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班美术手工制作爱吃面条的小猪教案
面食小猪全身的做抄法
小猪馒头
小猪馒头的做法
主料
面粉 (250g) 水 (125g) 酵母 (3g)
调料
红豆沙 (适量) 红色素 (1滴)
厨具
蒸锅
1酵母放进水里溶化后倒进面粉里,揉成光滑的面团
2盖上保鲜膜,放温暖处发酵到2倍左右的大小
3发好了之后,取出揉匀排出空气,分成40g一个小面团,在将每一个揉圆
4取剩余的一块面团里面滴入1滴红色的色素
5揉成粉红色的面团
6将豆沙馅也分成8个小圆球
7去一个小面团,擀成圆皮包入豆沙馅后,搓圆
8取粉红色的面团,做成耳朵,鼻子
9将耳朵,鼻子按上去。用牙签扎2个孔,塞进黑芝麻作为眼睛
10做好之后,把所有的生坯放在蒸笼上,盖上盖子发酵15分钟。然后冷水入锅,中火蒸上15分钟左右,关火后3分钟再揭开盖子
小窍门:
1.和面得时候,水不要一次加入,最后留20g酌情的添加,面团尽量和的硬一点!
2.粘耳朵,鼻子的时候可以沾点水更好造型!
3.关火之后,一定要等上3~5分钟再揭开盖子!
Ⅱ 幼儿大班美术教案七品芝麻官
活动目标:
1、 通过幽默剧“芝麻官”来感受幽默剧的特点。
2、 运用各种材料装扮自己,并会用滑稽的动作来表现芝麻官的诙谐形象。
3、 在欣赏、表演中体验快乐,感受成功。
活动准备:
1、《七品芝麻官》的片段,幽默舞蹈《小贪官》
2、七品芝麻官图片若干
3、道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七品芝麻官》,引出七品芝麻官滑稽的形象。
二、欣赏《小贪官》,感受幽默剧的特点。
1、欣赏幽默舞蹈《小贪官》。
“今天,七品芝麻官刚上任,就发生了奇怪的事情。猜猜发生了什么事?”(幼儿说自己的想法)
幼儿欣赏幽默舞蹈《小贪官》。
“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2、通过做做、学学来感受舞蹈中的滑稽动作。
3、小结
你们玩得怎么样?开心吧!这个芝麻官太贪心了,结果自己掉进去了,得到了不好的下场。像这种把一件事情表演出来,让人觉得很搞笑、有趣、而又有意义的表演就叫“幽默剧”。
三、在探索芝麻官滑稽的表情、动作中,体验快乐。
师:“喜欢这个幽默剧吗?”“那,我们也来扮演一下!”“七品芝麻官还有很多好玩的表情和动作呢,请小朋友去找一找,学一学吧!”
幼儿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不同的表情和动作,并进行模仿。
四、打扮自己,感受表演
1、 交代表演要求,教师扮成七品芝麻官的形象。
师:“今天,我七品芝麻官上任了,我要去视察工作,可我一个人去太孤单了,我想邀请大家一起去。不过,要动作滑稽的我才邀请呢!谁能把你刚才学到的动作表演一下的?”
2、 幼儿个别表演。
3、 幼儿扮演芝麻官形象,跟着音乐进行表演。
幼儿利用道具装扮自己。
师:“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去视察工作吧!”
五、结束活动。
Ⅲ 大班美术 手工树袋熊教案
案例复不仅要说明教学的制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Ⅳ 大班艺术活动教案手工创作怎么写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工具进行扎、剪、贴、绘画、涂色等制作自己最喜欢的纸杯玩偶,培养幼儿大胆创新意识,提高幼儿手工制作能力,增强小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通过让幼儿讨论构思怎样制作装饰纸杯和介绍、评价自己和或他人制作的纸杯玩偶,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和好朋友互相眷念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经验准备:
对一次性纸杯有初步的了解,幼儿已掌握用别针在纸板上扎孔的经验。
物质准备:
1、相关课件、音乐磁带两盘。
2、班级小朋友收集的一次性纸杯、别针、剪刀、双面胶、彩笔、各种边角材料若干。
3、用冰箱包装箱做的不锈钢杯和玻璃杯套身大玩偶各一个。_第一幼儿教育 儿童网
<<<>>>
活动过程:
一、 播放课件,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课件:三个好朋友“玻璃杯”、“不锈钢杯”、“纸杯”在一起玩,“纸杯”主人喝完茶后即将把它仍进垃圾桶,“玻璃杯”和“不锈钢杯”流着眼泪不愿纸杯离去,“纸杯”拉着他们的手依依不舍地说:“我会想你们的。”“玻璃杯”和“不锈钢杯”向小朋友求助:“你们能帮助我们想想办法,把纸杯变成有用的、或好玩的东西吗?”
