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生师比多少
教学评估
教学的“基本”的要素,大体有三:一是学生;二是教师;三是课程资源专(或称之为“属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以前人们往往重视教师的讲授,或者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殊不知无论教师的讲授,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其最终的效果取决于课程资源。
Ⅱ 教育部本科教育审核评估与以往有何不同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要求,决定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现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见附件)印发给你们。
审核评估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新形势下,总结已有评估经验,借鉴国外先进评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评估模式,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旨在推进人才培养多样化,强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等学校要深入研究,充分认识审核评估的意义。通过审核评估加强政府对高等学校的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审核评估实行中央和省级政府分级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地区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制定本地区所属高等学校审核评估具体方案和评估计划。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负责实施。要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的作用,先行试点,逐步推开,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工作。
在审核评估过程中要实行信息公开制度,严肃评估纪律,开展“阳光评估”,确保评估工作有序、规范、公平、公正。教育部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010-66096713,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评估处,100816)接受社会各方监督。
Ⅲ 教育部开展的本科教学评估分为哪两类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简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
中文名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简称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快速
导航
评估体系评估结论评估标准历史沿革
简介
通过水平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学校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规律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评估方案努力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反映各类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及现阶段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走势与发展方向,特别强调“三个符合度”,鼓励学校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
评估体系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有如下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办学指导思想
1.1学校定位
1.2办学思路
2.师资队伍 2.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2.2主讲教师
3.教学条件与利用 3.1教学基本设施
3.2教学经费
4.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4.1专业
4.2课程
4.3实践教学
5.教学管理 5.1管理队伍
5.2质量控制
6.学风 6.1教师风范
6.2学习风气
7.教学效果 7.1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7.2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7.3思想道德修养
7.4体育
Ⅳ 教育部如何评估本科教学质量
你好,这些东西教育部门都有模板的
Ⅳ 教育部给本科教学打分,打分依据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各地区本科教育得到全面振兴,各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学校学生对学习体验的满意度随之不断高升。本科教育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人才培养中心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到位,有些高校的教授本科生的大学教课比例仅仅只有77.11%;还有的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度不够,高校专业课小班化平均开班率也只是在29.11%;而且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总体上并不严厉,高校的学术挑战程度总体上仍处于中低水平。
高校有条不紊地完成了道德建设和育人的根本任务。实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工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强化深入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健全和完善以德育人机制,建设三全育人”大格局。
Ⅵ 教育部给本科教学打分是怎么回事
教育部近日发布《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度)》。《报告》指出版,权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本科教育全面振兴,高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作持续推进,学生学习体验满意度不断提升。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未完全落实,高校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仅为77.11%;教学模式创新性不足,高校专业课小班化课堂平均开设率仅为29.11%;学习过程管理总体不严格,高校学业挑战度总体上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6)教育部本科教学综合质量评估扩展阅读
高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作持续推进:
2018年,高校打破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的壁垒,将社会课堂、虚拟课堂引入传统的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高校累计开设专业实验课达到144.17万门,累计建设国家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1210个、校外实践实习基地22.6万个,实践育人体系不断完善。
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深化科教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截至2018年底,452所高校增加创新创业学分,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达30.49万人次。
Ⅶ 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有哪些学校
公办高校本科院校全部达标,民办学校则要查询在教育部是否备案。
Ⅷ 经过“本专业教育评估”是什么意思
教育部每隔几年就会对大学的资格进行评估,各个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通过 并处于有效期内的学校,就属于经过本专业教育评估。
经过“本专业教育评估”也就是就读专业的所在学校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教育评估(对本科教育质量的评估,旨在控制教学质量)。
例如“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就是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是指学生在求学阶段顺利完成了本专业的学习,取得了毕业证或者是学位证书,也就是有毕业证或者是学位证的毕业生。
(8)教育部本科教学综合质量评估扩展阅读: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情况:
1、1985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开始启动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试点工作。
2、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就高教评估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形式等做了明确规定,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高等教育评估的法规。
3、1994年初,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从发展过程来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相继经历了三种形式: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
4、2002年,教育部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三种方案合并为一个方案,即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种。截至2004年底,使用该方案共评估了116所普通高等学校。
5、2003年,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行“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
Ⅸ 教育部是怎样给本科教育教学打分的
对于教育部发布《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一事,有媒体将其解读为“教育部给本科教学打分”。那么,教育部究竟是如何给全国本科教育教学“打分”的呢?
此外,《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本科教育质量保证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的设计应着重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李德树人的评价指标不够具体,高校的分类评价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在职称评定、工作评价、激励与奖励、资源配置等方面仍然强调“帽子、学科、成绩、经费、奖励”等指标,但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标准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Ⅹ 为什么国家教育部要对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合格评估
评估目的:通过合格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使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得到规范,教学质量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