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教育教学改革考核

教育教学改革考核

发布时间:2020-12-23 23:48:41

A. 作为一名现代中小学教师你准备怎样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只争朝夕,教育改革要看国情,外表改而内在不改是徒劳。不是信誓旦旦的废除什么或者建立什么就能解决。唯有国际开放,才能真正做到教育平衡,除此之外, 一切都化为泡影。该背书得背书,该高考还是要高考。

B. 学院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上应如何做

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

根据学生特点和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深化教学改革。开学初,学校制定课改方案,积极组织落实,通过集体备课、听课、备课等教研活动,实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加强教学管理、创新评价机制、严格考核制度,狠抓毕业生。为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创造条件,派专业课教师赴外地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办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 平,增强学校吸引力。

二、加强德育工作力度,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开学伊始,明确指出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校结合实际,制定细则,组织实施,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抓起,把学生养成教育作为考核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同时,利用黑板报、墙报宣传养成教育的内容和重要性,通过大课间操、文化艺术节、歌咏体操比赛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促进教风、学风的根本好转。

三、加强综治安全工作,建设平安校园。

学校由政教处牵头,依据上级要求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学生进行重大自然灾害、消防安全应急模拟演练。排查隐患、加强巡逻。同时组织班主任利用周会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了良好 的教学环境。

四、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

在招生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方案,完善制度,狠抓落实,深入到基层中学宣传免费、助学、就业等职教政策。通过电视广告、宣传车、招生简章等扩大宣传。

五、推进联合办学,强化服务功能。

六、争取资金投入,改善办学环境 。

县委、政府对县级职教中心的建设十分重视,相关领导多次到学校视察工作,商议县级职教中心的新建问题,并为学校争取 巨额的修建资金。学校开源节流,积累资金,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让师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

七、坚持民主治校,规范办学行为。

学校一贯坚持民主治校,以人为本的办学方针,对涉及学校的重大决策,必须经过集体讨论、民主决定,促进学校办学行为的日益规范。学校收费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标准,在落实国家助学、 免费两大政策上,严格执行,足额发放。通过民主治校,规范办学行为,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C. 如何开展 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

第一,转变教学目的,变“为了考试”为“培养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掌握抽象复杂概念能力的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学会如何思维。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教会学生思考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教师要通过思维课,使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培养人首先就在于培养思考的爱好和能力。目前的教学现状从实践上再次证明了他们的观点。据一些高中教师反映,新生的思维能力很差,不适应高考的需要。试想,在这样的教学目的下培养起来的学生即使考上了大学,对国家和社会又会有多大作用呢?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同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社会。”②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能想象……”③其实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二者并不矛盾、也不对立,学生具有了思维能力这个“点石成金”的钥匙,应试还会有问题吗?可见,教学中必须转变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应试教育观念,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转变教学观念,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读你划(书),也不是课本剧、教案剧的表演,更不是教师的灌输,而应该是教师走进教材、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中,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实现为学生服务的目的。所以教师更多应该考虑“怎样学学生才能愿意学?”、“怎样学学生才能学会?”这样的问题。就本案例来说,正因为授课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忽视学生学的问题,一厢情愿地“灌”,不但没“灌”进去,结果连学习兴趣也弄没了,学生有的在发呆,有的在想心事儿,有的在放松休息,有的在……教师的付出没有回报,好心无人领会,从而导致教学无效。 第三,改变备课重点,变“备教学内容”为“备教学设计”。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①显然本案例中的教师在备课时把功夫放在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而没有把重点放在从整体设计“做”(活动)和“学”(学法)上。就本节课的内容而言,授课教师可以遵循课堂教学中“目标—活动—发展”的基本思路(或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确定这样的教学(学习)设计:1.创设具体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建构教育对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2.引导学生从教育对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中总结出教育的含义;3.引导学生体会教材中“阿韦龙野人”的故事和“一个家长和老朋友聊天谈及自己的儿子”的幽默故事的启示。这种设计是“以发展为中心,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 第四,改变备课角度,变“备教师课程”为“备学生课程”。“学生学习的成效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意义建构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④所以备课中教师既不能在用知识去解释抽象的概念、原理上下功夫,也不能一味地在教师自身已有的经验中找素材,而应当在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具体情境上仔细斟酌。本节课的设计思路(见第三)确定后,就应该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具体情境材料。例,教材中59页的活动就是很恰当的材料(从学习语文、数学、物理、地理、思想品德几方面填写“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益处”)。其实,我所出拟的那道测试题就是在引导教师开发利用学生的人力资源进行教学,同时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认识到学生的重要性,从而热爱学习。 第五,调整教学思路,变“重教学预设”为“关注课堂生成”。教学中没有预设是不负责的表现,但只注重预设不关注生成就不是“以生为本”。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不应只有一个教学预案,而且每一个教学预案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中具体采用哪种预案,怎样调整教学预案,要根据学生们的思维和意义建构的情况而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课堂上……如果教师把全部注意力都用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那么学生感知所教的东西就很费力,甚至听不懂教师的讲述。” ⑤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从学生的眼光里、表述中看出、听出他们懂了还是没懂。“如果有必要,他就迅速地变换讲法。驾驭学生思维的艺术,绝不在于事先把自己的每一条思路都规定好,并且只讲自己事先准备了的东西,而在于根据具体情况来讲当时需要讲的东西。”⑥ 第六,减少作业内容,变“死记硬背式”为“综合开放式”。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生的学习日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越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最苦最累的是学生”,这已成为今天人们的共识。他们每天起早贪晚地被学习所累,被枯燥乏味的作业所烦。机械的学习和作答早已磨灭了很多人渴求知识的激情,他们哪里还有热情愿意放学后去写那些没完没了的作业?况且那些“书斋式的作业”对学生的发展又有多大的作用?所以教师一定要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的作业,能够学以致用的作业,学生们感兴趣的作业。 总之,课堂教学中落实“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应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目标。“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的实现,既需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还需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期盼着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之花开遍祖国大地。

D.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什么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变革教学关系。学校需要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让师生形成真正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并开展五要素课堂。

课堂五要素包括有明确、可测的学习目标;有足够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时间;有科学的学习策略指导;有指向学习目标的真实学习反馈;以及有民主平等、积极反馈的学习。

对于技术对课堂的作用,她认为,技术支持促进了课堂的互动开放与精准反馈。

(4)教育教学改革考核扩展阅读:

教学的本质是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凸显、个性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真正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教学改革,旨在促进教育进步,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的教学内容、方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推动教学改革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的变革,包括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及意识形态的变化;

(3)教育科学及其他边缘学科的发展影响到教育观念的变化。

教学改革可分为:

(1)单项改革。仅就某门学科内容、某一制度(如考试制度)、某一原则和方法进行改革。

(2)整体改革。指对有关教学的计划、任务、内容、方法、制度进行总体的协调的改革。

E. 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来人才培养是教源师的第一责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确保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和人才培养,发挥教学环节和师生互动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教研系列教师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骨干作用,建设工作量饱满

阅读全文

与教育教学改革考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