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中班校车应急逃生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复、看图折纸,中制间留出一个正方形凸起并两边曲折的方法。
2、压折四角,把三角形压实折痕两边再向中心折出表带。
3、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耐心认真工作的态度。
活动重点:
在中间留出一个正方形凸起并两边曲折的方法。
2. 地震来了怎么办安全教案
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人员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车间工人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急避震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应急避震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应急避震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震后互救
震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
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室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由灾区群众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震后救人时间要快
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互救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远;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队伍;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可使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一农村妇女,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避免窒息,接着再去救另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使几十人获救。
救人的方法
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施救和护理
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
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地震谣言如何甄别
1、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类目前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2、要明确,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对待地震谣传,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
3、学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
4、不要轻信谣言,盲目抢购。
大震来临时,家庭成员该如何避震,专家建议掌握三条原则:
原则一:因地制宜,正确抉择。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些情况包括: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
原则二:行动果断、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则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说,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高楼避震三大策略
专家建议,在北京这样以楼房为主的大都市中,居民应该有意识地掌握一些科学适用的避震策略。
策略一: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北京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专家建议,地震发生时先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蔡文清 傅洋)
家庭避震秘笈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地震时的10条须知
1. 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
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
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
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
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并去关火。
第三次机会 在着火之后
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3.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6.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搭乘电梯的话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 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 的楼层。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7.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8.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10.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平时的准备工作
1. 自己家的安全对策是否万无一失?
平时的准备工作,是将受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基本。
对大衣柜、餐具柜厨、电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倾倒的措施。
在餐具柜厨、窗户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胶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时四处飞溅。
为防止因地震的晃动造成柜厨门敞开,里面的物品掉出来,在柜厨、壁橱的门上安装合叶加以固定。
不要将电视机、花瓶等放置在较高的地方。
为防止散乱在地面上玻璃碎片伤人,平时准备好较厚实的拖鞋。
注意家具的摆放,确保安全的空间。
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炉等用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和保管。
加固水泥预制板墙,使其坚固不易倒塌。
2. 紧急备用品准备好了吗?
(1)饮用水 (2)食品、婴儿奶粉 (3)急救医药品 (4)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 (5)现金、贵重品 (6)内衣裤、毛巾、手纸等
3. 从平时起,建立邻里互助的协作体制
