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美术教案小火车

美术教案小火车

发布时间:2020-12-15 16:04:49

『壹』 救急!救急!现要写教案…新手…不会写!有谁会写美术活动:《小火车来了》救救我吧

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要学生在前课纸盒堆砌,自由造型的基础上,进入“小火车专题”制作的练习。教材要求学生用纸盒堆砌小火车模型。小火车(制作)这比前课增加了难度(纸盒和瓶盖大小要合乎小火车的比例,要选用同规格的纸盒和瓶盖,数量要多一点等)。小火车(制作)
在制作方面,既可单人完成,也可集体合作(如车厢的形式确定后,则大家可依样制作,然后连接成型)。不过,课前的材料准备,就显得更为重要。小火车(制作)
教师必须很好利用孩子对火车“向往”的心理,调动学生选择材料和构思制作的积极
性;并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教学目的
教给学生工艺制作的简易技能和模仿造型的能力,在作业制作中受到集体主义思想
的熏陶。
作业要求
一、造型要基本符合火车的形状特征。
二、火车头要尽量表现为现代化的、电气化的。能区分火车头与车厢不同的形状。
三、车头、车厢、轮子各部分能排列成串,整体统一。
课前准备
一、课前发动学生收集可供制作小火车用的纸盒和瓶盖。纸盒的大小,要基本一致。
二、准备快干的粘合剂。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谈论火车特点(不论乘过、见过或从影视中、图片上看到的),然后导入
本课。
二、让学生从阅读课本中懂得用纸盒制作小火车的方法(教师应作示范和说明)。
三、学生进行作业(个人或分组,可视实际情况决定)。
一、小火车的制作有两个难点:一是火车头外形的表现;一是车厢轮子的粘贴(两侧、两边要对称)。轮子粘后要待干涸才能使车厢立起排列成串。要提示学生制作时多加注意。
二、仅一节课时间,学生单人不可能完成制作一列小火车的任务。可视实际情况,增
加课内或课外制作时间,也可分组集体完成作业。
三、收集制作材料需有较长的时间,如有困难,可根据当地实际,改用其他材料,只
要利用旧废材料,便于学生收集就行。
四、收集制作材料有困难的,也可由一两位学生负责制火车头,其余同学每人制一
个车厢,全班只制成一列火车也可。
五、 小火车排串成列之后,要让学生自己评议、调整、修改。

『贰』 幼儿园中班——《春天来了》教案

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淅淅沥沥的下着,空气中蕴含着泥土的清香。随着日历的翻动,一个崭新的春天来到了,万物复苏、春回大地。 春天,好像一个含情脉脉的姑娘,把爱给予了大地,给予了庄稼,给予了田野。今年的春天虽然来的太迟了,但她依然那么美丽,依然令我向往,依然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清晨,我漫步于公园里,一群燕子在天空中翱翔,仿佛在向人们传递春天到来的信息。孩子们在刚刚发出新绿的草地上嬉闹,不知什么时候风筝也飞上了天,有的象蜈蚣、有的象大雁、有的象蝴蝶,有时几只风筝缠绕在一起,真是美丽极了。我发现,春天就在我的脚下,春天就在天空里。

园子里,草儿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伸了一个懒腰。柳树也早早的换上了新装,还有那香椿树,迫不及待地冒出了新芽,仿佛要把孕育了一冬的能量释放,吃着美味的椿芽炒鸡蛋,啊,春天来到了我家的餐桌上。

大街上,姑娘们穿上了美丽的裙装,几个怕热的同学干脆把短袖衫换上。一阵微风吹过,不由让我闻到阵阵花香,啊,春姑娘已来到了大街小巷。

春天无时无刻的陪伴着我们,给了人们无微不至的温暖。也许,春天过后,我会思念她的温柔、她的可爱、她的俏皮。“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美好的,我们要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果我们播下了勤奋的种子,秋天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春天,我要搂紧你,因为我还有很多悄悄话要跟你

『叁』 《孤独的小螃蟹》中梦里的小青蟹开心地坐上小螃蟹的火车,环游世界。对吗

不对。

解析:

相关原文:

