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术活动欣赏京剧脸谱韵律音乐有哪些
首先写教复学目标,现在是课改阶制段上课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然后分析教材:重点和难点 三 教具 四 教学方法 五 教学过程,可分详案和简案,详案要设想每句话怎么讲比较麻烦,简案只要写一下时间安排,和每部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 六 板书提纲 七 教学反馈 这样的教案就比较完整,也能及时地总结问题。 我认为写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确立教学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万不能小看了这部分,否则上课就会漫无目的,效果比较差。
② 三1班42人全部参加兴趣班活动,每人参加书法、绘画、京剧表演中的一项。参加书法活动的比参加绘画活
绘画8人,书法10人,京剧24人。
③ 京剧是音乐美术还有融为一体的
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内剧”。下列容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大成,发展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艺术程式
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
C.用铜锣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
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④ 京剧脸谱的知识
一、释义
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三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程式化的。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 。“脸谱”是指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主要用于净(花脸)和丑(小丑)。
其描绘着色方式如下:
1、揉脸:凝重威武,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是十分古老的脸谱形式。
2、勾脸: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复杂美丽,五彩缤纷,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
3、抹脸:浅色为多,以为涂粉于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
4、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一,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二、起源
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京剧脸谱起源于生活。每个人面部器官的形状、轮廓相似,生理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面部肌肉的纹理与人物的年龄、生理、经历、生活的自然条件也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京剧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
如生活中常说的人的脸色,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病得焦黄等,既是剧中人物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的揭示和生理特征的表现,又是确定脸谱色彩、线条、纹样与图案的基础。
三、分类
1、整脸
一种颜色为主色, 以夸张肤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细。
2、三块瓦脸
又称“三块窝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片, 用线条勾出两块眉,一块鼻窝,所以称“ 三块瓦脸”。其中又再分“正三块瓦” “尖三块瓦” “花三块瓦” “老三块瓦”等。
3、十字门脸与六分脸
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发展出来,特点是 将三色缩小为一个色条, 从月亮门一直勾到鼻头以下,用这色条象征人物性格。主色条和眼窝构成一个“十”字,故名“十 字门脸”,又分“花十字门”、“老十字门”。
六分脸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六分脸”也称“老脸”。
4、碎花脸与歪脸
碎花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丰富,构图多样和线条细碎,故称“碎花脸”。
歪脸主要用来夸张帮凶打手们的五官不正, 相貌丑陋, 特点是勾法不对称, 给人以歪斜之感。
5、僧脸与太监脸
“僧脸”又名“和尚脸”。特征是腰子眼窝 花鼻窝 花嘴岔,脑门勾一个舍利珠圆光或九个点,表示佛门受戒。