发生大地震时,可以预计在广大区域造成巨大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消防车、救护车不可能随叫随到。所以,,有必要从平时起通过街道等组织,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建立起应付发生火灾、伤员时的互助协作体制。
从平时起,邻里之间应就一旦有事时互助协作体制进行商谈。
积极参加市民防灾组织。
积极参加防灾训练。
临震应急准备
在已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的地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急工作:
1.备好临震急用物品, 地震发生之后,食品、医药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和供应都会受到影响水塔、 水管往往被震坏,造成供水中断。为能度过震后初期的生活难关,临震前社会和 家庭都应准备一定数量的食品、水和日用品,以解燃眉之急。
2.建立临震避难场所 住的问题也是一件大事。房舍被震坏,需要有安身之处;余震不断发生,要 有一个躲藏处。这就需要临时搭建防震、防火、防寒、防雨的防震棚。各种帐篷 都可以利用,农村储粮的小圆仓,也是很好的抗震房。
3.划定疏散场所,转运危险物品: 城市人口密集,人员避震和疏散比较困难,为确保震时人员安全,震前要按 街、区分布,就近划定群众避震疏散路线和场所。震前要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 资及时转运到城外存放。
4.设置伤员急救中心 在城内抗震能力强的场所,或在城外设置急救中心,备好床位、医疗器械、照 明设备和药品等。
5.暂停公共活动 得到正式临震预报通知后,各种公共场所应暂停活动,观众或顾客要有秩序 地撤离;中、小学校可临时在室外上课;车站、码头可在露天候车。
6.组织人员撤离并转移重要财产 如果得到正式临震警报或通知,要迅速而有秩序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撤离房屋。 正在治疗的重病号要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对少数思想麻痹的人,也要动员到安全 区。农村的大牲畜、拖拉机等生产资料,临震前要妥善转移到安全地带,机关、 企事业单位的车辆要开出车库,停在空旷地方,以便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作用。
7.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城市发生地震可能出现严重的次生灾害,特别是化工厂、煤气厂等易发生地震 次生灾害的单位,要加强鉴测和管理,设专人昼夜站岗和值班。
8.确保机要部门的安全 城市内各种机要部门和银行较多,地震时要加强安全保卫, 防止国有资产损 失和机密泄漏。消防队的车辆必须出库,消防人员要整装待发,以便及时扑灭火 灾,减少经济损失。
9.组织抢险队伍,合理安排生产 临震前,各级政府要就地组织好抢险救灾队伍(救人、医疗、灭火、 供水、 供电、通信等)。必要时,某些工厂应在防震指挥部的统一指令下暂停生产或低 负荷运行。
10.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在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做好家庭防震准备,制定一个家庭防震计划, 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 ⑴检查和加固住房 对不利于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对于笨重的房屋装饰 物如女儿墙、高门脸等应拆掉。 ⑵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牢固的家具下面要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墙上的悬挂物要取下来成固定位,防止 掉下来伤人;清理好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阳台护墙要清理,拿掉花盆、杂 物;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⑶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准备一个包括食品、水、应急灯、简单药品、绳索、收音机等在内的家庭防 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⑷进行家庭防震演练 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以及"一分钟紧急避险"练习。
3. 求四川教练员考试教案3到8题。2015
项目三、应急驾驶操作要领
一、教学目的:熟悉车辆在应急情况下的处置方法,确保行车安全。
二、教学重难点:应急情况下应沉着冷静,并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
三、教学内容:
1、应急驾驶基本原则:
“冷静判断,果断处理,避重就轻,先人后物,先方向,后制动”
2、转向失控应急措施:
1)发现驾驶车辆转向失控要立即松抬加速踏板
2)渐踏下行车制动踏板或配合使用驻车制动器达到停车目的,切勿紧急制动;
3)同时发出警示信号。如开启危险报警灯,开大灯或鸣喇叭,挥手示意等。
3、制动失灵的应急措施:
1)最重要的是把稳转向盘,尽量避开人员较多的地方;
2) 视情况抢挂低速挡或使用驻车制动器降低车速
3)利用坡道,天然障碍等帮助停车;
4)同时发出警示信号,如开启危险报警灯,开大灯或鸣喇叭,挥手示意等。
4、突然爆胎的应急措施:
1)握牢转向盘,保持行车路线;
2)快抬加速踏板,缓踩制动;
3)视情况抢挂低速挡,待车速降低后向路边停靠。
四、综合讲评
应急驾驶一定要高度沉着冷静,及时恰当地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化解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亡。
五、时间把握5分钟
项目四﹑侧方停车入位
一﹑教学目的:熟练掌握利用参照物,正确把握转向时机,将车辆倒入道路右侧车位或车库操作要领。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后视镜观察参照物,把握转向时机,准确控制车辆
三﹑教学内容:
1前进﹕保持车辆右侧距路边线约50公分前进,当车尾接近库位时停车。
2后倒:起步后逐渐向右转动转向盘,当右后轮接近库位边线后迅速将转向盘向右打到底;
3 当车身左侧沿线与右后角在一条直线上时,向左回方向;
4 当左后轮接近压库位线时,向左将方向打到底,注意车头不出库位边线;
5当车身接近正直时向右回正方向,停车。
6操作时,中途不能停车、不准原地转到转向盘。
四、综合讲评
1、侧方停车入位是日常驾驶中最常见的停车办法,要认真体会车体的空间感觉。
2、保持合理速度,掌握打、回方向的时机,安全停车入位。
五﹑时间把握5分钟
4. 幼儿园中班校车应急逃生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看图折纸,中间留出一个正方形凸起并两边曲折的方法。内
2、压折四角容,把三角形压实折痕两边再向中心折出表带。
3、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耐心认真工作的态度。
活动重点:
在中间留出一个正方形凸起并两边曲折的方法。
