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清华大学建筑系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回于1946年10月创办。答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设建筑系和城市规划系,2001年4月,原暖通空调专业从热能系进入建筑学院,组建建筑技术科学系,2003年10月,成立景观学系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作为清华大学设置的19个学院之一,至2012年底建筑学院已下设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建筑技术科学系。此外,跨院系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也依托建设于建筑学院。
⑵ 清华大学建筑系。
可以报考,但难度非常大,非专业人士考上清华的建筑系几率几乎接近于零。回
建筑系就一个专业答,建筑学专业。
如果是清华硕士毕业,工作绝对不愁的。
一般学校的建筑系硕士刚出来的话至少都在12-15W。好的学校还要多。
⑶ 清华大学建筑系
你好.
首先抄 清华大学建筑系有袭 2个招生专业 4个系
2个招生专业: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4个系:建筑、城市规划、建筑技术科学、景观学
根据你的情况
建议报考建筑学专业
去学建筑或景观设计.
清华专业一览
http://join-tsinghua.e.cn/bkzsw/yxsl.jsp?boardid=12&bid2=1201&pageno=1
清华建筑学院官网
http://www.arch.tsinghua.e.cn/chs/index.htm
⑷ 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常识
三,关于方案的训练
1.方案的能力: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不然我们不会学5年。考研复习的时间大概最多十个月。要想在这段时间内从根本上提高方案能力是不可能的。但是经过一定量的系统的科学的训练还是可以取得很大进步的。
2.基本概念:“快题考得是基本功,不是创新和创作”(朱文一)。很多人太强调idea,快题里面要尽力少做。因为很多idea是要牺牲一部分功能和使用的,而功能是快题评图时候的重要标准。当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力有idea,还是鼓励的。“把最基本的功能,结构处理好,即可80左右(满分100),若想再高分,就要体现建筑性格”(朱文一)。
3.今年的题目:4800平米的法官培训中心。一块平整的基地,表面看是梯形,退完各种红线以后,可以做的面积只有1440平米,并且是等边直角三角形。图纸一律对开草图纸或者硫酸纸,规定图幅约780乘540.这是一道很常规的题目,没有在建筑功能和性格上难为学生,也没有要求建筑要体现某种特色,仅仅是基地稍微有点限制。
4.推介书目:理查德-迈耶,GMP,01、02、03年度的建设部院作品集,新近的各种国内出版的建筑杂志等等,常规的、正统的、画出图来有效果的方案。反对模仿库哈斯、哈迪德、福斯特和多数日本人的建筑形象;反对解构的、后现代的、高技的、最新潮反常规的;反对扭来扭去的、支离破碎的,玩酷过火的;这些或许对课程设计有用,但是对快题设计无益。
5.方案的训练和准备:按照基地的形状分成几种类型,每种类型各准备一套平面和立面。常考地形有:(1)正方形;(2)长方形主入口在长边;(3)长方形主入口在短边;(4)三角形主入口在短边;(5)三角形主入口在斜边;(6)梯形主入口在上底或下底;(7)梯形主入口在腰上;(8)前七种组合出来的异形地。之所以强调主入口的方位,因为同一块地,入口方向不同,平面、立面处理也会不同。现实的办法就是找这些不同的地形来练习。清华常考坡地,对于坡地的处理手法也要准备到。由于要画一点透视,就要求在画透视的主立面上,有一定的前后凹凸关系。其实这八种,可以归结为2—3种平面和立面处理。也就是说,准备得方案要活,可适应性和可调整性要强。我觉得在考研这个问题上,应该追求多题一解,不管题目怎么变,我们的平面和立面稍作调整即可符合。不应该去考虑一题多解,太费时间和精力。限于设备因素,不能把我准备的几个方案传上来了。有些同学会说,遇到像同济今年这样的题目怎么办?首先清华不是同济,不会走得太偏,还是注重学生的处理一般问题的能力。如果真出现了那样的题,只能凭自己的真实设计能力去应付了。但是,不管题目多特殊,建筑的基本问题是不会变的,有实力的人绝对不会被埋没。
6.分期练习:初期:作方案时间放的长一些,调得顺溜些,做得细致些,想的深入些,不要急于画图。方案做好后,再比着范图去画,时间也放得长些,一边画,一边学。这样在方案和表现上都会有所提高。后期:按八小时卡住时间画,逼着自己提高画图速度。也就是说,前期重在方案和表现,后期重在速度。
7.频度:基础差的人1-2周练习一次比较合适。高手的话,一共练四次左右即可。练的太多太频,人会疲。翻来覆去就那点手法也学不到东西;积累一段时间,练一次,每次都要学到新东西。再说了还有其他三门需要看。每次画完务必找老师和师兄师姐看,改进不足,才能突破自己。切忌闭门造车,自以为是。
8.手法:尽量简洁,规整,几何化。“尽力不做为了形式的斜、歪,不做锐角,自由弧形”(朱文一)。这是为了方案中更少的出现不必要的毛病,绝对不是限制你的思路。要知道只用方形和规则的弧形一样可以做出很精彩的方案。“一般推介采用框架结构”(朱文一)。
9.题目类型:博物馆,会所,旅馆,餐厅,教学楼,纪念馆等等,很多都是课程设计中做过的题目类型。各有各的特定要求,最好都想想,以免出现硬伤。“不会让你做监狱,机场,医院等比较偏,学生没有体验或非常规,太复杂的建筑”(朱文一)。
四,关于考试的过程
1.时间分配:按顺序为,方案1.5小时——柱网轴线0.5小时——首层平面40分钟——主立面0.5小时——透视图2小时之内——二、三层平面共40分钟——总图0.5小时——次立面0.5小时——剖面两个共40分钟。机动时间0.5小时。各段时间包括上色时间。之所以先画主立面和透视,因为除了首层平面外,透视是最重要的,而画透视的话,先得把主立面画出(透视蒙在主立面上画一点透视)。先把这几个最重要的画完,心理压力可以减少很多,然后剩下的时间再画那些相对次要的图。这个时间分配在方案训练的后期就模拟练习。卡好时间,每画一个图就记下时间,到全套图完成以后,反思自己在哪些图的绘制上超时较多,针对性的提高。
⑸ 清华大学建筑系。
我就是清华建筑系的,10级清华建筑系北京人算上保送的大概有20个左右吧,建筑学院还要再多几个,北京前50的话应该可以,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想读建筑的,但北京似乎是先填志愿再高考,你要有把握哦~加油!
