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大鼓音乐教案

大鼓音乐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15 05:49:43

㈠ 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小鼓和大鼓》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大鼓和小鼓 活动目标: 1、认识大鼓和小鼓两种乐器,能听辩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2、在大小游戏中能听音乐作出相应动作,感受 ta ta , ti ti ta 两种节奏,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鼓、小鼓各一面,活动道具一个,《大鼓小鼓》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伴随钢琴《大鼓小鼓》师生做相应的动作入场。 要求幼儿学习倾听钢琴声音的大和小。 二、游戏——极大极小,极高极低 在钢琴声中加入大小鼓的声音,让幼儿听到大鼓小鼓声音时做不同的立即反应的动作,感受大小、高低。 如:听到大鼓的声音手上举,听到小鼓的声音蹲下来。 听到大鼓的声音张大嘴巴,听到小鼓的声音闭上眼睛等。 三、幼儿肢体探索游戏 1、出示大鼓和小鼓,让幼儿听辩声音的区别。(音量、音质、节奏) 2、幼儿肢体探索游戏 引导幼儿从肢体中获得大小游戏的方式,并在钢琴和鼓声中游戏: 如:听到大鼓拍手,听到小鼓拍腿;听到大鼓跺脚,听到小鼓拍手等。 3、出示活动道具,引出大象、小狗和大鼓、小鼓进行配对,并引出歌曲《大鼓小鼓》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4、听音游戏听CD玩游戏。 第一遍:听到大鼓、大象时走路,听到小鼓、小狗时跑步; 第二遍:听到大鼓、大象时手上举拍手,听到小鼓、小狗时蹲下食指相碰; 第三遍:听到大鼓、大象时做打大鼓的动作,听到小鼓、小狗时停住闭眼。 四、结束部分 出示活动道具,以教熊和猴子学习大小鼓结束活动。

㈡ 小班《好听的声音》应彩云 幼儿园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 完整教案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二、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录音带:
大鼓和小鼓音乐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三、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尝尝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兴趣。
四、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
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3、(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五、活动延伸
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请幼儿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㈢ 小班《好听的声音》应彩云 幼儿园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 完整教案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二、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录音带: 大鼓和小鼓音乐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三、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尝尝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兴趣。 四、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 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3、(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五、活动延伸 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请幼儿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㈣ 小小班谁在敲大鼓

轰隆隆、轰来隆隆”是谁在自敲大鼓,原来是雷公公在敲大鼓呀!今天老师特地准备了打雷的声音让宝宝们听,让宝宝们了解打雷的自然现象,听的过程中,有的宝宝觉得很好玩,也有的宝宝们还捂起了耳朵,真的觉得是在打雷呢~通过今天的课,宝宝们知道了“轰隆隆”的声音是打雷的声音,这表示天气要暖和了,宝宝们以后可以多出去玩了哦!

㈤ 一级的大鼓小鼓考级舞蹈怎么教学

大鼓,小鼓,纯手工工艺,看着简单学着难。 金杯制鼓厂专业生产大鼓模仿架鼻子不要呼吸 嘴唇动 利用嘴里的气发声!. 不需要肺发声子鼓的打鼓B-BOX里称为K ,鼓搽叫做H ,架子鼓里的小鼓称为S ,这三个音是组成完整B-BOX节奏的基础. 1. K=KICK 大鼓音 ,发音方法 ‘不’,近似于’不’. ,发音技巧 连续发出’不’,你会注意到在说这个字的时候会带有一点鼻音和’U(WU音)’,之后需要的便是去掉这两个音,你会感觉到口腔里有一口气被挤压出去,这就是大鼓音 。注意事项 大鼓音做好是不会用到胸腔出气,是很自然的口腔和嘴的动作,如果你在练习过程中感觉有不妥的地方,就试试能不能轻松的做20个KICK,若能,那说明你做法应该为正确。 2. H=HIHAT 镲 ,发音方法 ‘刺’,近似于’刺’ ‘仄’近似于轻声’仄(ZE) ,发音技巧 牙齿自然闭紧,舌头放在上牙和口腔的连接位置,然后做’刺’的音,或者直接做’刺’, 这个字的念法于发音方法相同,’仄的发音方式雷同 . 3. S=SNARE 小鼓音 ,发音方法 吸式 。发音技巧 先自然闭嘴,用嘴形成一个小的缝隙,的向肺里吸气,会发出近似于放屁的声音,然后把嘴张开,这个声音就做完了,之后开始循环的练习,然后缩短向里吸气的时间,也就是当有气进入嘴里产生摩擦声音的时候立刻把嘴张卡,如此循环练习,就可以做出SNARE 注意: 摩擦音发音不太好找,最好把缝隙一点点调整 作到摩擦音 。注意事项 :SNARE分为吸气吐气,此为吸气,算是比较常用在FreeStyle里的声音.此音对于一般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比较难学,在这个音上放弃BBox的人也比较多,只要能多加练习,其实这个音不难.

阅读全文

与大鼓音乐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