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面对当前教育现状,怎样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先做好思想工作,育人先育心,有了动力一切也就ok了!
② 如何提高我县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水平
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质量有新突破
2013年,东丽区通过实施“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以“常态课评比”、“我的模式我的课竞赛”为载体,打造高效课堂。全国“我的模式我的课”推介会在东丽区召开,陆续接待了来自山东、河南等省市的700余人次来东丽区观摩高效课堂。此外,东丽区通过编辑备考策略5本指导用书,以及召开期中、期末教学质量汇报会等实施科学备考,小升初各科合格率均达100%,中考成绩大幅度提高,全区平均分与天津市平均分相比,比去年提高近35分,500分以上学生比去年增加131人。高考成绩在全市招生计划减少4890个的情况下,全区本科整体上线率比去年提高3.36%。
打造人文校园
素质教育出新成果
2013年,东丽区各中小学实施“快乐德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实施“学生健康行动计划”,关注学生身体健康、饮食饮水健康和心理健康,建成标准化心理咨询室52间;实施“阳光体育”,开展大课间评比和体育艺术“2+1”活动;打造书香校园,通过开展亲子共读、读书节等活动,培养师生的读书习惯,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此外,东丽区各中小学积极参与文体科技活动,成绩位居全国、市级比赛前列。其中,东丽区实验小学舞蹈参加全国文艺展演;两所小学分别获全国十佳科技学校称号和天津市“天文节”唯一创新奖。
人才强教强校
师资建设迈新步伐
东丽区以“领雁、领航、精英、青蓝、双师、耕耘”等六项计划,借助北京优质教育资源,与和平区重点中小学牵手,邀请英国专家和加拿大籍教师开展培训等途径对校长、教研员、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职业学校教师及全员教师进行培训。同时,东丽区评选了“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学科首席教师”及“区级、校级学科带头人”,成立了“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和特级教师个人工作室,组建研究团队,组织全区校长、机关干部和教师全员业务考试,并将考试成绩作为确定骨干教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
加强师德建设
教育服务能力有新提高
东丽区开展了加强师德专项督察和考核,“好教师标准大讨论”、“争做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师德事迹报告会”和“千名教师访万家,万名家长进校园”等活动,教师深入8500个家庭,电话访谈家长21.5万人次,家长进校园15万人次。此外,东丽区还通过实施“平安校园创建工程”,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强化人防技防管理,有效杜绝学校安全事故发生。
③ 前我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华晨教师培训为您解答,满意请采纳~
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
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师资力量不够,
一些的教学的配备设施不够。
应该采取的措施就是提高教师整体的素质,
然后配备教学设施
④ 我市基础教育质量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怎样解决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过分强调甄选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回励的功能;过分答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过分关注评价的结果,而无视评价过程本身的作用与意义;评价内容过于关注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和发展潜能的评价;评价方法过于关注“量”的呈现,而忽视“质”的呈现;评价主体过于单一,而忽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等.
一是在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关注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传统,在国际上可以说是我们的优势.二是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经验.三是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以学科为中心是我国延用多年的传统,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很多现象和问题是无法用一个学科知识去解释、去探究的.
四是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加班加点、一个字看上几十、上百遍.
⑤ 当前我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过分强调甄选与选拔的功能,忽视回改进与激励的功答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过分关注评价的结果,而无视评价过程本身的作用与意义;评价内容过于关注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和发展潜能的评价;评价方法过于关注“量”的呈现,而忽视“质”的呈现;评价主体过于单一,而忽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等.
一是在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关注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传统,在国际上可以说是我们的优势.
二是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经验.
三是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以学科为中心是我国延用多年的传统,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很多现象和问题是无法用一个学科知识去解释、去探究的.
四是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加班加点、一个字看上几十、上百遍.
