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语文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案

语文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案

发布时间:2021-01-08 03:57:25

1. 如何用语文教学论的知识分析教案

案例写作比较简单 一般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要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写案例事回实,二写案答例分析。撰写教学案例,是“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教师对事实比较熟悉。叙述的事实比较具体,比较单一。通常情况下,教师写这样的记叙文不会感到困难。撰写案例分析当然需要进行论述。但是,这里的论述是就事论理,是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意见,不涉及很多的人和事,不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难度不大。

2. 语文学习计划

课本上需要背的东来西统统背会,生自字词音意全部记住,阅读题不会的上课听老师讲,仔细感觉老师的做题思路,作文多看看作文书,不一定会背但好句好段都要能模仿,当然上面你不一定能做完,做不完的时候记得以课本为主。语文不是向数学那样俩月就能上去的东西,要有耐心.

3. 语文学科教学论的阅读教案如何编写

《语文学科教学论》一
一,填空
1.语文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 中学语文学科及其教育教学活动 .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从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 , 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的.
3.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综合性和实践性 是一般属性.
4.语文教学的设计程序包确定教学目标, 处理教学内容,构思教学五环节 , 选择教学方法 , 确定媒介手段 , 设计反馈练习 , 编写书面教案 等环节.
5.语文教师的职责是 通过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使之成为有用人才,进而完成传播人类文化,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任务 .
6.中学语文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 必修课 .
7.从纵向上看,语文教育是将伴随着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从横向上看,语文教育是充盈于人的各个活动空间的" 全方位教育 ".
8. 自主性学习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的开放性,学习的建构性.
9.无意注意往往是在 刺激物 的直接作用下不由自主的产生的,它缺乏个人的 意志努力 和积极性,与情绪,需要和兴趣有密切的关系.
10.新课程改革后,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教师的角色由" 课堂的主宰者 "变为" 平等的交流者 ".
11.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现有的条件下用最少的 时间 和精力去获得最大 教学效果 .
12.1904年, 《癸卯学制》 颁行,确立了我国的近代学制,开始了 分科教学 ,于是分科教授法应运而生.
13.建议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著名教育家是 陶行知 .
14.注意是对刺激的有意识关注,是将心理活动 指向 并集中到某些刺激.
15.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个性 心理 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 兴趣 ,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
16.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它具有激发,指向, 维持和调节 三大功能.
17.语文课程指学校为实现语文教育目标而安排的语文科目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它包括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的 设置 和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等.
18.从教科书的结构类型来看,中学语文教科书主要有 分编型 与综合型两类.
19.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是指学生 个性 的差异,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智力, 学习动机和兴趣 因素的差异.
20.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之后出现的, 不需要意志努力 的一种注意.
2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 课后辅导资源 .
22.1919年,从美国留学归来,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的 陶行知 先生提出应对"教授法"课程进行改革.
23.1924年 黎锦熙 先生的《新国语教学法》一书被认为是语文教育学的开山之作.
24.工具性与 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25.智力由 注意力 ,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基本因素构成.其中 思维力是核心.
26.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 提取 的认知加工过程.
27.教学过程,也叫"教学程序"或"教学流程".它反映了教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既相对 独立 ,又有规律的交替和推进.
28.形象思维是以头脑中的 口语 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以语言 为工具进行的思维.
29.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的主要内容是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和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 复读式 .
二,简答
1.制定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答:制定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确定教育目标,要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育目标,要尊重教育自身的规律.
