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谈谈你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我在此谨谈谈我对教师职业及相关一些问题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巧的是我出身于教师世家,小时候的梦想也曾是当一个让人称道的好教师,但因为我考大学的那几年教师职业恰好不被推崇,我忍痛未报考师范类大学;到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又有一个留校当教师的机遇,但我就读的那个大学有一个让我当时很不愿接受的规矩:必须先当一年军事管理干部,然后才能回教研室做教师。我非常不理解并请有意留我任职的教研室领导向系领导请求为我破例,但终于未获准许,我也就愤而离校了。自此我就与教师这个职业彻底绝缘了。当然,也许将来我从现在的工作岗位上退休以后,可能会有机会争取到一个做校外辅导员的机会,补此旧梦作为安慰。
要说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我不得不从唐代大散文家韩愈的《师说》谈起。他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三分法概念数千年来深得人心,但历史走到了今天却似乎又有了很大的不足,因为它仅仅谈及了作为教师的三项具体工作任务,遗漏了很多其它问题,比如“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在启功先生接受北京师范大学委托为该校拟写校训之时,他非常精到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答案即是八个大字的北师大著名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如套用韩愈的语式,可概括为“富学、范行”两句。可以看到,韩愈的三句话,侧重于教师的三大具体的工作任务,即:传道、授业、解惑。而启功先生的两句话侧重为师的标准。我个人认为,这两句话的重要性当在韩愈的三句话之上。
但问题在于启功先生的标准主要讲的是作为教师的外在标准,而对作为教师的内在品德却没有提及,大概老先生认为:既然投身教师这个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职业,其为师之品德是不须多言的了,所以老人家无庸置疑地大胆舍弃了。
只是现实世界却残酷地证明:老先生片面了。何来此言呢?
我在检察机关从事刑事检察工作,因工作习惯比较关心全国各地发生的各类刑事案件。在各类刑事案件中,让我最感到痛心甚至感到恐惧的莫过于教师对于学生的犯罪了。这些我们最信任最尊崇的人怎么了?结论是:师德匮乏,并逐步发展到恶性膨胀。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应该在富学、范行前面再增加一句:修德。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教师的师德是非常高的,但正因为个别教师的丧德恶行太过令人恐惧才反面印证了教师“修德”的重要性。
我们还有必要继续进行推进式思考。
以上所述,无论是修德、富学、范行,还是传道、授业、解惑,都是把社会作为一个主体,片面地对教师职业者定要求派任务。但据我所知,作为一种社会分工、作为一个职业,教师的肩上承担着我们太高的期望和太重的责任,以至于有许多教师在重负之下被压垮了,比较引人注目的表现有改行和沉沦两种,其实还有一种不那么引人注目的表现,那便是勉为其难地支撑直至实在撑不下去造成人格、经济、家庭乃至方方面面都彻底破产,甚至被社会遗弃。与那些因沉沦犯罪而罪有应得的个别人相比,这些因无力支撑而濒临消耗殆尽的大多数实在是令人深深地同情和痛惜,也让我们不得不再进一步地深思:怎么了?怎么办?
可能不得不回到国家与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群体的责任上来。因为我们片面强调对教师提要求、压担子,但我们不知不觉中忘记了社会对教师所应该承担的责任。重视教育和尊重教师因为这些年来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共识,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句非常凝炼的口号:“尊师重教”。但是我感到我们的认识水平和我们的政策导向离实际效果仍有很大的距离,常常让人觉得这句口号是非常地空洞和飘忽:第一,我们可以发现“尊师”与“重教”在逻辑顺序上排错了,应当把“重教”排在“尊师”之前,即并非因为要“尊师”才“重教”,而是因为要“重教”才“尊师”。第二,在“重教尊师”的口号和政策导向之下还缺少一个有效的中介使教育真正得到重视、教师真正得到尊重,正是因为这个中介的缺乏,使“重教尊师”的政策不得落到实处、不能取得实效。这个中介应该是什么呢?套用一个经济运行的术语,我认为应该是:投入!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在“重教、尊师”后面再增加一个能够避免使“重教尊师”的好政策流于空洞的新概念、新词汇:投入!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语词系统:
(一):重教、尊师、投入;――对社会的要求;
(二):修德、富学、范行;――对教师的要求;
(三):传道、授业、解惑。――对任务的要求。
前列第(一)项重在强调社会对于教育事业特别是对于教师的责任;第(二)项重在强调教师对于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责任;如果有了这两方面的基础,则第(三)项中,对教师职业任务的要求将是很容易完成的。
以上是我对优化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素质和办好教育事业三方面事情的一点个人认识。
Ⅱ 通过学习教育学,你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什么感悟
教师已经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既要教学生知识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还要衔接好家长工作。
Ⅲ 魅力教师这篇文章的感悟
前段时间细读了《魅力教师的修炼》这本书,书中分别是从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教学魅力、形象魅力、语言魅力、沟通魅力、反思魅力多方面因素,来体现教师的“魅力”,书中汇集了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智慧与心得体会、经验,他们的点点修炼心得如甘露滋润着每个教师的心田,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这本书有太多的细节,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魅力,太多的艺术,需要我去追逐,去领会,去反思,去品悟。每一项修炼都让我受到启发和深思,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自己在日常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读罢此书,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还有那么多的地方做得不够完善。每个修炼都可以成为我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指领。
书中前言中说:所谓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正所谓《学记》有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如何向魅力教师迈进呢?
