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舞蹈教师人文教学

舞蹈教师人文教学

发布时间:2020-12-24 07:50:49

① 北京人文国标舞学院好吗和北京百汇比哪个好呢

北京国际标准舞学院,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成立于1994年,是全国第一专所从事属摩登舞和拉丁舞教学的艺术院校。 学校实行全日制教学。采用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ISTD)和英国国际舞蹈教师协会(IDTA)的国际规范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授课, 学院设有中专部,性质为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机构。设置国际标准舞专业。实施专业艺术教育和文化基础教育,文化课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级中学教材。 该校新建校舍坐落在顺义区京承高速公路旁,交通便利,有直达东直门公共汽车。

② 2010舞蹈本三:河北师大汇华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大连艺术学院哪个更好呢

大连艺术学院

③ 东北师大人文舞蹈学2019年艺考专业课成绩什么时间出

高考特长生就是指艺术和体育的特长生,艺术类包括声乐,器乐,舞蹈,绘回画,书法,不同的学校对答体育学生所属项目的要求不同,具体哪类体育特长生可以报考哪些院校,建议参考各个高校的有关通知,不过一般情况下足球是最吃香的,不过报考体育特长生一般都要求具备国家二级运动员或更高的证书,报考艺术特长生需要到清华大学参加考核,并获得一级证书,然后就基本可以凭这个证书报考其它任何学校的艺术特长生了,报考体育特长生需要到所报考的学校参加相关的体育测试,通常情况下特长生可以加10~20分,最高不会超过50分。

④ 哈尔滨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师范类专业在黑来龙江省是一自本,在省外是二本非师范类专业大多是二本,总体来说是一本院校。

哈尔滨师范大学(Harbi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哈师大(HRBNU),坐落于素有“冰城夏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市,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特色,文、理、艺、经、管协调发展的省级重点大学。入选教育部“优秀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培养计划”、“中西部地区高校基本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价优秀大学,国家一级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获中国大学政府留学生奖学金。它是黑龙江省的一所高水平大学。

历史沿革:

2014年,呼兰校区(基础教育学院)搬回主校区——哈尔滨师范大学松北校区。

2017年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019年7月,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年1月,学校12个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俄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地理科学、音乐学、广播电视编导学、美术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⑤ 舞蹈变革有哪些人文因素

舞蹈变革有哪些人文因素。首先,国内的舞蹈大师的带领,然后就是新人的改进

⑥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舞蹈编导专业学生是师范生吗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不是师范类专业的学生。