2、幼儿开阔思路,两两讨论出主意,教师巡视听讲,随机评价,请二至三个小朋友讲给全班小朋友听。
二、引导幼儿观察,学习制作方法,构思将要制作的玩偶
“老师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这些纸杯来个超级变变变,(出示一个范例)你们看!原来只要动动脑,动动手,纸杯还能变出这么漂亮、这么好玩的纸杯玩偶。真是太神奇了!我们一起看看是怎么做出来的吧。”
1、引导幼儿观察动物或人的头部的制作要做好关键的四步:
第一、用别针沿杯底边缘扎孔。
第二、留一小段不扎当脖子。
第三、然后手指沿扎孔线将杯底往下压。
第四、将杯底从下往上顶起即成头部。
2、启发幼儿制作不同的动物或人物,重点要在头上剪、贴、画体现的;表情要在脸体现的;姿态动作要在身体上装饰体现的。
①观察边角材料的利用,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创新地利用各种边角材料。
②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思考如何体现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主要特征,构思自己将要制作的动物玩偶。
三、幼儿制作玩偶,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1、重点指导幼儿头部制作的方法,启发幼儿大胆创作,多利用边角材料,制作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或人物。
2、提醒幼儿要注意使用安全。
四、展示作品,体验关爱
1、幼儿两两对话介绍和评价自己和对方的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关键提问:
①介绍自己做的是什么纸杯玩偶?用什么边角材料装饰制作的?好的地方在哪里?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②你认为结对子的小朋友制作的玩偶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第一幼儿教育儿童网站
<<<123>>>
③纸杯玩偶做好了,你想对玻璃杯和不锈钢杯说什么?想对纸杯说什么?
2、请出“玻璃杯”、“不锈钢杯”大玩偶,由全班推荐二至三个小朋友向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代表全班小朋友表达关爱。
3、教师小结
小朋友都很能干,将喝过水的纸杯变成了这么多漂亮、好玩的玩偶,还帮助“玻璃杯”,“不锈钢杯”解决了难题,使好朋友又能天天在一起了。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被丢弃的东西,以后我们大家一起慢慢收集,动手做一做,把它们也变成好玩的“宝贝”,好吗?
五、表达感谢,共同舞蹈,分享快乐
大玩偶“玻璃杯”、“不锈钢杯”分别与小朋友拥抱在一起跳集体舞,分享制作与友情的快乐。握手道谢:“今天,小朋友动脑动手,把我们要被丢掉的好朋友变成了这么好看又好玩的玩偶,我们不会分开了,谢谢大家啦!让我们一起跳个舞吧!”幼儿手持自制的玩偶,以自己和纸杯玩偶两种身份,围着大玩偶在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表演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小朋友将自制的纸杯玩偶带回家,向父母等家人介绍评价。告诉家人通过进入幼儿园网站,可以看到这次活动情况并与父母一起收集家长可制作的废品,共同制作好玩的一件东西。
2、将做好的纸杯玩偶投放到表演区木偶表演台供大家故事表演时当木偶用。
教研组评析:
1、活动内容来自幼儿讨论的问题和幼儿喜爱的乡土民间艺术,贴近幼儿生活,关注幼儿兴趣点。整个活动由“情”和 “境”贯穿着,幼儿在激发制作欲望、好奇观察、热烈讨论、大胆构思、认真制作、体验关爱、积极表达、快乐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创新地学习着,较有创意地完成作品。
2、整个活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活动前准备充分。教师能抓住重点,巧破难点,随机评价,适时启发指导,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自制成功的快乐。同时在活动中,巧妙渗透“珍惜友情”,以情动人,在制作过程中配上轻松欢快的古典音乐,创设一个宽松美好的精神环境,激发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愉快地投入到创作当中。
总之,本次活动能围绕我园园本教研问题,即“遵循《纲要》,关注幼儿,充分利用本地本园资源,有效地开展活动。”进行尝试反思,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已有经验,注重幼儿学习过程体验,适时点拨,突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尽可能让孩子玩得开心,教师教得有效,较好的完成活动目标。
Ⅳ 幼儿园大班美工活动《七彩盘花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并能剪、做、画各式各样的鱼。 2、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和保护生态的意识。 重点、难点: 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鱼的花纹对称与不对称形的剪法、立体鱼的制作 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剪纸鱼) 一、观察、记忆。 1、播放有关海洋情况的光碟让学生观赏,使之对海洋和鱼类有感性认识。 2、学生谈观后感。 3、让学生分析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二、创造表现。 1、简笔画1-2条鱼的外形和花纹。 2、讨论: (1)怎样的花纹是对称和不对称。
Ⅵ 大班美术《母鸡》的详细教案
幼儿园美术教案:母鸡生蛋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版察,知权道鸡蛋的外形特征可用椭圆形表现出来。
2、学习给母鸡添画许多圆圆的鸡蛋。
3、能够大胆添画,乐于参加绘画活动。
活动准备:
鸡蛋一个,油画棒。
活动过程:
1、观察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看图说一说:图上有什么?老母鸡在干什么?
