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评价量表是如何支持教学评价的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实施三年多来的情况表明,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与新课程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广州市于2002年10月启动了以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本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作者以素质教育、发展性教育评价、“新基础教育”等理论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生物课标》)为指导,以新课程实施为平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发展性评价实践研究。
本课题以新课程实施为平台,立足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以发展性评价理论以及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试图克服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不足,建立一种能充分体现发展性评价核心理念——“多元、协商、发展”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本研究重点关注:评价标准体现学科个性;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平等互动。
本项目预期目标是:通过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施发展性评价,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探索实施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本项目具有以下研究意义:重构平等、民主的新型教研关系,唤醒教师专业发展主体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天河区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实验,并为广州市中小学开展的以“发展性教学评价”为核心的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提供学科层面的操作模式与经验;构建具有学科个性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2.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现状与理论依据
2.1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现状
2.1.1 课堂教学评价发展趋势分析
西方教育评价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教育测验运动以及评价理论产生和发展两大时期。文献研究表明: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形成与蓬勃发展始于20世纪初,迄今形成了众多评价模式,如:“泰勒模式”、“CIPP模式”、“目标游离模式”和“应答模式”,等等。
开展教育评价活动尽管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评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教育评价与实践建立在国际教育评价研究成果之上。目前,基本建立了我国教育评价理论和实践方法体系,形成了我国教育评价的基本模式,初步形成了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基本框架。
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也经历了上述的发展过程,并呈现如下发展趋势:a.强调创设适合并促进被评价者发展的教育环境;b.从重视结果评价向重视过程评价发展;c.评价的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发展;d.评价方法由单一向综合、多层次、全方位方向发展。
2.1.2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分析。
笔者在2003年9月对广州市56位初中生物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广州市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以下弊端:
A)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主要由学校教务部门、上级部门制定,教师极少有参与制定的机会。这样形成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明显地存在强加于人的感觉,不容易内化为被评价者自我调节的标准。
B)课堂教学评价以他评为主,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缺乏真正的平等互动。主要的评价者是同事,其次是校长与专家,教师自评机会不多, 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则更少。
C)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主体意识比较薄弱,缺乏自我反思的意识与能力。
检索了2000年1月——2004年4月期间国内关于中学生物教学的四种主要刊物——《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学》,结果显示,国内同行研究的重点仍然是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涉及评价方面的文章只有16篇,且基本是关于学生学业评价方面的内容,关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由此可见,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急需填补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2.1.3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3.1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发展性评价的必要性。
2003年9月对广州市56位初中生物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数据略):
A)对学生个性差异关注不够,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
B)教师的知识观开始转变,但知识本位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C)初步具有民主教学思想,但“权威”意识仍然相当严重。
综上所述,改革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评价,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改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研究课题。
2.1.3.2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发展性评价的可行性。
2003年9月对广州市56位初中生物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数据略):
A)广州市初中生物教师具有强烈的专业发展需求。
B)学校的管理理念开始发生转变。体现在比较多的学校开始把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用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以及课堂教学问题诊断。
C)老师们的心态比较开放。同伴评价以及学生评价比较受欢迎,对于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绝大多数老师反对以分数或等级等形式出现。
由此可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已经初步具有开展发展性评价的心理环境——发展的需求,开放的心态。
2.2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依据(略)
2.2.1素质教育理论
2.2.2 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
2.2.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评价理念
2.2.4 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与评价理念
2.2.5 “新基础教育”理论
㈡ 如何写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议意见
教学反思是教然后而知不足,回首课堂教学,查漏补缺;是教学相长,捕捉课堂教学的闪光的,记录下来,提升教学。
㈢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是什么怎么弄啊
是对教师上课的总体评价。(以下是课堂教学评价表,由于表格线不能复制,所以你自己再制作一下)
课堂教学评价表
姓名 授课班级 等 级 得
分
学科 时 间
课题 分值 优 良 中 差
评 价 指 标
教学
目标 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 8 8 6 4 2
教学
内容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易程度,联系学生生活和实际。 8 8 6 4 2
教学
策略与
方法 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8 8 6 5 4
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 8 8 6 5 4
学生认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 12 12 10 8 5
根据教学实际先用恰当的教法,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并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 10 10 8 6 4
教学
效果 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 10 10 8 6 4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12 12 10 8 6
教师
素养 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8 8 6 4 2
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教改创新精神,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 6 6 5 4 3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 6 6 5 4 3
语言准确、有感染力,板书工整、合理 4 4 3 2 1
备注 各项累计得分90分以上为优,89~80分为良,79~70为中,60分以下为差。 合计
意见
与
建议
评议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