2.什么是接受式学习
答:接受性学习阶段从时间上是指儿童在小学四年级以前的学习.这一阶段对儿童来说并没有自己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只是在小学教师耐心的指导下学习拼音,识字,组词,造句等基础知识的阶段.
3.简述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选原则.
答: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突出特点,语文教科书的编选必须坚持几条重要的原则:1,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人生观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2,处理好传统教材与现代科学文化新成就的关系.3,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4,保证教科书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性.
4.如何在语文学习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兴趣:
(1)扩大知识视野,发展多种兴趣.
(2)把学生原有的兴趣迁移到语文学习中.
(3)增强语文教学的形象性.
(4)以感情带动兴趣.
5.语文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语文教学原则是根据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制定,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遵守的基本规则.(1)文道统一的原则(2)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原则(3)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4)课内,课外语文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6.新课程中语文教师角色应如何转变
答:(1)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实施者(2)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3)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合作者(4)从呆板的经验者转变为教学的创新者
7.语文教育学的相关学科有哪些
答:(1)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2)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与普通教育学
(3)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与语文专业理论(4)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与心理学(5)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与思维科学(6)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与评价科学(7)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与信息科学,系统科学.
8.魏书生六步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答:(1)定向:明确本节课或者本篇课文训练的重点和难点,事先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和训练重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自学:学生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自学教材,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向深度,广度拓展,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水平来完成自学内容.(3)讨论:将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小组或全班讨论,寻求正确答案.(4)答疑:经过讨论仍未能解决的问题提交老师,由老师解答.(5)自测:根据"定向"中提出的重点和难点,自拟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自己评分,检验学习效果.(6)自结:下课前每个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主要收获,老师在不同水平的学生中选出代表讲讲自己学习过程和收获.
9.中学语文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1)观察调查研究法(2)历史文献研究法(3)哲学原理研究法(4)比较分析研究法(5)经验总结研究法(6)实验实证研究法
10.怎样理解语文学科的综合性
答:(1)教学目标的多元化(2)教学功能的多重性(3)教学内容的广泛性(4)教学原则的复杂性(5)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11.简述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答:(1)实现德,智,美语文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2)教和学的物质凭借(3)为学生集中,高效的语文学习提供范例
12.简述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主要内容
答:(1)自渎式:是以自渎训练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感知,理解课文,同时它也是一种能力训练.(2)教读式:教师要根据学生自渎的得失及时点拨,引导,使学生领会课文,并学会自渎的方法.(3)练习式:"练习"即作业,学生在学完新课之后完成一定的口头或书面的作业,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4)复读式:指在学习了一定量的课文之后,将这些作业按照一定的中心重新组合成新的单元进行再次阅读,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论述
1.学校语文学科教育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 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中学语文学科及其教育学活动.具体内容有:
(1),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的对象是整个语文教育现象.语文教育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大语文" 教育.可以从纵,横两个角度来证明.
(2)语文学科教学论的研究重点是学校的语文学科教育.
