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少儿舞蹈教学法书籍

少儿舞蹈教学法书籍

发布时间:2021-01-08 01:00:27

『壹』 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

舞蹈作为一门高雅艺术已经逐渐融入了社会大家庭,并且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理解、接受、认可和喜欢。舞蹈是以姿体动作为语言作“心灵交流”的一项表达艺术,甚至在很多社交场所都能发挥作用。少儿舞蹈作为舞蹈艺术的一个小分支,也在被更多的少年儿童所接受和喜欢。由于年龄的特征,少儿舞蹈不同于成人舞蹈,他们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很特殊,模仿教师的舞蹈动作,却不易理解教师对动作所作的理论讲解和分析,因此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理解。在此,我结合本人在舞蹈学习和少儿舞蹈教学相关经验与体会,根据少儿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情况,就少儿舞蹈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基本内涵 要想运用情境教学法,我们必须先了解它是什么概念,总地来说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将情感、言语、行为融为一体。对于少儿舞蹈教学而言,情境教学法有着更直接、更有力的作用。因为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学生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往往需要借助情境,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引起内心的共鸣,并用肢体语言、表情、音乐等把它再现出来 情境教学法目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给我们解决目前少儿舞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二、创设情境的方法 在少儿舞蹈课堂中,尤其是基训课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的内容,但从艺术这个角度来看, 适当地运用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完全可以缓解这种技能训练所产生的疲劳和单调。教师应当以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为首要任务, 向学生传授舞蹈审美方面相关的舞蹈知识, 引导学生进入舞蹈艺术的学习状态。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使抽象的、枯燥的、机械的动作变得生动有趣。舞蹈教学的情境创设方法有很多, 可以通过概要生动的语言, 结合相关舞蹈知识进行讲述, 使学生明确此次教学所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 播放优美的舞蹈画面, 引导学生先获得视觉上的感知,产生丰富的联想, 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便在教学主体的积极参与下, 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展开。 1.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语言是人类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主要工具,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学手段。一段优美生动的语言,可以把人带进梦一般的迷人境界,一段中肯鼓励的语言,可以增加人无限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事实也证明,教师美的语言能使学生 “耳醉其言,心醉其情”,磁铁一样吸引学生们神游在美的课堂教学之中。因此,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在有足够的舞蹈修养之外,也要有相当的语言修养。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教授学生舞蹈时要求手形漂亮,不要太僵硬,常用“白骨爪”来形容僵硬的手,学生们一听到“注意手”的话时,就会想起“枯数枝”,谁也不愿自己的手像“白骨爪”那样难看。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少儿好奇心强、又活泼好动,所以在少儿的舞蹈教学中,“无声情境”的引导有时也显得格外必要。 2。运用表演来创设情境。 创造力要借助于充分的表演来表现。因此,除了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为少儿提供大量的表演机会外,教师还可以在走廊里创设音乐角,投放手巾花、腰鼓、小乐器等供幼儿自由选择。放音乐,幼儿听音乐即兴表演,或三五成群地创编新的舞蹈,都可以积极为孩子们争取更多感受成功、表现自我的机会。 这一点,本人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就深有体会:我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演出,让学生参与舞蹈创作。通过演出,学生和学生家长都看到明显的进步,树立了继续跳舞的信心,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更浓了,表现力与创造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3。运用游戏创设情境。 舞蹈训练对儿童来说,不同于其他学龄前的直接辩物训练和一般思维训练,具有学习、游戏双重特点,它本身是一个世界,一个独立的系统。课堂所需教授的内容,儿童通过游戏舞蹈就掌握了。舞蹈是一种形象的符号系统,它不仅对儿童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舞蹈的全部知识是在对动作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获得的,这种动作教学形式是最具有计划性和成效性的。这种教学可以促进一个对舞蹈完全陌生的人迅速地进入到舞蹈的世界里,并能形成舞蹈者全新的对动作的认知方式和运动方式。 在少儿舞蹈教学的课堂中,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游戏类的舞蹈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参与,自主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为主动、变单纯模仿为创造、变线性思维为跳越性思维、变单一为多元。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 4。运用问题创设情境。 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是学习的内部动机,少儿学生的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特别强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境,能提高教学质量,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这在少儿舞蹈教学中表现的格外突出。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思维的研究成果表明,思维过程通常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为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每堂课教师都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调动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特别是上课伊始,教师在引入问题时要给学生以惊奇和疑惑。 如学习新动作时,教师先说出动作名称,提出设问:“这是个什么动作,怎样做呢?”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示范动作一次,再提问:“你看了这个动作后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还能用其他的词语或句子来形容这个动作的特点吗?”等等。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预定的教学情境中来,让学生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你一句我一句地谈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师再稍微点拨一下。这些悬念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5。运用多媒体网络创设情境。 现在的媒体网络提供了非常宽广舞蹈交流学习的平台。我曾利用现代影像技术让学生欣赏一些舞蹈精品,如古典舞《木兰归》、民族民间舞《奔腾》、芭蕾舞《天鹅之死》等,一边欣赏一边向学生讲述其创作时间、表现内容、形式结构、情感体现、风格特点、动作节奏、舞台调度、服装舞美、道具运用、音乐效果等,让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到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蕴含了丰富的美的内涵:人体动作的美、队形的美、服装的美、音乐的美……领略各种舞蹈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少儿的舞蹈教学除了具有教学的普遍性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少儿舞蹈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先从少儿心理特征入手,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尊重信任学生,才能利于舞蹈教学以及对少儿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不能只知单一的灌输动作、片面追求教学效果。“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舞蹈教师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启发儿童对学习舞蹈的兴趣,使儿童在进行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完善个性、提高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贰』 中国舞1-10级,每一级都教些什么基本功

