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兰亭序舞蹈教学

兰亭序舞蹈教学

发布时间:2021-01-04 21:22:15

❶ 请问春晚《兰亭序》中,伴舞坐的椅子是什么是什么原理

不用图解 一针见血 告诉你 鞋子脚后跟是金属器材可以和地板套在一起...脚后跟固定死回了...你完全仰答下都没问题.......根本不是楼上说的三脚架立的...估计楼上的没看春晚吧...董卿都解释了....

❷ 兰亭序的原文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

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

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

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

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

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注释

永和九年,岁星在癸丑,三月初三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祓禊活动。许多著名

人士统统来了,年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专访有高峻的山岭主,茂盛的树林,外长的竹

子。还有澄清的急流,在左右映衬环绕,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琴、

瑟、箫、笛演奏的盛况,但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畅叙衷情。这一天,天色晴朗,空气清新,和风

温暖。抬头看到天空的广阔,低头看到万物的众多,藉此放眼观赏,开畅胸怀,可以尽情享受耳目

的乐趣,确实是欢乐的。

人与人的相处,时间很短暂。有的把自己的抱负倾吐出来,和朋友在一间房屋里谈论;有的凭

借爱好的事物寄托志趣,过着放纵性情的生活。虽然各人谋求的和抛弃的千差万别,性格的安静和

浮躁也不一样,可是当他们对接触到的事物感到高兴,被自己暂取得,就愉快地自满起来,不知道

衰老即将来到。等到他们对谋求或者取得的事物已经厌倦了,尽情就随着事物的改变而改变,感慨

也随之而来了。从前所喜欢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变为陈旧的事物,还不能不因此而产生感慨。

何况寿命长短,跟着自然界变化,终究要走向结束。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难道不令

人悲痛吗!

每次我看到从前人产生感慨的原因,同我们好像契约一样相合,没有不对着前人的文章悲伤感

叹,可是心里又不明白会这样。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虚妄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等同是

