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品课中渗透法制教育的 有关参考文献
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法制观念,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比较系统的、直接的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学科,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习惯起着奠基作用。因此,充分抓住思想品德课这块德育阵地,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从小懂法、守法,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不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我们国家长治久安也有着重要意义。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法制教育,大致分为三类:
一、明理类
有些课文适合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对道德观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内涵及其社会意义有明确、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产生认同感。通过这一类课文渗透法制教育,能让学生初步掌握我国法律的最基本常识,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明白要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一定要知法、懂法、守法。
如人教版二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的“我生活的地方”单元的课文《我爱家乡山和水》、《家乡的物产多又多》、《我家门前新事多》和“让家园更美好”单元的课文《我们的大地妈妈》、《美化家园》、《花草树木点头笑》、《我和动物交朋友》,都很适合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让家园更美好”单元的课文还可以渗透《野生动物保护法》。通过明理让学生明白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明确人类要跟动物和谐相处,懂得关爱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教育学生必须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法制观念,不做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事。
⑵ 怎样向教育局举报学校
从家长微信大骂教师家委到全面禁止微信布置作业想到的中国教育问题。
文/任树吉
近日,一条家长微信视频引发一场教育风波在微信群和家长中引起了热议,我也想就当前的教育战线的乱象,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夲欢观点对事不对人。这件事引起了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说明在教育局还有有良知的人,还有人知道现在在教育战线的乱象,是应该管管啦,抓抓啦,现在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最起码的良知,失去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已经蒙上了他们的双眼,金钱的铜臭污染了他们的良心,做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局视而不见有严重的管理缺失的责任,。几十年的减负,越减越重,教师成立了微信群,还成立个家委,这是谁给他的权力,把作业发到群里,自已就完事大吉了,剩下就是家长忙的打印作业,忙的辅导作业,忙的送孩子上补学班,这就又回到教师的家庭补学班,不仅增加了家长的课业负担,同时还增加了经济负担和思想负担。老师只管课堂授课,其余都是家长的责任,完不成作业是家长的责任,成绩上不去也是家长的责任,老师连一点责任也没有,这只是减了老师的负,而增加了家长的负。每天手机布置作业,电脑打印学题,家长辅导不了,自然而然就报了补学班,而补学班还是老师办的,每个月几百块钱家长得掏,每天打印课题的二三块得出,这九年义务教育名存实亡,这掉算来,比收学费还要贵。在中国一个医生,一个教师最吃香,在学校挣上工资在家里办上补学班,想不富都难,这不是腐败吗?可悲的是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家认同并支持这样摸式,并助纣为虐,充当家委,助长了歪风的盛行。这跟官员受贿,医生拿红包是一样性质,不是官贪要贪,是你乐意行贿,这教师能不贪吗?这不正之风正是在大家推动下得以猖獗。下来你又对这种行为说三道四,实际这是你自己做的孽。现在的老师不备课,不批改作业,寒署假三个多月,加上双休日,节假日,能干几天活,没责任,没担当,只有赚钱权力和义务,这样的教师还是园丁,教育工作者吗,简直是师霸,师魔。有的学生已经用生命对这种模式提出了抗议。做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这些官老爷,成天都干什么呢,用微信布置作业,教师办补学班,这种乱像是一天二天吗?这不是懒政又是什么,师德都那去啦,管理责任那去啦,良知那去啦,非要到遭成严重后果甚至出了人命才管吗?这是教育的可悲,这是民生的可悲,这是国人的可悲,中国教育的路在哪里,中国希望在哪里,我们大家,不管你是教育长,师长,家长都好好想想吧,我们做事首先要想到咱们是人,多换位思考,彻底改变这种行为,还教育以一片蓝天,还家长一个清爽,还师长以一个清名,还学生一个前途,还伟大祖国一个灿烂辉煌的希望明天!
⑶ 如何使法治教育融入高中政治课堂
文化的力量首先在于构建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我国,承担这一任务的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然而,始于二0世纪50年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出于意识形态宣传的需要,往往重政治教育而轻思想教育,在价值观相对单一的历史时期,单纯的政治教育尚能发挥一定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的冲击,价值观更加多元,灌输式、口号式的政治教育已经很难取得成效,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将传统文化学习融入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甚为必要。 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困难。事实上,我国的传统文化包含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倡导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如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得益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仁者爱人”、“民胞物与”的大爱情怀,“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人无信不立”的做人准则,“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都是我们应该具备的。 然而,改革近半个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并非易事,我国启动“两课”教育改革时日已久,但成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突破单一的政治教育藩篱,陈旧的政治教育课仍居于主要地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改革将首当其冲,应当将传统文化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开设,使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相辅相成,教材选编应该系统权威,避免为了服务于政治教育而零散地教授传统文化知识,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同时,加强教育人才培养,形成有机统一的传统文化教育整体氛围
⑷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有哪些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政治认同就是要培内养学生对中国共容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它素养的内在灵魂和共同标识。科学精神不仅指自然科学学习中应体现的求真务实思想,也指坚持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等,思想政治学科培养科学精神,就是使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这是达成其它素养的基本条件。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学科培养法治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其他素养的必要前提或必然要求。公共参与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公共参与,就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乐于为人民服务,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履行义务,是其它素养的行为表现。
⑸ 政治题 开展法制教育课有什么现实意义
开展法制教育课,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制意识,有利于落实国家依法治国的方略,有利于公民自觉遵守法律,也有利于是公民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⑹ 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执政党要改变对国家的领导方式,善于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来领导国家。党回领导人民立法,党自己也要在答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是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以来确立的一项重要政治原则,载入了宪法、党章和党的其他重要文件。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行法治,努力把国家引导到法治的轨道上,而且最重要的是,党把自己的权力放到法律法规的笼子里边,保证不滥用权力,这样就不会再出现超越法律、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宪法和党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同时要求一切政党和个人都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党要带头遵守宪法法律,这就科学地处理了党和法律的关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党的领导决定依法治国成败,决定中华民族的兴衰。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二者必须结合。没有党的领导,中国势必陷于天下大乱;没有依法治国,中华民族难以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支配,党的领导也必将大打折扣。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缺一不可,二者必须也是能够相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