⑥ 对整体提升我市学前教育教学质量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请参考:
二.联系教育教实际深入展党史、增党性、先锋主题实践
党委牢牢握科发展创办流艺术教育品牌校发展主题紧紧围绕庆祝建党90周展系列创先争优实践增强党员光荣、责任、使命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1.继续落实党员干部联系师制度党委员每联系党支部联系级部联系1—2教研组;要主参加指导各支部展争创构建完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入展党员结帮扶困党员师带徒等每名党员至少联系1名教师、2名使党员真牢记宗旨、系群众先进
2.深入展本教育课堂改革党员干部坚持每周听课评课制度;教育教改革做表率
3.组织建党90周庆祝评选表彰先进党支部优秀***员注意同岗位选树批代特征鲜明、具强烈召力党支部党员先进典型特别注重选树平凡岗位、教职工身边先进典型做每办公室、每部门级部典型身边典型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工作整体水平加典型选树宣传力度推批校叫响、影响先进支部、优秀***员典型代表
4. 继续抓五诺机制落实展新***承诺搞领导点评群众评议形创先争优效机制党组织党员承诺要科制定目标措施任务责任解落实每部门形千斤重担挑、肩指标任务落实体系
5.创新校党建宣传工作营造创先争优浓厚氛围充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新闻媒体等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宣传***光荣历史丰功伟绩;二要宣传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三要宣传新期加强改进党建设重意义;四要宣传优秀典型先进事迹;五要宣传全市我校教育事业取突通宣传教育唱响***、社主义、改革放、伟祖主旋律增强广干部职工使命、责任荣誉
6.计划安排两教师党课安排三党课
7.计划暑假期间组织党员外考察习接受党史教育
三、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
1.强化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力、优化结构重点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标准、条件程序认真执行***推荐、考察预告、任前公示、试用期等制度规定认真做干部选拔推荐工作级选任干部提供客观信息党委员要关护每干部、注重与干部思想交流及选拔推荐员参加级关干部培训习
⑦ 1.您认为目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局采取哪些措施改变目前的现状 2.你对
1 社会大环境的负面效应。学校教育一周的效果,在周末两天就会被上网,玩回手机,看各色影视答剧冲击的荡然无存。
应对措施,不是禁止上网,禁止使用手机,而是引导,开放式管理和应用知道——除了上网玩游戏,还可以做很多事,例如查资料,搜集整理专项知识,网络学习。手机,也可以用来帮助学习。
⑧ 制约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制回约学校的更好发展答。
农村教师待遇落实不好,致使教师不安心工作,想调动、
跑调动的教师多,教师队伍不稳定。
、初中专任教师队伍质量不高。存在专业不对口,所学专业与
所教专业不相符,小学教育专业教中学专业课,非英语专科教师
教英语,薄弱学科教师紧缺。学校学科教师配备结构不合理,影
响了学科教学和学校质量的稳步提高,致使部分学生放弃学业,
影响了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⑨ 南宁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
2006—2010年,是南宁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也是南宁市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奠基时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平台的构建,为教育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教育发展要有新思路,教育改革要有新突破,教育工作要有新举措。为进一步加快实现我市教育跨越式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我局在认真总结“十五”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计划实施情况 “十五”以来,我局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转观念、提素质、抓改革、促发展、求规范”的发展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 2005年,我市小学在校生人数为56.25万人,每万人口有小学在校生867人,初中在校生31.74万人,每万人口有初中在校生489人;小学和初中的辍学率分别为0.03%和1.20%,低于我市“十五”计划设定的指标(小学0.5%以下,初中3%以下),适龄儿童毛入学率为104.86%,小学毕业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98.37%,与“十五”计划的要求尚差0.63个百分点;初中毕业升学率为64.2%,初中毕业升学率城乡差距较大,市区已达90%以上,县乡(镇)不到50%;马山、隆安两县的“两基”攻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并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6月19日,隆安县顺利通过自治区政府的“两基”验收,并已报教育部审批。马山县也已于10月24-27日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评估验收,全市提前2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 (二)高中教育进一步发展。 2005年,全市共有高中阶段学校121所,其中普通高中88所,在校生10.75万人,教师5762人;职业高中33所,在校生1.99万人,教师1183人。平均每万人口高中在校生数为196人。已立项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为18所,占全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立项总数的1/6,其中市二中、三中、三十六中、武鸣高中、横县中学、市八中、十四中、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南宁外国语学校、宾阳中学、邕宁高中、一中、三十三中、宾阳高中、英华学校已通过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同时,市一职校、六职校、横县职校通过了自治区教育厅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复查评估,优质高中资源已达全市高中教育资源的36%。城区普通高中普遍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经验,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2005年高考又获大面积丰收,本科上线率及文、理科尖子生所占比例均列全区前茅。 (三)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健康发展。 目前我市城区学前3年幼儿入学(园)率为98%,但农村学前教育严重滞后。全市幼儿园在读人数为5.61万人,小学学前班在读人数为6.47万人,学前儿童入学(园)率仅为55%左右,与“十五”规划设定的目标差距很大。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2005年,全市有特教学校7所,在校生591人。此外,还有1285名特教学生分散在各校就读,盲聋哑、弱智“三残”儿童入学率达83.1% 。我市的盲聋哑学校作为全区盲教资源中心,正在发挥示范、辐射功能;市儿康培智学校的孤独症纠正训练已初显成效,其影响力已达我国西南地区。 (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经过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调整,深化办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教学模式与课程结构“三项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1—2005年,全市职业中学均超额完成年度招生任务;各公办学校形成了2—3个相对稳定、各具特色的骨干专业,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了较大的提高。至2005年,全市有职业中学34所,在校生2.04万人(含职业初中525人)。全市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年培训农民50万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