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硬肩和柔臂是哪个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柔臂是蒙古族的舞蹈的基本动作非常好看。
❷ 我想知道如何学习蒙古舞的硬肩动作,有什么技巧吗
首先硬肩动作对肩部的灵活性以及开度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也就专是在练习硬属件动作组合之前要使肩部的开度达到要求,这样做动作才会有张力。
某一动作的练习最好配合音乐连成一个组合,这样对动作的理解把握与习得都是有帮助的。另外硬肩不能耸肩,动作要干脆利落,富有节奏感。
具体练习推荐你看一下这个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HHSKVHGhjM
❸ 舞蹈如何甩单肩
压正肩
●把手腕抄搭在把杆上,如果是在袭家或者办公室的宝宝,可以借助桌子或板凳来作为支撑物。
●把胳膊肘撑直,脚与肩同宽,上半身与地面尽量平行,这是我们的准备动作。
●接着,再把我们肩的力量往下推,在往下推的同时把手往前推,把你的肩推到最大限度上。
压反肩
●十指交叉在背后,手心翻开并朝向地面,再将手腕搭于把杆(或者桌子、板凳)上。
●胳膊肘撑直,双腿闭拢往下蹲,能蹲多下就蹲多下,蹲到你能承受的最大范围。
●压完正肩和反肩之后,一定要甩肩,继续把你的肩部拉撑到最大限度上。
●用这两个方法做1分钟,或者正反压肩动作做10组。之后,你会发现你的肩膀得到了释放。
要知道,活动肩膀带来的最直接效果就是颈椎问题得到缓解,肌肉僵硬得到放松。
长此以往,你的身体柔韧性也会更好。这对学舞蹈的宝宝来说,当然是一件超赞的事呀!
❹ 蒙古舞里抖肩的正确做法
蒙古舞中的抖肩动作包括耸肩、硬肩、绕肩、碎抖肩。具体方法如下:
1、耸肩也叫笑肩,是指双肩放松,肩胛骨上下移动起落,同时手臂、手腕也在叉腰或打开的基础上配合肩膀上下移动的运动形态。
2、硬肩是指以背部和胸部肌肉收缩带动肩胛骨前冲后缩,手臂和手腕也要配合两个肩膀在交替推收时前后摆动,在摆时要把握好力度和速度。
3、硬肩动作在蒙古舞蹈中出现得非常频繁,是整个肩部动作的基础元素,硬肩动作配合腿部动作以及舞姿节奏,可以展现出蒙古族舞蹈脆而不僵的力量之美。
4、绕肩是指以胸部为轴心,肩膀做前、后、上、下绕圆的动作,可以单肩也可以双肩交替环绕,做这个动作时头颈要放松,腰部要前后仰合配合肩部动作,同时手臂、手腕也随之做划圆动作,绕肩动作体现了蒙古族舞蹈的含蓄之美。
5、碎抖肩是指双肩放松,肩胛骨在胸背肌肉收缩的力量带动下快速原位颠动的运动形态,做这个动作时手臂可以自然垂放或叉腰,腰部挺直,身体随肩部的抖动而横摆,碎抖肩动作体现出蒙古族舞蹈的抑扬顿挫之美。
(4)舞蹈硬肩教学视频扩展阅读:
一、基本动作:
1、动作韵律:
肩部动作丰富、灵活、富有弹性;腕部动作主要是在掌与腕平直的姿态上,以脆韧相间地上提、下压手腕来带动整个手臂的舞动。头要稳,上身端庄,身体多为摆身、推身和靠身的动律。做各种步伐时双膝的屈伸要沉而柔韧,双脚落地扎实,脚下稳重,强调下沉的力量。
2、基本体态:
挺胸立腰,上身略后倾,后背略后靠。仰头,颈部稍后枕。
3、手型:
四指伸直、并拢、拇指稍翘自然旁开,五个手指在一个平面内,形成“板手”。叉腰为一字叉腰。
二、蒙古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
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特点。
❺ 蒙古舞哪儿可以下载到(视频的)
6月1日 20:40 蒙古族一直都被成为辉煌的“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舞蹈属于草原舞蹈文化系列。自古以来,内蒙古一直是诸多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纵马驰骋的天地,充满浓郁的草原气息。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淳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蒙古舞主要用抖肩、笑肩、碎肩、硬肩、软肩、硬腕、软腕、揉腕、马步、跟步等动作姿态,来表现蒙古族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舞姿多遵循“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脚步稳”的特色,舞姿风格热烈奔放、朴实刚健,自娱性很强。
如何跳好蒙古舞:http://www.05005.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1412
《大家来学民族舞》:http://board.verycd.com/t330072.html
网上有学跳蒙古舞的光盘卖,没找着现成的下载,如果真有兴趣不妨买来学习!
