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发布时间:2020-12-13 00:18:36

Ⅰ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曹建强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内发展,容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挖掘教材、研究学生、确定目标、考虑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时,实施科学的课堂教学策略。目前来看,教学可分别以“创设情境”“质疑问难”“学法指导”“合作学习”“活动参与”为主要策略,这些策略都要集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在这些策略中,应当摆正自己的地位,扮好组织、引导角色。当课堂松散、学生无心学习时,你要创设有趣的教学活动情景;当学生有疑难或不同见解时,你要鼓励他大胆提出,并给予正确引导;当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时,你要给出有益的指导;当学生满怀激情活动时,你也要真情投入,积极参加;当课堂过分活跃,你要能恰当收拢。总之,教师良好的课堂驾御艺术能把学生有效地组织起来,充分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按照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有条不紊地听课、思考、讨论、发问和实践。

Ⅱ 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核心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既然课堂是以师生的共同合作来完成的,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考虑以下两点:一、有效的课前预设策略l、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情感”和“创造”是教学的本质。我们应该强调:教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观念,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加强情感性教学,激发学习内驱力,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学习的持久热情。2、合理加工教学内容。我们鼓励教师不要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但是,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教材、不要把握教材意图。我们认为,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糸,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都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堂教学越得心应手。我们要带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去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即合理组合、整体优化、强调体验,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3、关注学生生活经验。解读教材固然重要,解读学生同样不容忽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首先考虑教什么,怎样教。而对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却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关注。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前提。关于这一点,目前尽管已得到同行们的认同,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把握不准,对他们的生活经验积累认识模糊、把握不透,对他们的学习心理等更是知之甚少,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教学有效开展的瓶颈。为此,我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现代课堂倡导生成。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学情变化,及时接纳弹性、灵性的成分。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预设性、计划性地执行教案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推动更高层面的互动,让课堂充满生活的真情,焕发生命的活力。应做到:(一)调控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有许多环节组成,环节互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环节可以预设,但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固定环节进行,不考虑动态的变化,那么必定落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潭。我们认为,教学流程进度必须纳入鲜活的学情,灵活的因素,随机进行调控。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然后出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问:“你们想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怎么计算吗?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突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从书上看到的。”师:“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生:“我知道,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下来,再拼成长方形。”师:“那你知道为什么沿着高剪,不沿着高剪可以吗?”该生摇头,师:“不要紧,下面我们就一起动手来验证一下,好吗?”这样,本来让学生探索结论的教学,变成了让学生验证结论,调控教学流程。因此课堂会千变万化,有着强烈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学生一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就要及时采取巧妙的应急措施,调控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二)活化教学方法方法指的是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法与学法都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恪守,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要灵活选择。1、教法的选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来选择教法。而教学的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只有教师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2、学法的选用。虽然执教前我们可以在头脑中对学情、学法作详细考虑,但很难穷尽课堂万千的变化。学生的学法会在其充分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灵活地创造,我们要积极地接纳与吸收。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解决。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根据课堂教学情况,科学合理选用学法,激活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年、月、日”时,对学生的基础估计偏高,全部放手让学生去探索。结果学生在二月份天数这个难点上卡壳了。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教师及时进行调控,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年历,分组列表调查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共同讨论,顺利解决了这个难点。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三)调整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1、增减练习的数量。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理解掌握新知的情况与练习时间的长短,增减练习的数量。如每位同学独立练习有时可调整为分组练习。分组练习有时也可以调整为独立练习,让学生全员参与。有时还可以布置一些选择性练习,来调控课堂练习的量,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2、调控练习的要求。在练习时,可根据课堂教学状况灵活调控练习的要求,如一道应用题有时可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并比较几种方法,寻找自己比较满意的解法,有时可要求学生只要列式不要解答,有时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这些调整措施均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但不要硬搬原有的教学方案。3、变换练习形式。在设计多样的练习的同时,应依据课堂教学过程实际情况,适时调控,变换练习形式。如有时可以将判断题改为改错题,并指出错误地方还要加以改正。有时可将应用题的列式并解答改为只列式不计算的形式,来节省时间;有时独立练习,改为竞赛性练习,增加趣味性等。这样变换练习形式,有利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Ⅲ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办法及措施

