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的概念及本质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叙事研究”,借鉴了文艺理论中的“叙事学”。简单说,“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教育叙事,即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过程。《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9期邱瑜是这样说的:“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也有人这样描述,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相对于以往的科学化研究而言,教育叙事研究更强调与人们教育经验的联系(即以教师自身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并通过故事叙述来描述人们在自然情境下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以及作为教育群体和教育个体的生活方式(即以教师自己的故事建构为手段)。因此,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的不仅是客观规律的发现,而且更加关注人们教育经验的存在意义。概括的说,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然而,教育叙事中的故事叙述,并不只是一些有关教育过程的客观记录,而是一个主客观相互建构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要高度关注教师自身的内心体验,重视教师的意义感受,让教师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更要学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反思和挖掘自我,表达自己的思想,成为自主的专业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在研究过程中,它所致力的对象不再是抽象的、普遍的原理性概括,而是通过有关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传记、书信以及文献分析等,来逼近人们的教育经验和实践本身。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目的不只是关注教育“理”与“逻辑”,而且关注教育的“事”与“情节”;即使提出教育“理”与“逻辑”,也使这种“理”与“逻辑”从具体的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成长出来。采用叙事研究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关注教学实践中的
“教学问题”和“教学冲突”,通过叙事报告反映出作者自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对教学的反思
❷ 有关教育学的游戏或者有哲理的故事
http://www.zgma.com/zheligushi/
这个网页抄非常不错!
我写读后感全靠它
❸ 你认为体罚可行吗请从教育学的观点阐述你的理由。有什么策略,可以降低体罚事
课间休息,同事们在办公室里闲聊。说是有一位老教师是个好好先生,从教几十年来总是被学生欺负。平日对学生的捉弄、恶作剧总是以说教为主。面对他苦口婆心的说教,学生表示得很理解、很懂事,可过后一如既往。同事们加上平时的实践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多数学生(特别是那些调皮生)犯了错误,如果不体罚他们,他们就会认为是小错或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放在心上,下次还会再犯。可如果打了他们,就会引以为戒,下次不敢再犯。但是体罚要适当,只可达到肌肤之痛就行,不可伤筋动骨。本人也认为这样甚佳。而且也曾经这样做过。而那些被打过的学生在下节课上就再不会那么捣乱,并且打过后还亲其师。(见面时能亲切地跟老师打招呼。)
可新课程理论倡导的是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要与学生做朋友,不要体罚学生。我们也曾这样做过,结果是只能使学生上课时更加的随便,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以致于整个的课堂秩序较乱,不好组织。所以往往课堂教学工作就会事倍功半。而根据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该体罚时就适当的体罚。这样做反而比较容易组织课堂教学。可是怎么与专家们的理论相左了呢?是我们领会他们的理论不够吗?还是我们的执行有偏差?适当的体罚到底好不好呢?希望博友们能交流交流你们的看法及做法。日志评论评论数:9页:1/1
万娇珠引用
我也同意笨鸟的看法,适当的惩罚,可以罚他们背一首古诗,写一篇日记等等.
黄仁霞引用
我同意苯鸟的看法,应该是适当惩罚,如果不适当,惩罚也就变成了体罚。
笨鸟引用
不可以。应该是适当惩罚。内心的惩罚。需要考究方法,懂学生的心理。
冯飞引用
冷静、适当的而具有教育性的体罚也是教育之道!当然,教育学生的方法还需讲艺术。
邓之富引用
适当的教育手段可以用,但体罚学生却不能,一用就犯法了。对于错误和屡教不改的学生,只有耐心再耐心地加强教育,再者就是以爱去感动他们。但要这样做真的付出太多太多!
吴莉引用
我觉得适当的体罚是可以的,该出手时就出手,我们这也是在教育,作为家长的应该理解,有的家长就很通情达理,他们常对我说,他(孩子)如果不听话,你帮我们狠狠的揍他!当然有的家长就护着孩子,正是有这样的家长,才会有如此孩子呀,没有一个教师是想故意体罚学生的,我们也是恨铁不成刚!
