;徒手画这环节应放在前面,而且可以让孩子多试几次。
因此,在以后的活动中,我要考虑的更周到,更成熟些,以减少活动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与幼儿互动方面更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