第一、要在课前下功夫认真备课,因为备好课是上好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熟悉教材。也就是教师对教材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达到理解透彻,融会贯通,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真正做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只有深刻理解教材,才能挖掘教材的精髓,在课堂上才能有系统有条理地传授知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二)了解学生。班上学生有哪几个层次,对各层次有哪些需求,防止优等生“吃不饱”,差等生“消化不良”现象的发生,充分估计授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选择相应的对策。

(三)设计教学方法。考虑怎么教好学生,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教法加工,如何安排一节课的全部活动。 

第二、认真上好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也下几点原则:

(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

(2)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激发学生的内趋力和强烈的学习欲望。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对一些游戏、故事、活动特别感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必须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以鼓励为主,真正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这样往往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古代关于教学方法的故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均是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的名言,如小学生识字,有相同部首组成的字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师:三个“口”能组成什么字呢?生:品!师:三个“日”呢?生:晶!师:像这种结构的字还有吗?生:有。

师:同学们课后查字典找一找,看看谁找的多明天把它写在黑板上。像这样不仅缩短教学时间,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还可以让学生课外活动充实,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三、课后加大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

并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习题、作业题。

(一)、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可分口头、书面、思考,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力求能开拓学生知识面,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二)、作业的内容要精选,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

(三)、作业的规格要统一,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步骤清楚、书面整洁。

(四)、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作文必须在下次习作前批改结束,作文批改要有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字迹要工整。

(五)、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      

第五、注意家校合作。每学期开学召开家长会,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共同商讨教育大计,努力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

(3)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扩展阅读:

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教育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等的合理程度;教师的素养,学生的基础以及师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