荒诞的。后来的人看现在,也象现在的人看从前一样,这是多么可悲啊!所以我把与会的人一个一

个地记下来,并且把他们所作的诗抄录下来。虽然时代不同,事情也两样,但是人们产生感慨的原

因,那情景还是一样的。后代阅读的人,也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吧。

(2)兰亭序舞蹈教学扩展阅读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

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

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

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

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

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

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

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

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

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

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后人以启迪、思考。

❸ 春晚兰亭序里弹琵琶的伴舞的人为什么会坐在空中,还不会倒 那东西可以在那里买到

她们腿上安了一个特制的支架。
腿弯曲时可以固定住,不会摔倒,看起来就是凭空坐着的。

❹ 谈谈如何编舞

说到编舞,就两个字,可分量很重.有总的编舞的方法,可每种舞蹈又有各自的特点,考虑的重点又有不同之处. 这里我先就总的编舞来谈谈,在谈拉丁. 一般情况下是有了舞曲才进入舞蹈语言(台词)的创作.在这以前多是编导的创作构思阶段,有人把它称为"案头工作".产生舞曲以后,就要设计舞蹈语言了-----包括舞蹈动作,组合和构图等的创作. 舞蹈动作的来源,一是来自生活动作的提炼;一是来自中外古今的"舞蹈素材".而要使它成为你说需要的舞蹈语言,就要根据内容,人物的需要去提炼和琢磨. 第一,舞蹈源与生活而高与生活.所以编舞时情是动作的信息.情动于衷而形于色,于是就产生了舞蹈的动作.因此把体验感情作为动作的原动力.那么编舞先弄清你要表现的人物的感情和性格,这常有两种做法:其一是设计出人物连绵不断的心情和意识去琢磨动作.其二是使自己先进入角色,要作品中的人物在自己身上活起来,在深入角色的基础上在根据自己积累的生活,舞蹈素材物色和提炼此情此景所需要的舞蹈形象. 第二,艺术的宗旨是展现自我.所以动作的典型性是编舞成功的要点.典型性的舞蹈动作不是越宽越好,而是个性越请越好.所以编舞要有突出的性格和明晰的感情.第三,动作不在"繁"与"简"能突出“意境”则灵.舞蹈作品的意境是把主题思想转化成为"诗情画意"的艺术构思,是“情”和“意”与“景”与“镜”的统一,是人们比现实生活中想的更高的东西。从以上几点设计出符合我到作品的基础动作。有了基础动作在编组合时要注意要编的生动、流畅、感人。1,组合时要有对比性的变化。要使情感感鲜明,使舞蹈更生动。就象说话要生动要抑、扬、顿、挫一样舞 蹈动作也要有对比和变化,并使其流畅自如。 对比变化不应是形式上的安排,而是物内心情感的促使。关于对比有时间上的快与慢、强与弱、延长与短暂---等。有空间(造型)上的大与小、高与矮、方与圆、放与收、静与动、点与面---等。 2,很多舞蹈要有必要的重复、再现。音乐作为声音艺术,转瞬既逝,作曲家为使听众能留下深刻的印象,重复、再现是重要的办法之一。舞蹈和音乐同属时间性艺术,舞蹈虽占有空间形象,但不能把所强调的象“雕塑”一样永远静止在那里不动要人观赏,所以重复、再现是比不可少的。只是较高水平的编舞者的重复、再现又略有所不同,就象中国书法《兰亭序》中的很多“之”一样。其次,编舞另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是构图。这在集体舞和队列舞中常见,我这里不做具体的阐述了。以上是我对总的编舞的方法的一些看法,任何舞蹈都遵循它。可针对具体的舞蹈需要的重点又有多偏重。舞蹈就参加者和舞蹈的目的作用分为:公众舞蹈和剧场舞蹈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分为:现代舞、新创舞(当代舞)、芭蕾舞、古典舞、民间舞、民族舞、国标舞根据表演的形式特点划分为:独舞、群舞、双人舞、音乐舞蹈史诗、组舞、舞剧根据舞蹈性质和题材特点分为:情节舞和情绪舞根据社会作用不同分为:自娱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国标舞本属公众舞、双人舞、情绪舞、自娱性舞蹈,所以本是两人以自娱为主的,用你的情绪来感染周围的人。可随着舞蹈技术的发展和提高现在也成了一种常在舞台上表演具有感人情节的表演性急强的双人舞蹈(不包括国标中的队列舞)。所以国标的编舞也显得由为重要。拉丁的编舞中表演和比赛又有所不同。比赛中是以检阅舞蹈风格、舞步的规范化为主。所处的环境四面迎宾,裁判员也在四周。所以编舞首先要考虑到能让四面的裁判员和观众清晰的看到你的背号,因此你的舞蹈组合要不停的转换方位,而不能始终对着一面。舞步也不用多么的复杂,能体现舞蹈的风格和特性就好。而为了在更多的选手中要显的出众和显眼(所谓的上场很靓),舞蹈的组合就要在时间上有快与慢、强与弱、延长与短暂---等的对比;在空间(造型)上有大与小、高与矮、方与圆、放与收、静与动、点与面、双人重心高、中、低---等的对比。而在世界级的比赛中,套路是已有的,可在比赛时你才知道要比赛的音乐是什么基调的,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所以体现音乐时你的那些对比是灵活的运用的。表演中不但要注意比赛编舞的这些,更要给舞蹈赋予内在的东西。因为音乐是你已有的(不象国际比赛是不知的),所以你更要清楚你要表现的是什么样的人物,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情节。赋予舞蹈以内在的东西,要人觉得有味道(舞蹈的内涵)。譬如舞蹈本是不要缩头的,在在内心表白是你会看到一些舞蹈大师就正因为缩了一些而使舞蹈更具魅力和味道。那么所谓的重复、再现在这里就不会看起来是完全一样的东西,因为同样的动作不同时间所要表现的东西、部位是不同的。

