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龙文教育:浅谈教师如何与时俱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我们必须目光远大,把教育搞上去。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而面对社会飞速发展,知识、观念更新的今天,我们又当如何胜任?这确实是一个值得静下心来思考的问题…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党的十七大站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建设的和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们呼唤教育为国家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期盼各级各类学校能培养出多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人们也清楚地看到: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建设一支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教育事业都是一个大有可为的舞台。我们作为教师,我们要自觉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爱岗敬业、勤奋好学、严谨治学,以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来感染学生,言传身教、思想育人、榜样带人,真正培养出将来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未来社会的职业是多层次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些对社会有高度责任心、有实践能力、勤奋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为社会作贡献的人,就是人才。树立这样的人才观,就不至于单纯用学习的标准、考试成绩的标准来看待学生。我们老师必须因人、因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地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二、做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教师的角色已经在发生变化。过去老师是知识的载体,老师就是知识,知识就是老师。现在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了,只是其中的一个渠道。同时,老师也要不断的学习,不然就会落后于学生。教师应始终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样不仅有利于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而且也会与学生保持一种平等的学习心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一起来学习,而不是简单地把知识教给学生。
以往我们总是讲“教学相长”,而真正理解和做到教学相长的教师并不多。这恐怕与传统的教育思想和陈腐的教学模式分不开。在中小学的课堂上,老师“满堂灌”的现象比比皆是。而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就必须改变这传统的教学方式,变灌输式、说教式为启发式,努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三、师德的灵魂是爱
教育界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需要很高的道德修养。社会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自己的规矩。我们要把培养学生当作自己生命的延续,站在这样一个思想高度来看待教育,就会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对每一个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上。老师的每个动作,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会在学生心中激起小小的涟漪。有人比喻师爱胜过母爱。的确,师爱比母爱更伟大、更崇高,她不但要用博大的爱去关怀每一个学生,还要用爱的力量去感化学生,指引和带领学生走上成才之路。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第三条:“热爱学生。即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工整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消除师生之间情感障碍的保证,"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学生的感情,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爱心"是转变后进学生,使他们良好地发展的灵丹妙药。学生能够对老师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老师无私地向学生奉献"爱心"的回报。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孜孜不倦的教导,一丝不苟地传授书本的知识。在这方面,我大部分时间做得很好,但有时还是犯了急躁的毛病,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彻底地改掉,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四、 灵魂的教育需要心理的沟通
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首先要力求自己的品德高尚、人格趋于完善,也就是“正人先正己”。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需要心灵的沟通、感情的交流,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人们常常把教师比做园丁,那些被施教的对象——学生,很希望自己能像禾苗一样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尤其当他们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遇到困难,心理出现障碍的时候,特别渴望老师能理解他们的苦闷,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懂得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爱好。
五、 变传授知识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合作与创新是21世纪的主流。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具备了合作和创新精神,就能在信息时代抢占制高点,开拓新技术;否则只能跟在人家后面跑。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彻底抛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陈旧做法,真正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然而要真正挣脱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束缚,开辟教育创新之路,还任重道远。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敢于创新,要有善于吸收、加工、储存、应用信息的能力,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课题,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有推陈出新的资本,才能打破教师讲台上教,学生被动地学的思维定势。教学过程可以不固定在课堂上、实验室里,可以到课外、社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听讲知识。教学方式可多样化,让学生在实践中多渠道地去寻找、探索、体验、分析、思考,然后经讨论的出自己的结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推动学生的思维,发现和赏识学生创造的火花,引导和培养学生探索、钻研的兴趣。
新世纪的教育,需要有新观念的教师来实施。可敬的教师们,面对新形势,肩负新使命,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准备好了吗?