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Ⅳ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要进行成功的教学,不仅要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理解其内涵和意义以及操作方法,重要的还是要在情感上认同,大胆去除传统模式化教学的束缚,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学的理念将其自觉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主动地摸索、反思、积累教学经验,尽快探索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方法。优质课比赛总结会发言。
一、删繁就简,标新立异
新的课改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诸多的改进,而教师因受传统教材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摆脱不了束缚,该少说的不少说,该精讲的不精讲,顾此失彼,所教内容既无重点,也无重心,让学生无所适从,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其实,只要加以分析,新的课改教材无非就是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的重新编排和取舍,使之更趋科学合理,很多内容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的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并把教材内容读懂吃透。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一节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该合并的合并,该分解的分解,该讲的地方精讲,不该讲的地方不讲,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主要的学习方式。
二、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首先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离开了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没有意义的。教师的“导”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识的应用,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充满着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从而实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思维的品质、增强创造力的目的、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1.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材上的定义常隐去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不仅可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2.参与公式的发现过程。数学公式定理形成过程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经过观察、分析,用不完全归纳法、类比等提出猜想,而后寻求逻辑证明;二是从理论推导得出结论。教学中的每个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他们的研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而现行的教材中只有公式定理的结论和推导过程,而缺少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并且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3.参与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的探索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数学问题要指导学生按照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四个步骤来进行。例题教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应启发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这样既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虽然学生获得上述结果要花许多时间,但做这样一题的价值要比做五题强,同时学生活动自由了,参与意识增强了,思维更活跃了。因此,花点时间是非常必要和值得的。
如果将学生规定在某种思路里,即没有真正给予学生参与权和自主权,也会导致学生思维不活跃、不宽阔。数学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习与学生、教材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场所。在课堂上应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唤起学生对数学的酷爱,让他们在迫切的需求下学习,使他们把数学学习成为自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三、利用设问,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在创设问题时,衡量问题情境设计的标准有两个,即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直接有利于教学目的。
2.启发引导,保持思维的持续性。在合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但怎样保持这种积极性,使其持续下去而不中断呢?
(1)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值得研究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多少思考时间。实验表明,思考时间若非常短,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但若把思考时间延长一点时间,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地回答问题,这样合乎要求和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当然,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目前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立刻回答。当学生不能立刻回答时,便不断重复他的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活跃。
(2)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教师提出问题后,一般要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
(3)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教学问题。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维的动力,且是思维的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合适的数学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 问题要有方向性。这是指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②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这是指问题不宜太难和太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③问题要有启发性。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用一块打破成三块的三角形玻璃引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教师问:“若带I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II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Ⅲ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这就是一个极为关键性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并为学生学习用“角边角公理”奠定了基础。
3.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上《平行四边形》一节时,整节课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气氛热烈,学生回答也不错。但课后笔者发现没有一个问题是学生主动提出来的,这样教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于是笔者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逐渐把问题习惯于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与引导学生思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
四、平时教学中应善于与中考和竞赛内容接轨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善于把学习内容与中考或竞赛内容接轨。讲课过程中,可让学生在学习新课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不自觉中接受中考试题或竞赛试题的熏陶。在平时教学中,笔者非常注重做题,特别是各种中考题或竞赛题,做完后善于总结,并把各种题型分解在每一节内容中,让类似题型贯穿于学生的训练中。
参加中考或竞赛,要想获得好成绩,不是靠一个月两个月的辅导就能见效的。首先教师要多做题,头脑里要有东西,交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其次是在课堂上要多渗透。平时为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每堂课都会留下一道或两道有一定思考价值的数学题写在黑板上,或竞赛题或中考题,让不同层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讨论,从而在讨论中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平时教学中,很多教师走入了一种误区,认为学生多做题就能提高学习成绩,于是题海战术成了很多教师的法宝。殊不知,这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用谈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了。
我们都有这么一种体会,许多学习数学的人,在20年甚至30年不接触数学题后,却仍能解出一些很复杂的数学题。为什么?这里很重要的就是他们掌握了数学解题的思想和方法。中学数学中处处渗透着基本数学思想,如果能落实到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的思维活动上,就能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方面发挥出一种方法论的功能。因此,只有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才会游刃有余、水到渠成。 其实,对中考或竞赛试题,只要少加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每一道题,都包含着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那种考试过程中靠碰熟悉题提高成绩的做法说到底就是碰运气,是不可取的。教师的精力应该用在平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上。
六、讲课的同时给予学生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把教学看作是知识的传授是传统的教学观点,也是落后于时代要求的。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教师应该做的是善于“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更突出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做作业的习惯,都加以引导,使之更趋科学合理。要求学生学习时要专注,不受外界的干扰;要耐心仔细,独立思考,不抄袭他人作业;要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
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要讲究艺术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教学语言不仅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还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更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事实上,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这样,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八、善于与学生交流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与学生只有实现心灵的零距离,学生才会打开心灵的窗口,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一切。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是要有宽松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无拘无束地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其聪明才智;二是要有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只有相互信任,教师输出的各种信息才会在学生头脑里畅通无阻,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三是要有期待,教师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信任和期待,就会使学生得到一种潜在的鼓舞和力量。实践证明,学生喜欢热情和蔼、敬重学生、耐心指导、诲人不倦的教师。有的教师虽然有比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教材的分析、讲授能力强,但是由于不善于和学生建立真诚合作的关系,师生之间存在感情隔阂,教与学不能协调配合,结果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
总的来说,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是基础,正确的学生观是前提,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爱好是关键,优良的教学方法是手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

Ⅳ 怎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哪三件事很重要)

一 备课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来为每一堂课做准备。那么在备课时我们又该注意哪些呢?首先,要参阅教师用书,明确这节课的重点和目标。思考如何用巧妙、直观的方法,层层突破,轻易地化解难点,让学生理解接受。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预见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和反应,想出解决的对策。在打造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先个人进行备课,再经过多次集体备课,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探究欲望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知识的关键,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1让知识联系生活。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中介,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知识的运用,使学生懂得知识真正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进而真正地喜欢上学习。2让学生动手操作。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体会到团体合作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打造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多项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 提高和加强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课堂机智。
同样的教学设计让不同的教师来教,效果却是不同的,因为课堂上会出现许多无法预料的问题,这需要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机智去解决。课堂驾驭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加强教学机智,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注意平时的课堂上一些情境的积累,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多向一些优秀的教师讨教经验,增加自己课堂驾驭的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打造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可见我校英语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还要不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四 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
要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这是自己快速成长的重要方法。每天静下心来,回顾这一节课程序和细节及整个流程,有哪些不足和优点,及时写好反思,一点一滴地积累教学经验,扬长避短,日积月累,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打造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在课后及时进行评课和教学反思,反复修改。
五 让学生喜欢你
如果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就会“爱屋及乌”,也会喜欢你这门功课,这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方面。怎样的老师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呢?我想,性格温和,谈吐幽默、富有爱心、学识渊博、真诚对待学生的老师,学生一定会喜欢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增强自己的个人魅力,做一个学生尊敬喜欢的好老师。
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老师追寻的目标,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勤奋、认真、钻研,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有效!越来越精彩。通过这个精品课程,我们在不断研磨的过程中提高了自我,这对我们自身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Ⅵ 怎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哪三件事很重要)