❺ 教学《兰亭集序》的开场白

书圣——王羲之,诗圣——杜甫,文圣——孔子,武圣——关羽,画圣——吴道子,茶圣——陆羽,引入。

❻ 兰亭序真迹大小

大小未知,因为王羲之真迹《兰亭序》随唐太宗殉葬。

存世兰亭集序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是唐朝冯承素摹本。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

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以便与其它摹本相区别。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

《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一般的笔法真是让吾等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赞叹于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赞叹于王羲之如水般流畅的文采。

(6)兰亭序舞蹈教学扩展阅读:

书法赏析

谈论魏晋书画艺术。人们总会将它与“形神之辩”的审美趣尚相联系起来,从“形神兼备”发展到“离形神似”,讲求自然。顺乎神理,在艺术上这是形式表现和精神内涵的关系,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

华美与质朴的相结合,由此产生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品格。后来又将它上升到“得意忘形”的境界,使书画艺术从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表现转向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抒发。这在晋代的书法艺术中就出现了追求“韵”的审美趣尚。

从流传的晋书墨迹来看,晋人尚韵,其主要表现为自然天成、和谐畅达的柔性美。王羲之就是晋代书法的杰出代表,后世尊为“书圣”,其《兰亭序》法帖也被尊崇为“天下第一行草”。

《兰亭序》在王书中虽不及其行草书札,但作为一种典雅、双逸、潇洒的时代风格是无人能超越或与之相伴的。

那种疏朗有致的布局,挺秀双逸的风神,变化多端的笔法,纵横自如的取势,使后世学书者感到面对的是一座既平凡又神秘莫测的城楼,往住不得其门而入,单看其用笔的丰富,就有藏锋、称饰、挂笔回锋,牵丝、映带、由方转圆、由圆转方等种种奇妙变化,有些横与波挑又带有隶书遗意,变化莫测,时出新愈,平和之中见奇纵,这也是《兰亭序》永久的艺术魅力所在。

所谓“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唐·孙过庭语)正应是对《兰亭序》之神最恰当的评语。

❼ 春晚中JAY唱兰亭序的伴舞是悬空坐着的吗

有支假

❽ 兰亭序简介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一般的笔法真是让吾等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赞叹于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赞叹于王羲之如水般流畅的文采。

王羲之《兰亭序》又名《临河序》《兰亭集序》《禊帖》等,28行,324字。东晋永和九年(353)王羲之书,米芾誉之为"天下行书第一"。真迹殉葬昭陵,有摹本、临本传世,以"神龙本"最佳。此帖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之间的萦带,纤细轻盈,或笔断而意连,提按顿挫一任自然,整体布局天机错落,具有潇洒流丽、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此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集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8)兰亭序舞蹈教学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他的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相关作品

兰亭修禊:典故渊源

兰亭修禊:冯承素摹兰亭序

兰亭修禊:赵孟頫兰亭修褉图卷

兰亭修禊:文征明兰亭修禊图

兰亭修禊:唐寅兰亭修禊图卷

兰亭修禊:钱贡兰亭诗序图卷

兰亭修禊:沈时兰亭修褉图卷

兰亭修禊:许光祚兰亭图并书序卷

兰亭修禊:樊沂宴饮流觞图卷

兰亭修禊:佚名兰亭修褉图卷

兰亭修禊:傅抱石绘兰亭修禊图

书法赏析

谈论魏晋书画艺术。人们总会将它与“形神之辩”的审美趣尚相联系起来,从“形神兼备”发展到“离形神似”,讲求自然。顺乎神理,在艺术上这是形式表现和精神内涵的关系,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华美与质朴的相结合,由此产生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品格。后来又将它上升到“得意忘形”的境界,使书画艺术从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表现转向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抒发。

这在晋代的书法艺术中就出现了追求“韵”的审美趣尚。从流传的晋书墨迹来看,晋人尚韵,其主要表现为自然天成、和谐畅达的柔性美。王羲之就是晋代书法的杰出代表,后世尊为“书圣”,其《兰亭序》法帖也被尊崇为“天下第一行草”。

