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如何理解教育教学质量标准

如何理解教育教学质量标准

发布时间:2021-01-06 01:50:46

① 教师教学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及内容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的可塑性极强,他们总模仿于外界影响,何况是朝夕相处的老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教育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观察、发现、了解教师的过程,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会孩子留下及其深刻的印象,款师要常常给自己的行为做总结和评价,而评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良好的师德和人格魅力、深厚的专业知识来教育和启迪孩子,在孩子心目中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与威望,以塑造孩子们良好的行为规范促进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规范教师行为的重要意义:
1.规范教师行为是我们幼儿园兴旺发达的要求。
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要使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就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规范教师行为是培养合格教师、振兴教育事业的客观要求。我们的教师传授知识,教育孩子,培养人才,对于发展我们沙渠镇的教育事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规范好教师行为,就必须提高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伟大意义的认识,我们必须培养我们的职业理想、我们的职业信念、我们的职业意志和职业情感。从各个方面特别是思想政治方面来影响孩子,以身作则,才能使孩子耳濡目染,逐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2.规范教师行为是我们幼儿园发展的内容。
我们
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规范教师行为就意味着人民教师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从真、善、美三个方面塑造自己的形象。也就是说,规范教师行为最主要的是反映在思想观点、道德风貌、精神境界、劳动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
3.规范教师行为是我们幼儿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表现在很多方面,但从根本上说,是要培养自我努力的创新精神和提高他们的学习与实践能力,这也正是我们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数育者必先受教育,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不断地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技能。教师行为规范适应了这要求,促使教师努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促使教师既向书本学习,又向实践学习,也向身边的教师学习,乃至向自己的孩子学习。规范教师行为使款师的业务素质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成为必然

4.规范教师行为是我们幼儿园培养教育家接班人的重要基础。
人民教师,由于其职业和身份的特殊性,诀定其思想境界不能停留在一般群众的水平上,而应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这是为党和国家培养接班人的需要。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正人先要正己。规范教师行为对孩子的景响,虽然依据孩子的年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对于任何一个孩子品质的形成而言,这种影响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② 学业质量标准的定义

这个各有不同,例如来核心素养的学业源质量标准定义如下:
1. 围绕核心素养开发课程体系要落实培养目标,需要依靠课程。
2. 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支柱性理念,对研制课程标准、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 据欧盟统计资料显示,欧盟核心素养提出后,对3/4以上成员国的课程改革产生了直接影响,这些国家都实施了针对核心素养的教育政策和行动计划。
4. [3]欧盟将信息素养、创业能力和公民素养等跨学科核心素养整合到小学和中学的多门课程中。
5. 跨学科素养的课程形态趋向于多样化,可以以独立学科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作为更广泛的课程或学习领域的一部分,还可以贯串于整个课程体系,由全体任课教师负责。
6. 在开发课程时,一定要强调课程的整体性,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以整体性之课程培育整体性之素养。
7. 2.围绕核心素养改进教学方法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改进教学方法。
8. 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是难以培育出核心素养的。
9. 美国在培育学生的“21世纪素养”时,力做到教学设计与课程相匹配,由教师引导转向学生独立应用、说明和解释,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③ 教师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二)文化素质标准
教师的文化素质是指教师通过学习和积累而具有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含量,以及由此进一步形成的专业教育教学所必备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教师的文化素质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相关学科知识。据此制定的评价标准,就是文化素质标准。
1、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对所教学科的内容体系要努力做到娴熟精通,对其理论与实践问题有所研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作出科学的回答:对本学科的历史变迁、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具有相应的任教学历资格。
2、具有必备的教育理论知识,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初步懂得和掌握教育规律;能够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开展教育活动,并有熟练的教育技能技巧;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知识,适应新形势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3、具有较为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对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各门学科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并达到一定的水平,能适应知识相互渗透、综合发展、不断拓宽的需要,适应开拓学生知识视野的需要,并根据这些需求不断调整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能力素质标准
教师的能力素质是指教师完成教育活动所具有心理条件和实际本领。它包括教育教学能力、观察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教育组织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据此制定的标准就是能力素质标准。
1、具有教育教学能力。能够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掌握教学进度;认真确定和编排教学内容,深入细致地钻研和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逻辑体系,弄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处理教材,依据教学目的、科学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恰当选择教学方法;能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等特点,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具有观察了解能力。能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情绪和身体状况,并作出准确分析判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能透过学生的各种外显行为、表象、察觉和窥视出学生内心世界的活动,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3、具有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准确清晰,具有科学、简洁凝炼,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通俗易懂,具有大众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字迹清晰,具有可认性;文字工整,具有规范性;板书清楚。具有艺术性;写作流畅,具有可读性。
4、具有实际操作能力。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

