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家长对老师的评价怎么写
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是对学生学期情况的反馈,也是对教师提出意见的途径版。要权从学习和生活方面入手。
1、在你的教育下,孩子的作文水平提高了,给我和孩子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我和孩子永远感谢你。
(1)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家长留言咋写扩展阅读:
首先得对老师致以感谢,孩子的好成绩当然离不开他们的辛勤教导;再个就是从孩子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去发现些问题。
提出相应的建议,哪些方法,可以继续提倡下去,或者哪些方面,哪些地方还需做进一步的调整;最后就说下自己对老师及孩子寄予的殷切希望。
② 家长对孩子在家学习情况反馈的意见怎么写
学生在家行为习惯表现
一直以来,孩子在家表现良好。
生活方面,能够孝敬父母,不与父母顶嘴吵架。尊老爱幼,有良好的品德,非常有爱心。自立的能力较强,基本上能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吃苦耐劳,可以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虽然处于叛逆期,但还是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关心父母。
学习方面,可以自觉学习,不需要父母的督促,能够独立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正确地使用电脑,不沉迷于网络游戏,能够按照一个初三毕业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德育方面,身体素质较好,能够参加各项体育锻炼,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与人交往热情大方,讲究分寸。待人很有礼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注意环保。有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体来说,孩子的行为习惯还是比较优秀的。
(2)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家长留言咋写扩展阅读:
对子女在家表现的评语
1、同学在家表现良好。能按计划实现学习目标,空闲时间喜爱阅读各类书籍充实自己,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父母沟通良好,生活独立,身心健康,值得鼓励!
不足之处,在学习任务日益繁重的情况下,难免遇到各种困难,越是此时,越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客观表述,平静分析,在学习进步的同时,使自己的沟通技巧也更上一层楼!
2、每天作业按时完成,不要家长督促,比较爱玩,但懂得适度,在家自理自立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3、孩子在家表现很好,经常会帮父母做家务,主动做作业,还会做有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4、孩子在里能够积极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仅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还能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放假时一切都能按上学时一样起床、写字、看书、睡觉。但与此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老现要求的每天阅读课外书半小时等,都没能很好地自觉做到,要父母催促才会去做,主动性不够。另外,看电视时间也太长。以上不足之处需及时改正。细心度不够,作业在家长检查下检查出许多小毛病,都是粗心、不认真导致。
③ 家长对学校开放日的教学评价
建议对于学校的开放日,首先需要进行肯定,毕竟学校,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来迎接
这个家长们的到来,二是就自己看到的学校变化
,利于孩子的培养方式等进行客观的评价。
④ 家长对空中课堂肯定的评价怎么写
切实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工作衔接,最大限度减少延期开学对教学工作的影响。
以廊坊专市为例,时搭建“空属中课堂”,充分利用“教育+互联网”形式,整合国家、省、市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网络教育教学服务。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开辟板块,为教师提供课程直播、作业布置、互动交流、反馈评价等服务,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督促指导。
指定辅导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负责联系学生,切实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工作衔接,最大限度减少延期开学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同时,还帮助学生规划好在家的学习生活,并为学生提供时事教育、卫生健康、疫情防范、危机应对等网上学习资源及线上辅导。
(4)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家长留言咋写扩展阅读:
“空中课堂”的相关情况:
1、各中小学校要按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教学和管理方案,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2、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级在线教育教学服务平台及其资源,根据不同年级、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在线教学方案和课程表。
⑤ 请问如何让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在评价的主体上,教师是单一的主体,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评价和被评价的关系。在评价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错”、“挑毛病”,教师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学生是接受评价的被判者。这种单一主体的评价方式,其弊端在于:一是评价的结果容易出现片面、主观,使评价失去客观和公正,被评价者对评价的结果难以认同,因而评价的实效性不强;二是扭曲了正常的师生关系。在评价过程中,由于教师总是要千方百计地找学生的“碴”,学生因而不得不通过弄虚作假的办法来应付教师的挑战。久而久之,师生之间自然会产生敌对情绪;三是使学生的持续发展失去了原动力。因为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而且,学生对这种评价往往持一种应付、对抗、惧怕、逃避的态度。试想,这样的评价,怎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呢? 新课程的评价要求实施评价时,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突出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强调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评价的主体上,要从教师的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既包括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家长的评价。《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评价是开放性的,其评价特别“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因此,实施评价应着重解决好导向和定位两个问题,建立起以学生为主、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开放性的、综合量化评价机制十分必要。一、开放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找准学生、家长、社会与课堂的融合点 长久以来,课堂作为教学的平台,因时间、空间的限制造成了教学评价的单一性。课本只是一个蓝本,课堂只是一种载体,一切知识的得来,道理的明示都需要事实为依据。特别是品德与生活(社会)更是在三分源于课内,七分来自课外。周围的生活世界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是多元的,儿童总是以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情为基础,形成对世界的认识,对是非的判断,对善恶的理解。