小螃蟹也觉得自己很棒,当他看到小青蟹在最后专一站等着时,小属螃蟹兴奋地邀请小青蟹上车。可是小青蟹却说它要坐真正的大火车,不是小火车。说完,小青蟹转过身不理他了。

小青蟹不喜欢小螃蟹的小火车,刚才的得意劲顿时烟消云散,他用脚使劲一踩,就把小火车开进水里了……小螃蟹醒来了,他想:等小青蟹回来了,带她去坐大火车,她肯定会很高兴吧!想到这里,小螃蟹得意地用钳子在墙上敲了两下。

(3)美术教案小火车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孤独的小螃蟹》是著名童话作家冰波的最新系列童话自选集,收录的作品均为作家积淀多年的系列童话代表作。作品风格典雅,境界幽远,是不可多得的原创抒情童话,弥足珍贵。

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3次)、全国“五个一工程”奖(3次),国家图书奖(2次)、宋庆龄儿童文学奖(1次)、冰心儿重图书奖、新作奖等(多次),计五十余项。根据他的原著改编的动画片《白色的蛋》曾获“最佳美术片金鸡奖”及优秀美术片“童牛奖”。

『肆』 中班艺术教案开火车听课心得

活动目标

1、学习跳火车舞,根据音乐的想象内容做招手、叉腰、上举的动作。

2、观察画面,感受人物的不同舞蹈动作,尝试看图学习舞蹈。

3、在舞蹈的过程中,注意与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相互碰撞。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CD。

活动过程

一、播放火车的录音,激发兴趣

你们听一听是什么声音?你们坐过火车吗?坐火车先要干什么?(买车票)

二、节奏练习

三、学唱歌曲《开火车》

1、现在我们先听一首歌曲吧!歌曲的名字叫《开火车》,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2、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什么?现在请小朋友在听一遍。

3、朗诵歌词并配上节奏。

4、学唱歌曲《开火车》。

教师:小火车司机在开火车的时候心情怎么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幼儿:应该用高兴的、欢快的声音来演唱。

教师:我们来试一试,做一个快乐的小司机。

四、歌表演《火车快飞》

1、教师:你们会开火车吗?你是怎样开火车的?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2、学习游戏中开火车的动作。

3、学习听音乐开火车。

教师:我们试着听音乐开火车,注意车轮要一下一下地转。

4、学习小组合作开火车。

教师:刚才,你们每个入都是小火车头,现在我们要变成一列小火车,怎么办?

幼儿:几个小朋友接在一起就可以了。

教师:小火车怎样才能不断开?

幼儿:把手搭紧一点。

教师:我们现在变成一列长长的火车,一边开火车一边唱歌。

五、音乐游戏《火车快飞》,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延伸

在家里,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开火车",让幼儿尝试做火车头,带领家长一起游戏。

『伍』 小班米罗可儿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设计意图:

幼儿虽然见过火车,但对火车的原理及构造还不太了解,设计小火车就内是让容幼儿近距离的观察火车,在认识和了解火车的功能的基础上更加直观的来进一步了解数学的奥妙及与生活的关系。

制作材料:

