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美术作品中的比例教案

美术作品中的比例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15 09:06:27

㈠ 高中美术什么是美术作品教案

http://www.yzsyz.cn/ReadNews.asp?NewsID=3872
http://www.ttzyw.com/news/Article9/cu/200908/53043.html

㈡ 《什么是美术作品》教学设计

一、来教学目标:
通过教自学,使学生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
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难点: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结合实例明确如何鉴赏美术作品(重要意义)。
三、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3、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㈢ 西方美术作品中的黄金分割运用实例(越多越好)

亦称黄金分割率,简称黄金率。它的分割方法为,将某直线段分为两部分回,使一部分的平方等于答另一部分与全体之积,或使...具有美学价值,尤其在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长和宽的比例(如书籍开本)设计中容易引起美感,故称为黄金分割。

㈣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感法则是:1. 2. 3. 4. (分别举例说明)

三大构成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平面构成 其核心与精髓就是形式美法则
主要包括:

1.律动:以文字的骇异,或集合图形的构成来表现律动的方法,并不太容易,不过依据造型的方法分析,一般可分为 反复及渐变两种,这两中方法与规则,或不规则现象,交互使用时,则可发展成无限的图形,

2.对称:能传达有秩序 安定 静态 庄重与威严的心理感觉;例如,左右或上下相等的造型,我们称之为实质的对称;左右或上下并非完全相等,但在视觉上也能产生对称的感觉时,成为感觉的对称.

3.对比:把相对的两要素互相比较,例如直线和曲线,长和短,粗和细,明和暗,黑和白,大和小,锐和钝等,产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并互相强调出对方的特征,衬托产生对比美.

4.平衡:把两种以上的构成要素,均匀的予以配置而达到安定的状态便叫做平衡.正常的平衡具有安定,静态的感觉;而不正常的平衡则呈现不安定,动态的感觉,但却有丰富的情感,比较有变化.一般造型的平衡,实质色彩,明暗,大小,质感等感觉的平衡.

5.比例:在比例当中,被谈论最多的就是黄金比例;希腊美术大多采用1:1.618来求得秩序的变化美.长度比,对角线比,两分比,三分比等,都是具有规律的比.

6.调和:两种构成要素同时存在时,若特性过于强烈或相差太远,便会产生对比现象;若两者能达成一致,并且不排斥时,便到了调和的状态.例如黑白两色产生对比,单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就是一种调和,所以调和又可以用中庸来解释.

7.统一:达成统一的要素有很多,颜色、形状、方向、明度、质感等都具备了这方面的功能;统一又可以用"支配"和"从属"来说明;当许多对立的要素一起存在时,有排斥,竞争的现象,便需要有一个主调来整合它,有了主调就有了统一,这个主题就有了支配,其他的部分就成了从属了.

㈤ 美术作品都有哪几种尺寸

这是油画内框通用规格尺寸,10号是号数,有相对应的尺寸
我在这里列个表给你看

号数 / 人物(宽)/风景(宽)/ 海景(宽)/高
0 14 12 10 18
1 16 14 12 22
2 19 16 14 24
3 22 19 16 27
4 24 22 19 33
5 27 24 22 35
6 33 27 24 41
8 38 33 27 46
10 46 38 33 55
12 50 46 38 61
15 54 50 46 65
20 60 54 50 73
25 65 60 54 81
30 73 65 60 92
40 81 73 65 100
50 89 81 73 116
60 97 89 81 130
80 114 97 89 146
100 130 114 97 162
120 130 144 97 19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是常用的油画作品号数

㈥ 美术作品分析题怎么做

先从作品的背景入手,通过对创作背景的了解,对作品进行分析,还有作者的创作心境,以及要表达的感情

㈦ 美术作品分析怎么写

美术作品分析,首先要分析作者的时代背景,然后再从画派的角度或者绘画手法来版分析作权者的技法,还要分析画作的内容所表达的时代含义与文化信息,最后要总结画作的总体意义。

㈧ 美术作品分析怎么写

1、首先,分析作者的时代背景

2、从画派或者绘画手法来分析作者的技法

3、分析画作内容所表达的时代含义与文化信息

4、总结画作的总体意义

设计作品可以分为造型和色彩。此外贯穿于作品之中的还有设计者如何运用构图,以及对形式美的表现。更重要的还有作品的中的创意,以及作品本身的内涵和设计者自身修养的体现。

就画面的表现而言,造型和运用色彩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作者对于点线面大小,聚散,空间的安排,画面的分割,特别还有画面中不同元素之间节奏,韵律的重复和变化都是很重要的。当然构图学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绘画作品的鉴赏和设计很相同,区别并不是很大。因为设计是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因此画面中相对的概括和提炼的能力就绘画而言更较突出。其他的大致相同,简而言之,就是画面要在视觉上然人们产生共鸣,更要在精神上给人们以收获。

