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陈鹤琴活教育的教学原则

陈鹤琴活教育的教学原则

发布时间:2020-12-24 22:11:16

❶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2、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1)教育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教育方法、教育原则: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3)幼儿园课程理论:课程的中心——环境,课程的结构——五指活动,课程的实施——单元教学、整个教学法、游戏式的教学。

3、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1)陈鹤琴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扩展阅读

1923年秋,陈鹤琴在自家寓所里创办了中国首个幼教试验基地——南京鼓楼幼稚园。自此,他家的客厅成了12个流浪儿的课堂。

他架起小黑板,摆上小板凳,让女儿当小先生,教流浪儿识字、唱歌;他和孩子们一起做识字游戏;他在音乐声中拿起“新年老人”的拐杖,走到台前,表演自己最拿手的“小兵丁”,一边唱着,一边以手杖作枪,举枪、瞄准、射击……

当时,儿童教育在中国还是一片荒漠,在学制上尚无地位,少数几个幼教机构,都由教会主办。于是,这位师从杜威的教育学硕士归国后,在南京创办了5个实验学校和幼稚园,又最先在高校开设儿童心理学。

有人背后议论:“堂堂大学教授,搞娃娃教育有什么出息?”陈鹤琴却说:“我就是要从小孩教起。”

❷ 如何理解陈鹤琴“活教育”理论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做人教育”是幼儿园教育追求的目标
“活教育”理论蕴含了做人教育、情感教育、养成教育的理念。陈鹤琴的“做人教育”是“活教育”目的论的宗旨,与当今幼儿园重视幼儿社会性发展所提出的目标相吻合的。幼儿个体的健康和谐的发展与其将来学会做人而必须具备的做人的态度、良好的习惯、健康的情感和兴趣、学习的方法、人生的技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活教育”目的论的“做人教育”是当今深化幼儿教育教学改革所应追求的目标和理念。
(二)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生活为基础
陈鹤琴提倡“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那么课程和教材就应该源于生活,而幼儿园课程自然应当以幼儿生活作为基础设置。将教育建立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之上,让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是拥护终身教育理念的体现。
教育者应该积极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获得认识与发展,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启发幼儿对生活目的、意义的思考,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其实,生活是完整的。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不难发现,在生活中自然融合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从生活入手,从幼儿身边入手,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三)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游戏
儿童期被确定为游戏期。儿童在游戏中生长,在游戏中发展自我生命的力量。陈鹤琴曾明确指出: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儿童除了睡眠和饮食之外的所有活动几乎都是游戏,儿童通过游戏活动发展肢体动作、学习经验和发展技能。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发展,精神愉悦放松,还能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儿童良好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游戏能够开发儿童的智力。在游戏中,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迅速的执行力。所以在陈鹤琴看来,游戏就是孩子的生命。
重温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反思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研究应立足于社会的最前沿,以我国传统教育为基础,吸收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研究理论,秉承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积极探索中寻求幼教改革的发展之路。

❸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中,活教育方法的核心是

活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儿童,即活教育是以儿童发展为核心展开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植根于中华文化和教育理论的土壤中,而活教育正是核心素养孕育和发展的摇篮,它的理论、思想与内容体系可以激活学生的潜能,培育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而这一切,并不影响核心素养的时代特征和未来社会的要求,恰恰相反,活教育将历史传统和时代要求联系起来。

(3)陈鹤琴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扩展阅读

活教育确立了儿童教育的十七条原则。概括起来,其中有:两个“凡是”——“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两个“鼓励”——“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两个“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

最后一条:“儿童教儿童”,因为“儿童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所能了解的更为深刻”,“儿童鼓励儿童的效果比成人所能获得的更为巨大”,而且,“儿童教儿童,教学相长”。这些原则用于今天不仅一点都不落后,而且仍有时代感、未来性。

在儿童这一原点上,活教育与核心素养是完全一致的、相契合的;活教育进一步启发我们要坚持一个信念,一切从儿童出发,将儿童发展作为核心素养的主题与宗旨。

活教育应当成为核心素养孕育的摇篮,首要的是激活儿童这一主体;核心素养一定要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中,应从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中汲取营养,找到自己的根与魂。

❹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

陈鹤琴认为要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才能谈到教育儿童,这是“活的教育”,而不是死的教育。简单的说,活的教育就是“不是死的教育”。

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我们要活的教育,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课本也是活的。我们一起为儿童谋福利。尽量利用儿童的手、脑、口、耳、眼睛,打破只用儿都听,眼睛看,而不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的教育。

要教育好儿童,要使我们的教育是活的,不是死的,必定要懂得儿童心理。引证中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描写中国现在教育的情形时的两句警语: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我们把它改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拓展资料

1940年2月,陈鹤琴应江西省主席熊式辉邀请,前往江西办学,并开始进行“活教育”实验。5月15日,在泰和县新池村创办南昌实小新池分校。

10月1日,在泰和县文江村创办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非教会的幼稚师范学校。这所学校很快赢得了声誉,1943年,教育部长陈立夫批准将其改为国立学校。

1945年,陈鹤琴在上海创办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任内提出五指教学法,主张幼儿教育如同手指与手掌应当涵盖健康、科学、社会、艺术、语文五种其本项目,手指与手掌骨肉相连不能单独而存,要注意教材的连贯性及整体的。

1949年5月曾先后两次因“赤化”遭国民政府逮捕,经上海五位大学校长联合营救获释。

❺ 陈鹤琴《活教育是怎样实施的》读书笔记

陈鹤琴认为,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先生只是一节一节课地上,学生只是一节课一节课地学。这样的读书只能造就“书呆子”。鉴于传统教育的严重弊端,唯有提倡“活教育”,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寻找“活教材”。

陈鹤琴所谓的“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活教育”的课程论并不摒弃书本,只是强调历 来为教育所忽视的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而书本知识则应是现实世界的写照,应能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并能够反映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特点。

他把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为“五指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文学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儿童理想的生活。

(5)陈鹤琴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扩展阅读

陈鹤琴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课程组织法,即“整个教学法”。陈鹤琴认为,“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和发展都是整体的,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具体化后即为游戏法,同时要照顾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而采用小团体式教学。

❻ 陈鹤琴的“活教育”课程指出,什么是幼儿的活教材 A 学校 B 家庭 C 大自然 D

决定一个选西大自然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风景的美好与优秀

阅读全文

与陈鹤琴活教育的教学原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