教师念儿歌《老母鸡》,引导幼儿对母鸡生蛋的关注。
2、观察了解鸡蛋的外形特征
(1)出示鸡蛋,师生共同观察鸡蛋,说说:鸡蛋什么样子的?
(2)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画鸡蛋,其他幼儿观察。
(3)集体评价,了解画鸡蛋的正确方法。
3、幼儿添画:母鸡生蛋
(1)引导幼儿在母鸡的身体下方和身体周围的空白处添画许多鸡蛋,鼓励幼儿画大。
(2)教师提醒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4、展示幼儿作品,相互评价
(1)比一比,看谁的母鸡生的蛋又多、又大。
(2)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
儿歌:老母鸡
老母鸡,真能干,会捉虫,会生蛋。
生下许多大鸡蛋,咯哒,咯哒叫得欢。(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Ⅶ 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我的小书架教案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样,内容详略也不一,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写简案,新教师要写详案.一般说来,教案回包括以下几个方答面:
(1)教学课题(2)教学目的(3)课时分配(4)授课类型(5)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6)教学手段、教具(7)教学主要方法(8)教学过程(9)板书和板画的设计(10)课后分析及教学参考资料.
Ⅷ 大班绘画教案:一样不一样
教材简解:
照镜子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幼儿平时照的都是平面镜,镜中的影像和自己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本次活动,我将为幼儿介绍哈哈镜,让幼儿通过照哈哈镜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并通过美术绘画的方式,将不一样的自己画出来,从中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三、目标预设:
1.尝试用夸张的方式表现自己照哈哈镜时变形的样子。
2.通过照平面镜和哈哈镜,观察出哈哈镜中人物的头部或身体等各个部分变形的特征。
3.感受照哈哈镜的乐趣,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四、重点、难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把重点归纳为:在感受照哈哈镜的乐趣的基础上能够用夸张的方式画出镜子中的自己;难点归纳为:能够根据哈哈镜中的影像,用流利的线条进行绘画。
五、设计理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艺术活动中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材料环境”,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取照哈哈镜类似游戏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幼儿能够充分享受活动,并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发现来进行绘画,尊重幼儿自发的、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与创造,摒弃传统的教师范画、幼儿临摹的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绘画来展示每一个幼儿的独特性。
六、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以幼儿照镜子的方式导入,幼儿先选择平面镜发现自己的模样没有变化,再选择哈哈镜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将前后两次照镜子的结果进行对比,激发幼儿对哈哈镜中不一样的自己的兴趣,为之后的活动做好铺垫。紧接着,就是幼儿介绍自己在哈哈镜中的模样,与大家交流分享自己到底哪里变得不一样了。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鼓励幼儿用夸张的方式、流利的线条把不一样的自己给画出来。
七、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照镜子
1.出示平面镜,请幼儿照一照,说一说你在镜子中看到了什么?
(1)师:今天,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带来了两面镜子,请你们先拿起第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你发现了什么呀?
(2)师:你在镜子中看到的模样和自己一样吗?
2.出示哈哈镜,再次请幼儿照一照,说一说这回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是什么模样。
(1)师:现在,请你们取出第二面镜子来照一照,这一回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2)幼儿交流讨论在哈哈镜中看到的自己的模样。
3.教师小结:我们在照平面镜的时候,发现镜子中的模样和自己一样没什么变化,但是当我们照哈哈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变得不一样了!