2.什么是语文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答:语文能力就是指人们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培养语文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意识.新课程理念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2)训练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现代教育理论当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主要支撑者之一就是学会学习,即学习者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
3.谈谈语文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应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
答:(1)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实施者(2)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3)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合作者(4)从呆板的经验者转变为教学的创新者
4.语文教材改革趋势如何 你理想中的语文教材是什么样的
答:语文教材的改革趋势是:(1)打破教材的单一编写体系,建构多元的教材编写方式.中学语文教学的现代化,科学化要求中学语文课程的科学化和多样化,而中学语文课程的多样化又要求中学语文教材必需突破单一的编写体系,使中学语文教材的建设也走向多元化.(2)在坚持发展和创新的同时,保持教材基本内容的相对稳定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材的发展和创新势在必行.(3)重视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双重发展,使语文教材具有弹性和可开发性.(4)建立完整的教材编制理论体系,配置结构合理的教材编制队伍.(5)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编制具有科技会计师的新型教材.
总之,语文教材建设要立足于"中国特色",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改革,在学习中吸纳,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5.试论述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及内涵
答: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程,在课程目标方面提出了"知识与能务""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在课程内容方面单独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重视语文和其他联系.最新的课程标准在各方面都做出了新的探索,也在原有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新趋势.
6.语文学科性质是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解: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载体,而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与交际的重要工具.语言的作用和中学语文科的任务决定,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语文学科还具有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
(2)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语文科的重要属性
首先,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学科,这使它和中学的其它学科都鲜明地区别开来.它的综合
性表现为: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学功能的多重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教学原则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其次,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要靠实际训练来形成.
7.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程目标从哪三个维度来设计,这种设计思路与以往语文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设计的思路在理念上有何不同
答: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程目标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设计: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放眼世界的开阔胸怀,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高品位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意识
训练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三)知识和能力维度的目标
语文知识目标包括:语音,文字,词语,语法,修辞,标点符号,文言文基础知识,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读写知识,工具书使用知识等.
语文能力目标包括:阅读能力目标,写作能力目标,口语交际能力目标,搜集处理信息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8.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语文教学应遵循文道统一,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互相促进,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等原则
9.简述中学语文教育学的任务
答:中学语文教育学的任务是
①对师范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终生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为将来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感情基础.
②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教育及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帮助他们尽可能多地了解基础教育和语文教育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为将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育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