美本身也是有历史局限性的。但是部分伟大的作品,其中的美似乎是永恒的。这种永恒则与主题、语言相关联。主题过于狭隘的基本与永恒的美告别了。但不论具体的主题为何,只要这种主题可以引发阐释或者误读,从而形成一个更广范围的主题,则他就不是狭隘的。然而这种误读和阐释必须通过语言的正确应用才能表现出来。我们看《马拉之死》,即使我们不知道马拉是谁,我们通过死亡这个主题,通过大卫的语言,从中感受的悲壮是不容质疑的。如果我们为小布什画一个《美国总统小布什肖像》,即使小布什再英俊、画家功利再高深,只要我们无法从“小布什”的神态中看到一种根深于人性的东西,这幅画就不具有永恒的美。如此,我们总是强调一种诗性的语言。唯有这种不精确的、易误读的、具有象征的、易演绎的语言才可以胜任永恒之美的下层支撑。

拓展资料

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美术作品包括纯美术作品和实用美术作品。

其中纯美术作品,是指仅能够供人们观赏的独立的艺术作品,比如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画、钢笔画等。实用美术作品,是指将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具有使用价值的物体相结合,物体借助于美术作品的艺术品位而兼具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比如陶瓷艺术等。

近现代名画家的一些美术作品有:西方的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 、《格尔尼卡》、《梦》,梵高《星夜》、《向日葵》,中国近现代的齐白石《虾》、《不倒翁图》、《花卉》、《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徐悲鸿《巴人吸水图》、《奔马图》、《九方皋》、《田横五百士》,《傒我后》张大千《山水》、《仕女》、《黄山松》、《四屏大荷花》,吴冠中《北国风光》、《长江万里图》、《狮子林》,朱宣咸《夜》、《旭日红梅》、《迎风》、《今天是儿童节?!》,陈丹青《西藏组画》,陈逸飞《黄河颂》、《古桥》、《踱步》、《大提琴手》等。

(资料来源:网络:美术作品)