能够较复好的使用电子课件,做好授制课的PPT是能提高授课效率的很重要的一点。
PPT课件能够将授课内容以大纲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以便有更多时间进行讲解、与学生交流,教师可以很容易地使用和支配更多的信息资源,增大了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控制范围,并且为教师控制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帮助。 一方面,能呈现形象的视、听觉刺激,以起到突出重点、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生动活泼的画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和理解: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还能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使学生很自然地抓住重点、难点。自从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以来,课堂气氛活跃了许多,而且丰富的画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听课效率提高了许多。
101教育PPT是一款备授课一体的软件,里面有海量优质的免费PPT课件、教案、电子教材资源,还有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不管是自己做课件还是调用现成课件都很方便快捷。除此之外,还有学科工具和互动工具用于课堂授课,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知识点,推荐老师们试试。

Ⅶ 怎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哪三件事很重要)

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课程学者多尔认为,课程是在师生对话中生成的。教师机智的语言回应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设置是生发优质的师生互动的关键,所以必须精心设计每个提问,以“精问”促“深思”,切实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二、 避免提问抽象、笼统。比如,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诸如:“这首曲子可以分为几段?”“这是几拍子的乐曲?” “这是哪个民族的乐曲”之类不适宜的提问常常存在。之所以说这些提问不适宜,是因为这类问题对认知水平有限、概括能力弱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很容易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所以我们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要尽量转化为浅显的、小学生能理解的问题。如对于上述第一个问题,教师可结合图谱,将提问调整为:“这首曲子里发生了哪几件有趣的事?”就可以让幼儿在对故事情节的概括中自然理解乐曲的段落与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容,达到了教育的“无痕”。二、避免提问过多、过长。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问题不能过长过多,否则孩子既记不住,更不知道该回答什么好。三、避免提问后待答的时间过短。即在提问后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候答时间,切莫操之过急。这往往是我们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在集体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急于进入下一环节,不给学生任何思考的时间,在提出某个问题后迅即要求作答。如果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学生没有充分思考时间的话,第一个应答的学生会随便找一个答案应付,而接下来的往往人云亦云。四、提问有“序”,即指提问要有梯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这不仅需要教师能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还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反复推敲才能达成。有效的提问要做到心中有目标,在关键处、重点处、思维转折处当问则问,要建立解决问题的“层级”支架,帮助学生沿级而上。

