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蝶恋花答李淑一属于哪种曲艺名
蝶恋花答李淑一确实是词,蝶恋花的词牌。词牌以前都是可以唱出来的。这首词改编最成功的曲艺形式是苏州评弹。
Ⅱ 蝶恋花答李淑一的京胡简谱
哥们、太麻烦了、我懒得扫电脑上去了、你去书店买吧、都有
Ⅲ 求答李淑一以及音乐剧蝶恋花的谱子,做个关于毛和杨开慧故事的朗诵,每段用音乐做引,请推荐适合音乐
1930年5月,写《反对来本本主义》,源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同年8月,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任总政治委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1933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30年底起,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将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他们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甘肃境内,先后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同年12月,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1936年12月,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
Ⅳ 配乐诗朗诵《蝶恋花答李淑一》用什么配乐好
配乐诗朗诵《蝶恋花答李淑一》专门有配乐的曲子,就是苏州评弹曲子内《蝶恋花·答李淑一》。容可以用这个曲子的纯音乐版直接配到诗朗诵上。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用苏州弹词的曲调创作,为毛泽东诗词谱曲的优秀作品,曾经风靡大江南北。半个世纪以来,它不仅是苏州评弹艺术创新的经典代表,而且在新中国的音乐史上也有着一种特殊的地位。
中文名:蝶恋花·答李淑一
外文名:Dielianhua A Li Shuyi
曲 调:苏州弹词
属 性:评弹
Ⅳ 朗诵《蝶恋花 答李淑一》配什么音乐
The Sounds Of Silence
Golden Apples of the Sun
Forest Mist
Breezy Valley
这几首还不错,希望能帮到你
Ⅵ 如何说课蝶恋花答李淑一
教学重难点:
品味重点词句,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录音
听着那饱含激情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嫦娥跳忠魂舞,吴刚捧出桂花酒来款待烈士们的场景。
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那让泪化作倾盆大雨般的感人场面。
这节课,我们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师板题,学生齐读课题)
2、交流资料:对毛泽东都有哪些了解?
毛泽东:字,润之。国际共产主义卓越的伟大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再读课题)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4、简介:
词牌名:用来规定词的格式,就是规定词句子的多少和句子的长短。
(一般没有含义)
标题:又叫题目,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如《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标题;《卜算子咏梅》中“卜算子”是词牌名,
“咏梅”是标题。那么,现在你知道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了吗?意思呢?如果不知道,自读54页小资料上的写作背景。了解了题目,我们走进课文,学习字词。接下来,请同学们自读这首词。
二、导学探究:
(一)、一读:自由读,扫清字词:
学生先自由试读诗歌,划出生字词,多音字。教师板书重点词语,多音字易混字及需要注意的读音。
1、易错字:强调:“泽”,下面是两横,不能写出三横;“柳”,右面的一撇一竖,不能丢掉一撇;
“袖”,衣字旁,不能写出示字旁。
2、正音字:轻飏(yáng)重霄九(chóng)曾伏虎(céng)倾盆雨(qīng)
3、多音字:(重、曾)
(二)、二读:多样读,熟读成诵:
1、教师范读,学生划分节拍。
2、学生根据划分好的节拍进行自由朗读,互相听,互相评比。
3、指定小组朗读,读出韵律来。教师指导点拨
4、指名朗读诗歌,师生共同评价。
5、全班一起朗读诗歌。
6、学生自由背诵,同桌相互检查。
7、教师抽查背诵。再读诗歌,感知内容:
(三)、三读:
思考:
1、君、失、杨柳、轻飏、伏虎、重霄九、舒广袖在诗歌中是什么意思?
2、说说诗中“嫦娥”、“吴刚”都是谁?
3、诗中还提到了哪两个人,她们又是谁?
4、谁捧出桂花酒?为什么用“捧”?谁又跳“忠魂舞”?
5、为什么“泪飞顿作倾盆雨”?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梳理:
1、失:丧失、失去;
君:您,对人的尊称;
杨柳:杨开慧,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
轻飏:飏,飘扬。轻盈地飞升;
伏虎:指革命胜利;
重霄九:九重霄,天的最高处;
舒广袖:伸展宽大的袖子。
2、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仙。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了后羿从王母那求到的长生不老药而飞入月中。
吴刚:神话中月亮的一个仙人,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花树,吴刚被罚在那里砍树,桂树随砍随合,所以吴刚永远砍不断。
3、杨开慧:毛泽东的第一人妻子,一直追随毛泽东同志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英勇就义于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
柳直荀:李淑一的丈夫,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直从事革命工作,1932年遇难牺牲,时年34岁。
4、在革命胜利的今天,诗人浮想联翩,描写烈士的忠魂到了天上,到了仙境,仙人为他们送上礼物,为他们舞蹈。“捧”字表现敬礼备至,“万里长空”垫“舞”字,表现热情欢迎。仙人对烈士忠魂的崇敬,实际表达了诗人自己对烈士的赞美之情。
5、当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时,烈士们欢喜若狂,喜极而泣,顿时洒下“倾盆大雨”一般的泪水。
四、品读感悟,升华主题:
(一)、质疑:
1、此时,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大意吗?
2、你从诗歌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这首诗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二)、解疑:
1、学生交流。
2、教师点拨,梳理。
(1)、我丧失了杨,你丧失了柳,杨柳的忠魂,向月夜高空飘飘走。
吴刚啊,你有什么来款待他们呢?