郑诗凯引用
记得有一位老师曾经无可耐何地说:
这些学生真的令人很恼火,但骂又
骂不得,打又打不得,毕竟孩子是人家的。
郑绪国引用
你如果要这样做,得先问一问家长,因为你体罚的是别人的孩子。
杨月蒋引用
无论任何体罚学生是不对的,新课程理论倡导的是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既是平等、互动,那么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了。
❹ 我是一名教研员 现急于参加大赛 需要一篇感人的研培叙事 体现某一教育教学理念的研培过程或事件 适合演讲
.初二的时候,张国荣从高楼跳下。冬天,梅艳芳也离去。大二下学期上自习,用手机上网,知道了从小听到大的新闻联播中再也不会有罗京的声音。
于是,懂得了,长大了,不知道将有多少人要离我们而去。
.大学报到,我母亲陪同,给我铺床、买用品。我有个室友,自己在那边铺床,后来我才知道他是自己来报到的,我很佩服他,也很佩服父母这么放得开孩子,自愧不如。又一次吃饭,我对这个室友说,很佩服他自己来学校。他说:“你羡慕我独立,我羡慕你身边很温暖。”
然后,我懂得,当我看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看我,为何我要忽略自己?
.大学之前同桌是最熟悉的面孔,之后却完全听天由命,下课之后各干各的,最终明白时间是可以挥霍的,大学几年后基本已经忘记了我这张脸。
于是,我听懂了《同桌的你》。
.大一的时候有一次肚子痛,给妈妈打电话诉苦;大二的时候一个同学不小心碰破了头,我后来问他你妈知道么,他说没告诉,怕她担心。
于是,我懂了,我的痛哭会被距离放大,千里之外,妈妈比我更痛苦。
.大一下学期的时候给妈妈打电话,有段时间她没说几句就放了电话,她说她在忙。寒假回家的时候我爸告诉我,其实妈妈那段时间正在住院,半个月里,每次接我电话之前,她就叫病房里的人不要说话,也不敢和我聊很长时间,怕露馅。
于是,我懂得,有时候隐瞒,也是一种爱。
.大学之前,自己只管学习,脏衣服一扔有人洗,饿了张嘴有饭吃。那时候我还嫌换洗的衣服干得慢,饭不够好吃。上了大学,看着床底下塞得一坨坨的脏衣服,捶了捶腰只能继续一件一件的洗。盯着食堂的饭菜,叹了叹气,只能硬着头皮放下咽。
于是,懂了,以为平平常常的东西,等自己完全承担了,就觉得不那么容易了。
❺ 教育学作业 :观察课堂教学,描写一个课堂教学的突发事件,教师是如何处理此事.
今天天气特别热,许多学生都穿起了短袖,下午是四年级三个班的英语课,我本想,按照教学进度,我已上完了Recycle1,期中考试也快到了,今天这节课就给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吧!
可是当我走到教室门口时,发现学生一个个大汗淋漓(可能是刚才午间活动的时候,玩得起劲了点。)还有好多学生拿着书本当扇子,我本想先强调一下纪律,让学生静下心来再上课。可我转念一想,学生表面上是不扇了,可他们并不是主动放下的,心还是静不下来的。后来我一想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不正要学hot,cold,warm,cool这四个关于天气的单词吗?何不趁机把这四个单词教一下呢?想到这里,我对学生说“:Be quite, boys and girls!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It’s hot in Shaoxing.”,学生一听还以为绍兴发生什么事了,因为他们听不懂前面几句话的意思,只听懂了Shaoxing两个字。这时我也没用中文翻译,就拿了本书扇了起来,并且动作很夸张。这时调皮鬼孟烨说了:“嘿嘿!黄老师也热死了,她也在扇了。”我边扇边在黑板上写了:“Hot ,hot, It’s hot in Shaoxing.,然后转身跟学生说:“Read after me! Hot,hot,It’s hot in Shaoxing. “, 我边读边用手指了指外面的太阳,这时学生已经明白了hot的意思,也一个个地跟我做了起来,读的声音也很响亮,很自然地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然后我叫了一个穿T恤衫的学生,我说:“It’s hot today. Put on your T-shirt。因为第三单元已学过Put on your T-shirt这一句型,所以学生们很快就意识到该做些什么。然后我又收集了一些学生脱下的衣服,以衣服引出还有几个表示天气的单词,如:It’s cool today,put on your sweat; It’s cold today,put on your jacket.等.这样我也完成了单词warm,cool,cold的教学 ,我觉得教学效果都比较好。这样,通过天气,我给学生复习了第三单元我们学过的有关服装的一些单词如T-shirt, sweat,jacket,shorts,jeans等等,既达到了复习的效果,又上了新课,我为我自己的灵活变动,暗自庆幸,也为今天取得的成功而高兴着。
教后感:
平时,老师总是希望学生能遵守纪律,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则骂之罚之,可是这样的解决方式就是最完美的方式了吗?于生于己,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呢?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大多数教师都希望学生围着自己转,有个安静的课堂,一旦出现意外就加以批评喝斥。有时我们往往会一走进教室就整顿纪律,力求在课堂纪律很好的情况下,来完成我们的课堂教学。其实,有时学生表面上是不动了、不吵了,但他们的心不在课堂上,我们的教学效果也是好不到哪里去的。有时可以因势利导,特别是小学英语,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情景,来创设英语对话的教学环境,因为英语强调的是情景教学,有时我们会花心思去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而不懂得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的情景。就像今天一走进教室就看到教室里乱七八糟的样子我真的很生气。学生肆无忌惮的吵闹打乱了我准备的课。但现在想想,我庆幸自己当时没去指责学生。平时,我们总是苦于如何创设情景去教“Let’s talk”部分。其实,学生意外的“捣乱”恰好给这节课创设了情景。