❾ 谁给我提供一些古风古韵的歌曲和舞蹈、MV也可以

yinyue《倾尽天下》、《为龙》、《伶仃谣》、《白衣》、《枯叶之蝶》、《风起天阑》、《红颜》、《醉仙歌》、《闻战》、《再逢明月照九洲》《雨碎江南》、《长相思》、《乱红》、《踏古》、《枉凝眉》玄觞---千秋月别西楚将
晃儿---华胥梦
音频怪物----枯叶之蝶
winky诗----历书江山
河图-----且试天下
玄觞-------妻书
小诗----菁华浮梦
苍狐----风华录
墨明棋妙----清明上河图
弦雾----月夜梦回
FINALe ---只如初见
晃儿-----天真
晃儿 音频怪物-------醉仙歌
安年------束竹令
轻薄の假相-----纨绔
晃儿-----梦回醉暖
河图-----寒衣调
童丽:月满西楼、烟花三月、春江花月夜、梦江南、六月茉莉、西湖春
董贞:相思引、情醉、美人浴
黄思婷:自由、情缘
青燕子:花非花
许嵩:半城烟沙、断桥残雪、庐州月
后弦:昆明湖 、若相惜、唐宋元明清
储兰兰:江雪
仙剑问情 萧人凤
痴心等待 郑秀文
流光飞舞 陈淑桦
蜀绣 李宇春 胭脂泪(聊斋3插曲)--罗永娟
梅雨帘--段玫梅
倾尽天下--群星
昆明湖--后弦
花甲--后弦
悔过诗--张敬轩
岁堤春晓--罗志祥
花恋蝶--南拳妈妈
风雪梧桐--南拳妈妈
醉青楼--范逸臣
画中仙--金莎
长相思-SHE
青衣--马天宇
青花瓷--周杰伦
兰亭序--周杰伦
琵琶语--林海 纯音乐
琵琶怨--纯音乐
踏古--纯音乐 倩女幽魂--古筝
画心--古筝
wu
相思引 爱莲说,梅表姐,扇舞丹青,逼上梁山,水墨孤鹤,乡愁无边,孔乙己,我欲乘风归去,桃夭,胭脂扣,贵妃醉酒,水乡清音,茉莉情怀,玉步摇,一片绿叶,中国结,丽人行,花非花 ”
较为详细的:
序号 节目名称
1《嵩山晨曲》 2 《鱼儿》 3 《拓》 4 《龙飞凤舞》 5 《汉宫秋月》 6 《梦与鸟飞》 7 《问道武当》 8 《且吟春语》 9 《兰陵王入阵曲》 10《秦淮河上》 11 《桃花扇随想》 12 《采桑》

1 《芳春行》 2 《伤秋》 3 《月影霓裳》 4 《月满春江》 5 《小城之春》 6 《日出》 7 《洛神》 8《在水一方》 9 《乡愁无边》 10 《春逝》

1 《小薇·小薇》 2 《海上花》 3 《流光花影》 4 《红豆》 5 《红玉丹心》 6 《姽婳将军》 7 《唐人三彩》 8 《罗敷行》
mv
http://tieba..com/f?kz=857431215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858828

❿ 兰亭序全文

1、全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

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

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3、出处:魏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4、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10)兰亭序舞蹈教学扩展阅读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

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一般的笔法真是让吾等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赞叹于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赞叹于王羲之如水般流畅的文采。

王羲之《兰亭序》又名《临河序》《兰亭集序》《禊帖》等,28行,324字。东晋永和九年(353)王羲之书,米芾誉之为"天下行书第一"。

真迹殉葬昭陵,有摹本、临本传世,以"神龙本"最佳。此帖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之间的萦带,纤细轻盈,或笔断而意连,提按顿挫一任自然,整体布局天机错落,具有潇洒流丽、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此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阅读全文

与兰亭序舞蹈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