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免费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免费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0-12-31 17:39:37

Ⅰ 有关于《传统美术教育与现代美术教育的区别》论文吗

还没的人帮你解决的啊,哥哥我帮你弄了篇来给你看看,太长了分三步哈可要看清楚了:
一 .2004年12月,“艺术教育与文化理解”亚洲地区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秘书长章瑞安在其发言《中国中小学艺术课程概况》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发展显著滞后。在中小学艺术教育方面,存在着与时代、与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有些弊端日益凸显,并制约着艺术教育教学的进展。我们正经历着一次最深刻、最广泛的教学改革,主要是课程改革”。这段话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十分必要并已经启动,二是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认为“课程的改革要转变课程的功能:由单纯的重视知识转向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可见,中小学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艺术修养,这就要求与之关系密切的上层建筑——高师美术教育,也必须为中小学提供合格乃至优秀的艺术师资而进行深入改革。对于高师美术教育来说,改革不仅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笔者认为,思考和探索高师美术教育如何与时俱进、适应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改革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其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实施的主要困难在于理想师资的缺乏和课程整合的不易,前者主要由高师美术教育与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脱节造成;后者则主要归咎于美术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整合意见的分歧。而这两个问题都可以通过高师美术教育改革来解决。
由于当前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已转变为“以能美化自身和环境,能了解和享受人类创造的美术文化,能以美术为工具进行基本的交流与表达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通过美术实践使人格受到陶冶为教育目标的美术教育”,所以,笔者特别对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前后的大致情况及其对高师美术教育提出的不同要求作了较为详细的对比:
从下表可以看出,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为高师美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改革与发展的契机。换句话说,高师美术教育已被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推到了被迫改革的边缘。然而,高师美术教育应该如何改、往哪改就成了高师美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问题。
显然,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需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这为高师美术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提出了挑战。在此,笔者认为美术(包括绘画、工艺、雕塑、设计、美术史等内容,建筑除外,下同)音乐(包括声乐、舞蹈、演奏、指挥、音乐史等内容,下同)主辅修人才培养模式即是高师美术教育为适应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而做出的积极回应,是具有高师特色的、培养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需求合格师资的捷径。

Ⅱ 关于美术教育的论文题目

美术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美术教学既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根据美术教育的特点提出来的。这种源于美术本体;但又超越美术本体的价值功能,对美术教师提出了双向要求。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大胆投身于改革实践;同时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在美术创作活动中能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质疑和探索,并且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美术教学是一种形象塑造与审美欣赏的特殊文化教育,它不但作用于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而且还作用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确立学生实践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具备主动积极的学习心态,产生执着的探索精神。这就要求主体主动参与,唤起创新,培养实践能力。 要注意学生创作潜能的开发,真正地给他们探索知识,探究问题的空间,既要让学生积极思索,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要让学生大胆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具有独创性。想象力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能力。爱因斯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主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是知识的源泉”。有了创造性想象的参与,就能借助过去的经验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提出新假设,又在新的层面上进行新的想象。 要发挥学生灵感与直觉的作用。直觉是一种与知觉思维有关的直接观察事物的心理活动,它包括灵感,启示和顿悟,是创新的先导。而灵感又不会长期静止停留,它往往是稍纵即逝。教师要敏锐地观察了解学生接触到美术作品后的系列心理活动变化,由能动思维起动到发散思维启导,再到创新思维结局,让学生迁移知识,进行美术的创造活动。 激发学生的创新,还应当借助具有审美价值的教学内容,创设身临其境的情景,让学生在艺术作品魅力的作用下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产生创作欲望,表达自身感受。美术教育的创新,追求一种自由、和谐、情景交融双向交流的氛围,不同的学生因其自身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审美体验,许多创新的因素就蕴含在其中。 新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它既体现在教育观忘上,又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所有教学活动中,这就要求在美术教学中处理好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后的结果之一是进行美术创作活动,而美术创作活动又必须借助于美术语言。 所谓美术语言,一是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诸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料等;二是指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它为创造活动提供了最适宜的环境。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就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1

Ⅲ 初中美术教师有了教育局发的辅导学生的获奖证书、县级论文、县级公开课可以晋升中学一级职称吗

需两个县级以上辅导奖、论文奖,一个县以上优质课奖项。其他个人奖项如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亦为优先条件。总之五大项必备三项。详查《·····省教师晋职条件》