Ⅷ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摘 要:教育是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教学则是教育的必然途径,也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那么,什么样的教师行为最能体现“教”的本质特征呢?从这个方面谈谈个人感受和思考。教师所有的努力是为了学生进行,教学的效能主要体现在教学任务上,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师;学生;教学质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因此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利用教材、教具,通过板书、语言、形体向学生传授知识,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科教兴国的时代需要。课堂教学是授课的主要形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备好课、上好课。前者是基础和前提,后者源于前者,又高于前者。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善于组织教学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一堂课,就是教师导,学生演,师生共唱一台戏。搞好组织教学的根本在于教师的热情、亲切合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艺术。并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主旨,教材为主源的教学原则,我认为教师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2.精心设计每一节教案教师在弄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后, 抓住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有效教学方法,有趣味性,有吸引力,板书要设计的形式优美,布局合理,有概括性,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3.精心组织一堂课的教学做到每堂课要求明确,讲得少而精,练得多而活、所谓课“少而精”,就是指抓住教材的精华。学生练习要多而活,其含义指教师要相对的少讲,只讲重点难点和学生不理解的地方,主导作用要发挥在点子上;应尽量让学生多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须经学生反复实践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因而,某些知识应以不同方式循序渐进地反复多练。
二、改进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过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那种“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所学知识死,能力低,产生厌学情绪,而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所以一定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是教学生好学、乐学、善学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电教化教学手段,创造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使学生热爱教学活动。另外,指导学生建立起定向预习、听课、笔记、复习、作业、自查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最后由学生自己说清为什么(即说学习过程),由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发展,在未来知识经济社会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三、加强辅导,转化差生,调动学习积极性在基础教育中,“差生”是无校不在,无班不有。要想大面积的提高班级的教学质量,必须抓好“差生”的转化工作。作为人师我们应有意识地缩小与“差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和优点,作为差生也不例外。教师应及时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有意识的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加赞扬,为其树立自信心。同时,善意的指出他们缺点,告诉他们如果相应的计划,积极创设和提供显露他们的优点和本领的机会、环境和条件,从而促使他们取得进步,专差为优。
四、课堂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员,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他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学习的问题行为,并且有助于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益,因此搞好课堂教学管理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舞台,教师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就必须建立制度化的课堂规则,明确规范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
五、保持良好的课堂风气课堂风气即课堂成员之间持续而稳定的互动所形成的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不同课堂往往有不同的风气,有的课堂积极而活跃,有的课堂风气拘谨而刻板,有的协调而融合,有的却冷淡而紧张,通常情况下,课堂风气与课堂规则直接影响课堂风气。反之,课堂风气的状况也影响着课堂规则的制定。例如,课堂中存在着学生上课时不认真,吵吵闹闹,课前课后很少预习复习等风气,在制定课堂规则时就要侧重学次生活方面的规则,改善学习风气,如果学习太重学业成绩,恶性竞争,甚至勾心斗角,就要求侧重友爱,合作,互动等道德方面的规则,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是教学中最基本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基本活动大致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交往。这里主要谈谈师生人际关系问题,师生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接触等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正常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的前提,教与学总是在师生交往的背景下进行的。如果没有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接触,互相沟通,互相作用就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师生人际关系状况直接影响教师教,学习学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气氛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如果学生师生各关系融合,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同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以一定要协调好师生关系,对学生同样的对待,不能失去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总的来说,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是基础,正确的学生观是前提,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是关键,优良的教学方法是手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

Ⅸ 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通过优化作业设置,增强师生幸福感
摘要:
如何通过优化作业设置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优秀品质是现今教育方面探讨的主要问题。同时,通过教师任课对学生作业的优化,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也是重中之重。因此,通过优化作业设置来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教师层面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任课三年级外教版英语;优化作业设置;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幸福感

关于优化作业设置,增强师生幸福感可以从作业目标,作业形式,作业内容以及作业数量上进行优化,通过对作业全方面优化,更好的提高学生作业完成效率,减少老师负担量,提高师生幸福感。

一、英语方面优化作业设置的目的以及优势
根据北京美兰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小学课外调研蓝皮书》显示,在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作业负荷量明显超标。而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在教学环境完全封闭的条件下,学生在全封闭式的学校中,接触更多的是老师以及作业。在英语方面,更注重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的表现,以及课下对英语单词语法的落实,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案,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通过优化作业的设置不让孩子陷入“死读书”的境地,通过作业的合理安排让孩子增强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减去超纲超常、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负担,让孩子在轻松、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

二、作业目标要有明确性,减少学生压力
三年级外教版英语,对于学生来说是启蒙英语教育。在全封闭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来说,通过对作业目标的优化,更有利于老师教学。教师设置作业的目的就是对当天当节课的教学内容以作业的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巩固练习。因此,每一节课堂的内容目标的明确更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每次作业的目标要包括:单词方面的掌握,听力对话的掌握,以及简单词组的背诵默写等。系统的通过每次作业来巩固,不要因为作业内容的多变性,作业设置的形式多样性而放弃对目标的弱化。

