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教学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

教学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

发布时间:2020-12-25 19:27:52

1. 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陶行知先生就曾倡导儿童“六大解放”。它是培育创新素质的要旨,也是高度教育民主的体现。即: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大家想得通。解放双手,甩掉无形的手套,动手向前开辟。解放嘴,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论自由,谈出真理来。解放空间,让孩子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解放时间,使大家有空思考、学习、干事和娱乐。如果说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是我们教育教学的航标灯,那在我们的现实教育中具体又应从那几方面入手呢?一、 从教师自身入手,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观念的更新从何做起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落脚点:从长远目标来看,必须转变教育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是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从教学的根本目的来看,必须转变一味地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的目的观,树立引导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冲动,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问题的目的观;从教育的空间来看,必须打破囿于学校、囿于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树立课堂向社会延伸、向影视报刊等传媒延伸、向电子网络延伸的空间概念:从评价标准来看,必须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从教育对象和手段来看,必须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认识是行动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几点,才能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科学的运用。 二、 从课堂入手,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教师还必须认识到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交给学生更多更好更精更获得知识,以此来减轻学生课后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刻苦钻研教材教法,针对学生实际、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的不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上好课。 曾经有所示范学校提出过“四有”、“五尽量”,我认为对我们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四有”是教师上课前就必须做到的。即:脑中有“纲”,就是既要熟悉所教年级,所教科目的具体要求,又要了解相邻两个年级大纲的要求;胸中有“本”就是指对教材要烂熟于心;目中有“人”,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能驾奴课堂,随机应变;心中有“数”,就是要因课制作设计需要的教学思路。有了这样充分的准备,课堂上再做到五尽量。即:学生能讲的,尽量让学生讲;学生能写的,尽量让学生写;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做;学生能读的,尽量让学生读;学生能想的,尽量让学生想。这样的课堂坚决改变了单向灌输,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 从课外活动入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减负”之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这段时间学生干什么?学生的自觉性,原则性较差,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引导,以为放任自流的话,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很不利。因此,教师应和学校、家长一道管好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即:教师和家长不得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报名参加自己喜爱的课外活动。如:乒乓球、棋类、写作、奥数、手工制作、计算机、书法、绘画、朗诵、演讲、故事会等。在课后适当开展这样的活动,既不影响学生正常休息,也不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又多了一块自由发展的芳草地,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四、 从影视教育入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好”“德”为首;有才无德是毒品,有才有德才是正品。可见,良好的思想品德对高素质人才的发展有多重要。因此,作为教师应积极有效的利用每周的“两课”(即:思想品德课和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当然,如果教师只是空洞的、教条式的要求学生怎样怎样,学生势必产生逆反心理,结果会适得其反。这方面的教育,那所示范小学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每两周组织学生观看一部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题的优秀影片。看完后,采用学唱影片经典歌曲、演讲影片故事、评书影片人物、对照影片优秀人物自查、写影评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以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代替空洞的说教。我们可以将这样丰富多采的活动充实到我们的“两课”当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洗礼。

2. 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全面发展教育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教学肯定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但心理教育、品行教育等等也不容忽视,总之,现在做个称职的家长比做个好孩子要难呀!

3. 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 课外活动 D.教学

这道题我已经做过了,正确答案就是D。答案也只有D,前面那位说法不对,问的是“基本途径”,最基本的一般情况下就只有一个,另外,A、B、C是错误的,所以答案只有一个,选D。

4. 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全面发展教育

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组成 .(一 ) 德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保证,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 二 )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它与德育、体育、美育、劳育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制,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智育作为传授知识技能和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教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着知识技能的准备和智力的支持,是实施其他各育的基础。1 .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2 .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3 .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核心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 三 )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他们施以体育,指导他们有计划、有组织地缎炼身体,可以促进青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为其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2 .使学生掌握身体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正确的技能技巧,养成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 3 .使学生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 4 .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5 .为国家发现、选拔和培养体育人才。 ( 四)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1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2 .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和兴趣。 3 .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 ( 五 ) 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 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爱护公共财物的品德,增强对社会和集体的责任感。 1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2 。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 3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并注意在劳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各自有自身的基本任务,不能相互代替,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全面发展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对学生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教育内容。 根据各育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要坚持“五育”并重,使全面发展教育的各组成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学生可以而且应当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以,在教育工作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人特点,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有比较完善的基本素质,又能充分发展其特长,形成丰富而独特的个性。

5.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1)组成部分有德复育:向学制生传授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智育: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育的教育;体育:传授学生体育卫生的知识和技能,社学生体质得到增强,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美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相互关系:德智体美劳之间不能相互替代,不能分割。德育对其他各育起方向和动力的作用;智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体育实现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和实施。

6. 如何正确认识与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教学

现在把所谓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 实际上,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专部分,也就是属知识的部分,而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科学的探究,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就是学习的过程细节化,人性化,科学化。
所以我认为,全面发展教育,实施教育,是在继承以往的好的教学理念,借鉴国外的教育方法的同时,来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有人也说,不废除高考,素质教育没有任何意义,我也不赞同。几千年的科举制度,没有合理的成分是不可能的,一棍子打死,是不符合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害必有利,只是利弊得失的问题。我们只看到了会计制度的弊病,难道一点利都没有吗?!答案是否定的。
经济保障的是我们的今天,科技保障的是我们的明天,教育保障的是我们的后天,与国人共勉之!

7. 学校教育的最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吗

使受教育者得到人格和素质的完善。一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教会学生如何思维;三是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高层次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8. 教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什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内育人,将德育、容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8)教学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扩展阅读:

教育的功能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2、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社会人才体系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现代社会重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包括: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能力;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

3、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人才,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

4、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教育不仅要传递文化,还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

9. 只要牢牢把握教学这一中心点,学校就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说的太过了,人才多方面的,我觉得环境和团队,比教学中心点要重要的多。

阅读全文

与教学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