废纸盒两个﹑彩色卡纸(红、黄、蓝、绿各一张)细铁丝、数字1—4的卡片、小动物图片、彩笔管一支、彩笔一盒、双面胶、可乐瓶盖20个。各色及时贴。毛线一根。

『陆』 幼儿园学前班古诗小彩笔教案

一、教材分析与目标确定: 本课共八行,六句话,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小诗。以小彩笔这一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伙伴为儿歌材料,本身具有亲和性、趣味性和潜在的视觉效果。以“用各种颜色的彩笔描绘美丽祖国”为主线贯穿课文,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感情基调是高兴喜悦的,诵读时要重视语感训练。 二、预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在课文语境中及脱离课文语境时识别“小彩笔、五颜六色、鲜艳、蓝色、金鸡、祖国、江山”7个词,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笔、画”2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能熟练朗读并背诵课文,喜爱小彩笔,体会祖国的美丽。能模仿课文句型拓展想象。 3、情感与态度:体会色彩的美丽和神奇,对身边的事物表象(色彩)有更高的关注欲望,更热爱我们美丽的祖国。 ◆教学时间:一课时 ◆支持环境:一年级小班(33人,7个小组);多媒体设备;彩笔;画纸 ◆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基于此认识,我力图让孩子真正有所得,就要“回归儿童”生活经验的起点。字词上,对已学过的要进行复习认读;对新出现的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方法,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文本自身的乐趣,争取当堂巩固。课件的使用力争是真正有效的,对语言无法表述的“祖国江山”,直观的视觉感悟。更能把握、突破难点。 (2)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本课便是一篇与美术学科以及自然地理联系密切的课文。基于此认识,我努力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和中开阔视野,尝试用画画的方法来帮助对文本的理解和拓展。但又不脱离文本,甚至利用文本来作画。 (3)创设课堂合作交流,愉快学习的氛围: 课文描绘的景色是美丽的,感情基调是高兴,充满对小彩笔的喜爱之情。在和小伙伴的合作过程中,互帮互学,小组讨论交流,在一起读画儿歌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被调动。利用各种形式的读,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合作愉快的感觉。 ◆预设教学过程: 教学材料与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设计意图 (一)导入: 问话举例:上课前,蒋老师先给小朋友猜个谜语好不好?是什么?(出示实物)你看见有多少种颜色呀?这是什么颜色?这个呢?这一支呢?还有? 这么多的颜色真可以说是——五颜六色 (好!) (小彩笔、水彩笔、……) (十二种) (红色、绿色、蓝色、黄色) (五颜六色) 教师引导 实物提醒 导向课题 联系生活实际 (二)展开: 师生互动历程: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写小彩笔的儿歌,题目你会读吗?(出示) 2、学写“笔”字。(笔的实物) 3、你还知道哪些笔? (小彩笔) 自学 (铅笔、……) 正音:cǎi 打开书,赶紧自学一下,谁愿意来做小老师,教大家这个字? 读题正音 学习生字“笔” (三)发展: 学习指导说明: 1、学习第一、二行: 1、听老师夸小彩笔 2、指名学生来夸一夸,比比谁夸得最好 “鲜艳”就是颜色很多,很亮,很好看(谁的什么很鲜艳?) 范读第一、二行,学生模仿读,理解“”鲜艳” 2、学习第三到六行: 1、看老师画了什么? 2、认读四句话(文本出示) 3、六行连读 3、学习第七、八行: 1、学生试读,教师范读 2、你知道哪些江山? 3、再读读这两行 4、读全文: 5、认词: 6、写字:学写“画”,反馈 (国旗、草地、海洋、金鸡) 小老师带读 (长江、黄山………) 各种形式的读 读词、画词、开小火车再读 你记住了哪一句?(图画帮助)正音 较夸张地范读 配乐讲解 试背 语言提示帮助 强调第7笔 忆读课文 课件的使用,帮助理解、读好难点句 利用各种形式增强低段学习的趣味性,体现文本本身的乐趣。 (四)拓展:开放性任务: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纸 用四色彩笔画其他事物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通过画画来拓展文本 备注:本教学方案将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变更。

『柒』 大班美术教案《火车》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小火车

一、教学目标: 1、在掌握火车外形特征的基础上,能画出有火车头(车灯、窗、驾驶员)、一节节车厢和许多轮子的火车。 2、能在车厢里添加人、动物或各种货物。 二、活动准备: 实物火车,幼儿绘画用纸、笔。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引出课题。 老师带着幼儿边念……
一、教学目标:


1、在掌握火车外形特征的基础上,能画出有火车头(车灯、窗、驾驶员)、一节节车厢和许多轮子的火车。

2、能在车厢里添加人、动物或各种货物。

二、活动准备:

实物火车,幼儿绘画用纸、笔。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引出课题。

老师带着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开火车的游戏。

出示实物火车,观察火车。使幼儿知道每一列火车都是长长的,都有火车头、车厢、轮子等。

二、讲解示范。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连接着的长方形,然后在第一节长方形上画出车窗、车灯、驾驶员等,使其变成火车头,并告诉幼儿,后面的一节节长方形画上轮子就是一列货车,若再画上一排排窗门,画上人,就是装满旅客的火车了。

2、引导幼儿讨论:火车有什么用?

