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音乐课堂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
根据学期目标制定课堂目标。每堂课应有科学而明确的指向性、能反映教版材的本质内容权,而这个方向和目标必须以总体目标为依据。如在制定花城版第四册第2课中《美丽的朝霞》的教学目标时,根据第2课歌颂清晨的美丽景色,启示学生对光阴的珍惜这一总体目标,我通过制定强弱处理、感受三拍子的动律让学生体会音乐美、朝景美;并通过歌曲创编与拓展让学生感受时间的珍贵。
❷ 浅谈如何进行中学音乐教学评价
如何改进初中音乐教学评价
一、在音乐课上,加入创编活动及自主评定
在预备年级学唱《哦,十分钟》时,我让学生自主分成若干小组创编情景表演。因为下课的十分钟不是学习的结束,是一种身心的放松,它犹如音乐中的休止符,不是音乐的结束,而是预示着音乐的继续。所以让同学们通过肢体语言,一边唱一边将下课的情景描绘出来。课下同学们经过构思分组排练,将各自的作品带到音乐课中展示,有的组是创编舞蹈,有的组是集体舞;有的组加入了课间同学们喜欢的小游戏,有的组还加入道具,如羽毛球,足球,踺子等,将轻松,活泼的样子展示出来。他们乐在其中,表演的同学和欣赏的同学形成了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所以,通过创设的音乐环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肢体的动作使学生获得自由舒展,使其对音乐的情感获得充分表达,做到了寓教于乐,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又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每组表演后,同学们自主评定,学生互评,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评出优胜组及优秀组,并给予鼓励。
在预备年级听赏表演《多来咪》时,观赏电影《音乐之声》中女教师玛丽亚教七个小孩学唱《多来咪》的片断请七位同学分别扮演剧中七小孩,音乐教师或一同学扮玛丽亚,即兴配乐表演《多来咪》。并进行师生简评。
在初二教学中,欣赏《对歌》后,根据原有的曲调,进行歌词创编,找出这一民歌的特点,一问一答式,我首先创编了一段歌词,如:我们班级谁最美哎,学习成绩错不了哎,帮助同学做好事哎,做完他(她)还不留名哎。唱给同学们,然后,同学们可以自主创编,再将自己创作的歌词唱出来,在唱与创编中了解民歌。
二、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上的应用,使同学们主动参与教学
我将多媒体教学在部分音乐课上的应用后,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听觉与视觉的结合,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课堂氛围很好。教师要注意做好充分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充分发挥好现代媒体教学的功用,以优质的音乐感染、感动每一个学生。在八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中,在讲到《民歌》时,体会不同省份的《茉莉花》,了解不同地方民歌的特色。另外,让同学们自己寻找,民歌及民乐的要素在歌曲中的体现,有的同学找到了同一乐曲《彩云追月》的不同演绎风格的作品,有通俗的,民族器乐的,爵士乐的,然后同学们将做好的作业自我展示,师生共同分享,对比地感受到同一乐曲的不同风格。有的同学,还寻求到了流行音乐中,如《东风破》及《心中的日月》将二胡和琵琶的融入,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韵味。另外,在预备年级的《亚洲采风》这一课的学习中,从听觉入手,学习印度的民歌时,从《喜玛拉亚星》中的几幅图片中,让同学们了解印度的风土人情和其中的瑜枷功,以此来了解印度的歌舞风格。在预备年级《银海乐波》这一课的学习中,请同学们将自己喜爱的,并已准备好做成课件的影视音乐推荐给全班同学共同分享。教师在上课前要把好预审关,教师可在作业布置时,给同学推荐一些经典的,或是现今比较热门的影视音乐。如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音乐奖的歌曲,或热播中的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中的几个主题曲的不同演唱版本等。当耳畔响起《大长今》的旋律,这时同学们会异口同声的把曲名说出来,而感受朝鲜的音乐。
三、通过音乐作品的扩展讲解,让同学们产生共鸣
在高一音乐课《贝多芬》这一课的学习中,从聆听《命运》入手,感受音乐,并产生一种听觉与心灵的强有力的震撼,通过他的创作,感受到作曲家为什么会创作出此部作品。在了解他的经历后不难体会到他的创作初衷了,他有个酗酒成性的父亲,强迫年少的贝多芬长时间的练习钢琴,直至他五十岁时,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
在很多人心目中,《命运》代表着贝多芬;同样,贝多芬代表着《命运》。《第五 “命运”交响曲》代表了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类永不向自身妥协的精神!并让同学们在聆听了《命运》后在课后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出自己的感想,课上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讲到音乐作品的音响再现时,我从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入手,还以他宽宏包容的音乐态度、善良广博的爱心,介绍了这位世界高音之王。同样让同们了解其他两位世界男高音多明戈和卡雷拉斯。最为杰出的音乐大师们于 2001年6月23日,在北京紫禁城午门广场,为中国喝彩,为奥运放歌。经典歌剧的演唱与中国的古老的建筑,构成了中西合璧的艺术氛围。申奥史的过程中,也有着他们的足迹,北京的光荣也是他们的荣耀。
在《茉莉花》的学习中,我与学生共同探讨了在 04年的奥运会的闭幕式上,14名少女她们演绎的《茉莉花》,是民族与现代的结合,让世界以此了解中国。
四、音乐课中加入了才艺表演
我利用每节课的 3--5分钟,请一名同学,进行才艺表演,形式自主决定,可以伴随着伴奏音乐唱一首歌,可以跳一段舞蹈,没有艺术特长的同
❸ 音乐课教学评价怎么写
音乐课的教学评价可以根据上课的体验进行书写一般情况就是教学质量优秀教学质量良好教学方式正确教学内容丰富等等
❹ 音乐教学评价的目的与作用是什么
音乐抄教学评价不仅仅袭是单纯地评价音乐教师的优劣,而是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各个因素的测定、分析和评价,发现音乐教师教学中值得肯定的做法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保持其合理部分,摈弃其不合理部分,达到优化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音乐教学评价有着导向作用,起着引导评价对象朝预定目标前进的作用。音乐教学评价的目的与标 准将直接引导评价对象向标准方向努力。也就是说,评价的内容与标准,提示和引导了评价对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做什么,怎么做,促使评价对象在课堂教学操作 中,逐步地养成一种自觉地行为,达到“自律”的境界。因此,音乐教学评价就像一把“标准尺”,对教育教学的发展起着“定标导航”的作用。
❺ 音乐教学评价的目的与作用是哪些
音乐教授教养评价不仅仅是纯真地评价音乐教师的好坏,而是经由过程对内教授教养进程中容各个身分的测定和剖析和评价,发明音乐教师教授教养中值得确定的做法及教授教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坚持其合理部门,抛弃其不合理部门,到达优化音乐教授教养办法和手腕和周全提升教授教养质量的目标音乐教授教养评价有着导向感化,起着引诱评价对象朝预定目的进步的感化音乐教授教养评价的目标与标
