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八年级语文教育教学叙事

八年级语文教育教学叙事

发布时间:2021-01-07 20:37:53

『壹』 如何写语文教学案例,反思,叙事

在教学课件中时不时的加入学生喜欢的元素,跟上学生的思路,也可以加上一些跟学习相关的游戏.......

『贰』 怎样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教育叙事

要多与同学们交流,要有一定的兴趣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还有要学关于语文的各种知识。

『叁』 初中语文叙事800字作文

六月的晚上,天气闷热,没有一丝风,车水马龙的街道灯火通明,有如白昼。我无力的蹬着自行车,饥肠辘辘的我刚从汉江边回来,味觉不由被街边的牛肉面的气味勾起,我停下车,用手绢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向面摊走去。尽管一碗面要八元钱,可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一碗,坐在路边的桌子旁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一辆辆车从身旁疾驰而过,为我带来了一丝凉爽,可是背上的衣服已被汗湿了一大片。突然,一阵“突突突”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原来是一辆蓝色的农用三轮车。那车的噪音不仅刺耳,车后面被带起的灰尘也在肆无忌惮地冲向路边,使得过路的行人都掩耳捂鼻。过了一会儿,车上下来了一个胖胖的男人和一个打扮朴素的女人,我抬手一看表,已经过九点了,想必他们刚刚送完货回来,车一还留着碎砖渣。那男人头戴一顶安全帽,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身上汗流浃背,手上和脸上都是白色的灰尘,他取下安全帽,用毛巾擦了擦汗,鼻孔里不断冒着热气,“呼呼”地喘着粗气。

站在他身边的女人也很累,脸上又脏又疲倦,他们一前一后地向店老板走去。

“老板,来三块钱的包子!”男人从裤子里掏出三张皱巴巴的一元,而那女人早已找了张空桌坐下。

“对不起,我们店不卖包子,改卖牛肉面了,八块钱一碗。”说着,老板一手拿起了一个空碗,一手准备放面。

“噢”男人充满希望的眼神顿时黯然下来,他将钱放回口袋中,“八块钱一碗?能便宜点吗,五块钱吧,我要两碗!”老板拿碗的手又将碗放了回去,脸上没有了笑容,“对不起,五块钱不卖,还是到别家去问问吧!”

那男人显得有些尴尬,又犹豫地将手放进了口袋。“算了算了,我不爱吃牛肉面,我们还是到前面再看看吧。”女人站起身,拍了拍裤子,将椅子放回原处,向路边的三轮车走去。一只蛾子扇动着翅膀,在一盏灯前飞舞,整个店只有这一盏灯,灯光被蛾子挡住了一部分,而男人正好站在阴影里,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一滴一滴地往下淌,他似乎愣住了,一直站在原地,本来三块钱可以解决的晚饭何必多花十三块钱呢?

“走吧。”女人对男人喊道。男人回过神来,抿抿嘴角,又“呼呼”喘着粗气向路边走去,走到我身边时,他竟低下头看我,我身子一颤,停止了吃面,他又慢慢向前走。快开车门时,他又回头了,发现老板也在看着他,他把眼睛一眨,“走吧!”女人对男人说。忽然,一阵微风穿过黑暗,拂上面颊,男人顿了顿,又用毛巾擦了擦汗,拉开了车门。

“等一下!”老板突然冲过来,“等一下,我这里还有几个包子。”男人望了望女人,又将车门关上,跟随老板走向一个蒸笼。老板从里面抓出六个包子,递给男人,“包子生意难做,也赚不到钱,就改行卖牛肉面了,今天是我卖包?D
o(∩_∩)o 希望能帮助到你,
o(∩_∩)o ★★★★★请及时给予好评或采纳,万分感谢! (*^__^*)