1、一级(4-5岁):走步、音乐反映、扩指、手臂动作、弯腰、转腰、前压腿、双吸脚、脚位、头的动作、摆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戏。

2、二级(5-6岁):走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手位、勾绷脚、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开腿、推指、绕腕、头的动作、半蹲、蛙跳步、鸡走步、游戏、模仿与想象。

3、三级(6-7岁):吸跳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波浪、弯腰、勾绷脚、吸伸腿、后吸腿、手位、松肩、半蹲、踮脚走、鸭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与想象。

4、四级(7-9岁):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单手位、波浪、压垮、勾绷脚、前抬腿、后抬腿、抱端腿、压腿、前踢腿、后踢腿、脚位、碎步、掰膀子、小跳、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5、五级(8-10岁):二拍舞步、双手位、手脚动作、勾绷脚、小弹腿、旁抬腿、后弯腰、压腿、0前、旁大踢腿、后踢腿、前滚翻、脚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点步转、小跳(二)、1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6、六级(9-11岁):提、沉、含、仰、移(盘坐、双跪准备)、开胯练习(吸、双腿开胯)、双腿大环动、压腿(前、旁、后)、搬腿(前、旁、后)、大踢腿(前、旁、后)、掰膀子、腰(站下腰强化练习,提高难度)。

7、七级(10-12岁):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单把前、旁、后)、五位擦地(双把前、旁、后)、小踢腿(双把前、旁、后)、单腿蹲(双把分解)、立身射雁(双把踏步蹲起)、涮腰(单把)、压腿(前、旁、后)、搬腿、大踢腿(单把前、旁、双把后腿)。

8、八级(11-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这三级为专业曲目所设定的专业舞蹈动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级过程中基本结束。

(2)少儿舞蹈教学法书籍扩展阅读: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都是直体的,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因此,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跨的带动都非常重要,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

以腰带动转的特点,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转得起“法儿”的多种多样,而且多半是在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如大掖步转、扫堂探海转。

国古典舞基训中民族舞姿转“身法性”很强,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转,可以说是身法的待续和夸张。

『叁』 少儿舞蹈考级大脚丫小脚丫的教育意义


一. 背景内容包括:

  1. 说明使用的教材名称.

  2. 2. 前一节课,为这节课做了哪些铺垫.

  3. 3. 本节课为下次课做哪些准备.

  4. 二. 教学目标设计:

  5. 1. 知识与技能:a.学习的知识.

  6. b.应掌握知识的方法及程度

  7. 2.过程与方法:

  8. 过程我认为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去设计:即从学生的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这是认识过程,也是智力活动;是知识技能的具体运用.

  9. 方法:即教法和学法

  10. 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的一种活动方式.教学方法具有多层次、多形式.但总体上可分为单一性和综合性两大类.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

  11. 单一性教学方法是狭义上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或用口述、或用提问、或用演示、或让学生自学、讨论、练习等单一活动的方法所进行的教学.

  12. 综合性教学方法是一种广义上教学方法,它是把教学原则、教学形式、课堂结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方法等包括在内,又能有完整地反映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如魏书生创造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等属于综合性教学法.教师备课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属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发现法等(属于综合性教学法).

  13. 备学法: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

  14. 教师的学法指导应遵从5项原则:

  15. ⑴. 体现自主性(不强制灌输,而重在引导点悟)

  16. ⑵. 体现针对性(不主观臆想,掌握学情,有的放矢)

  17. ⑶. 体现操作性(不繁琐笼统抽象,操作方法具体明确)

  18. ⑷. 体现差异性(不搞一刀切,区分对象分类指导)

  19. ⑸. 体现巩固性(不一蹴而就,立足反复强化,长期训练).

  20. 学法指导方法:应体现多层次多形式,通常有5种形式:

  21. ⑴. 渗透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见缝插针,随时渗透.)

  22. ⑵. 讲授指导(向学生直接讲授学法知识.)

  23. ⑶. 交流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24. ⑷. 点拨指导(学生在学习迷茫时,教师给以恰当点拨提示.)

  25. ⑸. 示范指导(有些方法仅靠教师讲解是不够的,必要时教师要做示范,让学生效仿.)

