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总教学目标教育教养

总教学目标教育教养

发布时间:2021-01-05 08:22:23

① 临床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的不同

一 研究问题 怎样学好高一数学二 研究意义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比如我现在任教的普通班中,有好几位是从高一的重点班下来的,而且数学成绩都不好。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成绩滑坡。 对于高一新生而言,在高一学好数学,不仅能为高考打好基础,同时也有助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三 研究目标和内容1、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是:解决在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初、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衔接问题。2、主要研究内容有:① (我州)现行各版本初、高中数学教材函数内容的衔接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② 初、高中教师在函数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比较。如何改进教学手段使函数内容容易溶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③ 初、高中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比较以及在认知水平上的差异;④ 怎样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借助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一方式解决函数衔接;四 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1、研究方法以实验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以及行动研究法。2、研究对象从湘西州民族中学2006届高一年级选择两名数学教师,每人所任教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其余的平行班作为对照班。实验班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对照班按常规进行教学,并将教学效果进行对照比较。3、实验变量① 自变量:自主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教学结构模式。② 因变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能力及水平。4、对干扰变量的控制① 平衡法:按照对等原则选择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当。学生入学成绩基本相等。② 恒定法: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确定后,实验期间学生人数与任课教师相对稳定,控制学生的流动。③ 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都按照规定的课程开课,只是实验班级按学生层次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性学习。授课时要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时间。④ 实验过程实行单盲控制,即仅向相关教师说明课题研究的开展情况,不向学生说明这是有具体指向的实验,以免产生暗示作用,有利于获取真实数据。5、实验检测与评估① 通过学校组织的统一测试,获取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习成绩数据,从而进行分析比较;② 建立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记录和学生学习档案;选择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个案观察,实验教师对之跟踪观察记载;③ 通过专家和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能力测试和教学评价量表,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情况;数量数据用t检验,枚举资料数据用检验,其它资料用模糊检验。3、实施步骤(具体安排见附1:《初、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衔接问题》课题实施方案)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一年。自2007年5月起,至2008年8月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7年5月——2007年8月,为课题的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查找初中各版本数学教材及其他相关资料,了解初中数学中函数内容的编排,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这一部分内容的一些心得体会,了解各学校初三学生的函数学习情况和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与思维水平。组织课题组教师协商制定教学计划和课题实施细则,并请专家领导小组成员进行指导。第二阶段:2007年9月——2008年6月,为课题的实施阶段。主要工作有:利用刚开学的半个月时间了解学生的情况,按不同层次组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小组;积极开展学习小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方法、习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为每个人建立小档案袋,收集成长资料;每半个月举行一次课题组全体成员的交流会,至少要有一名专家领导小组成员到会;在学习函数时进行集体备课,坚持听、评课制度;借助于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革新教学手段;收集数学检测中相关问题的得分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设计一些能力测试和评价量表,检验、记录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区别,进行前测、中测、后测,收集数据。第三阶段:2008年7月——2008年8月,为课题的总结阶段。主要工作有:做好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课题组长撰写研究报告。将研究论文、课堂实录、教案、问卷调查、各项检测量表、研究报告汇总。申请课题结题。五 指导老师对开题报告的意见
六 审查小组意见

②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区别

1、定义不同

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的要求,反映的是教学主体即教师的需要。

教学目标是指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性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教学目标也成为行动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指导范围不同

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对各级各类学校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只是对特定的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

3、特点不同

教育目的具有稳定性,体现了社会的意志和客观要求,是以指令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更多地带有强制性,不具有可测量性。

教学目标较多地体现了教学活动主体的要求,带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可以由教师根据需要加以调整、变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2)总教学目标教育教养扩展阅读:

二者的相同点

1、提出或制定的依据相同

无论是“教学目的”的提出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以课程标准所限定的范围和各科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教育目的。

2、对教学所起的作用相同

无论教学目的还是教学目标,都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对落实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 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

所谓“教学抄目标”,是指“袭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必须以教学大纲所限定的范围和各科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总目标。
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将较为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分明的几个部分,它不但规定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而且提出了达到这一最终结果的一般教学活动的程序,即通过对简单行为的逐个实现达到对复杂行为的最终实现,因而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明确的具体的指导作用,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④ 教学目标的设计为什么必须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总目标

新课程改革推出了新的课程目标,而要把课程目标转化为老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是专很不容易的,这是推属进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之间,我们既要考虑 “ 新课程目标的内涵有哪些 ” ,又要考虑 “ 如何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 以及 “ 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 ” 等问题。所以只有首先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说走进了新课程。