④ 教育评价的标准有哪三类

教育的评价,应该具有以下几个作用,值得我们参考.一是导向性评价。教育的评价,在引导学校教育坚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方面,起着指挥和定向作用。任何教育评价,都是通过制定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规定、引导着教育努力的方向,既然我们要落实新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就必须制定能引领这一方向的标准和体系,使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评价科学合理,才能起到正确的引导方向,才能使素质教育实施贯彻,是新课程理念深入落实。第二点是教育评价的诊断作用。所谓诊断作用,是指对教育教学的运行情况以及学生的现状是否合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所以这里的诊断作用,既可以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一个学校作出诊断,亦可以是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作出诊断,通过合理的诊断方式,对于教师,可以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存在问题,问题的症结以及原因是什么,是否取得一定成绩,以及进步的原因。诊断的目的,是为了及时调整,确保我们的教育过程扎实有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诊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说问卷、测试、谈话等等,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时效性。既可以诊断个别学生或者是个性问题,也可以诊断整体或者共性的问题。第三点是教育评价具有鉴别作用。教育评价,就要运用标准,对评价对象的成果、效率作出判断。对于我们来说,我认为主要就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必然要区分等级,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层面上的评价,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必须科学研究,跟以前作出较大的调整,不能像以前一样,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师的主要指标,否则,素质教育实施只是口号,新课程理念不会落实。第四点是教育评价应该具有激励作用。教育的激励作用,是鉴别作用的必然结果。教育评价的结果,必然会使评价对象了解自己的位次,这一点,不管对学校、教师,学生,都有影响。新的素质教育要求中,提出对学生的成绩不能公布,但是,学生都会了解到,家长也有权利知道自己的孩子的学习情况,所以这样硬性的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导向性,但是我认为,毕竟高考的存在,是需要对学生进行排队的,所以如何运用合理的激励方式,调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性,正确认识评价结果,也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一个问题

⑤ 中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涉及多少个专业点

日前,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是向全国、全世界发布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国标》进行有关情况介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此次发布的《国标》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涉及到全国高校56000多个专业点。

首次颁布的《国标》有三大特点:一是既有“规矩”又有“空间”。既对各专业类提出统一要求、保证基本质量,又为各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发展留出足够的拓展空间,形象地说,就是“保底不封顶”;二是既有“底线”又有“目标”。既对各专业类提出教学基本要求,兜底线、保合格,同时又对提升质量提出前瞻性要求,也就是追求卓越;三是既有“定性”又有“定量”。既对各专业类标准提出定性要求,同时包含必要的量化指标。

⑥ 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根据。概括起来讲,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指导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不同于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
它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总体规格,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等。

由此看来,教育目的与教育方式还是有所不同的:前者着重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后者除了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还要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性概念,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是工作术语,是政治性概念,属于教育政策学范畴;教育目的可由社会团体或个体提出,对教育实践不具约束力,教育方针通常是由政府或政党提出,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

(6)如何理解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扩展阅读

教育目的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而非具体的、特殊的。例如,“发展人的理性”、“培养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可以称作是“教育目的”,但像“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能正确回答美国总统的选举方法和程序”这样的表述,就不能称作为“教育目的”。

一般来讲,从表述的抽象与概括程度上讲,“培养目标”较之“教育目的”更为具体、更为特殊;“课程与教学目标”较之“培养目标”更为具体、更为特殊。

可以说,抽象的、概括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逐层具体化的,其关系表现为一般与个别、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教育目的的表达总渗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着人们对理想人生、理想社会的看法与理解,它带有很强的超越现实生活的性质。

例如,在教育史上,许多教育家都把“人的全面发展”或“个体一切才能的充分发展”视作教育的最高目的,像这样的教育目的表述就具有很强的理想化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完全超越了现实,甚至是不可企及的,无法完全达到的。

不过,正是由于这种理想性与不可及性,才使得教育目的具有精神上的感召力。记住,教育目的的实现是长期的,能够在短期内实现的,绝对不是“教育目的”,只能是课程或教育目标。

⑦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什么

在规范办学中提升教育质量。

规范强调依法治教,消除各种版教育权乱象,维护教育秩序和保护受教育的合法权益;质量则是在规范基础上,推进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教育从重视数量发展转入重视质量提升的新时代。

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对民办教育进行分类管理,这是规范我国整体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营利性民办学校和非营利性学校也必须消除灰色空间,否则,非营利性学校经过并购、加盟连锁等方式,成为营利性民办教育集团的资产,分类管理的意义也就被消解。

(7)如何理解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扩展阅读: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重由来已久,当所有学生被纳入同一个分数评价体系中进行排序评价,基础教育就会形成升学教育模式,学生之间就会为升学而展开竞技。

规范办学、改革评价体系提升办学质量,将是我国未来若干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两条主线。

很多工作已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打好基础,要让所有的学生都享有“好教育”,还任重而道远。

⑧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已经发布了吗

据报道,教育部日前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这是我国高属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同时,明确了各专业类的基本办学条件、基本信息资源、教学经费投入等要求,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涉及全国高校56000多个专业点。

希望该标准有助于中国教育质量的提升!

⑨ 国家教育数学什么是指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数学质量及办学条件

国家教育“来教学标准”是自指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教学质量及办学条件等规定的必须达到的一般标准。

教学质量标准是为衡量教学应达到的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明确的标准。教学的对象是人,教学过程可变因素多,质量难以数量化。世界各国正应用数学方法,通过实验,在取得可靠资料的基础上探讨量化标准问题。

(9)如何理解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扩展阅读

教学标准体系建设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教学标准体系的建设水平是衡量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既是现代职教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评价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

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基本形成了以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五个部分构成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

阅读全文

与如何理解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