③培养师范生实施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文教师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专业能力基础.
④培养师范生进行语文教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研究的意识和习惯,为将来从事光学语文教学育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10.为什么要提倡研究性学习
答: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具体地说,这个表述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表明了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形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这包括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等等.
四,编写教案
1.下面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的一篇记人散文,你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篇文章 写一篇阅读指导教案.
一直在玩七巧板的女寿星
严文井
冰心这个女寿星一开始就出手不凡.她小时候穿了许多年男装,十分淘气,差一点就变成了—个真男孩.
很年轻,就出了大名.她作诗,写散文,写小说,翻译泰戈尔,成果累累.
她的散文,引出了无数模仿者,只是那种美而不花哨,清新自然而不娇揉造作的风格,没人模仿得了.
特别是那本《寄小读者》,给了—代又一代的少年们以勇气和好奇心,让他们去寻找广阔的世界,也寻找自己.
后来,有的人找到了一些.有的人虽终生没找到什么,也以提到那本书和作者的名字为荣.
三四十年后,冰心又伪装为"男土",写了一本极有风趣的书,引起了不少真女士发疯,不断向"他"追求.这个恶作剧仍是种淘气行为,可又不是用淘气这个词儿能解释清楚的.
那盏小桔灯,却完全是一种女性的善良,一颗母亲的心,照亮了一个黑暗的小角落,促使濒于死亡状态的良心复苏.
好奇而大胆的冰心当然有自己的"探险记",有自己的出征,偶尔对朋友说说,好像没有写出来.如果已经写了,那就怪我孤陋寡闻,请冰心宽恕我的无知.
冰心当然也有自己的"历险记"和"受难史",那滋味不会太好受.不知道她是否向别人诉说过,至少是我没有听到过.她是一个不喜欢诉苦乞怜的人.
不知不觉,她已经变成女寿星了.
这个女寿星自有特点.她深居简出,从不赶热闹.她天天读书,几乎无所不读.她抽出时间来接待络绎不绝的来访者.她不时写一些短文,多半是为幼小者和弱小者说话.
不是吗 她做了她所能做的.
冰心喜欢说自己是一个19世纪的人.她生于1900年.
我想,上帝让她出生于19世纪告终的这一年,就是要她承担使命,用她特有的方式,送走19世纪和那个世纪的残余物.她实际属于新世纪,属于未来.
孩子们喜欢除夕和春节.在这两个不同的节日里,同样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女寿星一点儿也不老.她非常清醒,超过许多未老先衰的后生.她仍然在除夕晚上准备迎接元旦.
她仍然好奇,有爱有憎.
尊敬冰心的人越来越多了,各有各的出发点,各有各的理由.
1927年夏季某天,我在一个图书馆里—口气读完了《寄小读者》,开始认识冰心.这本没有任何故事情节的书—下就吸引住了我,那个本来只爱读旧小说的少年.我猛然感到,在文学作品里原来有些东西比故事情节更为重要.
冰心不说教,只是在亲切谈心.我听着听着,感到面前出现了一种新境界,令我神往.
那是美么,但美又是什么呢
1953年夏季,我见到了冰心本人.因为她太平易近人,以致不久我就放肆到把这位前辈称为"大姐".
将近四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不觉我也变成老人了.
这段时间里,风云变幻,从大风大浪到飘满鸡毛蒜皮的浊水翻腾,我们或共同,或从不同地点,不同角度,接受了"洗礼",结果是变成了正教徒,还是异教徒,自己也闹不清楚,这里暂且不表.
今年春节前,向冰心索字,意外地得到了她很少示人的集龚自珍句三首.
这消息传到了《当代》编辑部,他们便很希望能发表这些集句.最后承冰心应允,就又抄出她的另外几首集龚句.
这些集句陆续成于1914年到1918年间,或许可以称之为冰心的真正少作.
我们很想知道冰心当年集句的心情和含意,就去问冰心,希望她泄露一点天机.她的回答是:"当年集句仅仅是在拼七巧板,并无深意."
其实这样提问就是有些犯傻.诗就是诗,你自己品不出味来,又怎样向你讲解呢
我算服了.
但我这个穿凿成性的人有时又禁不住往龚自珍身上想.
那个了不起的龚自珍,他反对"衰世",叹息"万马齐喑",想挽救被扭曲的"病梅","颂扬"山中人,喜欢王安石,支持林则徐,等等等等,是他的哪一种思想吸引了那个刚脱去男装不久的少女呢
答日:龚自珍做的那套七巧板.
是吗 我们大家都来玩七巧板吧.
淘气的女寿星啊,至少你可以教教我们玩七巧板吧!
冰心玩着七巧板,很快就步入了"五四"运动那一年.怎么说,我们的运气也算好,我们终于多知道了—些冰心的开始.打算认真写一部深刻的"冰心传"的研究家们应该感谢我们.是我们首先采访到冰心玩七巧板的.
七巧板,七巧板啊!你在考查我们的智商,检验我们的想像力.我们不准备再向冰心提出诸如此类的幼稚问题了.
女寿星啊,我特别尊重您的智慧.
2.下面是选自《文萃》的一篇文章,你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篇文章 写一篇阅读指导教案.
一个父亲的箴言
马 德
孩子,有些话,在你长大的过程中,我要和你说说.
昨天,你回来哭哭啼啼地告诉我,说一个同学又和你闹别扭了,你说事情本来不怨你的,是同学做得太过分.
爸爸笑了.
依爸爸的经验,一个人要赢得另一个人很容易,那就是要学着吃亏.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喜欢爱占便宜的人,但所有人都喜欢爱吃亏的人.你想着吃亏的时候,就会赢得别人;那个懂得以更大的吃亏方式来回报你的人,是你赢得的朋友.
孩子,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在空谷当中的喊话,你没有必要期望要谁听到,但那绵长悠远的回音,就是生活对你的最好回报.
你拿着一个高脚的玻璃杯,跳上跳下,一个杯子碎了以后,就永远也不能再复原了.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把握不好,它还会划破你的手指,让一些伤痛永远留在心里.
孩子,婚姻就像是这样一个精美的杯子.开始的时候,你不要被它外在的光怪陆离所迷惑,你要审慎地去遴选和把握.再后来,你对待它的态度就非常重要了,一个结实的杯子,是呵护出来的,你用爱去细细擦拭,它就会释放出永久的光泽.
有—次,让你出去买醋,本来给你一个硬币就够了,爸爸多给了你几个.
爸爸发现,你在出门的时候,把多余的硬币悄悄地放在写字台的角上.
那一刻,爸爸装作没看见,但你不知道,爸爸的内心是多么高兴.
孩子,人生的许多东西是多余的,比如钱,比如欲望,比如名声.更多的时候,得到你该要的该有的就够了,就像现在,拿走—个硬币,剩下的,在你心里淡淡地扔掉.
爸爸想说的是,因为你的舍弃,你豁然开阔的眼界里,将会发现人生中更多更美的风景.
爸爸在乡下教书的那一年,咱们家的日子过得窘迫.爸爸没有钱给你买玩具,你找来许多塑料袋,在一个塑料袋里盛满水,用针扎破了,然后你看着细细的水流流向另—个袋子,然后,再换另一个袋子,你玩得很快乐.