我也很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放弃了原来的教学步骤,抓住时机将要学的单词短语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把课堂的偶发事件转变成创设情景的活教材。关注课堂意外情况,及时捕捉有利于教学的信息,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使课堂变得开放而有活力,学生在这种轻松,无压力的氛围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课堂中的许多突发事件是课程资源,需要我们教师去实现这一转变。当我们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与偶发事件“遭遇”时要善于冷静处理并驾驭它,以从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生活中有许多意外,课堂上也会有很多的“意外”和“插曲”。英语教学不是缺少情景,而是缺少发现。如果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么就会发觉许多曾经被忽略的“意外”和“插曲”,那么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开放而有活力。
试想,如果当时我不放弃自己的计划而进行复习的话,就不能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景,提供口语交际的环境。这样复习的效果也不见得会好。如果能激发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的投入实践活动并从中得到交际能力的锻炼,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学生会变得越来越喜欢英语。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我能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抓住生活中的情景。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在乎我们的学生,应该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学生身上,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感受。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教材,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处境,营造让学生充分发展的广阔空间。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人文性,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❻ 学习心理学对教育事业有哪些帮助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注意学习心理学知识,可以了解许多心理知识,有助于理解各种教版育权教学工作中的现象,根据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规律来设计教学流程,会更有实效。比如,了解了前摄抵制和倒摄抑制作用后,就会重视上课开头和结尾的利用;了解了青少年注意的规律,就不会用太长时间进行单调的讲解;课堂上适当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规律去组织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掌握了各种大脑记忆规律,可以有意识地去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复习和训练活动。总之,作为老师,学一些心理学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❼ 《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该意见体现了什么
这个意见体现了学校处理事故的公正法治,不偏袒护私的品质,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和思考,我们要做到对事不对人。
❽ 奏响三尺讲台的美丽乐章 我的教育理想 教学中的一件小事 让学生快乐成长 我与我的学生 师生平等与师道尊严
让学生快乐成长 我与我的学生 师生平等与师道尊严
❾ 公共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时事政治。 请
这个的意思是既要考综合基础知识,又要考教心学,法规,职业道德,时事政治
❿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叫做什么
应变能力。
教学活动是活生生的,有时常常会碰到一些“干扰”正常教学进程的偶内发事件,这需要教师具备优容秀的教育机智和良好的应变能力,具备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强烈的创新精神,变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将偶发事件融入教学活动中来,化解成为课堂教学的新的教育契机,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虽“偶发”而“自然”。即便是那些恶性的、消极的偶发事件,只要教师冷静沉着、善于引导,同样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巧妙、艺术地处理偶发事件,反映了教师的教育创新,这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与要求。愿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创新中逐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