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教育学教学模式有哪些

教育学教学模式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12-24 04:09:55

1. 什么是亚模式啊! 教育学里面有个“亚模式”学习,不懂那到底是什么东东.

还是头一回听说专门的“亚模式”学习,请问你是在哪里看到这个词语的?是什么书籍或材料?出现“亚模式”学习 词语的语句 完整的句子是什么?我是学教育学的,看到你的问题,忍不住讨教,烦请你说一下,我也好去查查看,学习学习,谢谢啦!
——
谢谢你提供的资料来源,我已经读过,结论如下:
冷霞写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一文中介绍了本溪第三高级中学的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提出:“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可表达为:面对问题——分析探究过程——实验——组织形成解释” 。
这一教学程序分为四个阶段完成,分别为:
1.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并讲解探究的步骤。
2.试验阶段。
3.教师要求学生组织资料并做出解释。
4.要求学生分析自己的探究过程。

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按照两种思路形成两种教学模式的亚型,也就是所谓的“亚模式(1)”和“亚模式(2)”。
“亚模式(1)”:问题(探究的方向)—实验(发现)—组织形成解释—分析探究过程。
“亚模式(2)”:问题(理论假设)—实验(验证假设)—组织形成解释—分析探究过程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这两种“亚模式”可以灵活地运用,但会略有侧重。例如,可以运用“亚模式”(1)来学习化学概念和理论的知识;可以运用“亚模式”;(2)来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2. 教育学中班级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3. 教育学: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什么谢谢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
1、操作性 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它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抽象的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教学模式比较清晰地呈现了教学程序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方便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这是教学模式区别于一般教学理论的重要特点。
2、简约性 教学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简约化了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活动模式大都以精练的语言、象征性的图式或明确的符号表达出来。一般说来会用教学不同阶段的关键词进行总结或者用流程图、框图来表达教学步骤间的逻辑关系和教学流程等。这些都能使复杂多样的教学实践经验理论化又有利于形成比抽象的理论更具体、简明的操作框架从而便于教师理解、运用也易于交流、传播。
3、指向性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教学过程的万能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佳教学模式只存在一定情况下能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使用教学模式需要有鉴别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的能力以便选用与特殊的目标相适应的特定模式。例如发现式教学模式较适用于数理科教学却不适用于文科教学操练式教学模式利于知识技能训练而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却并不合适。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4、 整体性 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由各个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本身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构和机制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理论上的忽视或教学过程的缺失都只能降低教学效果而不能发挥教学模式的应有功能。因此在运用时必须整体把握既透彻了解其理论原理又切实掌握其方式方法。那种无视教学模式的整体性放弃理论学习而简单套用其程序步骤的做法对提高教学水平有害无益。
5、更新性 虽然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其基本结构便保持相对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教学模式就从此不变了。教学模式总是随着教学实践、观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创新和发展而日臻完善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它的不断变革与改革正是其得以具有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4. 教育学题目: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有哪三种

湖南大学的工学复试线很底,估计也就300左右,不过这个复试线没有意版义,因为这是工科最低线,要权进结构起码得360分,还有,湖南大学试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结构比较强的,除了西建和广西大学,其他的分数都不底。

5. 教育学中归纳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错误句型归纳分析
反意疑问句
归纳分析、语法真题重点归纳.分析.
修辞法归纳分析
(一)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1.含义:
资料整理
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按调查目的进行审核、汇总与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2.意义:是对调查资料的全面检查;是进一步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是保存资料的客观要求;3.资料整理的步骤:①审核,确保资料的质量,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②分类;是整理的核心工作;确定
分组标志
,进行整理和统计;③汇总,把分散的资料集中起来;(二)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1.概念:主要采用
数学方法
(主要是
数理统计分析
),对获得的资料和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以揭示所研究事物和现象的数量关系,掌握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进而确定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2.定量分析的方法:①数据描述。主要用于特征分析,通过一些概括性量数来反映数据的全貌和特征;分为
集中量数
(如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
差异量数

平均差
、方差和
标准差
)、地位量数(百分等级分数、
标准分数
、T分数)、
相关系数
;②数据推断。主要是用抽样的方式对样本进行研究,并从
样本统计量
对事物的总体做出统计的推论和估计;分为
参数估计