三、幼儿练习。

1、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线条画出火车的外形,细心描绘车头和轮子。

2、启发幼儿在车厢里画上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如小朋友、鲜花、玩具等,并大胆添加有关内容,如铁轨、田野等。

3、及时表扬在绘画过程中认真细致的幼儿。

四、讲评。

请先画好的幼儿互相参观,自由谈论自己画的火车,评议别人画的火车。

教学反思

从小班开始,火车就一直是幼儿们谈论的焦点,只要一说到火车的话题,幼儿们就滔滔不绝,很开心的谈论起来,而自己画一辆火车,更加成为了许多孩子的愿望,所以在活动中,幼儿们大多很认真,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并掌握好尺寸,在进行装饰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添画上个中不同的东西。不仅

掌握了画火车的技法,还能为主体进行装饰,进行大胆创新的绘画创作。

『捌』 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快乐的方法有哪些

幼儿绘画活动是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教育,还可以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基于3—6岁幼儿年龄特点,幼儿绘画更重要的是一种个性体验的表达,引导幼儿在涂涂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情绪。在实际的绘画活动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孩子拿着笔不知如何下笔;有的孩子拿着纸说:“老师,我画错了。”也有的孩子干脆对老师说:“我不会画。”每当这时,我就会很生气,同时也很纳闷:“为什么刚才在说的时候,一个个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富有新意,到画的时候却不会了呢?”反思以往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1、在平时的绘画活动中,老师的选材及对活动的指导欠妥当。 2、老师在评价时忽略了孩子内心体验与绘画技能之间的差异和注重活动的结果,导致一部分孩子丧失了兴趣。 3、活动组织枯燥乏味。长此下去,孩子对绘画活动将会丧失兴趣,产生畏惧心理。而纲要精神提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和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应支持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度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那么,如何让孩子在绘画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真正体验到快乐呢?经过探索和实践,总结教育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今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生的学习是服从兴趣和自身的需要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趋避倾向——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幼儿尤其如此,对于能带给他们快感并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活动,幼儿总是乐此不疲,并能表现出不凡的创造性。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才会主动思考,并自觉获取经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实践工作中,当孩子对老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硬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达成了教学目标,而实际上孩子没有学会。相反,如果能满足孩子的兴趣和要求,他们会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投入地参与到绘画活动中。因此,在绘画活动中,老师就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活动,这也是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 例如:在小班绘画活动“开火车”中,我引导孩子用手中的彩笔画各种各样的线条——直线、曲线、弧线、螺旋形等等。我就边示范边启发孩子说:“我的小火车开了,开到了小河边”,“我的小火车开到山坡上。”“你们的小火车开到哪里去了呢?”这时孩子们欢快地动起手来,一会儿就拿着作品纷纷来讲给我听:“我的小火车开到中山公园去了”,“我的小火车开到草地上”,“我的小火车在转圈了”看着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一一肯定了他们的作品。对于刚刚接触绘画活动的小班孩子来说,活动中的愉悦和老师的肯定大大提高了他们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还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兴趣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作为绘画内容。下雨天,就画小雨点;春天到了,就画幼儿园中五颜六色的花朵;玩吹泡泡游戏后,就画小朋友吹泡泡;当他们对马路上的车感兴趣时,就画各种各样的车子。尽管孩子们的画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他们在活动中却是那么得投入和快乐,我想:这远远要比评价他们画得“象”与“不象”更加有意义。 二、 在绘画活动中,注重幼儿的自我表达和表现。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要,他们不仅用语言,也常用艺术的手段,用自己的画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体验。每个幼儿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得清,要让孩子画出自己心中的画,老师不能太在意孩子的创造结果,而要重视孩子创作的过程,突出孩子的情感体验。老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地把握,并通过交流了解孩子,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给孩子技能技巧的指导。 在中班绘画活动“各种各样的车”中,大多数孩子在老师提供的背景——马路上认真地画着各种各样的车。晔晔小朋友也画得非常认真投入,但他把车画得到处都是,有的还画到了天空中。当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画时,晔晔自豪地告诉我:“这是我设计的车,它可以停在天上。”“为什么要停在天上呢?”“没地方停车的时候,它就可以停在天上啦。”听了他的话,我很惊喜,立即表扬他画得好。从这张并不十分美观的画中可以看出晔晔有着很强的想象力、创造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也从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快乐。 在“三八妇女节”时,我组织孩子画自己的妈妈,蒋易小朋友把自己的妈妈打扮得是那么漂亮,头上戴着蝴蝶结,穿着婚纱裙,腰细细的。旁边的小朋友看了告诉我:“蒋易画的不是她的妈妈,她妈妈很胖的。”蒋易听了连忙反驳说;“我妈妈太胖了,我喜欢她瘦一点,那样就会更漂亮。”原来她给妈妈画得像里倾注了她那美好的愿望呀,她用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妈妈。这时,我问她:“妈妈怎样才能变瘦呢?你有什么建议?”蒋易马上滔滔不绝地说开了:“跑步,跳操,吃水果……”“那你把妈妈减肥的过程也画下来,好吗?”蒋易欣然同意,马上开始画了起来。每当孩子有独特的想法、大胆的表现时,我总是支持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敢于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愿望和内心体验,让他们体验到绘画的快乐。 三、 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过程中体验快乐 皮亚杰说:“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地满足他个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利用的活动领域,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使现实被同化。这里没有强制,也没有处分,这样的活动领域便是游戏,儿童进行的游戏很多,绘画也是这种游戏的一种方式。”幼儿正是在这种游戏当中,不再把教师当作自己行动的决策者,常常沉浸在游戏之中,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创造,表达自己的一切。在实践中,教师只有充分运用游戏的手段,不断地变换形式,才能给孩子的创作活动带来乐趣。 例如:在绘画活动“菊花”中,活动的目标是让孩子在认识菊花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学画各种大小、高低、颜色、姿态不同的菊花。活动一开始,我就以游戏的形式请小朋友给菊花找朋友,找各种不同的朋友:可以把茎往下弯,画弯腰的菊花;把茎画成弯弯扭扭的,变成跳舞的菊花;把叶子变成手,画做操的菊花等等。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画画兴致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纷纷给菊花找起了朋友:有的画唱歌的菊花,有的画手拉手做游戏的菊花,有的画戴眼镜的菊花等等,他们边画边乐,还不时地跟同伴和老师介绍起了自己的作品。 另外,在画点画时,让孩子形象地理解为水彩笔在每个空的地方学“跳舞”;当孩子在涂色练习没有涂均匀时,我就引导孩子找洞洞,把洞洞补好;在画图形添画时,孩子们就是一个个小魔术师,不亦乐乎地把图形变成了一个个新的东西。在这样的活动里,画画不仅仅是画画,它早就成为了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了。让教学成为游戏,让孩子感到了其中的许多奥妙和乐趣,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也成为了孩子们乐于参与的活动。 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手段,他们往往借助与绘画这种形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敢于表达和表现是最重要的。老师在工作实践中要尽量为孩子创造条件,从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中确定绘画主题,以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为出发点,接纳孩子不同的表现表达方式,让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理解去画,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体验到绘画的乐趣,真正喜欢绘画

