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苗族舞蹈的教学视频

苗族舞蹈的教学视频

发布时间:2021-01-10 23:14:52

Ⅰ 有没有人真的苗族舞蹈黛帕有没有分解视频

那个上网查一查有相关的视频,能给你详细的分解式分解讲解舞蹈黛帕。

Ⅱ 苗族舞蹈队广场舞郎在高山打一望

你好:苗族来舞蹈队广场舞郎在自高山打一望音乐,我在这里上传给你,点击下载请采纳。这首歌是段勇唱的,点击下载请采纳

歌词

郎在高山打一望-段勇

词:王原平

曲:王原平


嗨唉唉唉嗨唉唉唉姐妹耶

郎在高山哟打一望哟

妹在哟河里哟


情郎妹妹哟

衣也洗衣裳喂


叫一声啦情妹耶


你想不想郎喂


郎在梦里想着你

你莫要忘了郎

姐妹唉姐妹耶


哎哟我的阿哥我的阿哥呀


幺妹我河边洗衣裳心里想着郎哟


哎哟我的阿哥(幺妹)我的阿哥(幺妹)呀

幺妹我棒棒捶在哟岩呀嘛岩板上呐


嗨唉唉唉嗨唉唉唉


嗨唉唉唉嗨唉唉唉


嗨唉唉唉嗨唉唉唉


郎在高山哟打一望哟


妹在哟河里哟


情郎妹妹哟

衣也洗衣裳喂


叫一声啦情妹耶

你想不想郎喂


郎在梦里想着你

你莫要忘了郎

姐妹唉姐妹耶


哎哟我的阿哥我的阿哥呀


幺妹我河边洗衣裳心里想着郎哟


哎哟我的阿哥(幺妹)我的阿哥(幺妹)呀

幺妹我棒棒捶在哟岩呀嘛岩板上

姐妹唉姐妹耶


哎哟我的阿哥我的阿哥呀


幺妹我河边洗衣裳心里想着郎哟


哎哟我的阿哥(幺妹)我的阿哥(幺妹)呀


幺妹我棒棒捶在哟岩呀嘛岩板上


姐妹唉姐妹耶


Ⅲ 苗族人在什么时候都会跳舞

贵州是我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

Ⅳ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四级扭扭苗族舞什么歌

哇,看起来好高级的样子。可是有苗族的舞曲么?我有听过一些苗歌,专不过苗歌的节奏性没有那么属强吧6苗岭飞歌》完整版的中间那段很适合跳舞的,就是有芦笙那段。我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我们那边很多根据原来苗侗原生态歌曲改编的歌不错,你

Ⅳ 急求!苗族舞蹈视频下载

《飞向苗乡侗寨》就是苗族舞蹈。点歌名,再点视频就有了

Ⅵ 求苗族独舞的名字,有多少就说多少,急需要啊~(>_<)~好的加分~

《荞麦花开》很抄好学,也很考袭功底。
《鸭子戏水》比较偏表演性。
彝族和苗族的只跳过这两个,其他的没接触过,也不好建议
五彩云霞 不过要找沙噶阿依的
《苗家有女初长成》《苗巴妹》《我心爱的花书包》《巴略梦》《女儿嫁》
视频:你在网络上找 有挺多的

Ⅶ 苗族舞蹈演出报幕的串词怎么写

这是六一的节日的表演节目单吧,让我来帮你,我先去想想。

Ⅷ 苗族的舞蹈

苗族舞蹈

芦笙舞——(苗语称“究给”)是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它流传广泛,普及各苗族地区。其中尤以贵州东南部、西北部和广西西部山区最为活跃。在那里,人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开始学吹芦笙和跳芦笙舞。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众的芦笙手和芦笙队,都深受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在过去,青年小伙子会不会吹芦笙,能不能跳芦笙舞甚至都成为姑娘们择偶的重要条件之一。
关于芦笙舞的起源,苗族有朴素和美妙的传说。相传盘古开天地之时,大地一片荒凉。那时,苗族祖先是靠狩猎飞禽走兽作衣食的,为了解决捕获鸟兽的困难,当时一个心灵手巧的小伙子,在林中砍下树木和竹子,做了支芦笙模仿鸟兽的鸣叫和动作,吹跳起来以引诱各类鸟兽。从此,人们每出猎均有所获,于是芦笙舞就成了生活的必需而世代相传。这类传说与现今仍流传着众多模拟鸟兽鸣叫和形态的芦笙曲调及舞蹈动作的现象虽相吻合,但要弄清它的起源,仍有待从史料方面进行研讨。关于芦笙舞活动的历史,过去文献中多有涉及;明清以来,更广见于文献和志书之中。明人倪辂《南昭野史》有“每孟岁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足见芦笙舞早已是苗族人民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并风糜一时了。
过去,芦笙舞除在举行祭祀活动时跳之外,举行婚礼,丧葬仪式或新屋落成时也跳。后来,每逢年节、欢庆丰收和男女青年进行传统社交活动时都跳。它具有宗教、民俗和文化娱乐等多种性质,在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按其活动内容和性质,一般可分为自娱性、习俗性、表演性、祭祀性以及礼仪性的五种。