❻ 谁有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 十级教学法
教学法都是教材啊,是书,没有电子版。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考级中心有卖。请跟他们联系。
❼ 初学者如何学习民族舞
1.可以是中规中矩的跟着模仿对象(教舞者)用心学,要一丝不苟的认真学习,包括动作、版节奏、身向、面向、视点,权不放过细节。这个阶段学的舞蹈动作要求越象(教舞者)越好。在学舞者眼中模仿对象是清晰的、放大的。
2.当学舞者逐渐掌握了舞蹈的动作以及身体的动律后,开始感受到舞蹈的美感,同时模仿对象(教舞者)开始淡化,自己琢磨动作怎样做还可以更好地表现,适当地融入自己的风格,尽力使自己的动作达到(自己认为的)完美境地。也就是说:同样的舞蹈,不同的人可跳出不同的风格。
3. 练习 :
持之以恒,平时在可能的条件下坚持舞蹈练习,不一定非要集中活动时才练,在家、出差都可练习,有条件可对着镜子练,以便发现哪些动作不对、不准及时纠正,避免不知不觉形成习惯改起来就困难了。经常练习可保持较好的体型和体力,保持身体应有的舞蹈所需要的协调(因为舞蹈要求身体在音乐中和谐、优美地动作),提高文化素养。平时多听旋律优美的音乐,熟悉音乐的节奏,对跳舞大有益处。还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古希腊人称:“音乐是灵魂的体操”的确如此。
❽ 蒙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特点(关于蒙族舞蹈的资料)越详细越好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以能歌善舞著称。蒙古族人善于用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牧人的生活,表达牧人的美好情感,有了高兴事就要跳舞。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说蒙古族是以歌舞为伴的民族一点都不为过。怎样跳好蒙古舞呢?首先是通过肢体训练达到肢体的解放,肢体的解放是把握蒙族舞气质的基石;其二是把握民族气质;其三是在把握气质的前提下恰到好处的处理动作节奏。肢体训练,目的就是要使训练者具备蒙族舞的基本素质。就是全面掌握蒙族舞的动态特征。在蒙古舞蹈的风格中,体现在动态上的最鲜明、最有表现力的特征部位是肩、臂和腕。蒙族舞中有柔肩、耸肩、弹肩、甩肩、抖肩六种“肩功”,练就一番炉火炖青的肩功同样不应寻求什么捷径,而应一步一个脚印的从单一的硬肩训练起。如从硬肩到柔肩,柔肩即具有对硬肩的“夸张化”的特征,在相同的动态中柔肩应发力缓慢,形成对硬肩的聚集规律,通过训练在松弛自如的状态中具有力度韧性、弹性和灵活性。同样,在训练臂腕的过程中,也应以单一的提压腕开始练习。在肢体的训练中,除了讲究稳扎稳打,还应注意一点就是舞者在心理上产生美感效应。对柔肩的审美体验应该是一种概念性的反射,即延续慢发力、幅度大、呈连绵不断的波浪状,充满延伸的质感,而对弹肩、硬肩则应有快发力、幅度小、有棱有角、瞬间静止的审美意识。在训练当中要一直要保持一种蒙古族的基本形象和精神气质,透过这种情感、形态、运气、发力的典型表现,涵概出一种“圆形、圆线、圆韵”。蒙族人民的精神特征是由草原生活的点点滴滴积淀而成的,主要表现为勇敢、热情、爽直的性格,反映在舞蹈中,应该要折射出“天之骄子”的豪迈气质。如双臂延伸动作的象征意义,宽阔的胸怀、坦荡的性格;肩部的动律呈现出流动性质,而身体习惯于侧向,眼睛时而极目远眺,时而俯临前方,表情明朗豁达而又坚毅,这一切体现出一个文化传统悠久的民族舞的素质。处理好蒙族舞的节奏是为了突出蒙族的精神气质。并且是舞蹈意义上的再升华,具体来说,在舞蹈中,要注意力度、幅度的强、弱、快慢、高低、大小、轻重的变化和对比、交替与重复,导致含有各种感情动作姿态的体现,注意通过节奏把各种动作按照表达情意的需要有机地组织联系起来,为表现舞蹈的内容服务,增强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❾ 幼儿园大班舞蹈班教学计划
一、舞蹈教学计划 大班幼儿动作发展较为协调,通过教师指导,培养幼儿舞蹈兴趣,发展舞蹈潜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训练幼儿协调,速度,肌力,耐力,瞬发力,柔软性等基本能力;进行形体训练并学会简单的舞蹈基本动作,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节奏感;在训练过程中锻炼幼儿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具备透过舞蹈, 提高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表达思想、情意的创作能力。 二、舞蹈教学进度安排(共16周) 第一周: 熟悉幼儿 、正确的站立姿势、方位练习、下课常规等 第二周: 学习盘腿坐, 头、肩部节奏练习,动作组合 第三周: 勾绷脚,压腿练习组合 第四周: 地面压腿练习、开跨练习 第五周: 腰部训练组合 第六周: 送胯练习,踏步转圈练习 第七周: 芭蕾手位练习、舞蹈组合(待定内容) 第八周: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幼儿进行分组表演,给予幼儿最大的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第九周: 把杆练习:压腿、擦地、扶把起踵、下腰等。 第十周 把杆练习:压腿、擦地、扶把起踵、下腰等,形体练习、芭蕾手位、脚位练习 第十一周: 芭蕾组合舞 第十二周: 提压腕、硬肩练习练习, 第十三周: 民族舞组合 (一) 第十四周: 民族舞组合 (二) 第十五周: 舞蹈组合(待定内容) 第十六周: 舞蹈组合(待定内容)
❿ 找一个银行人员集体跳的最炫民族风舞蹈。行里要员工们学,各位帮帮忙!重谢!
在蒙古舞蹈的风格中,体现在动态上的最鲜明、最有表现力的特征部位版是肩、臂和腕。权蒙族舞中有柔肩、耸肩、弹肩、甩肩、抖肩六种“肩功”,练就一番炉火炖青的肩功同样不应寻求什么捷径,而应一步一个脚印的从单一的硬肩训练起。如从硬肩到柔肩,柔肩即具有对硬肩的“夸张化”的特征,在相同的动态中柔肩应发力缓慢,形成对硬肩的聚集规律,通过训练在松弛自如的状态中具有力度韧性、弹性和灵活性。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祀、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都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
我们单位前年年庆搞活动,也是要一个集体舞,在中音艺校学习了一年半的民族舞,效果还不错,还随团去参加了几次演出,您如果感兴趣可以登录北京市中音艺校的网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