Ⅳ 需要关于美术教育论文- -急

你的美术教育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毕业论文怎么写?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综合性地运用几年内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个问题,在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所学知识得到疏理和运用,它既是一次检阅,又是一次锻炼。不少学生在作完毕业设计后,感到自己的实践动手、动笔能力得到锻炼,增强了即将跨入社会去竞争,去创造的自信心。这里仅将我们教研室老师近年指导本科毕业生论文中的体会整理出来,希望能对学生毕业论文有所帮助。

选择一个相关的题目,应该是你感兴趣并且和你所学的专业相关的。

进行文献检索,查找有关这个主题的所有研究成果,并且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广泛的吸收别人的成果的同时,思考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和看法,这是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一步。

参考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先写出大纲,再增加内容形成草稿,反复修改,最后定稿。

需要注意地问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

Ⅳ 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在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平时说理论联系实际,即我们要接受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技能,仅凭口头说教是不行的,必须得通过实践。
对于美术的学习也是这样。首先我们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即通过美术的学习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通过学习个体即学生本人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来体验美术活动和乐趣。
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艺术实践的能力却可受到内在及处在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一,个人兴趣是学生艺术实践的源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个领域非常热爱的人,必将对这一领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美术教育,而出类拔萃者则为数不多,所以我们不能苛求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一名画家,因为初中阶段的教育是基础教育,只有在整体培养的基础上去发现,挖掘其具有艺术素养的学生,使其在文化修养提高的同时,艺术天赋也不至于被埋没,丢失,这就需要课余时间多向这一方向倾向,以不至于象古时的方仲永,久而生疏,直至成为一名平庸之人。
其二,重视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导地位。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解放思想,一改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这就要看教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在初中美术的教学中,我也尝试过让学生主动的观察事物,表现事物,
让他们体味其中的乐趣。而学生自身的顽皮性和依赖性以及意识形态的不成熟性,成为他们自主学习中的最大障碍,长期以来被动的接受,不动脑思考,老师布置点我完成点的思想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根本不会去挖掘教材之外的东西,也根本不会顾及课程的延伸与关联。因此,此次新课改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彻底地进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力军,能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参与校本课程的研究性学习。
其三,在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为重要成的前提下,学生艺术实践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一堂写生课中,我把学生分为四组,让他们统一到操场上,然后分散,每个同学自己去找写生对象。安排好任务后,我说三十分钟后检查,然后看了看表,再看同学们,他们也是你看我,我看你,有的用嘴咬画纸咬钻笔,我说开始呀,他们仍无动于衷,一个大胆的学生突然说:老师,操场上空荡荡的,画什么呀?我说:同学们,仔细看看,咱们操场上有什么呀?同学们都说,蓝球架,单杠。我说,再往四周看看。“有树,房子。”同学们都异口同声,我因势利导,:“第一组画蓝球架,第二组画树,第三组画房子,第四组画自行车。”同学们都找到写生对象了。于是便分散开来,针对自己的写生对象开始观察了。通过这次课堂写生实践,我发觉到了老师指导作用的重要性。我们一方面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前提下,对于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正确引导,组织也不容忽视,因为我们必定受过专业的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也相对形成,所以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必须从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角度,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角色。
美术课是门技能,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审美能力的提高,艺术修养的形成,重要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来亲身体验,因此,新的课程改革也赋予美术教育工作者以新的任务,要求广大美术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对学生们实施教育,并能配合好其他各科教师,搞好课程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力,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的