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和
统计检验
;(三)教育研究资料的
定性分析
——1.概念:是对资料的质的
规定
性做整体分析,主要采用逻辑方法,同时还要求对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和客观度等可靠性指标进行检验和评价,以便对研究对象有整体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的把握;2.过程:①按照研究课题的性质确定定性分析的目标及分析材料的范围;②对资料进行初步的检验分析;③选择适当的
定性分析方法
,确定分析的维度;④对资料进行归类分析;⑤对定性分析结果进行信度、效度和客观度的评价;3.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因果分析、归纳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

6. 中学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1、观察法

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法不限于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以利用视听工具,如录音机、录像机、电影机等作为手段。

2、文献法

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查阅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可选用。

3、调查法

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

4、统计法

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这是数理统计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统计法可用于对教育行政效率的检验,对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对课程分量规定的测定,对学生的成绩的科学比较等等。

5、行为法

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和访问,了解儿童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关于儿童行为的规律,从而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儿童修改他的行为,故也称为行为修改法。

6、历史法

通过对人类历史上丰富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分析研究,去认识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今天的教育工作。历史研究须广泛地查阅文献,它同文献法有关,但不能等同文献法。文献法不一定研究某一现象的全部过程,历史研究法也不限于只查阅文献。

7、比较法

比较法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采用比较法,要考虑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历史传统、科学和技术以及文化发展的水平、教育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映,明确可比较的指标。

8、分析法

或称逻辑分析法,即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本身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具体方法。

9、实验法

在人工控制教育现象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教育现象的变化和结果。它能使观察、记录更为精密,便于弄清每一个条件所产生的影响,保证研究工作的准确进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10、个案法

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可以通过若干个个案研究,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工作。

11、假说演绎法

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根据所提出的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验证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吻合,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指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达成疏理、解释或评价、预测任务的一种方法。

(6)教育学教学模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教育研究的意义

1、首先,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通过教育研究,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教育研究既能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又能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2、其次,教育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教育研究是充实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前提,它在理论开拓与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最后,教育研究能够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径。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研究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对于广大教师来说,通过教育科研,能够使他们在教育实践中勇于探索,由单凭经验向依靠理论过渡,通过认识、学习和运用教育规律,掌握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成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家。

7. 教育学评价方式具体有哪些

教育学评价方式的具体表现在于评价人和评价单位之间的关系。

8.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

1、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它主要通过案例方式考察教育现象,基本目的在于描述与解释,在描述过程中进行解释。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它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为一体,将教育者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循序渐进的四个环节,即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

3、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4、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8)教育学教学模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教育研究的方法: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是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测试,研究教学的过程。

数据有两种类型,定性的和定量的数据。定性研究使用定性的数据。数据的特征是描述性的。教育研究者地定性数据包括:观察、访谈、文件分析、作品分析。(论文、日记、照片或者博客)

教育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地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规律,以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服务。

在教育研究中,包含了多个学科不同程度的交叉。这些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哲学。这些学科交叉为研究方法提供了很多可能性。教育研究的发现应该在特定的情境中解释,可能不适合其他的时间、空间。

9. 教育学中归纳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教育学中归纳分析的主要方法:
修辞法归纳分析
(一)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
1、含义:资料整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按调查目的进行审核、汇总与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
2、意义:是对调查资料的全面检查;是进一步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是保存资料的客观要求;
3、资料整理的步骤:
①审核,确保资料的质量,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②分类;是整理的核心工作;确定分组标志,进行整理和统计;
③汇总,把分散的资料集中起来;
(二)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
1、概念:主要采用数学方法(主要是数理统计分析),对获得的资料和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以揭示所研究事物和现象的数量关系,掌握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进而确定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2、定量分析的方法:
①数据描述。主要用于特征分析,通过一些概括性量数来反映数据的全貌和特征;分为集中量数(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差异量数(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地位量数(百分等级分数、标准分数、T分数)、相关系数;
②数据推断。主要是用抽样的方式对样本进行研究,并从样本统计量对事物的总体做出统计的推论和估计;分为参数估计(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和统计检验;
(三)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
1、概念:是对资料的质的规定性做整体分析,主要采用逻辑方法,同时还要求对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和客观度等可靠性指标进行检验和评价,以便对研究对象有整体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的把握;
2、过程:
①按照研究课题的性质确定定性分析的目标及分析材料的范围;
②对资料进行初步的检验分析;
③选择适当的定性分析方法,确定分析的维度;
④对资料进行归类分析;
⑤对定性分析结果进行信度、效度和客观度的评价;
3、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因果分析、归纳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

10. 教学方法有哪些

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内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容法等。

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10)教育学教学模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的内在本质特点:

1、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2、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

3、教学方法要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

阅读全文

与教育学教学模式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