三、作业的形式多样性,提高学生兴趣
对于三年级英语教学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学生自我方面对英语学习的认知。学生往往对新鲜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来说即是天赋也是优势。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在作业方面用心,作业形式的多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团队合作型作业
根据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中学习金字塔,显示通过对他人的讲解的方式,学生学习记忆力最高。团队合作型的作业正是利用这一点来强化学生在英语方面学习的能力。
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来说,学生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与老师相处的时间更长。在学习方面,同学小组之间,在作业方面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能更好的完成作业。利用学生好为人师,乐为人师的特点。老师安排学生相互批改作业,检查作业,合作完成英语方面的互相听写,互相检查背诵对话。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了解自己不懂不会的地方,在其他同学犯错中吸取经验,能更好的完成作业。与此同时,
老师需要在团队协作作业中选取小组长,按时报告学习情况,老师能通过学生进一步了解所有学生。
团队合作型作业减少了老师对普通作业的机械化批改,也能增强老师在其方面的幸福感。会让学生成为课堂作业的中心,在学习中降低体力劳动的同时能够更好的记住课堂中的知识点等。给学生作业压力减少的同时也会使老师的工作程度减少。

(二)、游戏化作业,探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英语这门学科来说,日常的运用以及理解记忆占学习的主要化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化作业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运用,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遣词造句能力。例如:用今天学习的英文单词与朋友交流,制作英语卡片互相检查单词的记忆能力。游戏化作业能更好的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幸福感,有完成作业的欲望,寓教于乐。

(三)、传统文字化作业
在传统作业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必须采取的方式,新型的作业方式固然重要,但是传统的文字化作业也必然不能完全排除。传统的文字作业可以将数量减少。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当天布置的传统文字化作业,更好的掌握,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对本单元单词进行巩固抄写,对对话进行背诵默写,可以对本单元学习的单词和短语进行自己造句。将传统的模式融入新的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造句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应该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通过让学生预习上课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能过清醒的意识到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哪些较容易理解学习,哪些较难以学习,对自己理解不懂或完全不知道的知识以下划线或用彩色笔做标记的形式给与记录,上课时再认真听老师讲解或小组合作共同解决。这样的学习方式很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学生高效学习,教师也高效授课,从而达到了高效课堂的目标。

四、作业的内容要有开放性,多方面开拓思维增强老师幸福感
开放性是指对作业内容的深度思考,对今天所学内容的完善整理。作业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对当天学习的掌握,也是当天学习的思考。作业的内容需要具有发散性,通过对学习的思考来更好的掌握。
开放性作业的具体措施如: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思考题,同种内容还有哪些单词?可否归纳?等。多让学生自己通过作业内容的思考更好的运用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充实。如,选择、填空、解答、作图、探索等题型经常变换;自学类、复习类、巩固类作业互相穿插;知识类、生活类、史料类作业互相渗透。

五、作业的数量个性化,减少学生课业压力
作业数量的多少应该根据学生课堂掌握情况,以及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来判定。在传统的作业模式中,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能更快的速度完成当天的学习作业,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作业数量太多会导致当天作业完不成,作业拖沓等。
优化作业通过对学生作业的个性化,做到每个学生有自己能力完成范围之内的作业。不会让学生因为作业太多而产生心理压力,也不会因为同班同学作业完成太快而有自卑心里。作业设置过程中,难度占整个作业的70%比例。学生作业完成的速度也与作业的难度挂钩。对于学习能力不同,作业理解完成能力不同,教师可以将作业难度分成ABCD四层。同学自发选择,每个同学完成CD两层比较简单的作业,先完成简单的作业,有能力的冲击AB等级的作业,在完成AB等级的作业之后,通过统计的方式将完成作业数量多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让每个学生有选择的权利,通过统计奖励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发挥作业的作用。

学生乐于作业,老师轻松引导,在实现优化作业的同时,也增强师生幸福感。教师合理而科学地设计英语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职能,既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而全面实现英语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玲飞,王晓莉.浅谈优化作业的几点做法[J].软件:教育现代化 , 2012 , 002 (002) :P.87-87
[2]王洪霞. 浅谈优化作业训练[J] 教育观察,2012(3):64-66
[3]朱映红. 浅谈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J]. 教育:文摘版,00169-00169

阅读全文

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