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资源不限于课堂或某一方面,而是辐射到学校、家庭、社区的方方面面,从教材扩展到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以及儿童其他的生活空间。因此,只有开放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拓宽教学的时间与空间,才能给予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契机。 大胆地“走出去”。道德源于生活,远离生活的道德教育是悬空的,缺少根基的,只有将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才能使两者建立起真实而有意义的联系。“育德并非只是让学生记住抽象、教条的道德规范,而是在融合道德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经验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的内化规范并且践化规范,从而完善人格。这种育德才是一种真正的教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要求教师及时捕捉来自于生活、社会上的,被学生熟知的素材,在满足学生探索、发现的心理需求的同时,从学生内心进行道德教育。因此,在适合的时机,把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搬到现实中、社会中,零距离地利用资源,引起学生最为真实的感触,必能为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创造条件。 如某教师对《亲亲大自然》一课的教学,就把课堂搬到了美丽的公园。教师和学生一起“比眼力”“比听力”,“比谁对大自然的发现多”,金黄的落叶、动听的鸟啼、各种众林生物……孩子们开心地品着大自然的美丽,对“大自然”这一概念有一具体的认识。教师在孩子们探索到了一个时段后,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看看美丽的大自然,你发现人们留下了什么?”孩子们立刻把探索的目光转向了人类在大自然中留下的痕迹。公园的工作人员留下了精心培育后的花草,不文明的游客留下了白色垃圾……强烈的对比使孩子们心中自然地产生了要维护大自然的美丽需要大家的努力,他们开始蹲下身去,拾起地上的塑料袋……有的孩子还不好意思地跟刚才自己踏过的花草说对不起。社会参与的强大力量,充分地体现在了这一课的教学评价中。 勇敢地“请进来”。要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评价中。“请进来”可以缩短三者之间的距离,把三者集于矛盾冲突中,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最大可能地结合。如某教师在教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爸爸妈妈的心,我能懂》时,把学生的家长请到了课堂。这节课上,孩子们和家长共同回忆生活的酸甜苦辣,双方互相倾诉了自己的心事,课堂成了亲子交流的平台,双方不仅学会了沟通,更使得学生体会到了家长的良苦用会,期间很多次家长和孩子都留下了眼泪。教师在孩子们对家长的用心有较深体会,最动感情之时,鼓励孩子们为父母写下心愿卡,这样一来,不仅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更使家长和学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 “请进来”还可以媒体方式请进一些在教学中可能遇到却又无法在及时在现实中找到的素材。如在《我会帮助他人》一课中,孩子对课题产生了困惑:“雷锋早死了,妈妈说帮助别人,自己会吃亏!”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已经影响了孩子那颗稚嫩的心,某教师由于早有估计,立刻在课堂上展开了一次辩论会——“雷锋真的死了吗?”并通过播放录像,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事例,使学生知道助人的事在当今社会层出不穷,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很乐于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的手的。二、巧用“成长记录袋”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使用“成长记录袋”,这种评价方式是评价儿童成长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这一评价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种因素的结合,激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力方式。在一年级下学期,某教师就根据品德与生活的相关课题设计了品德学科实践活动记录表(营养之餐设计表、巧手卡、朋友卡等),根据表的内容不同,又分别把评价权交给了学生、家长和班委。根据表的反馈,教师又设计了相关的奖状和荣誉证书……一学期过去了,学生、家长和教师根据成长记录袋中的内容综合评价,为学生的品德发展做出了较科学、较全面的定位。三、结合班级、学校相关评比 一切有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外在因素,都应该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敏锐地察觉。学校是最有利于学生德行发展的场所,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班级与学校开展的活动、相关评比设计教学。如在《班集体,我们的家》一课,教师以学校前一阶段教室布置评比为契机,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班集的布置情况,回忆自己在这一活动中的作用,使学生具体感知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⑥ 对本次家长开放日集体教育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怎么写
建议:把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放在第一位,教学采取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逐步放版弃填鸭式.
学校开展丰富的课外权活动,采用竞争奖励机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要孩子多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不要帮助孩子去做他自己应该做的事,不要怕孩子犯错误、做不好,人就是在不断的试错中成长的,给孩子创造无忧无虑的生活条件其实是在害孩子,没有无忧无虑的社会,在家长的监护下,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
⑦ 家长对学校老师的意见建议怎么写
家长意见和建议代表着对自己孩子学习环境和老师的一种沟通。家长意见和建议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从教育教学活动方面建议学校;例如:学校多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和校外活动,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利用一些休息日,举办一些集体活动,如春游、训练营、公益活动、亲子活动等,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
二、从常规方面来提意见及建议;例如:建议在午休时间能够严格督促,让孩子真正拥有午休的安静环境。
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自身情况,例如:关注不活泼的孩子以及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改善与学生交流方式,对孩子习惯培养给予意见,针对孩子的性格给予教育。
(7)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家长留言咋写扩展阅读:
白家庄小学 “家长教师协会”正式成立已有三年,家校双方在共同协商中有组织、有制度、有计划的科学推进工作,家长们由单纯的“活动参与者”切实转变为“参与式管理者”,实现了教育角色的转变,与学校真正成为合作伙伴。
家长们还参与学生各类评优竞赛,确保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这既保障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监督权,又有利于家长主动承担起教育的职责。家长教师协会还出台了家校活动审批制度、家校奖励制度等。
祖雪媛校长办学思想中常说的话是“家长是我们最好的专家,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就是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请家长走进学校参与方方面面的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是促进学校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的源泉。白家庄小学家长教师协会工作经过三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机制和工作的模式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