『肆』 初中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思路
1、概括全文的主要事件或某段主要内容。(概括能力)
解题技巧:(1)概括时抓住“谁”“做什么”“结果”三要素概括。(2)概括语言要简洁,力争用一句话,在30字以内完成概括。(3)概括时要注意适当点出特殊的背景、环境和情节。(4)要弄清文章的主人公,确定“谁”。
思路:(怎么样)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结果
2、散文中人称的使用和人称变化的作用。
解题技巧:(1)判定人称时要看叙述者是第几人称。(2)第一人称的使用是为了给读者以真实感,使叙述结构层次清晰,便于直抒胸臆;第二人称的使用是为了便于直接抒发作者的强烈的感情。(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回答)第三人称的使用是便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的叙述,丰富文章的内容。
思路:判定人称——结合文本内容回答作用——思考对中心是否有作用。
3、文章的写作顺序及其作用
答题技巧:(1)顺叙和倒叙用于篇章,而插叙用于段落。(2)顺叙作用:使文章层次清晰,脉络清楚,事件叙述较完整。倒叙作用: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情节的曲折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避免叙述和结构的单调性。插叙作用:补充文章的相关背景等有关内容,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充实。(3)所有的记叙顺序都有可能对文章的中心起到一定的作用。
思路:判定顺序——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直接作用——结合中心看看这种顺序的运用是否有利于体现文本的中心。
4、文章中某些段落和内容对文章中心所起的作用。
答题技巧:(1)分析段落的位置,根据位置确定作用。(2)分析语段内容和中心的关系,所有的语段内容最终都是为中心服务。(3)段落的作用通常包括结构和内容两部分:结构作用一般有过渡、引起下文、总结上文、为下文做辅垫、首尾呼应、点题等;内容作用一般是点明中心、深化中心、便于抒发某种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等等。
①开头语段作用:
结构作用:开篇点题;首尾呼应;引出下文或总领全文。
内容作用:交代某个内容;为下文的某个情节做辅垫;开篇点明文章的中心。
(如有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某种心情;渲染某种气氛;奠定全文的某种感情基调。
②结尾语段作用:
结构作用:篇末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内容作用:点明深化文章的中心。(一定要具体答出中心是什么)
(如有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某种心情;渲染某种气氛;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和想象的空间。
③中间段落的作用:
结构作用:过渡;与上文的某个情节或语句相照应;为下文的某个情节或语句内容做伏笔。
内容作用:推动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强调了下文要交代的内容;揭示中心,抒发作者某种强烈的情感。(如有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某种心情:渲染某种气氛。
思路:判定段落的位置和内容——结构作用——内容作用。
5、文章中材料详略的处理和作用。
解题技巧:关注研究材料对于文章中心作用。
材料处理或安排特点:详略得当
作用:本文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利于突出什么中心。
材料选择特点:围绕中心选材
作用:本文围绕中心选择了哪几个材料或事件,这样写有利于突出什么中心。
思路:认真审题答出特点(不可张冠李戴)——分析作用(围绕中心)。

