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论语中的教育教学名言

论语中的教育教学名言

发布时间:2020-12-25 06:33:18

⑴ 论语中论教育的话

《论语》论教育
一、谈学习方法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时时温习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够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网,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学习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4、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工匠要把活干好,必先把工具弄得精良好用。”
二、谈学习态度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译文:默默地记住所见所闻所学知识,学习永远不满足,耐心教导别人而不怠倦。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如果三个在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一个人。选项择它的长处和优点而向他学习;看到有什么时候不好地方就反省思考,加以改正。”
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聪明好学,不以向下面的人请教为耻……
7、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三、谈学习兴趣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对任何事物),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践行它为快乐的人。”
四、谈教育原则
9、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不诲也。”——《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只要愿意亲自送来十条干肉(作为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导的。”
10、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我)对谁都进行教育,不分(贫富、愚智)类别”。
五、教育目的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译文:子夏说:“做官要做得好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才可以做官。”

⑵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

1、子曰:“学而来时习之,不亦说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聪敏好学,又能虚心地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⑶ 论语中有关教学的名言

学而时习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不耻下问
吾日三省其身

⑷ 孔子说的有关教育的名言

1、 知耻近乎勇。 ——孔子

2、 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 《论语》

3、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丘 《论语》

4、 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 《论语》

5、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 《论语》

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 欲不逾 矩。 ——孔子 《论语》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论语》

8、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论语》

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论语》

10、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 在斗 ;及其 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丘 《论语.季氏》

1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论语》

1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论语》

13、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 《论语》

1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 《论语》

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论语》

16、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论语》

1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论语》

1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 《论语》

19、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论语》

2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丘 《论语·卫灵公》

21、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22、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 子 《论语 》

2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论语》

2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论语》

2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2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 《论语》

27、 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28、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 《论语》

29、 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 《论语》

3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 《论语》

3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论语》

3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丘

⑸ 《论语》中的有关学习方面的名言

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春秋 孔子《论语内 子罕》

译文:孔容子说:”聪明的人不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春秋 孔子《论语 为政》

译文: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春秋 孔子《论语 为政》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四、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春秋 孔子《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三人行,其中必定有可以为我所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良的方面学习它,对那些不良的方面则加以改正。”

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春秋 孔子《论语·雍也》

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天生喜欢学习的人。“

⑹ 请你从《论语》或《学记》中写出一句有关教学的名言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⑺ 论语关于教育的名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内,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容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聪敏好学,又能虚心地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⑻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⑼ 孔子的教育名言有哪些

1、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 《论语》

⑽ 论语中关于教学的名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阅读全文

与论语中的教育教学名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