  26. 3.情感、态度、价值观

  27. 这是学生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

  28. 三. 教学重点、难点

  29. (略)

  30. 四. 学习环境设计

  31. 是指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所提供的教学环境.如: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或课件、或评价表……

  32. 五. 教学理念的思考

  33. 简单地叙述你在这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在什么理论支撑下设计完成的.阐述你的一些认识(或看法)或是具体实现的过程.

『肆』 书的种类有哪些

为什么会没有用?那么我想知道的是,你的心灵鸡汤通过什么样的渠道看到的。

如果说你是通过手机看到的,那么确实是没用,那只是找了我们的见识,增加了我们的口才,甚至说给了我们一个吹牛装逼的机会。

如果说你是通过纸质书籍看到的,我觉得还是有用的,起码你在写作的时候,起码你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会用一些犀利的话语。

如果说你还感觉到没有一点用,那说明你只是间接性地去学习,只是通过一些手机呀,或者是说其他渠道来认识这些鸡汤,我觉得有点偏颇。

当然了,我们可以认为鸡汤都是一些已经成功的或者经历过的人在总结的一些经验和知识,怎么可能没有用,只能说明你的方式,你的方法不对,你坚持的时间不够长,只要你读书,某一个领域持续不断地去学习,一定会有用的

『伍』 幼儿舞蹈考级的级别是怎么分的

中国幼儿舞蹈考级是面向广大幼儿、儿童、少年及青年的一种舞蹈类型,是将中国舞蹈的知识性、训练性和娱乐性结合起来推行国民素质教育的舞蹈课程。 中国幼儿舞蹈考级教材注重少儿的年龄特征,把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中一些基本元素、韵律、舞姿、动作和舞步,按不同年龄划分为13个等级,每一等级的内容与方法符合相应年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有符合该级别学员身体条件的舞蹈基训。 普及型级别:一级(4-5岁);二级(5-6岁);三级(6-7岁);四级(7-9岁) ;五级(8-10岁);六级(9-11岁);七级(10-12岁);八级(11-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 半专业型级别:第十一级(初级课)适用于14-16岁青年;第十二级(中级课)适用于15-17岁青年;第十三级(高级课)适用于16-18岁青年。 中国幼儿舞蹈考级内容包括:中国古典舞基训练和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汉、藏、蒙古、维吾尔、朝鲜、傣、苗、彝族)以及音乐节奏训练。垫上技术 (滚翻 )以及舞蹈节奏感训练四部分。教材还配有伴奏乐曲及歌曲。每级教材均设有教学法课,从理论和教学实例阐述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性和中国舞蹈特色,以及如何面队不同年龄的学员施教时采用与其年龄及舞蹈水准相应的教学方法,训练步骤等,这是教师证书的必修课。

『陆』 什么是少儿舞蹈教学法

少儿舞蹈是由少儿表演或表现少儿生活的舞蹈。少儿舞蹈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劳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 少儿舞蹈培训的特点是边歌边舞,形象直观,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

少儿舞蹈对儿童的身体素质、情感、审美、注意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明显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在幼儿园开展舞蹈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一种理想方式。在舞蹈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使孩子们不仅能发展身体,得到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而且还能发展思维和情感,在意志、思想品德、个性等方面得以全面培养和拓展。



(6)少儿舞蹈教学法书籍扩展阅读:

少儿舞蹈分为少儿国际舞蹈与形体舞蹈两种,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系统,以科学系统的形体芭蕾训练为基础,学习世界各国代表性舞蹈、了解世界各国的艺术,提升学生的艺术气质和艺术视野。

国际舞蹈通过启蒙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对舞蹈、声乐的热爱。同时启迪幼儿的艺术天赋,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从而达到培养少儿形体美与艺术气质的目的,这也是当下最适合少儿也是受家长们欢迎的少儿舞蹈形式。

少儿舞蹈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培育孩子们良好的姿态以及高贵的气质,增强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培育身体对节奏的敏感性,给孩子美和艺术的熏陶,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同时,培养和增强儿童的注意力、模仿力、表演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提升儿童的学习效果,实现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柒』 如何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法

【利用单元整体抄教学法的方法】单元袭整体教学法是以教材自身编排的单元内容为整体,通盘考虑这一组课文的目标,强调突出每种课型(讲读课、阅读课、独立阅读课和基础训练)的特点和作用,使学生把在讲读课中获得的读写知识,运用带阅读课和独立阅读课中去,使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以切实提高。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着眼与以下四个方面:
1、视单元为整体进行备课。教学之前,应从全册教学总目标出发,通览全组课文,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它在本册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本单元训练重点在各篇课文中的教学要求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2、弄清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各类课文的特点,设计好教学结构。
3、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语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一个单元各类课文的教学,如果学完之后不从整体上加以总结概括,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则是零散的。这不利于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功能。因此,应在教完一个单元的课文之后,以“读写例话”的内容为线索,复习该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加深印象,提高运用的能力。
4、知识迁移,课外延伸,促进能力的全面提高。除在课内抓好各单元的读写说练外,还可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和写作素材。

阅读全文

与少儿舞蹈教学法书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