6、文章中人物描写的类型辨析和作用。
解题技巧:(1),如果是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同时又属于细节描写,不要只答细节描写。(2)分析作用要结合语段内容,将人物在这段描写中体现出来的特点分析出来毁即可。(3)人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是: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精神、思想或情感。
思路:判定哪种描写——分析直接作用——分析对中心的作用
7、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判定和作用
解题技巧:议论是文本中评价性语句,而抒情则是抒发感情性语句。两种表达方式常用来揭示文本中心,常出现在文本开头和结尾部分。作用一般是点明深化文章中心,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思路:判定表达方式——分析直接作用(议论常为写出作者对谁或什么的高度评价;抒情常为抒发了作者对谁或什么的热爱和赞美等情感)——点明深化中心。
8、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解题技巧:通常有以下作用(1)在开头:渲染了一种气氛;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烘托出人物的某种心情。(2)在中间:烘托人物某种心情;渲染某种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辅垫;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或思想感情;为人物提供典型的活动背景。(3)在结尾:烘托人物某种心情;渲染某种气氛;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空间。
思路:环境描写——写出哪里环境的什么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用(将常规作用逐条进行筛选,得出本文中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9、文章中采用了哪些手法和作用。
解题技巧:(1)明确写作手法都有什么;首尾呼应、以小见大、巧设悬念、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对比、衬托、类比、比兴、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虚实结合、联想和想像、拟人化手法、反复式结构、排比式结构、欲扬先抑等等。(2)明确所有的写作手法的作用都是为中心服务。
思路:判定什么手法——具体分析这种手法在文中的体现(例如:对比就要答出文中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回答这种手法的直接作用(结合具体内容)——手法对中心思想的作用。
10、文章的线索
解题技巧:(1)主要是以人、物、情感和事件为线索。原则是“有物不找情,有情不找人,有人不找事”。(2)注意以情感为线索时,有两种可能:一是以一种不变的情感贯穿全篇;二是以作者对某人或某物的情感就化的过程为线索。
思路:浏览全篇思考什么贯穿全篇——按照原则进行判定。
11、文章题目的含义和作用
解题技巧:
题目含义:表层含义——指文中的某样物品(题目为名词时多见);
文章中的某个情节(题目为句子时多见)
深层含义——文章的中心思想
题目作用:(1)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2)概括文章情节的某部分。(3)题目是文章的线索。(4)题目点明了文章的中心。(5)题目具有批判和讽刺效果或具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效果等等。
思路:审题明确问的是含义还是作用——根据常见作用进行分析。
12、文章中过渡段和过渡句的作用。
解题技巧:结构上过渡;如果过渡段采用设问或反问的方式,那么其作用在内容上还有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突出强调了某个内容。
思路:判定——根据过渡段的内容和形式分析其作用。
13、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解题技巧:写景散文中写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抓住景物特点写景;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多感官写景;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对比衬托。
思路:判定方法——分析这种手法在文中的具体体现——直接作用(生动的写出什么景物的什么特点)——对中心的作用(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结合文本内容,说出自已的启示和情感体验。
解题技巧: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已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已的观点。做到观点鲜明之感,条理清楚,论证有力。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要有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要紧密结合文本、结合个人经历、表述观点鲜明、语言通顺流畅、字迹公整清晰。
思路:表明观点——结合文本以及个人经历谈出依据——回扣文本中心
15、文章中前后内容、情节和语句的照应分析。
解题要领:紧扣文本,抓住中内容重复出现的语句、抓住文章开头结尾出现的具有概括性的关键词语。
思路:认真观察原句内容和形式特点——在文本中寻找与原句相似的语句——寻找关键词——确定照应的语句或内容情节。
16、揣摩文中重要词语和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解题要领:(1)解释含义一定要抓住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不要只解释词语的本义。(2)分析词语作用也要按照先解释词语——分析直接作用——分析对中心的作用的步骤作答。(3)分析句子含义就是要结合文章内容解释句子的深层含义。(4)句子作用要结合中心回答。
词语作用思路:词性和词义——直接作用(生动形象的写出谁或什么事物的特点)——对中心的作用。(具体答出中心)
语句作用思路:找到赏析切入点(修辞、描写、手法等)——分析方法在句中的具体体现——直接作用——对中心的作用。(具体答出中心)
17、概括人物的性格
解题要领:(1)文本中有时会有概括人物性格的词语。(2)文中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事件都不能忽视。(3)如果直接问人物的性格是什么,可以直接回答概括人物性格的词语;如果问某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就必须回答完整的句子,即某人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
思路:审清题目要求——文中寻找依据——根据事件概括——总体归纳汇总——做出正确解答。

『伍』 300字左右语文教育叙事

高中语文教育叙事故事高中语文教育专叙事故属事

『陆』 初中语文教学叙事

教学叙事文章要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注意文章的选材、详略安排,凸显事件的意义,让学生把握记叙文的写法。

阅读全文

与八年级语文教育教学叙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