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教育与教学知识

教育与教学知识

发布时间:2020-12-15 00:09:02

『壹』 请问 教育与教学的区别

教育与教学的区别:

1、侧重点不同

教育,在于育,育人,所以人的各阶段都存内在,

教学,在于学,学会容知识技能,往往用于各种学校。

2、教育是个大命题,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主要的任务是育人,而教学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渗透育人的这一方面,教学是教育的一个手段和方式。用教学来实现教育

(1)教育与教学知识扩展阅读:

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贰』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有什么区别

一、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方面
1.教育学的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新增了内两个内容:(1)了解当容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几大学派(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生本教育学派、生命化教育学派、主体性教育学派、新教育学派、情境教育学派、情感教育学派、理解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2)能用所学理论,正确分析我国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现象。
2.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中有部分修改:(1)理解教学设计的含义、理论基础、过程和方法。(2)原本的5、6点修改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3.教学法的教学实施中新增了“理解校本课程的含义、特点和开发。”
二、试卷结构方面
今年的《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在考试模考的赋分上面做了一定的修改,教育与教育学由原来的约7分减少为约5分,学校由约10分减少为约7分,教育研究改为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并从约5分增加为约10分。

『叁』 教育与教学是什么关系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第一、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正在成长和发展的青少年,他们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在课外、校外活动中,由于不受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 研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 兴趣、爱好广发阅读各种课外读物,参加各种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广泛接触社会和自然界的 各种事物,吸收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这样,不仅能加深已学知识的深度,而且还能扩大视野,增长新知识。

第二、课外、校外教育是对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课堂教学是比较局限的,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也称“班级上课制”。与“个别教学”相对。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教学的形式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此以前,学校采用的是个别教学的形式,在一个屋子里聚集着年龄悬殊,程度不一的学生,教师对每个学生个别施教,教学内容和进度各不相同,教学时间没有统一安排,教学效果一般都很低。欧洲中世纪的学校和中国封建时代私塾的教学就属于这种组织课外、校外教育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能满足学生的 不同需求,学生可以自愿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获得更多的亲身体验。这种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

第三、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多数是以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为主。整个活动过程是学生动手动脚,运用知识并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的 过程。他不仅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种锻炼,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各种实际工作能力,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四、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多的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提供啊学生的 道德认识。但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只有通过行为时间才能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另外,学生在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中能接触实际的 人和事,能得到较深刻的 感性认识和情感上的感染,往往能收到比单纯的 说理教育更有效的教育效果。

这就是两种教学的区别。

『肆』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都包括哪些

1、教来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的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与教育相关的法律知识;

2、专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内容。包括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与本专业(学科)相关联的实践能力、对本专业(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理解掌握水平等;

3、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内容。包括分析教材、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语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

4、基本教育教学素质内容。包括仪表举止、口语表达、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

(4)教育与教学知识扩展阅读

描述或说明人和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学说。教学理论是“在某种意义上的约定俗成的通例,它阐明有关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规则。

从规范性和处方性角度考虑,教学理论关心的是促进学习而不是描述学习。具体地说,教学理论主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学习理论主要是在描述和说明“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学习开始后会发生一些什么情况”的问题。

『伍』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该怎么复习啊

一、题型介绍
在试卷中,简答题在总成绩中所占分值最高。考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你对简答题的回答情况。简答题涉及的都是较大的问题,让你阐述一种观点,或者对某种理论作出解释,也可能是提供证明,有一定的系统性。回答要层次清楚、言简意赅,论点或根据不可遗漏。简答,这既是简答题内容上的要求,也是这类题的题型特点。
二、解题策略
1.对已有的科学事实和观点做出肯定,阐明其具体表现,这是简答题中比较好对付的一类问题。在回答中,只要说明“是怎样”,就可以了。
2.比较难的一种问题,突出实践过程,强调具体方法,回答“应当怎样”。对这类问题,要注意操作的程序性,否则,回答就可能出现错误。
3.最多一类问题,要求阐明原因,回答“为什么”。对这类问题,关键把道理讲清楚,看你的论据是否多面。
4.还有一种特殊问题,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或观点,要求界定,加以区别。回答这类问题,语言须须简洁,直接点出差异所在,就达到了题目要求。有时,的办法和策略,就是叙述概念,自然把差异说了出来,不须再写什么。
5.在简答题中,最简单的是一些记忆性问题,不要求你解释,只要求你整体把握。一个问题,回答的要点多,是这类问题的特点。
三、应考须练
1.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答案要点】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与任务;(2)制订周密的观察计划;(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须要知识;(4)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5)学会做观察记录;(6)观察后的归纳、总结;(7)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8)教会学生自觉养成观察习惯。
2.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1)理论意义: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②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①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②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③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④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陆』 教育与教学的区别

教育与教育学区别是其包括的范围的大小不同。教育注重过程,教学注重结果。
教育与教育学的联系是:教育包含教育学。
拓展资料:

真正的“教育”,不是从传授考试技巧,转为传授人文知识而已。
教育的本质
子思在《中庸·第二十章》有一句关于治学的名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在知识入口稀缺的年代,能否有“博学之”的机会至关重要,因此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传授知识。
但在信息和知识泛滥的今天,治学的侧重点应该在于“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教育,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
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柒』 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基础知识有啥区别呢

《教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教育法规三个部分。考试所占比例约为:教育学基础知识40%,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40%,教育法规20%。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知识。考试内容主要有:教育学概论、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学校以及教师与学生。
1.教育学概论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的起源、发展、本质和基本规律,教育劳动的特点及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
2.教育与人的发展包括人的发展的理论构建基础、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人的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3.教育与社会发展包括现代教育的功能、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现代化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等。
4.教育目的包括我国和国外的教育目的。
5.教育内容包括我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科学规范。 6.教育途径包括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综合实践活动等八方面内容。
7.学校包括学校的教育制度。
8.教师与学生包括教师的职业、角色、特点、心理品质、威信、基本素质,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教育,学生和班主任。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概论、学习心理、品德心理、教学心理和差异心理的基本知识。
1.心理学概论包括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和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
2.学习心理包括学习概论、学习动机、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等八方面内容。
3.品德心理包括品德形成的心理学理论、品德形成过程的心理成分、学生品德培养的心理分析、优秀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矫正五方面内容。
4.教学心理包括课堂教学概述、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 5.差异心理包括智力差异、人格差异。
第三部分:教育法规。主要包括:教育法概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教育法概论包括教育法及教育法的基本涵义、教育法的体系和教育法律的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阅读全文

与教育与教学知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