⑹ 清华大学所有建筑的位置
清华大学图书馆由新馆和老馆两部分组成,整个图书馆的建成共分三期工程版进行,时间跨度权长达75年。一期工程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设计,1916年4月始建,1919年3月完工,建成的老馆东部是建校初期"四大建筑"中最先动工和建成者,当时的馆舍面积仅有2114平方米。
⑺ 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历史
从梁思成先生为之终身奋斗的理想――“居者有其屋”,到吴良镛先生孜孜以求、不断实践的目标――“安得广厦千万间”;从梁思成先生提出的“体形环境论”,到吴良镛先生开创的“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经过了六十年的发展历程。 六十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创作实践和国内外交流等方面,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目前,建筑学院已经形成完善的“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育人模式,“建筑•规划•景观”三位一体、交叉融贯的学科架构,以及六年制本硕统筹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三个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学院也是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单位。在2003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建筑学一级学科被评为第一名。从1946年至2006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培养了4300余名毕业生,他们在国家建设岗位上、在国际建筑舞台上辛勤耕耘,涌现出了一批建筑大师、两院院士、学术名家,造就了一批中国建筑事业各个时期的领军人物和各相关单位的骨干人才。六十年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设计实践、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设计、广义建筑学理论、人居环境科学、《北京宪章》等,已经成为中国建设史上的重要成果乃至世界建筑界的标志性事件。二十一世纪是中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也是中国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的黄金时代,建筑学科与建筑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面对未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的总体部署下,制定了建设兼具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建筑院系的发展计划。第一,在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指导下,从科学和文化两个方向深入探索新时代建筑规律,力争在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两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学院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智库”和高端建筑人才的培养基地;第二,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与设计、建筑历史理论与文物建筑保护、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领域均衡发展,保持特色、积极进取、多出成果,使学院成为一流的教学和科研示范案例;第三,以解决中国建筑文化和城乡建设的重大问题为目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以创建中国特色建筑教学、科研和创作实践为发展方向,全面提升学院在世界建筑舞台的空间和影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发展,随着二十一世纪世界建筑学科的发展,保持特色,开拓创新,为巩固国内领先地位,跻身于世界一流建筑院校而努力奋斗!
⑻ 清华大学建筑系课程有哪些
建筑系课程设置:
建筑设备工程、城市元素、环境空间、风景园林设计、美国当代环境艺术、室内设计经典集、室内设计原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作品集、居民区规划图集、居民区规划设计资料集、场地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建筑设计资料集、现行建筑设计规划大全、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设计与分析、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的涵义、建筑空间组合论、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初步、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建筑力学、建筑师结构学、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基本原理、装饰结构、建筑结构选型等。
建筑学院设置两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作为清华大学设置的19个学院之一,其前身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10月创办,后于1988年成立学院。截至2012年底,建筑学院下设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建筑技术科学系。此外,跨院系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也依托建设于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