吴刚捧出了他的桂花酒。
寂寞的嫦娥展开长袖,
为了安慰忠魂,在万里长空翩翩起舞。
他们忽听到人间降龙伏虎的消息,那激动的泪水啊,刹时间化为一场大雨。
(2)、诗歌寄托了作者对烈士的怀念、赞美之情,抒发了革命者博大的胸怀和高尚情操。
(3)双关:“杨”、“柳”,既指杨开慧和柳直荀,也指杨花柳絮。
神话故事:
吴刚和嫦娥,
作用:激发想象力,表达烈士乐观豪迈的性格,很生动,很亲切。
(三)、想象画面
1、教师范读。
2、教师轻声朗诵,学生闭目想象,诗歌展现了怎样的画面?
3、学生交流:三个画面
一是杨花柳絮飞扬,杨柳二烈士英雄冉冉升天。
二是吴刚捧酒,嫦娥献舞。
三是杨柳二烈士举杯同庆,喜悦的热泪盈眶。
5、想象画面,情感朗诵。
6、再看课文插图,上面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五、拓展延伸。
六、总结。
Ⅶ 蝶恋花答李淑一歌曲
http://www.yes66.com/...55672309/56860439.wma
可以下载,歌词是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专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属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Ⅷ 蝶恋花·答李淑一题目意思
蝶恋花是词牌名的形式 答李淑一才是题目 答李淑一就是说赠给李淑一的
Ⅸ 《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当时的湖南长沙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的。词中的“柳”指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烈士,湖南长沙人,作者早年的战友。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过南昌起义。一九三零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工作,曾任红军第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部主任等职。
一九三二年九月在在湘鄂西苏区“肃反”中,原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柳直荀被作为“改组派”枪杀于湖北监狱。杀害柳的,是“党中央派来的最高代表,中央分局书记”夏曦。一九五七年二月,李淑一把她写的纪念柳直荀的一首《菩萨蛮》词寄给作者,作者写了这首词答她。
拓展资料: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毛泽东写于1957年5月11日的一首词。该词不仅是抒发悼念情感之作,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歌颂了革命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激励广大人民捍卫革命成果。
《蝶恋花·答李淑一》,它原本是一首“悼亡”词,诗人却使之升华成为一曲忠魂颂。
一起句,诗人用两个“失”字,体现出了沉痛之情及至深的怀念油然而生。虽看上去平谈,但读来令人悲伤不已。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此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的去处的问题。
取其姓杨柳,这偶合的姓氏,非常亲切自然地引出第二句。第二句的“杨柳”堪称天造地设,奇妙异常,而且天然产生双关意思,杨柳的忠魂和杨花柳絮轻盈飘飞的样子。而“重霄九”有烈士浩气长存之感,也有诗人一贯的雄姿英发的特征。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多么浪漫的情怀!这句中我们就已经闻到了那发自肺腑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气息。杨柳二烈士已经仙去,忠魂飘上了“重霄九”,进入了月宫。
接着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而幽凉的神话世界,仙人吴刚为二忠魂“捧”出了桂花酒。这种酒本是仙人自己所饮的佳酿,但由于忠魂飘来,即十分虔敬地以如此美酒款待。
下阕,起始二句,诗人从仙人把酒相迎,自然过渡到寂寞的嫦娥舒展起宽大的衣袖为英烈起舞,以表敬意。
最后二句,诗人大笔急转,嫦娥仙女正在为忠魂舞蹈之时,却忽然有人来 报告人间已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好消息,两个忠魂闻之“泪飞顿作倾盆雨”,这一艺术夸张,形象而满怀激情地表现了英烈的激动之情,使英烈终于感到心灵得到了美好的告慰。“泪飞顿作倾盆雨”高亢遒劲,雄浑磅礴,荡气回肠!同时这二句也传达出诗人自己内心对革命终于成功的不胜感慨的情怀。
这是混合着无限悲伤与欢喜的热泪!是超凡脱俗的热泪!一字一句领略雄浑苍茫的景象,感染乐天达观、笑看风云的大无畏和乐观主义精神。进入心驰神往而优美的意境!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非常独特、完美。想象力极为丰富、奇异、巧妙。从烈士的姓氏到飘飞的杨柳之花,再到月宫,受到吴刚的桂花酒及嫦娥舞蹈的欢迎,然后是热泪飞洒大地的宏大场面,真正做到了天上、地下任诗人翱翔的局面,浪漫的精神、优美的古代神话。
关于“蝶恋花”调的来源,学者说法不一。明代杨慎在《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条中指出:“‘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此说有误,此诗见于梁简文帝萧纲《东飞伯劳歌》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
清代毛先舒承袭杨慎的观点,在《填词名解》卷二中认为:“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今人李琏生在《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一书中,从词调史的角度否定了前人的观点,认为:“‘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句有关,可能这是出于明人的附会,因它绝不可能是六朝时所创制的曲。此调本为唐代教坊曲,源于盛唐时期,属于新的燕乐曲。”
“蝶恋花”之名采于前人诗句,原以“鹊踏枝”之名列于唐教坊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关于改“鹊踏枝”为“蝶恋花”的作家及作品,历来争议颇多。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南唐李煜的《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易名为“蝶恋花”。王易《词曲史》认为“此首乃由七言八句变为仄韵,双叠。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为四五句。”
另一派认为北宋晏殊易名。张梦机《词律探源》一书中说:“自北宋晏殊词,始改调名为“蝶恋花”,词家遂不复知有鹊踏枝之本意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是第一首易“鹊踏枝”为“蝶恋花”的词作。
Ⅹ 蝶恋花,答李淑一,在找这首歌曲。
http://www.yes66.com/...55672309/56860439.wma
可以下载,歌词是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版
吴刚捧出桂花酒桂花酒
寂寞权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