⑦ 江南大学考研 人文学院 怎么样

这是一所很不错的人文类院校,研究生院也不错,关于是不是符合要求,关键是看个人的选择,详解如下: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现设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音乐与舞蹈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教育技术学等12个二级硕士点方向,面向全国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一、 教 育 学(学科代码040100)
教育学硕士学位专业主要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教育研究等方向的专门人才,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员工培训、教育资源开发的管理人才。通过全国教育学基础综合统一考试招收研究生。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四个二级方向,即: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历史与文化、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拥有很强的导师队伍,在现有的13名导师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9人,硕士学位3人。导师团队中有江苏省333学科带头人3名,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青蓝工程人才2名。
1. 教育学原理
本方向导师团队由尧新瑜、沈贵鹏、郑友训教授、周萍副教授等组成。多年来既重外延拓展,又重深度挖掘,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色,从人性高度探讨素质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从哲学视界探讨幸福教育问题,从范式角度探讨教育研究的方式方法问题,从目的论出发探讨教育目标与人的培养规格等。在教育学“元理论”研究、“新德育”理论研究、教师发展的理论研究、院校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国内赢得了较好声誉。
2.课程与教学论
本方向导师团队由田良臣、陈明选、陈海波教授、王建副教授等组成。经过多年的探索、积累,目前已拥有一支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育研究团队,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方面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特色和发展优势。研究涉及课程与教学理论、学科课程与教学、信息化教学、教师教育课程研发与实施、区域课程开发等,其中学科课程与教学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德育等。本方向拥有一批以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为代表的高水平研究课题,推出了以《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高水平论文为标志的研究成果,曾获多项省级以上科研奖励,出版专著10余部。
3.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本方向导师团队由沈贵鹏、田良臣教授、韦雪艳副教授等组成。多年来在心理健康、大学生学业心理、中小学教与学的心理学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学界好评。本方向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团中央基金项目等一批研究课题,推出了一批以《新华文摘》转载为标志的高水平论文,出版了国内填补空白的《心理教育课程论》、《心理教育活动论》等专著,获省部级奖励多项。
4.教育历史与文化
本方向导师团队由蒋明宏教授、杨启光、于书娟副教授等组成。近年来在苏南文化与区域教育、家庭与家族教育、中西方学校变革比较、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苏南区域教育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形成了史、论、文献结合,古今中外平衡,以及宏观研究与区域研究兼顾的学术架构,推出了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成果。
二、教育技术学(学科代码078401)
本专业设有:信息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网络多媒体教育应用;数字影视技术三个研究方向。旨在培养能掌握和应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前沿发展的最新成果,适应教育现代化和数字媒体产业的需要,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为各级电教馆、电视台、教育软件公司培养数字影视技术和设计人才。本方向通过自主命题考试招收硕士研究生。
本学位点由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信息化教育专家陈明选教授领衔,由孙力教授、王小根副教授等组成导师团队。本学科重视教育技术理论的创新与本土化研究,把教育信息、数字资源在传递、存储、呈现和组合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作为核心研究内容,关注数字化校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的理解性教学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绩效评价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目前已本方向有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研究课题,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出版著作十余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二十余项。
三、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代码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学位获得者能胜任高等院校或中学的相关教学、科研工作;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点下设五个二级方向,即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特色鲜明,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硕士生导师队伍。在现有18名硕士生导师中,教授11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5人;导师团队中有江苏省333学科带头人2名,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青蓝工程人才2名。