5.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家中的应急包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包的款式、材料等特征及其用途,初步知道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根据包的基本特点装入合适的物品。 3、体验探索、合作的快乐。活动准备:1、各式各样的包,适合放在包中的生活用品若干。2、音乐磁带一盒。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师:小熊一家准备出去旅游,他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可这些东西该怎么带出去呢?请小朋友帮小熊想个办法。(我叫爸爸开辆车帮小熊拿东西,可以拿一个箱子装这些东西)师:小熊他们还要爬山,拿箱子、袋子装不方便呀!(可以拿包装;对,可以拿背在肩上的包装这些东西,这样就很方便,爸爸出去旅游时也这样)评析:活动一开始就创设情景,引导幼儿进入积极思考状态,引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这样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帮助小熊想办法中培养了幼儿的爱心。 二、看看、玩玩各式各样的包,知道包有材料、大小及款式等的不同。1、幼儿看看玩玩,感知各类包的外部特征。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包的专卖店里帮小熊选包,好吗?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包,它们是什么样的?请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评析:包是由幼儿收集来的,幼儿非常熟悉。在收集过程中,他们对包的款式、材料等的特征有所了解,所以在讲述包时能说会道。2、讲述各自的操作结果。师: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真个包上的花很漂亮)师:这个包上因为有了花的装饰,显得很美观。那还有谁发现包上有其它的装饰呢?(这只包是用五颜六色的珠子穿起来的,也很漂亮。这个包上有许多好看的线。……)幼儿各自讲述自己的发现。师:除了包上的这些装饰,你还发现了什么?(包上有拉链)师:那拉链有什么用呢?(可以使包关起来,这样小偷就拿不到包里的东西了)师:除了拉链可以使包合起来,你还发现什么可以使包合起来?(搭扣,有磁铁的,绳子一收包就合拢了)师:你还发现了什么?(我的包是用皮做的)师:那,除了皮做的包,你们还发现用什么也可以做包?(这包是用毛线做的,这只包是用塑料做的)师:除了这些你还发现了什么?(我还发现这只包有轮子)那你知道包上为什么要装轮子?(这样就不用拎了,可以在地上拉着走。我还发现这只大包上的杆一会儿可以变长,一会儿可以变短)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那有谁知道这杆子有什么用吗?(高的人就把杆子放高一点,矮的人就把杆子放低一点)师:这只包上还有锁,这是为什么呀!(是密码,防止小偷用的)评析: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形式进行探索提供了活动的条件。老师是引导者,让孩子们互相学习,问题从孩子中来,有孩子来解答,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能力。3、音乐声中展示各自的包,了解各种拎、拿方式的不同。师:小朋友,你的包是怎么拿的?现在请你们拿(双肩背、单肩背、斜背、提推等)各自的包,踩着音乐的节奏,摆出好看的造型,把你们的包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评析: 让幼儿在音乐声中展示各自的包,孩子们拿着各自的包,踩着音乐的节奏,摆出好看的造型,神气极了,增强了活动的气氛。 三、了解各类包的内部结构和用途1、引导幼儿发现各类包的内部结构和用途。师:看看你的包里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猜猜里面可以放些什么?这个包会是谁用的?(包里面有小袋、可以放手机的。这个包里还有一个拉链,可以放钱)师:这个包里有根交叉的带子,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知道,爸爸出差时把衣服放进去,带子可以使衣服不动来动去)2、小组合作,把小熊旅游用的物品装入合适的包中。师:小熊在小朋友的建议下已选择了合适的包,桌子上的东西是它们旅游中要用的,请小朋友以组为单位,先去看一看,再商量一下,帮小熊把东西装入这个合适的包中,记住东西都要装入包里,什么也不能丢下。3、检查操作结果对于操作不成功的,集体讨论为什么没能装进包里,应装在哪个包比较合适。评析:不同的包可以放不同的东西,我请小朋友以组为单位,先去看一看,再商量一下,帮小熊把东西装入这个合适的包中。在孩子们合作探索过程中,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对于没能成功的把东西装入包内的,教师和小朋友共同分析,探讨是什么原因?还将有助于发展孩子的猜测判断能力和科学判断能力,培养孩子的发现能力。 四、了解几种特殊用途的包。师:你看过其它的包吗?(向幼儿介绍摄影包、美容包、医药包等)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包,不同的包用途也是不同的。评析:向幼儿介绍几种特殊的包,让他们了解一些特殊用途的包,如摄影包、美容包、医药包等等,达到拓展幼儿的知识面的目的。
6. 请问谁知道哪有初中《安全应急与人防知识》课的教案
http://www.bjfes.com/show.aspx?id=737&cid=23
看,全书教案版权
7. 如何提高应急避险能力教育周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2、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a、公路上、公共场所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有的人安全认识不强。
b、教室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c、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d、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三)、中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课外不玩火,不玩水。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切勿双手撒把。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五)、教师小结(略)
8. 幼儿园突然停电应急教案
教学目标: 1、遇见意外事故时,孩子能够及时快速便捷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2、孩子熟识安全撤离路径,提升自我保卫能力,提高安全观念。 教学预备: 1、孩子、爸爸妈妈们与幼儿教师一致搜集报纸期刊、报道、电视机报导中相关紧急撤离的案例或图片。 2、班级紧急撤离图。 教学过程: 1、组织孩子看录像或图片,让...孩子了解遇见意外事故给大家带来的危害(煤气泄漏、火灾等)。 提问:“倘若遇见突发事时如何是好?”启发孩子说一说自个儿的见识与体会。明白遇见意外事故别慌,有次序地撤离可防止危害的发生。 2、展示班级撤离图,带孩子观测和察看并找到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与位置。 启发孩子探讨:为何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孩子清楚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室外安全地带最近的1条通道。 3、带孩子观测和察看撤离路径的条件(几层楼梯、弯道情况等),启发孩子探讨:怎么样走,到达安全地带最快?引导孩子述说撤离方式与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可分为两队,沿楼梯两侧快速撤离;按次序,不拥挤;听教师的指挥等。 4、熟识警报录音,组织孩子“实战演习”。听见警报声音时,在教师的带着下,按图标路径快速撤离到室外安全地带。例如孩子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太长等情况,幼儿教师带孩子查找理由,又一次演习,使孩子领会准确、快速便捷的撤离方式。
9. 应急 异物进到眼睛里怎么办 小常识 教案
马上用水冲洗,也可用手揉眼睛会随着眼泪流出来或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