⑤ 教学目标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
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了的一小部分。当完成和落实了每一个课堂小教学目标的同时,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课堂教学目标在45分钟之内,是可以达到的。不是理想目标那样的遥远,可望不可及。
平时人们常说的教学目标,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实际上指的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常常被人们简化为:“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双基”。那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来,又勉强地加上了一个学科情感。这就是如今在教案、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中的三个方面:①知识。②技能。③情感。
有了课堂教学目标,教案中的教学过程的撰写,就可以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了。
教学目标可以对应着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即:一对一的关系。
教学目标也可以对应着教学过程的某几个教学环节,即:一对多的关系。
当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分别完成的所有的教学目标时,这节课的教学工作也就结束了。不是吗
隐含的教学目标就是在教案中,不能写出来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隐含目标的内容就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果将隐含目标在教案中写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容易使得本学科的课堂教学目标产生混乱,以至于不知道是哪一个学科了。
如: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唯物辩证法等。这是要求各个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时每刻都潜移默化地、细雨无声地,灌输给学生的。
如果写出来,每一节课都差不多一样,不但是违反了教学目标的唯一性原则,还会写大了、写多了、写偏了、写远了。有可能就成了是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了,如:政治学科、哲学学科等。
隐含的教学目标不但要有,更重要的是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能体现出来,又不能影响教学主线。还要能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隐含目标的实现,可以借助于教案中的活动主题、活动任务、列举的案例等来实现。如:
①图形图像课中,对比今昔天安门广场全景图的技术实现。
②电子表格课中,判断刚刚设计、输入的公式对错与否,不是某一个,某几个学生、老师的判定的,也不是什么民主投票决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运行一下,就知道了!
③声音信息感觉媒体课上,举例音乐的曲调和歌词的传播信息的特点和效果时,举例“日本鬼子投降后,曾克林帅部入关,在沈阳火车站唱《国际歌》”“抗日时期,冀中平原夜间老百姓让门外来人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在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过程中,还要设计有对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等的评价分数,如:百分制的5分。

⑥ 教学目标的要素,分别包括什么

每门具体的学科目标都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知识与技能: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具体而言,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

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6)总教学目标教育教养扩展阅读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

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了的一小部分。当完成和落实了每一个课堂小教学目标的同时,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课堂教学目标在45分钟之内,是可以达到的。不是理想目标那样的遥远,可望不可及。

平时人们常说的教学目标,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实际上指的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常常被人们简化为:“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双基”。那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来,又勉强地加上了一个学科情感。这就是如今在教案、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中的三个方面:知识;技能;情感。

有了课堂教学目标,教案中的教学过程的撰写,就可以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了。

教学目标可以对应着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即:一对一的关系。

教学目标也可以对应着教学过程的某几个教学环节,即:一对多的关系。

⑦ 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设置教学目标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

2、依据课标、遵循课本版

3、分类设计权

4、三维目标并重

设计教学目标的方法:

方法一:以学情为基础,体现目标设计的针对性

方法二: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呈现目标设计的准确性

(1)了解课程设计要义

(2)掌握学科教学目标的意义

(3)明确教学的必修内容与拓展内容

(4)把握教学的重点内容

方法三:以行为目标为基底,加强目标设计的可操作性

方法四:以教学反馈为手段,反思教学目标的实效性

设置教学目标的注意事项

1、着眼于学生而不是教师

2、着眼于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

3、着眼于近期目标而不是远期目标

(7)总教学目标教育教养扩展阅读: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⑧ 教学内容就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同的。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等。

新课程改革,基于生成性教学思维理念,人们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教学内容,系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的总和,也叫课程。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8)总教学目标教育教养扩展阅读:

教学目标的功能定位主要有以下几项:

1.定向功能

教学目标具有定向功能,使教学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定向开始。因此毫无疑问,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结构要素。

2.激励功能

心理学已经证明,动机是人的活动的推动者,它体现着所需要的客观事物对人的活动的激励作用,把人的活动引向一定的满足他所需要的具体目标。

3.反馈功能

教学目标是一种给定信息,教学结果则是一种输出信息,但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线性的因果链条,因此一次性地通过教学手段一般不能直接得到与目标完全一致的结果。

4.强化功能

学习是艰巨的劳动,并非每堂课都充满趣味和欢乐。在许多时候,学习是不能吸引人的,甚至是枯燥乏味的,这就要求学生有顽强的毅力,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

⑨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的区别和联系

教育目的是最高层次的的概念,它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都要依据教育目的的制定。

培养目标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的培养人的具体要求。

教学目标是三者中最低层次的概念,它更为具体,微观到每堂课甚至是每个知识内容,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拓展资料: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质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
根据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在历史上,因社会制度、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思想不同而异。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古希腊雅典教育要求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斯巴达教育要求培养骁勇善战的人。中国封建社会要求培养明人伦的士大夫。
培养目标,是指依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提出的具体培养要求。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分为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等层次,其中研究生教育又分为博士和硕士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例如,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对硕士研究生的要求是掌握本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而博士研究生则要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教学科目(学科)是教学内容的基本门类。
课程是指各个教学科目与课外活动的综合。
所谓课程目标,实际上就是在教育部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里,要求每个参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关注的内容。
如:信息技术学科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描述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普通高中14个学科的课程目标大都是指如下的三个方面:
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这绝不是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

⑩ 三维教学目标是什么

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专,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属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3、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阅读全文

与总教学目标教育教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