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区别与关系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和一般规律的科学,两者是不同范畴的。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② 教育心理学,教学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如果学习教育心理学,里面就会涉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就教学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
③ 教育学与心理学有什么关系
教育学与心理学是两种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科,但两者之间关系非常的密切。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
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
另外,它还与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实际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学科都与心理学有关,人类心理活动其本身就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3)教育教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扩展阅读:
心理学的应用:
1、描述发生的事情:心理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对行为进行精确的观察。心理学家一般把这种观察称为他们的数据。行为数据是关于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当研究者进行数据收集时,他们必须选择一个适宜的分析水平,并且设计出能保证客观性的度量行为的方法。
2、解释发生的事情:描述必须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谨慎地超越了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中,中心目标都是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常规模式。心理学家希望发现行为是如何工作的。
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心理学家,可以通过用他或她对人类经验的洞察力和以前的研究者对同一个现象已经发现的事实,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确定几种解释中的哪一种能最精确地解释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
3、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心理学中的预测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要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对一个潜伏于特定形式行为下的原因的精确解释,常常能让研究者对未来的行为做出精确的预测。
4、控制发生的事情:控制是核心的、最激励人的目标。控制意味着使行为发生或者不发生——引发它,维持它,停止它,并且影响它的形式、强度或者发生率。如果一个对行为原因的解释能创造控制行为的条件,那么这个解释就是有说服力的。
④ 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区别、、、 谢谢了
一、学科不同
1、教育学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2、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3、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
二、研究对象不同
1、教育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2、心理学
(1)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正常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2)个性心理(indivial mind)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合。包括个性倾向、个性特征和个性调控等方面,反映人的心理现象的个别性一面。
3、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三、应用领域不同
1、教育学
21世界范围内教育学的理论的来源,研究实践的领域依然是把西方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经济发展为核心的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发展模式上,这种模式对发展经济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所起的巨大作用和贡献是不言而知的,眼前的问题是素质教育,是人格魅力问题。
2、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
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
3、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这些作用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⑤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专校组织的社会属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
“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这两个名词经常交替使用,但通常从事理论工作及研究的人员较倾向称作教育心理学家,而在学校或学校相关埸所从事实务工作的就被归类为学校心理学家。
(5)教育教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扩展阅读:
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与发展,实务工作上特别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不论是资优儿童或有情绪、行为问题等学童)。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对理解教育心理学也有一定的帮助。首先,教育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基础,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就像医学与生物学、或工程学与物理学之间的关系。
然后,从教育心理学又可以发展出研究教育问题的众多特殊领域,包括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课程发展、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特殊教育和课堂管理。
⑥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三者的区别!
1、定义不同
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了20世纪中期,心理学才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
2、起源不同
教育学:从起源上看,英语国家的“pedagogy”、法语国家的“pedagogy”和德语国家的“pedagogik”(教育学)均源于希腊的“pedagogue”(教仆)一词,意为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的方法。
心理学: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已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根据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3、研究对象不同
教育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心理学: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正常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觉、思维、记忆等。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⑦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心理学有何区别
教育学和心理学两门课程都是基础性的课程,教育学是教育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而教育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放在教育教学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的课程,其主要是研究教育教学背景下存在或产生的系列心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这两个名词经常交替使用,但通常从事理论工作及研究的人员较倾向称作教育心理学家,而在学校或学校相关埸所从事实务工作的就被归类为学校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与发展,实务工作上特别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不论是资优儿童或有情绪、行为问题等学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对理解教育心理学也有一定的帮助。首先,教育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基础,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就像医学与生物学、或工程学与物理学之间的关系。然后,从教育心理学又可以发展出研究教育问题的众多特殊领域,包括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课程发展、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特殊教育和课堂管理。教育心理学从认知科学及学习科学中得到养分,也回馈到这些学科之内。在大学里,教育心理学专业通常设于教育系内,原因可能是在心理学导论教材中常缺少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⑧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是什么
是三门不同学科的内容。教育基础知识考试在不同的地方,考试内容是完全不回同的:有的偏重于教育学答,有的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合并考试,有的则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师德修养、班主任工作的合并考试。当然主要还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⑨ 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和意义
教育的目的是传递人类知识经验和改善人的本性.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版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权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与人的心理的存在和发展分不开.
⑩ 教育学 与心理学 有什么关系
教育学与心理学能有机结合,形成“积极教育”的模式。
积极教育是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积极心理学强调激发正能量,引导人们以积极、建设性的心态面对生活,提高幸福感。把积极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就是积极教育或积极教育学。
与传统教育偏重“知识”学习不同,积极教育在鼓励“求知”的同时,强调培养“知识以外”的能力。积极教育符合人类大脑活动规律。研究表明,低级脑细胞负责具体信息处理,比如看、走等;
而高级脑细胞负责美感、共情、共鸣等功能。高级脑细胞越活跃,人的智慧就越高、情感就越积极、成就会越大,因而培养活跃的高级脑细胞至关重要。
(10)教育教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扩展阅读:
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1、情商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类在心情积极的时候思路更开阔、行为选项更丰富、行动的欲望更强,大多数的创造性工作是在快乐积极的情况下完成的。积极教育重视情商,教会学生发现、培养、管理、交流积极情绪。
2、幸福教育。美国心理学家齐斯真秘·哈伊认为,幸福就是一种全身心的快乐的体验,笔者将其称之为“福流”,它描述的是一种沉入其中、物我两忘、驾轻就熟、点滴入心、酣畅淋漓的心理体验,并且这种体验是可以通过学习、创造获得的。
3、利他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利他是幸福的,帮助别人是在寻找快乐。积极教育就是以科学的方法开展利他教育,使利他成为一种全身心愉悦的体验。
4、美德教育。这里所说的“美德”是建立在人心、人情、人性基础上的价值理念。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一些公认的美德要素,比如,都喜欢有勇气、仁慈、有爱心的人,更尊重欣赏他人、好学上进、有创造力的人。积极教育要让学生欣赏、热爱并培养这些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