❷ 龙文高中数学一对一哪个老师好
奥嘉西安的陈老师
❸ 陈晓敏老师 龙文教育小学数学怎么样
陈老师平易近人,我们喜欢和老师互动,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们都乐意回答。这样就促进了我们和陈老师之间的交流呢,这也许就是陈老师的个人魅力所在。陈老师上课讲方法,分析问题有思路,认真学习还是能进步的。
❹ 高考作文怎么复习快打救下我
语文复习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承前启后蓄势待飞,承前就是承接第一轮复习,启后就是迎接第二、三轮复习。这个阶段复习任务重,意义大,把这一部分做好了,高考成绩会有所突破,因此叫蓄势待飞。
一轮复习以简单梳理高考真题和总结规律为主,熟悉命题内容和思路,熟悉答案步骤和基本方法,复习之后,已经基本知道高考要考些什么,但还不能掌握所有考点的基本题型和解题技巧,还有知识的缺漏。要赢得这个阶段的胜利,关键是心中有目标,解题有方法,并坚持不懈地努力。
首先,查漏补缺,心中有数。我们一般把高考复习后期称作"查漏补缺"阶段。这个阶段,我们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突破弱项,提升强项。自己的强项是什么?弱项是什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同学们可以将你历次模拟考试的试卷找出来,按照表格形式统计总结自己的得、失分情况,并从中找出自己的强、弱项考点。对于较弱的、多次失误的考点,一定要用醒目的文字注明,以提醒自己。建议对每张试卷都要做这样一张"考点得分情况统计表",然后将这些表格综合到一张总表上,最后根据这张总表将强、弱项考点列举出来,作为自己后期复习的参考目标,对以后的各次模拟考试也要进行这样的分析统计,以便找出自己的强、弱项的变化情况,随时将失误考点补充到复习目标表格中去,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要认真分析自己失分的题,特别是多次失分的题,找出失分的原因,并找出解决之道。一定要明确自己失分的真实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无论是自己的强项还是弱项考点,都要进一步细分,因为每一个考点在高考试卷中的呈现形式又有若干小考点。只有将这些小考点都一一过关了,这个知识点才算过关。如果有其中的哪怕一个小考点没有过关,这个考点就算问题考点,还要再复习。尤其是自己的强项考点,更要进一步细分,以免被该考点中的错误小考点逃过,造成考场上的遗憾。
在这个阶段,还要做两个非常实用的工作:其一是整理错题。把每次做错的题目整理到一个本子上(纠错本),周期性地做,直到做正确为止。做正确后把它去掉,以免错题越来越多。做错并不一定是粗心的问题,可能是这个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需要回归教科书重新理解,重新再复习一遍该考点。其二是把不懂的问题集中在一起,找老师辅导解决,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巩固知识的时间。
其次,复习后期,高考越来越近,时间就变得越来越少,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时间,让最后的宝贵时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充分利用零散时间。比如,课间休息,把视力放到极限,看看绿色植物,缓解视力疲劳,恢复体力振作精神;可以向老师询疑问难;可以及时地复习一下听课笔记,巩固所学到的内容,加深理解,理清线索;可以利用空隙时间看看模拟测试卷,找一点感觉,回味一下考场气氛,巩固、强化一下解题方法;也可以将一些需经常记忆、反复记忆的语音、错别字、成语、名句、文学常识等记在便于携带的小卡片上随身带着,利用一切时间空隙拿出来抓紧学习……这样积少成多,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交叉复习,换种思维,休息学习两不误。当名言警句背诵累了,可以做做语言运用题;当语音字形搞得你昏天黑地时,不妨看看新闻,读读报纸杂志,随时拿笔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句子、事例和灵感,为作文积累材料,也许考试作文时就派上用场了;当病句让你纠缠不清的时候,不妨阅读两篇意蕴深厚的散文……如此复习,必将让你基础和写作同时提升,作文不刻意复习,却能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再次,进入复习后期,时间有限,需要强化的弱势考点可能还很多,此时做做综合模拟题还是必要的。做模拟题应该少做,每周做一次为好,但必须限时,要在规定的时间、地点一气呵成,不要中断;多做老师给的题,不要自己埋头苦找偏题、难题、怪题来做,题且有讲解分析,这样训练的效果明显,既不浪费时间、打击自信心,又提高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做模拟题一定要注意训练自己的答题速度和规范,严格按照真实的高考要求进行。答题规范与否直接影响高考得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必须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保证卷面工整、美观;还应确定规范的修改方式。要把每一次做模拟考试题都当成是一次高考练兵,熟悉考点、题型、答题方法,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训练自己的考场适应能力。
最后龙文陈老师再次强调这一阶段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应试能力的训练。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去拿分,这一阶段可以称为语文复习的收获期,同学们可以选取自己薄弱的版块加以集中突破,使得自己的语文成绩在短时间内取得一次飞跃。 东莞龙文教育助你高考考出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