准将直接引诱评价对象向尺度偏向尽力也就是说,评价的内容与尺度,提醒和引诱了评价对象在教与学的进程中做什么,怎样做,促使评价对象在教室教授教养操作
中,慢慢地养成1种自发地行动,到达自律的境界是以,音乐教授教养评价就像1把尺度尺,对教导教授教养的成长起着定标导航的感化
❻ 音乐教学评价原则有哪些
音乐教学评价原则有以下五个原则性:1.方向性原则 这是音乐教学评价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它要求在对音乐教学进行评价时必须把握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具体说,要看音乐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面向个别尖子;要看音乐教学实施的是基本素质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或专业技术教育;要看音乐教育是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还是扼杀了学生的发展潜能。 2.全面性原则 音乐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音乐教学的成果是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因此,评价音乐教学也必须从系统的整体出发,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评价,反映在教学对象上,要看教学成果是否具有普遍性,即是否真正使每一个教育对象都得到了发展;反映在教学内容上,要看是否在唱歌、器乐、欣赏、创作、音乐知识等各方面取得成果;反映在教学方法上,要看教师是否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正确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反映在教学途径上,则要求对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进行全面衡量;反映在学生的音乐发展上,要看态度是否积极,兴趣是否浓厚,感受、表现、创作音乐的能力等各方面是否都取得了进步;反映在评价信息的来源上,要求不仅从教师、学生方面搜集信息,而且还要从领导、同行以及家长方面搜集信息。 3.鼓励性原则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是搞好音乐教育的重要前提,这既关系到整个音乐教育的成败,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首先离不开别人对他的鼓励,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生音乐成就评价时,特别要注意无论是评价的方式还是评价结果的描述,都必须是激励性的而非打击性的,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4.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就是把评价贯穿在教学始终,参与学习音乐活动及其评价的过程比音乐学习所获得的结果能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愉悦和满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参与评价的情境,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评价习惯及全面的审美评价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5.情感性原则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生对它的掌握更主要的还是体现在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上,这是一种感性层面的东西。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通过音乐来考查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情感体验,而不能从零散、孤立的音乐知识出发,来考查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查教师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成绩,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也由于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水平不高,理论探讨不深入,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也相当落后。可以说,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有统一标准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制度,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合符中小学音乐教学规律的行为往往被人们认为是错误的,而一些违背中小学音乐教学规律、与素质教育目标相背离的行为,则往往又被人们加以肯定并推广。因此,认真探讨并建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评价标准,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标准,首先必须确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评价原则。
❼ 音乐课教学评价用语
老师在教授音乐课的过程当中,学生们都听得非常认真,而且学生们听完课之后对于音乐理念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所以教授课程非常成功。
❽ 音乐教学评价原则有哪些
音乐教学评价原则初探
郭声健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查教师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成绩,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也由于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水平不高,理论探讨不深入,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也相当落后。可以说,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有统一标准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制度,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合符中小学音乐教学规律的行为往往被人们认为是错误的,而一些违背中小学音乐教学规律、与素质教育目标相背离的行为,则往往又被人们加以肯定并推广。因此,认真探讨并建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评价标准,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标准,首先必须确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评价原则。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评价原则,我国至今还没有现成的研究成果,因此,作为一项探索性的研究,在这里我们也只能依据自身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性质和特点、任务和目标的理解,同时总结我国音乐教学实践的经验、特别是在音乐教学评价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来初步地提出几条基本的评价原则。