自娱性芦笙——最为普及,因对舞者年龄、性别不限、故参加人数甚众,通常在草坪、河坝或山坡空地上活动。常见的活动形式有二种,一种是男的吹小芦笙、女的持花手帕,男一圈、女一圈的把一群吹大芦笙的舞者围在中间,踩着乐曲的节奏、轻轻地摆动着身体绕圈而舞。有的地方还有高达丈余的特大号芦笙和各种长短不一的芒筒(一种用大竹筒制造的低音簧管乐器)在旁伴奏。还有一种是由一对以上的芦笙手作领舞,众人(多为女性)尾随其后围圈而舞。动作随领舞者吹奏的曲调而变化。自娱性芦笙舞,从动作特点上看,又可分为“踩”和“跳”两种,“踩”以两膝的轻微屈伸 并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为特色,“跳”是由动力脚落地后,下肢的颤动以及抬脚踹动,上身随之自然地摆动为特色。前一种娴雅、端庄,后一种柔和、潇洒。

习俗性芦笙舞——第一种是每年过“花山节”时跳,这是男女青年联欢和选择配偶的佳期,这天所跳的芦笙舞,古时就称为“跳花”或“跳月”,多在月明风清之夜进行。有这类习俗的苗族山寨,一般都设有“跳月”的月亮场或“跳花”的花场。这类芦笙舞尤以黔东南地区盛行的“讨花带” 和黔中地区盛行的“牵羊”较有代表性。“讨花带”是小伙子边舞边吹着芦笙曲“讨花带子”向自己爱慕的姑娘求爱。在这种场合, 姑娘若与小伙子情投意合,就会把自己精心编织的花带,含情脉脉地拴在小伙子的芦笙上。 这种形式主要是以芦笙吹歌传情,所以舞蹈动作幅度不大,舞步也并不复杂。“牵羊”是男青年在前面边吹边跳,尾随而舞的姑娘若爱上了某个小伙子,就把自己亲手编织的美丽花带作为定情的信物,拴在他的腰上,然后牵着花带的一端,跟在小伙子身后踏节而舞。技艺出众的芦笙舞好手,有时竟会同时牵着几个姑娘舞着走呢!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最终能与谁成眷属,那就不尽是月亮场或花场上能见分晓的事了。
第二种:在广西融水一带。舞时手挽手、身体前倾、顺圈往前跳,动作比较简单。参加舞蹈的人数常见为十二人,队形呈三人一横排、四人一竖排的长方阵。

表演性芦笙舞——一般都在节日或集会中以竞技或献技的方式进行表演。有的地方盛行以村寨芦笙队为单位进行集体比赛,如黔东南的从江县、傍洞一带,每逢年节,邻近各村寨以百十人为队同时吹跳比赛,参加比赛的芦笙队以能吹奏乐曲的多寡、声音是否优美、谐和以及动作和步法是否丰富、舞蹈的时间是否持久定优胜。有的地方则以个人竞技的方式进行。这种竞技一般都不设规定动作,每个芦笙手都有施展个人技艺的机会。这类芦笙舞的动作以矮步、蹲踢、旋转、腾跃等为多。竞技者有的以动作的节奏多变,迅疾激烈见长;有的则以能完成较多的高难度动作取胜。表演性芦笙舞内容十分丰富。盛行于黔西地区的有“巧喝酒”、“蚯蚓滚沙”、“滚山珠” 和“芦笙拳”;盛行于桂西山区的有“过门坎”、“猴子上树”和“滚地龙”;盛行于黔东南地区的有“牛打架”、“斗鸡”等多种。前两地区所盛行的主要以炫耀高难技巧博取观众的喝采;后一地区所盛行的主要是模仿禽兽的习性、神态,以表现出生活的谐趣引人入胜。
“蚯蚓滚沙”、“滚地龙”是舞者跪地下板腰,以头顶地为轴心,随后挺起,边吹奏芦笙边 翻身舞动。

阅读全文

与苗族舞蹈的教学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