或许,很小的时候,你就学会了在简单的生活中寻找快乐.不错的,孩子,生活中有些东西并不容易改变,但容易改变的,是人的心情.孩子,即便你一生中什么也没有抓住,但抓住了快乐,你依旧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
爸给你讲一个故事.
你爷爷有一个朋友是做大买卖的人,有一年他把二十几个村庄的账收起来,用纸包好了放在咱家里,他说他要到别的村子里去,就一拍屁股走了.结果,一连多少年,再没有了他的消息.爸爸上学的时候,你爷爷的肺病已经很厉害了,家里一贫如洗.
好几次,你奶奶提到那个账包的事情,你奶奶的意思是挪用—下,缓一缓家里的紧张情况.你爷爷一瞪眼,说:"人家凭会么敢把这么多的钱放在咱这里 说明咱的人比他的钱值钱!"
孩子,你爷爷临死的时候,还是一个穷人.但他是一个响当当的穷人.爸爸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听,是希望你能明白,一个穷人应该以怎样的风骨,在这个世界上站立.
《语文学科教学论》二
一,填空:
1.语文教学方法具有 观察调查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哲学原理研究法,比较分析研究法,经验总结研究法,实验实证研究法等特征.
2.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 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等特点.
3.评课的内容包括 评思想观念, 评教学内容 , 评教学过程, 评教学方法 ,评目标教学 ,评教师素质及教学风格等.
4.阅读由 感知阶段 , 理解阶段 , 鉴赏阶段 , 应用创新阶段 四阶段构成.
5.说话能力包括 组织内部语言的能力 , 快速语言编码的能力 , 运用语音,语速,语调,语体和态势语的能力 等.
6.感知是语言文字符号系统通过感觉器官在 人脑 中的反映;认读是用 眼睛 认识,辨别文字,了解文字所表示的意义.
7.朗读是书面语言的 有声化 ,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
8.应用文体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处理 公私事务 所经常使用的具有一定的惯用格式的文体;
9.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 表示的态度 .
10.剧本是供 戏剧演出 或电影拍摄用的脚本.
11.口语交际测试分为间接测试,半直接测试和 直接测试 三种.
12.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 科学研究 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13.从对一篇课文的解读过程来看,理解能力包括对 词句的理解 ,对段落的理解,对篇章的理解三个层次.
14.情节是按照某种关系排列的 事件 或生活过程.
15.利用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之美,训练学生的朗读,使学生反复诵读,加强 语感 和领悟能力.
16.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包括 感受能力 ,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 鉴赏能力.
17.读音要求学生能用 普通话 ,发标准音,要求吐字 清晰 ,发音正确,在读音指导方面要特别注意重音的指导,根据词句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重音,并且在朗读时重点表达出来.
18.表演是一种既能增添 学习兴趣 ,又能训练口语交际的活动方式,并能在表演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19.鉴赏能力是指对读物进行欣赏和 评价 的能力,即鉴别读物内容的是与非,欣赏读物的语言特色与写作技巧,评价读物的社会价值等等.
20.小说是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 完整的故事情节叙述 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
21.辩论是运用 口头 语言就有争议的话题展开争辩以说服或驳倒对方为目的的讲话活动.
22.在口语交际中,理解语义指听者在接受了说话者发出的语音后,首先要把握关键词,关键句,进而理解话语中心,思索说话者的深层次含义和 言外之意 .
二,简答
1.文言文教学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2.评课包括哪些内容
答:评课的内容包括评思想观念,评教学内容,评教学过程,评教学方法,评目标教学,评教师素质及教学风格等.
3.多媒体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如何
答:语文多媒体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个体疏导的有效工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是情景诱导的重要武器,多媒体教学系统是操作辅导的有力手段,多媒体教学系统是监控指导的得力助手.
4.阅读能力包括哪些
答: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包括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鉴赏能力.
5.作文技能训练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育人训练 二,积累训练 三,思维训练 四,语言训练 五,技能训练 六,文体训练
6.选择语文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答: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规律和原则,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学生特点,教学的组织形式,时间,设备条件等.
7.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应该由哪些阶段构成
答:理解阅读就是读者运用其原有知识解释所读文章的内涵,理清文章的思想情感或结构形式.鉴赏能力是指对读物进行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即鉴别读物内容的是与非,欣赏读物的语言特色与写作技巧,评价读物的社会价值等等.
8.诗歌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利用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之美,训练学生的朗读,使学生反复诵读,加强语感和领悟能力.
(2)抓住"诗眼"和关键语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推敲和品味,透过字面意思领会其深刻的内涵.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三,编写教案
1.下面是苏轼的两首词,你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这两首词 写一篇阅读指导教案.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平,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阅读下面的课文《囚绿记》后,写出这一课的教案.