太监脸专用来表现擅权害人的宦官 ,色彩只有红白两种 ,形式近似“ 整脸 ”与“ 三块瓦脸 ”,只是夸张太监的特点;脑门勾个圆光,以示其阉割净身,自诩为佛门弟子。脑门和两颊的胖纹,表现出养尊处优 脑满肠肥的神态。
6、元宝脸与象形脸
无宝脸的脑门和脸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宝,故称“元宝脸”。分“ 普通元宝脸 ”、“倒元宝脸”、“花元宝脸” 三种。
象形脸一般用于神话戏,构图和色彩均从每个精灵神怪的形象特征出发, 无固定谱式。画法要似像非像,不可过于写实,讲究“意到笔不到”,贵在 “传神”,让观众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道何种神怪所化。
7、神仙脸与丑角脸
神仙脸由“整脸” “三块瓦”发展而来,都用来表现神、佛的面貌 ,构图 取法佛像。主要用金、银色,或在辅色中添勾金、银色线条和涂色块,以示神圣威严。
丑角脸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 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征。
8、小妖脸与英雄脸
“小妖脸”表现的是神话戏中的天将 小妖等角色。这种脸谱又名“随意脸”。
“英雄脸” 不是指杰出人物的脸,而是指扮演拳棒教师和参与武打的打手的脸。
(4)京剧美术教案扩展阅读:
赏析:
曹操(白整脸),《战宛城》中人物。曹操凭大将典韦和许褚之勇,战败宛城守将张绣,夺城之后,又谋占了张绣婶娘,张绣受辱,遂用计邀典韦过营饮酒,灌醉送归,乘机盗走典韦的兵器铠甲,然后偷袭曹营。典韦战死,曹操仓皇逃走。这是侯喜瑞先生勾绘的曹操脸谱,细目、细柳叶眉,眉心多纹,以示满腹奸诈。全谱给人以奸诈多疑,又不失英雄本色的感觉。
许褚(黑碎花脸),《战宛城》中人物,曹操帐下猛将,与典韦一起征战于宛城。其脸谱勾黑色碎花脸,以表现威猛之相。
张郃(紫三块瓦脸),《定军山》中人物。曹操手下大将。张郃攻打葭萌关,被老将黄忠和严颜战败后,退走定军山,投奔夏侯渊。紫红色三块瓦脸表示其忠勇之相。
张飞(黑十字门蝴蝶脸),《汉津口》中人物。与刘备、关羽在桃园结义,排行老三。其脸谱勾成黑十字门蝴蝶脸,呈“笑脸”状,同时又有豹头环眼之态,表现其凶猛、骁勇之相。
关羽(红整脸),《单刀会》中人物。与刘备、张飞在桃园结义,排行老二。其脸谱为揉红脸,表示忠勇,“红脸忠勇”说法即由关羽脸谱而来。勾丹凤眼,双眼俊秀,有儒将风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京剧脸谱
⑤ 怎么画京剧脸谱
1、先画出京剧脸谱的外轮廓。
⑥ 幼儿大班美术京剧脸谱怎么评课
今天听了王儒羽老师的课,我颇有感触。本今次美术活动,王老师大胆地选内择了筷子拼图作画,将绘画容与孩子的游戏结合在一起。将绘画融于游戏中。这是孩子乐于接受的一种方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王老师通过孩子乐于接受、感到新奇的材料--筷子作画、拼图让幼儿感受到美术材料的多样性、美术作品的游戏性及趣味性。
⑦ 京剧脸谱是哪本美术教材的
人美版和人教版都有。
人美版四年级的《精彩的戏曲》、六年级《戏曲人物》都可以以脸谱为切入点。
人美版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教材 五年级第9册 《京剧脸谱》。
人教版四年级《京剧脸谱》。
⑧ 如何上好大班美术活动《京剧脸谱》急!!!!!希望尽快回复!谢谢、
我前抄两天刚给我们班孩子上过这个活动。建议你这个课最好分两次上,学画脸谱之前先做一节课的铺垫帮助孩子理解,第一节课可以将《戏说脸谱》给孩子欣赏一下,一则让孩子体会一下京剧,二则帮助孩子理解歌词中的5种颜色的脸谱代表的不同人物性格,如果你们有配套的幼儿画册的话,应该是有让幼儿练习涂色的部分的,可以让幼儿练习给已经画好的脸谱涂色。在第二节课的时候,利用有关京剧的图片跟比较简单的京剧脸谱的图片给孩子欣赏(在我的网络文库里我上传了我上课时用的ppt,有需要的话你可以直接去下载),在欣赏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认真观察脸谱的颜色是如何运用的,图案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出脸谱颜色鲜艳、用色对比鲜明、图案以及图案的颜色都是对称出现的,京剧脸谱中画得表情都比较夸张。在教幼儿画脸谱的时候建议让幼儿先轻轻将画纸对折出一条中心线,让孩子可以先画脸谱额头上的图案,然后画眼睛及眼睛周围的图案,最后画胡子。在涂色的时候你在多注意下幼儿的用色就可以了。上星期我就是这样上的课,孩子画出来的效果还不错,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⑨ 民间京剧美术字怎么写
民间京剧美术字,如下:
美术字简介:
“美术字”之名则迟至上世纪回30年代才在我国出现,是现答代广告、装演、海报、书籍装帧、宣传画、漫画等诸多美术形式的伴生物。但这时的“美术字”仅局限于现代的文字美化形式,并不包括我国古代的美术字。
美术字诞生之初到如今,其含义内容无不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其出现之初,是无准确定义的,却又指向性明朗。
在美术字出现之时以及之后的许多年,对于该词的定义一直没有精准及深入的文字解释。美术字更倾向于一种“意会”,是被约定俗成的概念。美术被当作大美术的范畴翻译到中国,应用于美术字一词时,显然语义变狭隘,只是截取大美术中有关图案、装饰的部分。它虽然没有明确定义,但必然是先有了作为他用的字体美化这一新事物,才应运而生了这样用以称呼的新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