1、文艺学
本方向导师团队由赵建军教授、周春宇教授、杨晖教授组成,下设文艺美学、文学理论、中西文论等研究方向,已在中国美学、佛教美学、中西比较诗学、中国诗学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出版标志性著作成果有赵建军教授的《映彻琉璃:魏晋般若美学》、《知识论与价值论美学》,周春宇教授的《西方美学的历史生成》、杨晖教授的《古代诗路之辨》等。团队有教育部规划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并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多项。多次获省厅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中国古代文学
本方向导师由孙虹教授、黄志浩教授、尹楚兵教授、史应勇副教授、张喜贵副教授组成。下设先秦至唐五代文学、宋元明清文学等研究方向,在古代作家作品的整理研究、作家生平及交游的考证、词学研究、经学研究、文人群体研究等方面形成特色,出版标志性专著成果,如孙虹教授的《清真集校注》、《北宋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黄志浩教授的《常州词派研究》、尹楚兵教授的《令狐楚年谱 令狐绹年谱》,史应勇副教授的《郑玄通学及郑王之争研究》,以及张喜贵副教授的论文《王褒、庾信由南而北的诗文创作研究》等。团队有国家、教育部、省规划办等基金项目十余项,多次获省厅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3、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方向导师由肖向东教授、罗兴萍副教授、庄若江副教授、高侠副教授组成,下设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现当代文学与中国民间文化、当代文学创作思潮研究等方向,在当代中国文学“人学”思潮、女性文学、英雄叙事小说、两岸三地文学、当代生态小说等方面形成特色,出版标志性成果,如肖向东教授的《中国文学历程•当代卷》、论文《论钱穆中西文化观与学术思维的形成》、罗兴萍副教授的《英雄·凡人·文学史》,以及庄若江副教授的论文《“民间立场”与“政治话语”——高阳、二月河的清史文本比较》、高侠副教授的论文《论严歌苓小说创作对理性美的自觉追求》等。团队主持国家基金项目,参加省部级项目多项,多次获省厅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本方向导师由武跃速教授、蒋承勇教授、孙周年教授、顾梅珑副教授、史永霞副教授等组成,下设欧美文学、比较文学两个方向,在美国文学,日本文学、比较文学、“成长主题”研究,欧美文学文化传统在20世纪的变异、革新和主要特点等方面形成优势,出版标志性著作成果,如武跃速教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个人乌托邦倾向》、《穿越审美空间》、蒋承勇教授的《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以及顾梅珑副教授的论文《颓废主义与审美现代性》、史永霞副教授的论文《文化碰撞中的个性选择》等。团队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多次获省厅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5、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本方向形成了以姚淦铭教授为主,多名副教授为辅的研究生导师团队,下设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及方言学等方向,在汉字文化、语义学、语音学、吴地方言等方面形成特色,出版有姚淦铭教授的专著《汉字文化思维》、《汉字与书法文化》、《汉字心理学》,以及其他副教授的著作《现代汉语语序研究》,论文《用生成语言学理论认识联语的语法教学功能》、《中国社会语义分析现象透视》、《现代汉语多音字研究》等,在语言与社会语言学研究方面初显特色。团队参加省部级项目多项,多次获省厅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四、音乐舞蹈学(学科代码 130200 )
2011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获得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12年正式招生。本硕士点暂设两个二级方向:舞蹈表演与教学研究、音乐创作与演唱。
1、舞蹈表演与教学研究
本方向在关注当今国内外舞蹈表演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基础上,注重舞蹈表演的独创性研究,对舞蹈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作用、舞蹈教学理论与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培养高等院校、舞蹈学校、中小学、文化馆(站)的舞蹈高层次表演与教育人才。
本方向导师团队由符姗姗教授领衔,依托人文学院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综合办学实力及研究氛围进行人才培养。同时,学院的舞蹈本科教育已开办近十年,由教师创作排练、学生表演的舞蹈曾多次获得教育部、文化部授予的多个标志性奖项。有较高的教育质量,能为研究生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及科研提供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
2、音乐创作与演唱
本方向导师团队由徐湘、马琼等教授组成。学术队伍、师资力量较强。教师们多次在全国和省级各项比赛中获奖,并指导学生多次在全国和省级比赛中获奖。在音乐创作研究和声乐演唱研究方面已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并赢得业内的较好声誉。本学科多年来以艺术实践和艺术创新能力培养为两翼,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作与表演相结合、表演与教学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实现了前沿性与原创性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研究特色。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努力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较强艺术表现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音乐教育复合型人才。