一、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
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撼人心魄的冲击和辐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有道是“要给人以阳光,自己心中必须拥有太阳”。严,不仅是严格要求学生,更应该从自我做起。教师真正的权威,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已心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已带头不做。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
1、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表现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当了教师就应该像陶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所有的学生,无论是富裕的还是贫困的,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调皮的还是听话的,都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爱,教师奉献出的爱心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盏盏烛光。
2、教师的人格魅力其次必须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作为教师不必因为那些有一官半职的人在你面前颐指气使而生气,也不必因为那些“暴发户”们在你面前一掷千金而自惭。如果你能以满腔的热情去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在学生的心目中,你的地位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3、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表现为诚信、公正和廉洁。一个真正有魅力的教师,总是为人正大光明,办事言行一致,处世廉洁自律。他们“言必行,行必果”,他们正气凛然,疾恶如仇,对社会的丑恶现象敢于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决不丧失人格。
二、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魅力征服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学生之所以崇拜老师,除去尊敬老师的高尚人格外,还在于他们能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得到指点,受到启迪。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一个没有丰厚而广博的学识的教师是不可能胜任教书育人工作的,更不可能有魅力。一个有魅力的教师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大量的事实证明,现代学生不喜欢那种古板、单调的教师,而是喜欢那些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会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
三、教师要有丰富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要使语言具有亲和力,就要注意平时言谈要和蔼可亲如春风化雨细细密密润禾苗,如清泉小溪涓涓滴滴入心田;课堂上和学生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语言要自然亲切,热情明快,做到活泼而不庸俗,文雅而不晦涩;对学生的提问、辅导解答要不厌其烦;课下可以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进行无拘无束的交谈。学生学习上有失误或做了错事也能够循循善诱给予正确指导。学生生活中有苦恼或痛苦,教师要给予关爱,即使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也会让学生心中燃起暖暖的爱意。人们都说: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学生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可见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四、教师要以独特的教学风格教育学生
教师最靓丽的生命在课堂。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的第二次创造,是教师精神生命发展的实现过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在课堂上会演绎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尽管有规定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却没有固定的台词,课堂教学给予了教师充分的空间,可以自由驰骋,自由探索。从书上的例子可以得出要做到这点必须要求自己: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五、教师要以端庄的形象魅力影响学生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优美的形象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变得谦逊敦厚、温文尔雅。
1、教师的仪表美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的教态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师要反思一下自己促进成长
一个真正有魅力的教师总是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难免会犯错误,只要他直面自己的过错,向学生诚恳地承认错误,并努力改正。就是真正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见,反思对于教师的重要性。善于思考必定受益无穷,因为思考可以化解矛盾的症结,使僵化的思维方式疏通,变得清晰,构建新的思维和理念。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勉励自己: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
Ⅳ 关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感受
对于一种工作,时间长了总会有自己的感想,我也一样。我是一个普通的幼儿园老师,版接触幼儿园工权作两年多了,回想两年来的点点滴滴,有很多失去,也有很多收获。
还记得刚来的时候,对于这里一切都是陌生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小孩子都是新面孔,如今我在这里工作也有两年半了;而对于幼儿园的工作我也有了彻底的新的认识。渐渐的,工作进入了正轨,同事之间也由不认识慢慢变成了好朋友。
幼儿园的工作真的很辛苦,因为学龄前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限,所以孩子的事情,教学的事情,班里的事情每一项都必须亲历亲为,而园长对每件事的要求还都这么严格。尽管如此,可这并不能影响我们的好心情。我们有健康的心态,平和的心情还有耐性,而这一切都来源于我们的孩子。谁说小孩子不懂得感情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就会收到他们甜甜的吻和纯纯的笑容。朝夕相处已然让我们成了亲人,他们就是我们的天使,我们快乐的源泉。
幼儿工作的核心是“爱”。假若你的心里少了爱,那你肯定不适合在这里。所以,现在的我们都在快乐充实的过着我们的每一天。
这就是我对幼儿园工作新的感想,借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就是:“累,却快乐着。”
Ⅳ 幼儿园儿教师教育感言
幼儿园儿教师教育感言应该从对教师责任的认知、对幼儿园教育的看法、对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感想这三个方面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