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进一步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及参加社会工作的基础,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培养和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习语文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学习语文以学生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前提,学习语文能推动学生心理向前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发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抓住课堂上的契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使语文教学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下面我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谈一谈我的粗浅认识:
一、 利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稳定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学生,有正常而平静的心境,积极而乐观的激情,持续稳定的热情,喜怒有度,爱憎有别,悲欢有节。因而,他们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积极向上和充满期望的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
班上有一名同学,因家庭变故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针对这种情况,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是怎样展开合理想象后,我有意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在那样又黑又冷的大年夜,小女孩光头赤脚流落街头卖火柴。在她又冷又饿时,擦燃火柴看到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刚出口,教室里顿时像开了锅似的,热闹非凡,最后一致认为:小女孩是个坚强、乐观的人,在她人生的最后一刻,依然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几天后,那位同学找到我,谈了自己的认识,表示要驾奴好自己的情感,做情感的主人。从此以后,笑容终于又在这个孩子脸上绽放。
二、 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应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不会对自己提出苛刻、非分的期望与要求,能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努力发展自身潜能,避免将自己陷入自傲或自卑的漩涡。
例如:《骆驼和羊》这则寓言故事,骆驼长得高认为高好,羊长得矮就认为矮好,它们都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说法是对的,却还争论不休。利用电教媒体,让学生感知骆驼和羊是如何够到树叶的,再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你看到了什么?联系实际,你懂得了什么?明白骆驼和羊各有长处和短处,它们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道理后,学生的思想也受到一定的震动:该如何客观、公正的看待自己?怎样发挥自己的长处,取长补短?
三、 借助语文教学和谐学生人际关系
乐于与人交往,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在与人相处时,友善、同情,信任多于猜疑、嫉妒、敌视。这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又一标志。
多数独生子女不可避免的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意识,什么都看不顺眼,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远离集体。个别同学还看不起学习差的;或者对家庭条件好的同学顶礼膜拜……只有改变这种状况才能有利于学生与班级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口语交际《请到我家来玩》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小明在班上从不理人。集体劳动时,他躲在一边;同学像他请教问题,他却高傲的抬起头…星期天,是小明的生日,他邀请同学们去他家玩,可是约定的时间过去了,同学们却一个也没有来,小明懊恼的坐在沙发上暗自垂泪。看完这段表演,教室里静默下来,有的同学羞红了脸,有的低下了头。教师没有任何的说教,就使学生受到了教育,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 凭借语文教学完善学生人格,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行为统一起来,能面向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的适应现实,改造现实。自爱而不自夸,自尊而不自傲。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疏导。
班上有一名学习尖子生,非常羡慕这样的生活:不用任何付出,就可以衣食无忧,悠游自在过一生。在学习《小白兔和小灰兔》时,我设计了一组思考题:1、小白兔和小会兔准备做什么?2、它们分别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3、结果怎样?4、若你是小灰兔会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学生根据问题展开想象和讨论。后来,集体回顾了动画片《小猫咪咪》,我让学生回家后根据这两个故事想想自己的体会。第二天,这名尖子生主动给大家讲了自己的感受以及对小白兔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和小猫咪咪“只有刻苦练功,才能学会生活的本领”的理解。最后,他深情的告诉大家:自己今后会踏实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奋斗!那时,我和他都会心得笑了。
B. 如何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正常的生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
学习生活要有节奏,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如按时上学上课,按时就餐,按时参加学校、班级各项活动、按时放学及时回家。小学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助人为乐,热爱学习和劳动,遵守校纪校规,合理安排好学习和休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学习一旦形成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就会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会对其所进行的学习产生兴趣。
2、 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
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学校和班级的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的力量,最容易为小学生所感知、仿效和接受,成为小学生行为的指南和方向。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十分重视班风建设,经常举行班会活动,把班级建设成一个团结、向上、友爱、创新的班集体,让全班学生人人心理健康。
3、 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包括人格辅导、学习辅导和生存辅导三个方面。如小学生感受爱、接受爱的情绪体验,在和同伴、老师交往时懂得基本的交往原则,对尊重、合作、帮助等良好交往品质有初步的体验;有初步的真、善、美的感受能力,能以此来衡量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培养小学生初步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主意识等。
4、家校配合
通过开家长会,邀请专家做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使家长对其有更深的认识。专家向家长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与操作方法,使他们主动地配合学校的教育。通过家访,了解小学生在家的真实表现,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导家长掌握教育小学生的科学方法。教师与家长通过面对面的有针对性的探讨,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巩固和促进了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C. 海燕出版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有一颗爱心教育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要关心、爱护别人;让他们知道 有爱心 也要 讲原则 的道理;教育学生把心中的爱升华为爱祖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知道上好健康课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 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二、动手制作课程表。
1、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看,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老师示范做课程表。
3、学生动手制作。
三、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
D. 求小学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贵州教育出版社)
网上有
E. 一年级新学期第一节卫生健康教育课怎么上
1讲交通安全如:如何过红绿灯……
2讲用电安全如:不摸电线,插头等。
3讲用火安全如:不玩火,烧东西等。
F.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我爱问个为什么》课教案
目标正确就来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源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终极回宿。如何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呢?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使学生把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这就是双基目标。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目标。再次是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G. 谁有贵州版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回(或称教答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安排
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