Ⅵ 怎样搞好美术特长生的教育论文

27;5.谈画好素描的窍门 .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绘画创作中增强美术素质 31;39. 中小学美术教学中速写作用之散论 30. 简论中国画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8.论水粉画写生逗水地和逗白粉地的运用 28;21;20;48. 浅谈中小学美术绘画技能的训练 . 怎样体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价值 38;6.中小学美术课应解决的问题 . 保持儿童美术的原创性 . 如何对待西方现代派美术 8.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美术素质教育 . 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14;15;59. 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绘画技能的训练 .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27. 素描静物在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 13;37;33. 浅谈中国人物画 34;18、感知能力 51.幼儿美术教育初探 二;35; 25;7.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60. 浅谈对山水画的认识 . 谈美术教育在中小学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塑造完美人格 31;12. 论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65. 浅谈中国画的逗笔法地和逗墨法地 22. 美术课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41;42. 线——造型艺术的独特语言 43. 谈临摹 39;38;15 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一. 论儿童个性化的发展 25;20;21;16. 怎样搞好美术特长生培养 、构图地——绘画美的本质 . 笔精墨妙与意趣心契 51. 中国水墨画的现状与出路 7.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 谈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 如何看待逗笔墨等于零地 45. 古代书法论所涉逗道地逗理地逗法地三者关系 58;29. 浅谈中国画的地形逗与地神地 . 浅谈对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常识与欣赏课的几点认识 22. 浅谈风景写生教学 49;10. 素质教育观下的早期美术教育浅论 50. 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观念 . 中西绘画色彩比较 44. 浅论山水画写石方法 63;26. 谈徐渭的杂花图卷 . 美术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思考 . 中学美术欣赏课学习方法研究 . 培养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线描艺术的魅力 30.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19;11、审美;23;11.中国画设色中的变色 5.试论美术课中轻松愉快氛围的营造 23;24;24. 浅谈中国山水画 28;33;3.浅谈小学美育 . 浅谈美术的功利价值早于审美价值 42;1.营造良好美育氛围. 传统水墨与都市水墨 32;43;50.从逗像不像地看美术教学 、绘画方向 . 浅论美术课堂中轻松愉快的气氛营造 36;2.逗审美素质教育地——中小学美术教育应解决的问题 29. 中小学美术课应解决的问题 . 如何迈向开放式教学新格局——论素质教育与美术 . 面对未来的中国水墨画 . 浅谈中国古代人物画——敦煌壁画逗飞天地 . 做现代中学美术教师 54. 如何才能当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美术教育方向 . 对现今中学美术教学的思考 . 美术教育与儿童创造思维发展 9. 中学美术如何渗透环境意识 1.中国画创新的道路探索 . 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美术教学 47.浅谈中学色彩教学 14. 谈中国画的现状和出路 40. 浅谈怎样搞好中学素描教学 55. 浅谈中国画的空白 . 水墨画的美学特色 52. 论白描仕女画 . 浅谈培养儿童学画 4.简论书法用笔与中国画笔墨 . 中小学美术课的再评价与再创造 . 浅谈自然色彩写生 . 论"线"在素描绘画中的作用 、手的训练 34. 浅谈中国画空间的创新 18; 46;2.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逗传神写意地 . 浅谈中国画逗线地的艺术 . 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10.浅析中国画的美学理念 19. 小学美术教育畅想 44、脑;53. 浅谈写意花鸟的赋彩 . 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学. 略论中国画的构图 . 浅谈文人画对中国画之影响 46;26; 61;16. 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 . 试谈当代油画的写意特征 40;36. 逗线条;6.浅谈艺术中的逗目视地与逗神遇地 . 浅谈国画百年之变迁 . 中学美术教育与提高素质教育的关系 . 头像素描学习的要求是什么 . 浅谈中国画中的逗气韵生动地 17、色彩. 浅谈中国画的构图特点 35;32. 论白描 9.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的魅力 . 浅谈基督教对米勒的影响 57. 油画之我见 . 对中国水墨画传统技法的几点认识 12.重视眼. 浅谈色彩与人的心理 45;17;41;13.浅论中西绘画中的线条艺术 .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初探 . 试论初中美术设计应用课的教学方法 37、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 中国画贵在创作 . 浅谈素描创新——造型;48. 散谈中国画的特点----作为阅读符号的中国画 4.中学美术教学探究--中学美术课应解决的两个问题 . 散论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 提供;64;3.浅谈素描写生 62;56;47. 浅谈中国画的气韵生动 . 浅淡逗书画同源地 . 浅谈色彩写生 49

Ⅶ 求初中艺术教育方面论文一篇,5千字以内,注重探索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律和学校艺术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谢谢