⑧ 藏族舞蹈的动作与其人文环境,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有什么关联

《果卓》流行地域广阔
不同地区的称谓不同。萨迦地区称之为“索”,工布地区称之为“波”“波强”,藏北牧区称为“卓”或“锅庄”。《果卓》是古代人们围篝火、锅台而舞的圆圈形自娱性歌舞,其中包括“拟
《藏舞》 陈玉先 绘
兽”、表示爱情等舞蹈语汇。农、牧区舞蹈风格不同,各有特色。舞时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舞者轮流伴唱共舞,不时加入呼号,这是《果谐》融入羌族原始舞蹈形式的鲜明特点。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等为主,活泼而热烈。
《堆谐》最早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
地势高耸的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圆圈舞,后来逐渐盛行于拉萨。这是最早出现的由六弦琴乐器伴奏的舞蹈。《堆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而传统的《堆谐》,则在舞时以男女体前或体后交叉拉手区别于其他圆圈舞形式。这与羌族的《洒朗》和古格王朝宫堡遗址壁画中的舞蹈形式相同。可见公元10世纪时已有《堆谐》舞蹈存在。
《谐》也称为《弦子》
因由男舞者边领舞边以弦乐二胡或牛腿琴伴奏而得名。藏语称之为“叶”或“康谐”,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及青海、甘肃等地,尤以四川省巴塘地区的《弦子》最为著名。各藏族地区的《弦子》形式相同,动作缓慢舒展,细腻流畅。
《卓谐》和《热巴卓》是藏族舞蹈《卓》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卓》以表演各类圆圈“鼓舞”为主,其中也有以原始“拟兽舞”为素材,加工整理后所形成的表演舞蹈。在《卓》的整个舞蹈中以歌时不舞,舞时不歌为特点,技巧性表演占舞蹈的主要地位。
《卓谐》起源于古代祭祀
上千年来,祭祀活动的延续,使多种“鼓舞”世代相传。从日喀则地区《大鼓舞》的领舞“卓本”的装束上,即可寻找
到古代藏族祭祀活动和游牧生活的痕迹。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被称为“司马卓”的日喀则地区司马旺堆乡的《大鼓舞》中所使用的鼓,与其他地区的鼓差别显著,鼓形之大是其他地区鼓的两倍,而且附有木制长柄,斜插于身后。《卓谐》的表演共分为三段,在表演中穿插歌曲,由全体舞者演唱。此外,有大段技巧与队形变化的“鼓舞”表演。所唱歌词现在多以祝福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和生活幸福为主,祭祀成分逐渐减弱。《大鼓舞》多在“望果节”等喜庆时表演。
拉萨、山南等其他地区的《卓谐》
拉萨、山南等其他地区的《卓谐》的鼓面小,侧系腰间,无长木柄。这种“鼓舞”形式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各寺庙壁画中就有《卓谐》的形象,在桑耶寺金成公主殿壁画《桑耶寺落成庆典图》中,也可见到它的风采和“卓本”的姿容。
《热巴》是一种包含“民间歌舞”
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的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流传在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工部地区和云南、四川省藏族聚居地区,是过去流浪艺人以此卖艺为生的杂艺歌舞节目。而《热巴卓》,则是一种由男女艺人共同表演的双人“铃鼓舞”,现在,人们所说的《热巴卓》和《热巴》,基本上都是特指其中的《铃鼓舞》而言。《铃鼓舞》是《卓》中颇具特色的一种“鼓舞”。
除民间自娱性舞蹈外,从公元15世纪噶丹颇章王朝起,藏族开始有了专门在王宫表演的专业性歌舞。
供藏族宫廷和上层贵族欣赏的《囊玛》,在18世纪末,八世达赖时,融入了内地乐曲和江南舞姿。舞蹈由慢速到快速两部分组成。随着时代的前进,《囊玛》经过增添和改编,现已成为表演舞蹈呈现在舞台上。
此外,《噶尔》是由被称为“噶尔巴”的男性儿童表演的“乐舞”。多用于驱邪迎祥、歌颂政教等方面。从这种舞蹈的伴奏乐曲、乐器和舞姿、服饰上看,《噶尔》明显地受到过中原和西域“乐舞”的影响。
藏戏
除以上介绍的民间舞蹈外,历史悠久的“藏戏”中的舞蹈也值得一提。藏戏曲调高亢,舞蹈性强,节日剧目《朗萨姑娘》、《顿月顿珠》、《苏吉尼玛》、《卓瓦桑姆》等,深受民众喜爱。在拉萨唐代所建大昭寺大经堂的“寺庙落成庆典图”壁画上,就绘有一位头戴白色面具、手持法器的戏人,正在边作舞边全神贯注地逗引着两头由人披兽皮装扮的“牦牛”,一旁还有击鼓作乐的伴奏者,其神态个个栩栩如生。这幅“寺庙落成庆典图”上的“戏兽舞”形象,不但说明早在千余年前的西藏已有“戏兽”表演,而且经历各个时期延续至今的“白面藏戏”和它的唯一传统剧目《西容仲孜》(藏语意为:西容县斗牦牛)在唐代已是十分成熟的节目。图为20世纪30年代,在广场表演的《牦牛舞》。

⑨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舞蹈学院怎么样

还不错,这几年报这学校的很多,水涨船高,分也不低,学生素质也上来了

⑩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体育舞蹈怎么样啊

我觉得没有怎么样啊 就是美女多呗 而且没有什么体育舞蹈 我们是音乐舞蹈系
但是我版觉得我们学校其他权条件一般啊 等等一系列 我不知道其他三本是不是也这样。。总之我很郁闷
学校管我们很严格 像高中 甚至比高中严格

阅读全文

与舞蹈教师人文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