1.方向性原则
这是音乐教学评价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它要求在对音乐教学进行评价时必须把握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具体说,看音乐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还是面向个别尖子;看音乐教学是否实施的是基本素质教育还是职业培训教育或专业技术教育;看音乐教学是否是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还是扼杀了学生的发展潜能。方向性原则作为音乐教学评价的一条总的原则,它统领和规定了音乐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以及方式方法,也就是说,整个音乐教学评价的各个方面都必须把握正确的方向,即符合素质教育对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
2.全面性原则
音乐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音乐教学的成果是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因此,评价音乐教学也必须从系统的整体出发,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评价。音乐教学贯彻全面性评价原则,要求我们考虑如下方面的因素:反映在教学对象上,教学成果是否具有普遍性,即是否真正使每一个教育对象都得到了发展;反映在教学内容上,是否在创作、唱歌、器乐、欣赏、音乐文化知识等各方面取得了成果;反映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是否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正确、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反映在教学途径上,则要求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全面衡量;反映在学生的音乐发展上,看音乐态度是否积极,兴趣是否浓厚,感受、表现、创作音乐的能力等各方面是否都取得了进步;反映在评价信息的来源上,要求不仅从教师、学生方面搜集信息,而且还要从领导、同行以及家长方面搜集信息。
3.鼓励性原则
音乐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这既关系到整个音乐教育的成败,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而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首先离不开别人(包括教师、家长、学校等)对他的鼓励,特别是对他在音乐鉴赏和音乐表现方面所表现出的创造性的鼓励和欣赏。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生音乐成就进行评价时,特别要注意无论是评价的方式还是评价结果的描述,都必须是激励性的而非打击性的。每个学生所具有的音乐能力是不平衡的,某一方面能力突出而另一方面可能相对薄弱,因此在评价学生学习成就时要多从学生的特长、特点出发,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机制的激励下发展其音乐能力。音乐教学评价应该充分考虑音乐是一门最具创造性的艺术形式这一特点,音乐教学在评价方式上应尽可能地避免答案的唯一性、标准性,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艺术创造空间和氛围;在对学生音乐成就的评价结果的描述上,可以采用等级分数加评语的形式。评语应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权威武断和使人丧失自信心的语言,而应该多使用赞赏性、激励性的用语。如果用等级或分数的形式来描述学生的音乐学习成绩,则不要出现“不及格”分数。
4.过程结果并重原则
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只注重教学的结果而不考虑教学的过程,这使得那些通过采用死记硬背和机械运动等违背音乐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所获得的虚有其表的结果,往往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但研究表明,参与音乐学习活动的过程比音乐学习所获得的结果甚至能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愉悦和满足,因此,音乐教学评价不能只限于结果的评价,对音乐教学过程同样要进行评价。这就要求: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时,既要看学生的考查成绩,又要看教师教的过程,看其教的过程是不是一个符合音乐教学规律、令人赏心悦目的过程;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也既要看最后的成绩,又要看其学习的过程,看其是否真正主动参与到了音乐活动之中,并表现出了艺术的创造性。而在评价方式上,应把平时考查与期终考查有机结合,在平时考查的基础上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5.感性理性统一原则
掌握理性的知识技能,并不是音乐教学的全部目标和主要目标,因为,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生对它的掌握更主要地还是体现在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上,这是一种感性层面的东西。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而音乐鉴赏与表现行为显然是一种感性与理性高度统一的行为。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评价时,应该充分考虑把感性与理性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评价的方式设计上,必须从完整意义上的音乐出发,以音响为设计评价方式的基石,通过音乐来考查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情感体验,以及音乐的鉴赏与表现能力,而不能从零散、孤立的音乐知识出发,来考查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此同时,还要探讨如何通过理性的评价形式来表现出感性的评价内容。
以上只是提出了音乐教学评价所应遵循的的基本原则。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应该以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为依据,建立音乐学绩标准化测验,并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以便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及教师教学效果。
引用地址:http://www.hongxiao.com/dy/Article/zhuanjia/guoshengjian/200601/1723.html
❾ 音乐教学的评价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内容
