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教学观教育观学生观

教学观教育观学生观

发布时间:2020-12-25 19:12:48

『壹』 从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方面说说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

好老师就是应该在为人师表方面品德高尚然后还有很高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够与时俱进教学效果显著这就是好老师

『贰』 从“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分析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好老师

答: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成绩有效期为两年。您可以通过在系统中登录来检查每个主题的特定过期日期。在有效期内无须重复测试。

『叁』 如何正确看待师生观,学生观和教育观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育人意识。

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里的“传道”本质上就是培养人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这样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实际上,不论是教育机构,还是教育工作者本身,都应该放下功利心,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技巧;更重要的还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世;让每个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懂得为他人着想,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和对社会有用的人。

只有这样,他们才知道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孝敬父母,回报社会。

全面了解每个孩子,不能凭表面现象主观臆断,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可能,要用变化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和研究学生,要看到学生的长处,看到学生的未来。

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创设宽松、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相互激励中不断总结自我,反省自我,从而认识自我,鞭策和激励自我。

古罗马有则谚语:所见所闻虽好,但我仍按坏样子做。学生可以懂得善恶,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但未必能够把它转化成自觉行为。

『肆』 综合素质的教育观是什么

职业理念在综合素质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在考试中大家需要全题型备考,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梳理一下职业理念部分的一个复习的思路,职业理念的知识包含,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三个子模块。
今天就主要带大家梳理一下教育观部分的内容,教育观中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也就是素质教育和教学观。首先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素质教育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还是有一定出现频率的,需要进行识记,尤其作为简答题、论述题备考。
其次是教学观。教学应该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作为主体,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教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是要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倡导发展性评价,重视学习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这里我们说关注人,主要是关注人的两个方面,包括关注人的情感和关注人的道德,也就是一方面关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一方面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伍』 请从教育理念方面谈谈什么样的老师是好教师(教育观 教师观 学生观 教学观 质量观)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行为规范要符合教师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忠诚于版人民教育事业权,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陆』 如何正确看待师生观,学生观和教育观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育人意识。 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里的“传道”本质上就是培养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这样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实际上,不论是教育机构,还是教育工作者本身,都应该放下功利心,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技巧;更重要的还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世;让每个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懂得为他人着想,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和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知道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孝敬父母,回报社会。我认为:成才比成绩重要,而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其次,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平等观
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基础,没有平等、民主,就没有现代教育。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导师,还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的益友,是他们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育的角度是水平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在国外的课堂上,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视角能和学生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直接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有时他们会跪在地上,由此也可以看到平等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和学生其实是先知和后知的关系,或者说是在某一领域比别人先知而已。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科技日益发达、信息手段不断进步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在很多领域也许我们真的还没有学生知道的多。因此互相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也是今天新课标理念的基本要求。
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既要小心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应在有效的沟通中,使自己成为学生可信赖的朋友和伙伴。这样,才会有师生交往的愉快、健康,才会有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教育所本应拥有的那份快乐。 2.个性观
个性观就是教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一个班级就像一棵大树,每一片叶子都需要阳光雨露,更重要的是,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的差异状况是客观存在的,从学生个人身上体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不同的个性特长。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要把差异简单地认为是学习成绩的好坏,要有“绿叶红花皆春色”的育人思想。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只有在孩子的个性得到承认和尊重的前提下,我们的教育才能最大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3.发展观
发展观就是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中不断提

高、进步的,教育也是如此。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工作的基本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在我们的教育中,树立“生本”发展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是时代的要求。教师切忌用静止的眼光评价学生,好学生固然会继续进步,但后进生也并不是都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仅要承认后进生可以进步,而且还要理解学生在进步中出现的反复。反复是正常的,学生反复100次,作为教师,仍然可以做101次的转化工作。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教育的本质在于使每个受教育者都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4.矛盾观
“人是广阔的世界,心灵是复杂的宇宙。”每个人都是“真善美”与“假丑恶”两个自我的统一体。因此,作为教师,教育的任务就是不断把学生内心的“真善美”启发、诱导出来,善于挑动学生进行两个自我的斗争,在两个自我的斗争中不断涤除“假丑恶”,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是矛盾对立和统一的集合体。学生是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人,也正是学生的不断促进,教师才能在思想上经常感觉到学习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我们所说的教学相长大抵即是如此。 我们说以前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现在的教育是综合素质的教育,学问高深固然可敬,素质全面同样令人钦佩。教育不是使学生获得各种知识量的叠加、累积和现有知识的再现,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细小环节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随着新一轮的课改,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发展孩子的个性,健全孩子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成长,使孩子在平等、愉悦的环境中受到教育,越来越成为时代的呼唤。我真心的希望大家真正行动起来,使我们的孩子能真正感觉到来自各界的关心,使他们在受教育的同时,学会做人,懂得感恩,真正体会到并享受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幸福。

『柒』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教育评价

教师观是要自己概括的,主要是要说是个教育家

学生观的版本有很多,只要点出学生是主体,意思对就可以

教育评价言之有理就可以了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观与学生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这是从课程层面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3、教学不能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一切都是现成的: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现成的说明、现成的讲解,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话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重结论、轻过程,从学习的角度讲,也即重学会、轻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参考资料:网络

『捌』 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什么 A.质量观B.素质观C.教学观D.学生观 我自己觉得是学生观

8.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D )A.质量观B.素质观C.教学观D.学生观

我觉得应该是教学观的。。

阅读全文

与教学观教育观学生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