4. 我大四学生,工作签到一所私立中学当语文老师。九月份开始上班,除了备课写教案以外,现在该做什么准备呢

要熟悉语文专业知识和语文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前沿的研究成果,研究高考(中考)。
推荐的书籍方面,李海林和商友敬给语文老师的参考书目我认为是最好的:
1、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
3、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论语文教学(全国中语会)
4、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理群,三联书店)
5、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王丽,教育科学)
6、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孙绍振,南方日报)
7、审视中学语文教学(摩罗、余杰,汕头大学)
8、教育病(赵健伟,中国社会)
9、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岳麓书社)
10、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南京师大)
11、语感论(王尚文,上海教育)
12、言语教学论(李海林,上海教育)
13、爱心育人(斯霞,江苏教育)
14、播种爱心(程翔,广西教育)
15、爱心与教育(李镇西,四川少儿)
16、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四川人民)
17、从批判走向建设(李镇西,四川少儿)
18、民主与教育(李镇西,四川少儿)
19、语文教学探赜索隐(刘永康,成都科大)
20、语文创新教育研究(刘永康,四川大学)
21、于漪与语文教育(国际文化)
22、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国际文化)
23、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国际文化)
24、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国际文化)
25、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国际文化)
26、于漪:追求综合效应(湖北教育)
27、蔡澄清:点拨教学法(湖北教育)
28、洪镇涛:打开语言学习之门(湖北教育)
29、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山东教育)
30、魏书生中学语文改革研究(山东教育)
31、语文论稿(顾之川,湖南教育)
32、多元智能(加德纳,新华出版社)
33、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王荣生,上海教育)

语文教师的“书巢”细目
一、语文教育史的书
1、《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初版)
2、《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3、郑国民教授的专著《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4、顾黄初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
5、倪文锦教授等主编的《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二、语文教育大师的经典性专著
1、《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的第13、14、15三卷
2、《文心》
3、叶先生又与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
4、《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中第二、三卷
5、《国文教学》和《标准与尺度》
6、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第十三封信《谈美》,《诗论》、《我与文学及其他》,《谈修养》和《谈文学》
7、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作文法讲义》 (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8、《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吕叔湘先生《语文常谈》
10、陈原先生的小册子《语言与社会生活》
11、张中行先生《文言和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作文杂谈》 (见《张中行作品集》第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谈文论语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文言文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12、启功先生《汉语现象论丛》,与张中行先生以及前几年去世的金克木先生三人合著的《说八股》(中华书局1994年版)
三、当代语文教育专家的论著和教学实录
1、《我和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198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请华东师大瞿葆奎老先生主持编成的《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
3、于漪老师《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四种(《站大写的人字上》、《给语文教学加点钙》、《可以做得更好》、《和中学生交朋友》,2001年版)
4、钱梦龙老师《导读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的诗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
6、窦桂梅《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胡小石教授《中国文学史讲稿》,《胡小石论文集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8、顾随先生《顾随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卷
四、语文教育理论方面的论著
1、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初版),《语文教改的三个浪潮》
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和李维鼎的《语文言意论》,韩雪屏的《语文教育的心理原理》
3、王荣生的博士论文《语文科课程论基础》,郑国民教授的《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4、《语文课程改革理论探索书系》,王尚文主编的《语文教学对话论》、李维鼎的《语文课程初论》和《语文教材别论》
5、钱理群教授《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6、王栋生《不跪着教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五、阅读学、写作学、训诂学等相关学科著作
1、蒋成瑀教授的《语文课读解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陈少松教授的《古诗词文吟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
3、潘新和教授《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和《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刘锡庆教授组织编写的《外国写作教学理论辑评》(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叶圣陶和夏丏尊《文章讲话》(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6、张中行的《作文杂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六、中西文化及其经典的介绍
1、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和阅读学专家莫蒂默·艾德勃合编的《西方名著入门》(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一版)
2、《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阿伦·布洛克著,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3、曹伯韩先生的《国学常识》(三联书店2002年版)
4、韦政通的《中国的智慧》(岳麓书社2003年版),《中国文化概论》(同上出版社)
5、《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朱熹的权威注本《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6、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左传译注》(中华书局出版)
7、李泽厚先生《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读下来也不错。
8、南怀瑾的《论语别裁》
9、《说文解字》
10、《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纪》选本
11、陈鼓应先生老子今译今注》和《庄子今译今注》
12、《墨子》、《荀子》、《韩非子》、《世说新语》、《昭明文选》
七、古代文学作品的选本和注本
1、刘大杰先生1957年的《中国文学发展史》
2、北京大学编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
3、《诗经选》(余冠英选注)、《楚辞选》(马茂元选注)、《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
4、《唐诗三百首》,马茂元先生的《唐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沈祖棻先生的《唐人七绝诗浅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5、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读本丛书”本)
6、宋词的正宗选本是朱祖谋老先生的《宋词三百首》,龙榆生先生《唐宋名家词选》和《近三百年(即清代至现代)名家词选》
7、《古文观止》、《古代散文选》三册(1962——1980年出版)
8、张岱的《陶庵梦忆》
9、《聊斋志异》、《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
10、刘衍文先生和刘永翔教授合著的《古典文学鉴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八、杂学旁搜
1、袁行霈先生等,主编了一套“大家小书”
2、顾颉刚《中国史学入门》、夏承焘《唐宋词欣赏》、王力《诗词格律概要》、陆宗达《训诂简论》、柴德赓《史籍举要》、张中行《文言津逮》、李长之《孔子的故事》、季镇淮《司马迁》、周汝昌《红楼小讲》、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共10种。
3、俞陛云《诗境浅说》、江绍原《民俗与迷信》、孟超《<金瓶梅>人物》、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李长之《鲁迅批判》、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沈祖棻《宋词赏析》、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说》、黄裳《旧戏新谈》、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共10种。
4、朱光潜《谈美书简》、朱自清《经典常谈》、罗常培《语言与文化》、龙榆生《词曲概论》、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姜亮夫《敦煌学概论》、白寿彝《史学遗产六讲》、林庚《西游记漫话》、陈从周《梓翁说园》、黄裳《笔祸史谈丛》,共10种。
5、周作人《我的杂学》、竺可桢《天道与人文》,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朱光潜《诗论》、朱自清《论雅俗共赏》、翦伯赞《史料与史学》、龙榆生《词学十讲》、沈从文《野人献曝》、费孝通《乡土中国》、白化文《三生石上旧精魂》,共10种。