(二)美术绘画——哈哈镜中的我
1.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引导幼儿画一画哈哈镜中的自己。
师:这么特别的自己,我们平时是不是很少看见呀?那老师想把这个特别的自己画出来,以后每天都能见到啦,你们愿意吗?
2.重点指导美术绘画时的方式方法。
(1)师:在哈哈镜中,我们的脸变得怎么样了?身体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2)师:在绘画的时候,请你们把这些变化用夸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比看,谁最特别。
3.幼儿进行绘画,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师:绘画的时候,如果你忘记样子了,可以再照一照哈哈镜。
(三)作品展览——不一样的我
将幼儿完成的美术作品贴到展览板上,幼儿互相欣赏,并交流讨论画中的幼儿是哪一位幼儿。
(四)活动延伸
将哈哈镜放置到班级美工区中,供幼儿在平时区域活动时玩耍、绘画。
Ⅸ 幼儿园手工美术课教案海豚顶球
""活动目标 1、 给纸杯涂色,锻炼幼儿的涂色能力。 2、 按规律给纸杯剪"花瓣",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粘贴眼睛、嘴巴等器官,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4、 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意识。 活动准备纸杯、蜡笔、剪刀、胶棒若干,即可贴(眼睛、嘴巴若干) ,音乐磁带《我是...一朵小花》,"太阳花" 作品一幅 ,背景图画一幅。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请幼儿欣赏作品,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画面内容: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太阳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粉的。提问:花朵好看吗?你们知道那么漂亮花朵是怎么做的吗? 小结:我们要善于发现周围许多废物都有再利用的价值。 二、幼儿操作,教师讲解示范。 1、 小朋友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纸杯给它涂上颜色。 2、 在纸杯上剪出各种有规律的图案。如:长条、尖条、圆条等。 3、 把剪好的纸杯放在桌上打开就变成一朵美丽的"太阳花"了。 4、 给纸杯花贴上眼睛和嘴巴就变成可爱的"太阳花娃娃"了。 小结:注意不要剪斜、剪断,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剪。剪下的材料要及时收拾清理。 三、展示背景图画,请幼儿把做好的
Ⅹ 中班美术教案《礼品盒》
幼儿园教案:漂亮的礼盒
教师:屈老师
一、活动目标
1.感知球体、圆柱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2.能尝试按图纸制作立体纸盒。
二、活动准备
1.球体、圆柱体积木、长方体,易拉罐、乒乓球等实物若干。
2.自制图形纸若干、剪刀、胶带、浆糊等。
三、活动过程
1.观察比较球体与圆柱体,感知图形的特征。
(1)出示球体与圆柱体。让幼儿通过滚动实验,感知两个形体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很有趣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呢?有谁认识吗?它们有什么地方一样,又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2)师小结:不管从哪边看,球体都是圆的,可以向任何方向滚动,叫球体。看起来像柱子,从上向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并且两个圆一样大,叫圆柱体。
(3)进行游戏:看谁找得对。
请幼儿找一找老师提供的物体中有哪些东西是球体的,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的。
师:现在请你们来找一找球体和圆柱体,找到后请你大声说出这个物体是球体还是圆柱体。
2.认识长方体,并尝试根据图纸制作礼物盒。
(1)出示一个长方体纸盒,先认识长方体,再请幼儿将盒子拆开,仔细观察长方体的构造图,引导幼儿发现折痕。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图形,这个图形的名字叫做长方体,那么它是怎么组合而成的呢?从盒子来看,看的不清楚,我们一起来把纸盒拆开来看一看,好么?
(2)将拆开的纸盒还原,进一步感知如何制作立体纸盒。
3.根据图形纸,自己制作长方形纸盒。
师: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许多美丽的图形纸,让我们一起来跟着这些图形纸制作一个漂亮的纸盒吧。
4.装礼物:互相欣赏礼物盒并装礼物。
大班数学《漂亮的礼盒》活动反思《漂亮的礼盒》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进行精心设计的活动环节较为清晰流畅!制作的课件PPT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孩子们能够开心的学习制作。
刚开始的观察球体和圆柱体,引导他们自主发现图形的特征!还请幼儿亲自做实验,充分感知图形的特征!之后,教师请幼儿在给出的图形中找出球体、圆柱体,进一步的巩固图形特征!
幼儿对长方体的构造很感兴趣,对做礼物盒很感兴趣,在引导幼儿做纸盒前,可以先示范下,孩子制作礼盒的过程中就会不易出错!
【更多幼儿园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