音乐教学评价,就是针对学校音乐教育目标和音乐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对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进行整体的价值判断,也为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课堂音乐教学,是音乐教师评价内容中的一个主要方面,通过课堂音乐教学评价,能检验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知识水平、音乐能力的高低、职业风范、人格魅力等各方面的素质。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应该围绕音乐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能实现有效的音乐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的音乐学习来展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评教学目标,注重全面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首先,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在教学各环节的实施中,教师不仅能够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隐性与渗透性目标的达成,也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显隐兼顾目标的贯穿,更注重“知识与技能”显性目标的落实,在把握尺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音乐学习兴趣、体验学习音乐快乐,在着眼于学生四个音乐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方面,能够做到让三维互伴互随,相互渗透,体现出教学目标具体化、可行性、可操作、可检测强的特点。
(二)评教材处理,注重创造性
首先要看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教师是否能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充实,是否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
(三)评教法运用,注重有效性
从教师对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的角度,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能从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教师对来自课堂中的各种信息做出了何种评判,形成了何种反馈,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反馈的信息的。
(四)评学法指导,体现学科性
评课除了要观察教师怎么教之外,还要看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例如,考察教师能否从学科内容与特点着眼,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思维特点、学习修养、学习环境和条件等方面对学生学习进行相应的指导。再如,考察课堂能否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
(五)评教学过程,突出合理性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程序完成的。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实践是否科学。教学程序评价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2.看课堂结构安排
(六)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因素。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板书。2.教态。3.语言。4.专业: 5.操作。6.评价。
(七)评学生能力培养
在评课过程中,还要注意考察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状况。在具体实践中,要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强化了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是否注意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是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教会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八)评教学效果,注重实效性
评价教学效果,要看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实现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进行评课,着重要看教学是否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结合,使学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是否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其原有基础上的最好发展。同时,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还应该关注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堂评价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音乐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其文化素质及价值判断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人生规划意识等提供有益的参照;有利于教师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学校加强、改进、提高音乐教学工作,促进课程改革朝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二)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不同教学模块的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音乐审美教育的客观规律。
(三)整体性原则
无论是评价学生、教师,还是学校音乐教育工作,都应从整体着眼,涵盖课程目标的各个层面和教学的各项内容。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要用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肯定其进步与发展,指明其努力方向,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
(四)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要简便、明晰、易于操作和推广。根据音乐教学的特点,应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评价融进教学的全过程,使自评、互评和他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良好评价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