『玖』 大班美术教案《火车》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小火车

一、教学目标: 1、在掌握火车外形特征的基础上,能画出有火车头(车灯、窗、驾驶员)、一节节车厢和许多轮子的火车。 2、能在车厢里添加人、动物或各种货物。 二、活动准备: 实物火车,幼儿绘画用纸、笔。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引出课题。 老师带着幼儿边念……
一、教学目标:


1、在掌握火车外形特征的基础上,能画出有火车头(车灯、窗、驾驶员)、一节节车厢和许多轮子的火车。

2、能在车厢里添加人、动物或各种货物。

二、活动准备:

实物火车,幼儿绘画用纸、笔。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引出课题。

老师带着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开火车的游戏。

出示实物火车,观察火车。使幼儿知道每一列火车都是长长的,都有火车头、车厢、轮子等。

二、讲解示范。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连接着的长方形,然后在第一节长方形上画出车窗、车灯、驾驶员等,使其变成火车头,并告诉幼儿,后面的一节节长方形画上轮子就是一列货车,若再画上一排排窗门,画上人,就是装满旅客的火车了。

2、引导幼儿讨论:火车有什么用?

三、幼儿练习。

1、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线条画出火车的外形,细心描绘车头和轮子。

2、启发幼儿在车厢里画上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如小朋友、鲜花、玩具等,并大胆添加有关内容,如铁轨、田野等。

3、及时表扬在绘画过程中认真细致的幼儿。

四、讲评。

请先画好的幼儿互相参观,自由谈论自己画的火车,评议别人画的火车。

教学反思:

从小班开始,火车就一直是幼儿们谈论的焦点,只要一说到火车的话题,幼儿们就滔滔不绝,很开心的谈论起来,而自己画一辆火车,更加成为了许多孩子的愿望,所以在活动中,幼儿们大多很认真,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并掌握好尺寸,在进行装饰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添画上个中不同的东西。不仅

掌握了画火车的技法,还能为主体进行装饰,进行大胆创新的绘画创作。

阅读全文

与美术教案小火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