5.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靳健、马胜科2014这本书能在哪里找到考研急需!

这是哪个学校呀 这么变态 今年的新书啊 现在都没上架呢 高教社的网上都没有 你看一下靳健讲版的课吧, 希望能权帮上你
http://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uuid=8a833999-212d6318-0121-2d631826-00bf&courseID=X0800033

6. 语文教学论备课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是教学的源泉。有效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收获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这里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仅指教师的教,还包括学生的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可以说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核心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那么,我们如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条件。
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其实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我认为备课的研究应比教学其他环节的研究更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备课。教师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这堂课会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应该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而且不仅需要事先备课,还要学会事后备课,就是进行教学反思。通过阅读一些教学著作,发现很多特级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反思。怎样把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相结合,是我们要进行研究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创新。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发展。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但有很多课仍然是先教师讲,然后要求学生配合教师。例如,我在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己体会作者描写的园林美图,学生很快找出了一些美丽的景物,然后我便按自己备课的教学思路,来概括园林独具特色的特点,却忽略了学生自己对于途中风光的体会。那么,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是我们应该一起认真研究的问题。只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才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同时,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思考的多样性,尊重学生思维绽放的火花,要始终把学生放在心里,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备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效使用教材,加大学生的发展力度,增强教育的责任心,增强教育的服务意识。教师一方面要尽可能的丰富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材料;另一方面要能够为学生提供主体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活教材,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使自身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真正起到身教胜于言教的作用。
二、加强学生课堂上的学习体验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条件。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例如,我在教学《尊严》一文时,先让学生感知杰克逊大叔和年轻人的情感变化,感受年轻人既虚弱又坚定的语气是因为什么,年轻人为什么不肯吃东西,然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对文中人物的理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在读后,基本上都能体会出文中人物的情感脉络。所以,不断的强化和拓展学习活动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同时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学更加开放和对话,让课堂成为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生动的信息背景下进行思维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维成果。如学生在写作时,都想到了可以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但很多学生的比喻都天马行空,不贴切实际,于是,我便悄悄地引导学生去联系生活,用生活中较常见的物体作为比喻、拟人的对象,这样就使文章显得更为生动、形象,可读性、精彩性也增强了不少。当然,在课堂中,我们还应该强化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引导学生去努力质疑,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民主的对话,在沙龙式的课堂思辨中不断擦出创新的火花,在有价值的课堂论辩中使学生成为有自己思想的学生。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目前新课程倡导的新教学理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三种基本的学习方式。

7. 求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pdf版,王文彦、 蔡明主编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_11705971pdf&fid=1402149775

阅读全文

与语文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