通过课堂教学的再创造追求成功的教育和教育的成功,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梦寐以求的毕生目标。因为如果从再创造的艺术的角度来从事教学,就能达到成功的教育目标;如果从再创造的艺术的角度来研究教学,就会保障教育的成功。或者从再创造的艺术的角度来从事教学,或者从再创造的艺术的角度来研究教学,所以,或者教师必须通过课堂教学的再创造达到成功的教育目标,或者教师必须通过课堂教学的再创造保障教育的成功。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主要在课堂,所以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是一门再创造的艺术。随着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对人才的需求已越来越多,同时也提出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性人才的培养要求。如果说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那么创新型人才培养呼唤创新性教育,创新性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从上述意义上看,教师的教学效率的提高取决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再创造。

关键词:教学艺术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艺术 教学的再创造

目录
摘要 1
一、课堂教学的再创造艺术的背景 1
二、课堂教学的再创造的可行性 2
(一)以多媒体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的再创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2
1.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课堂教学的再创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2.多媒体网络教学为课堂教学的再创造创建了必要的拟真环境 2
3.多媒体网络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
4.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
(二)现代教育理念的出现为课堂教学的再创造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3
1.终身教育为信念的教育价值观 3
2.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教育思想观 3
3.学会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以四大支柱为核心的教育目标观 3
4.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要求的教育教学观 3
5.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整合为特点的教育内容观 3
6.注重学生创造个性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方法观 3
7.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的教育质量观 4
(三)新课改的施行为课堂教学的再创造提供了平台 4
1.教育理念反映社会发展趋势,代表教育改革方向。 4
2.新课改的内容走进学生生活 4
3.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4
4.新课程的评价体系 4
三、课堂教学的再创造的过程 5
(一)备课的再创造 5
1.教学目标的再创造 5
2.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再创造 6
3.教学设计的再创造 6
4.教学手段的再创造 6
(二)讲课语言的再创造 7
1.讲课语言要具有科学性 7
2.讲课语言要具有激励性 8
3.讲课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8
4.讲课语言要具有趣味性 8
5.讲课语言要具有情感性 8
6.讲课语言要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9
四、课堂教学的再创造的意义 9
第一、课堂教学的再创造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讲课技艺的提高 9
第二、课堂教学的再创造将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9
第三、课堂教学的再创造激活了课堂 9
第四、从民族未来发展的角度讲 9
注释: 10
参考文献: 10
ABSTRACT 11