㈨ 举例谈谈什么是美术作品,什么是形式美的法则

先说概念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人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人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从美术作品来谈
其一,中国画的形象之美。
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但是,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表现任何物象,形似仅仅是手段,神似才是目的,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神”,齐白石笔下的青蛙、虾、小鸡等小动物,使人看了感到生动活泼,有稚拙的童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潘天寿作品中元气淋淳的泼墨荷叶,用大面积墨汁挥泼而成,酣畅而凝重、效果整体而又有小的变化,给人以雄润、沉重、稳定的感觉。
其二,中国画的笔墨之美。
中国画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驶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的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为笔墨。笔墨二字不但代表绘画和书法的工具,而且代表了一种艺术境界。笔是“因”墨是“果”,当笔法与书法相结合时,就产生了丰富的、有表现力的结果—笔墨。它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语言,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以行笔之快慢、顿挫、提按与墨色以干、湿、浓、淡、枯、焦等,干湿、巧拙、涩畅互相交替使用,虚实相出,“笔为墨骨、墨为笔充”,从而表现出天地万物,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山川、树木、花鸟、蔬果等寄寓自己的情趣、品格及人生的追求,作品不但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而且反映出人的精神气质和胸怀。正是这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使作品意趣盎然,充满生命的活力,使观者得到美的享受。例如潘天寿《露气》,充分发挥了中国画以线为主的表现方法,造型概括风骨遒劲、用笔果断老练、画面苍茫厚重。吴昌硕在作品中用雄厚有力的书法用笔、营造出的形式美感,沉重古拙,把以书入画的文人画传统推到极致。
其三,中国画的色彩之美。
中国画用色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有只勾线不染色,具有素雅效果的白描画;有水墨淡彩的浅绛山水画;有以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赭石、朱砂等为主的青绿山水画、金碧山水重彩画;有以色彩运笔造型,将线隐在物象形体之中的没骨画;有以勾勒填彩的工笔画,又有泼墨泼彩等等用色方法。用笔加用墨自有“墨分五色”之说,表示水墨的表现力之丰富,有时加色,要求互不相碍,相得益彰,但色主要是墨的补充,水墨在特别的宣纸上形成了美的效果,如齐白石画虾那适中透明感,像黄宾虹画山石那样浑厚华滋的意趣美;李可染与何海霞两位大师分别运用鲜明饱和的色彩,描绘出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的气概。表现出既有传统意味又含有现代感的山水画,具有新时代精神面貌。各种不同的画法与丰富的色彩运用,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使之成为东方绘画的代表,是世界绘画重要的品种之一。
其四,中国画的韵味之美。
利用水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浓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能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运用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等方法,可以出现斑斓绚丽、变化莫测的画面。这迷蒙浑然的韵味,给人变化朦胧、轻松自然的视觉效果。水墨画无论是它的表现方法还是独特的画面效果,都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情怀,可以说是中国千年文化传统的浓缩。中国画表现出的空灵飘逸,虚实相生,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例如张大千的《泼墨荷花图》则更是独放恣肆,运用墨与彩的交融,将画家潇洒不羁的性情表露无遗,丰富地表现了荷花的多资多彩。墨色的浓淡变化,使画面产生前后层次,更具深邃之感,令人遐想;中国画艺术效果的独特美,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它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方法。吴冠中的彩墨画已打破了传统的笔墨陈规,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借用墨、色、纸、水等材料之间的互相关系,使画面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其音乐般墨与彩的变化,纵横交错的各种破墨、破色的处理,内涵极其丰富。其形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奇在有法无法之中,形成了自然独特的新面貌。墨与色得到充分的发挥,韵味实足,美不胜收。
其五,中国画的意境之美。
中国画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在空白、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等方面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国画的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会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如山水画中高山大川的雄浑厚重,小桥流水的清秀恬淡,山间云雾僚绕,小路曲折蜿蜓;楼台耸立、船帆点点……使我们感受到了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眷恋,那份痴情,带给我们一种充满情趣的、有独特意境的美的享受。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林风眠的花鸟画《秋鹜》在方形的构图上,创造着令人神往的意境,清淡的笔墨,表现了风吹芦苇和逆风中创惶飞离苇塘的秋鹜,画面给人以广阔的遐想天地;吴冠中用传统的笔墨,通过线的流动,黑与白的穿插、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表现出来,以半抽象的状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韵律和相应的美的心理感受。
其六、中国画的章法之美。
中国画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一门综合艺术,在不同的形式中合理安排表现的物象叫做章法,每幅画面上有主次、疏密、节奏、变化,并加以留白,有笔墨处为实,无笔墨处为虚,可以是天、地、云、水、烟、气、雪等,给观者以丰富想象的余地,中国画上的题款与印章是画面构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款”是指作者的署名,而“题”是指与绘画相关的文字、诗词等,大段题字的款识叫“长款”,仅题作者名姓的叫“穷款”,仅题姓名和年代、地点称之为“单款”或“下款”,另题馈赠者名姓、原因的叫“上款”,上下两款合称为“双款”,两款以上者称之为“多款”。在缘刻艺术上,作者将感悟到的自然美以内的形式规律施之于印章中,将汉字书法的美与刀法表现的美、章法的美以及金石印材的质地特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形成为篆刻的美。好的书法题款与篆刻印章可以为画面增添许多秀色。
每种题款都要达到画面协调统一、不但形式上统一,还包括气质风格上的统一。赵之谦的画以篆隶用笔,款识又多用篆隶字体,就能取得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而徐谓的水墨作品淋漓尽致,配以狂放的草书更是妙不可言。
其七,中国画的形制之美。
中国画的形制有多种,总体上分有手卷、条幅、中堂、条屏、横披、圆扇、折扇、册页、斗方、框裱等,基于古人生活方式的特点,最早供的欣赏的可移动的绘画作品是像简册和书卷一样的长条,平时卷起来存放,观看时打开,从古往左逐段欣赏,称为“卷”或“手卷”,它适合一两个席地而坐的人在案头欣赏。随着垂足坐取代席地坐,人们的视点升高了,挂在墙上的较大的作品形制——“轴”或“立轴”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装饰美化着变高变大了的室内空间。唐代以前的活动绘画绝大部分采用卷的形制,两宋和元代是卷、轴并重的时期,明清两代主是轴多于卷了,四幅或六幅成组的屏条是轴的变化体。立轴条屏适合远看,横幅、长卷适于近视,立轴先看整体后看局部之美,长卷先看局部美而后再引伸到全貌;有着悠久历史的扇面艺术是我国民族传统艺术品之一,有折扇和团扇之分,从宋元起历代都有扇面精品流传于世。宋元时期多为圆形团扇,从明代起才有折扇。扇面上是名家书画,扇骨多是竹或骨制品,雕刻着山水、人物,构成一件极具精美完整的艺术品、美不胜收;册页的美是把小幅画页装裱成册,是今天书藉装帧的变体,欣赏、赏玩方便随意,妙不可言;装裱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人智慧与审美,保护卷、轴作品的最好方法是装裱,中国画的装裱格外讲究,使其形制的外在结构形式上更加完善。装裱在唐代已经很成熟,到明清便成了一门精深的学问。
就立轴形制美语言体系,其装裱的形式从上到下分为天杆、天头、惊燕、诗塘、画心、地头、轴杆和轴头等,轴头不仅增加画轴的美观,而且屏卷灵活,诗塘就是直幅画心上端,挂上一块纸方叫“诗堂”。一是因器心短,经过衬托后比较得体;二是为了题诗赞画,所以有人变称“玉池”。装裱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体现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境界。
总之,中国画有其独特的审美语言,中国画创造出独特的表达物象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形式,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中国画特别注重画外之趣,讲究画的格调、气息,中国画家重人品、重修养,这些都使得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意韵和情趣。中国画强调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因此,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远远超过画面本身的内容及形制。

阅读全文

与美术作品中的比例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