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班科学探究第一课地球仪的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地球的简单知识,萌发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
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爱护地球也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
3、初步认识地球,简单了解其外形特征和运转知识,激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2、物质准备:地球仪,录像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按时换,一日行程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
二、地球长什么样。
1、观察地球仪。
2、观看录像。
小结:地球是圆圆的,在不停地转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因为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它的转动。四季的交替,昼夜的出现就是转动的结果。
三、地球上住着谁。
1、看录像,提问:企鹅、北极熊、熊猫、鲸鱼生长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地球上除了动物还生长着什么?
2、让小朋友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和其他所知国家的地理位图置,知道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3、地球这么大,我们怎样才能清楚的看到地球呢?人们根据地球的样子做了个模型。叫地球仪。(出示地球仪)请幼儿在地球仪上找出我们的祖国---中国。
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名字呢?
4、地球上都有什么呢?(人、动物、植物)三、保护和爱护环境。
1、课件展示:美丽的风光图片。让幼儿了解地球地球上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幼儿热爱地球的情感。
2、"地球妈妈生病了"课件展示:污染环境的种种原因与现象,让幼儿了解人们乱倒垃圾,大量砍伐树木,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等破坏和污染了环境。
3、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四、地球妈妈生病了。
结合幼儿美术作品讲故事:有的人把地球妈妈的头发剪掉了;有的人把地球妈妈的衣服弄脏了,扯破了;地球妈妈的身体发烧了。
让幼儿理解树木的砍伐,水的污染,空气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是地球妈妈生病的主要原因。
五、争做地球的小医生。
自由讨论:怎样保护地球?
人们为了保护地球,规定每年的4月22日为地球日,让全世界的人们一起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六、活动延伸。
把地球仪放在科学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观察、互相交流。
B.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地球怎么哭了》.ppt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内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容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C. 地球和树林健康教案
教学目的:
1.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4.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5.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启发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
1/11页
1.森林的作用
⑴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⑵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用。此外,还具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
2.世界森林现状
⑴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
⑵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图2.17)。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思考
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为什么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
点拨:关于森林分布的地区差别问题。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去看。在人类历史之前,森林的分布主要制约于地形、气候与水文状况,除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高寒地区可能出现沙漠、寒漠或草原之外,陆地的大部分面积皆为各类森林所布满。可是自从有了人类,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发展,他们对森林的破坏日益加大,特别是在中纬度的平坦、湿润半湿润地区,人口密布,森林受到的破坏更加突出,甚至有不少地方变成了无林区。
⑶森林急剧减少现状及危害 ①现状:
a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b作为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亚马孙热带雨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受到破坏。
2/11页
②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失凋、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这些都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活动
1.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 点拨:引导同学分析森林减少与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
2.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并试绘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淹没沿海低地 两极冰川融化 森林面积减少
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CO2含量增加
点拨: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同学也可以绘成不同的框图形式。
3.分析说明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并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点拨:关键环节是砍伐森林使得森林面积减小。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
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由南北纬15°一25°。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
思考
热带雨林为什么又称赤道雨林?其分布有什么特点?
点拨: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
2.作用:——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⑴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3/11页
⑵亚马孙河流域集中分布着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森林,其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尤为显著。
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它的一呼一吸,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⑶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图2.19)
思考
1.雨林对当地的水循环有什么影响?
点拨:为当地降水提供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点拨:可从“地球之肺”的角度加以回答。
3.亚马孙雨林被毁造成的危害?
点拨:由于不合理的开发,使得雨林不断消减,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率加快。许多将来对人类可能具有重要价值的物种,在还没有被人类充分研究之前就已遭灭绝,有些物种甚至还未被发现就已永远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人类财富的巨大损失。
D. 《地球有多大》教案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样,内容详略也不一,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写简案,新教师要写内详案.一般说容来,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课题(2)教学目的(3)课时分配(4)授课类型(5)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6)教学手段、教具(7)教学主要方法(8)教学过程(9)板书和板画的设计(10)课后分析及教学参考资料.
E. 大班科学教案:《地球什么样》
(一复)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制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F. 幼儿园大班文学教案地球圆圆,钱万成 地球园园,爱转圈圈 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 围着太阳转,一圈是
活动目标: 1、知道地球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 2、了解地球的灾难及简单的原因。 3、愿意为保护地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收集过关于地球灾难的故事、图片等资料并初步了解原因。 2、关于地球灾难的图片若干。 3、将各种资料和图片制成展板。 4、地球仪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地球仪,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地球仪)“小朋友知道我们生活在哪个星球上吗?” (地球上)“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这个地球仪一样是圆圆的,除了我们人类,地球上还有什么?” (动物,植物)教师小结:地球上不仅生活着我们人类,还有各种动物,植物也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 2、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交流、了解地球的灾难。 (1)“人类,动物、植物都快乐地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上有许多灾难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伤害和威胁,我们一起来看看有那些灾难。 ” 教师出示海啸、地震、雪灾、干旱等图片,让幼儿观察。 “海啸、地震、雪灾、干旱这些灾难是自然灾难,是我们人类无法避免的。但是有些灾难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想想如何来避免灾难的发生。 ” (2)教师出示水土流失、水污染、空气污染、冰川融化等图片,让幼儿观察。 “这里的森林怎么了?动物会怎么样?”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人类乱伐树木)“这里的河流怎么了?水里的鱼会怎么样? “看看图上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会这样?“幼儿讨论、交流。 (3)“森林没有了,水变黑了,空气被污染了,人类会怎么样,动物会怎么样?” (会生病、生命受到威胁)教师小结:由于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乱伐树木、乱扔垃圾、排放废气、污水,造成森林变小,水土流失,水域和空气被污染;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胁。 4、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如何保护地球。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为了让人类、动物、植物有一个美丽的家园,我们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地球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幼儿自由讨论。 如:不乱扔垃圾,不往河里排污水,不向天空排废气,节约用水,多植树,把垃圾分类处理等。 “怎么让大家都了解地球的灾难,都去保护地球呢?” 教师出示图片、资料,引导幼儿制成展板。 “我们可以把这些图片制成展板让大家都来参观,让大家知道保护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让大家都来保护地球。 ” 5、体验活动:给垃圾分类。 “小朋友看这里有许多垃圾,但这些垃圾并不都是没用的,有的还可以回收再利用。如废纸可以捣成纸浆后做再生纸,碎玻璃可以加工后再做成玻璃瓶、玻璃杯。回收垃圾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保护资源,是保护地球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现在请小朋友给垃圾分类吧! ” 教师出示两个垃圾桶,让幼儿分类。 “幼儿园里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垃圾,我们带着垃圾桶去回收垃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