Ⅷ 美术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论文的提纲怎么写

一、当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和认识上存在诸多问题
与时代的发展和挑战赋予美术学科教育的责任相比较,做为美育重要手段的美术学科教育差距是很大的。美术学科教育长期在“应试教育”模式的桎梏中发展,问题很多,即使是提倡“素质教育”了,但遗害仍然很多,同时许多新的问题又随着发展逐渐暴露,有的因美术学科不是升学考试科目,无人问津课堂教学;有的只重视对报考美术专业学生的格外培养而忽视课堂教学;有的把美术课当成纯粹的手工技能课……这些归根结底是没有意识到美术学科教育乃至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对美术学科教育产生的模糊甚至错误的观念。因此,我们一定要理清思路,正确认识美术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美术教育在青少年身心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二、美术教育在提升青少年全面综合素质的作用
立足现实,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在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心理上下功夫,在形式和内容综合式的、全方位的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提升了青少年的审美层次。美术教育课程主要包括美术鉴赏课,和美术创作课,良好的课程实施能极大地促进青少年的动手动脑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分辨艺术作品的丑美,学习基础的审美常识,知美丑,别善恶。审美层次的提升,可以帮助青少年提高鉴赏日常生活中的艺术作品的能力,面对光怪陆离的当代艺术作品,大胆的表达发自内心的审美感受,审美品位提高了,才能有美的创造。第二,提高了青少年的道德水准。中国传统画评在评价艺术作品时颇为讲究“人品即画品”“字如其人”,虽略有武断,但是这种观念在中国还是深入人心的。在美术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鉴赏古今名作,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精品和大家之作都是真善美的结合,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青少年远离庸俗低级的社会情趣和不良习气。将以技能训练为目的课程尽量穿插品德修养的内容与审美特征,要在教育实施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一件好的作品是真善美结合,陶冶好的情操,对于一张作品的重要性。其三,丰富了青少年的文化底蕴。在实施美术教育中,民族和国家大文化的理念会体现在其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对比中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婚丧嫁娶仪式、节日庆典、图腾崇拜,由此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文化的差异,对比古今的沧桑巨变,中西文化观念吸收的区别,领悟华夏上下五千年璀璨文明的海纳百川、涵容接纳的胸怀与气度。这样的美术教育,从多方面丰富了青少年的文化含量与知识储备,促进文化涵养的提升。其四,提高了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在创作课中,通过作画和各种手工艺及工艺美术品制作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例如,捏制泥人,翻铸石膏,蜡染,绘制各种标志,制作陶艺,这些丰富多彩的审美趣味,体会多样的审美体验,材料和技术熟练处理,和谐形式的创造……都会吸引学生乐在其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创作与审美过程中,在情感的投入,是一个由感性升华、顿悟为理解的过程。其五,培养了青少年强烈的家国情怀。美术教育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引领青少年去薪火相传中华五千年的艺术遗产,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明,无数的文人雅士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浩瀚的艺术珍品,历史文化艺术遗存遍及祖国各地,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了民间优秀的剪纸、雕塑、建筑等……通过美术鉴赏和美术参观课,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感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会感染着每一个有良知的青少年去爱国报国。其六,促进了青少年关注社会生活。现代社会,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过度关注自我,对社会生活比较漠然。美术教育可以促使青少年的动手过程中,去描绘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去描绘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建设成就,关注社区,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积极参加有益的民俗文化活动,用双手扮靓我们生活的环境;走进美术馆和博物馆,延伸第二课堂。青少年亲身参加的这些审美活动,既贴近他们的生活,又使他们树立良好了社会责任感。
三、结语与展望
总之,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其独特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社会认识功能,以及寓教于乐的怡情功能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美术教育教授美的知识和艺术的技能,并用艺术作品感化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世纪,我们要认识到美术教育对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美术教育实际的本质更在于: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生成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追求美的精神,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从而提升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Ⅸ 关于美术教育自考本科的论文网上没有的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摘要]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渠道,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创
新思维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功能。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美术教师不断转变教
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在向学生传授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学生是未来的创造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学科都在探讨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
能力的途径,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也要“求新求变”,也要更具“前瞻性”。美术教学改革要求美
术教师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进行创造思考教
学,鼓励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大胆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感受,突
出个人特色,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体会到创造的乐趣,从而
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
一、美术教育与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是现代教育的核心
人的思维可分为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
具有新颖独创性,能解决某一特定目的的思维过程及其功
能。逻辑思维是按固有模式思考问题的一种收敛的思维方
式,无助于新知识的产生。创新思维是“非常规思维”,是一
种发散式思维,它的基本特征就是独创性,它能帮助人们冲
破旧的思维模式,形成对问题的新认识。
“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创新能力是
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技术的
进步,要求我们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
他们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新课标指出,要以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
的变革,这些观点代表了教育改革的方向,所以创新思维的
培养是现代教育的核心。
(二)美术教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媒介,以教育为手段,通过向学生
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
力,从而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系统工程。美术教育
在培养人的创新思维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功能,是其它教育
学科无法代替的。美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发掘青
少年潜在的创造力,这种观点已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美、英、日等国先后将美术课视为进
行创造性教育的课程,并在教学中予以实践。我国普通学校
实行的美术教育大纲,也都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创造力列
为美术教学的目标之一。
美术教育的最大优势是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因为审美的
过程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在美术活动中,学生需要把三维
空间的物质世界表现在二维空间的平面的纸上,或者需要把
思维中的形象及描绘在平面上的形象加工、处理、塑造成看
得见、摸得着的三维实体。在美术活动中,学生形象思维最
活跃、最受锻炼,想象力、创造力都能够得以充分发挥。美术
教育的独特功能,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自发涌动的创造欲望和
动力、自觉的创造意识、高度灵敏与发达的创造能力,并最终
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基础。这些素质的合理发展将
会自动地渗透和泛化到人活动的方方面面。正如美国著名
美术教育家罗思菲德所说:“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
到目的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
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施用于
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
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中,那么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
目标就已经达到。”
二、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现代美术教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注重学生创新思
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
神创造。”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己被看作艺术和艺
术教育的一种最高追求,现在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
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已经普遍地为我国教育界所重视,并逐
渐得到推行。这意味着美术教育应从过去注重学生模仿能
力、技能以及共性训练,向注重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艺术表现
力以及个性审美能力等综合能力转变。

阅读全文

与免费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