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舞蹈垫步的基本教学

舞蹈垫步的基本教学

发布时间:2020-12-23 13:12:55

❶ 学习舞蹈需要哪些基础

基本功八要素
基本功第一要素:站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基本功不扎实你不用出手,往那里一站就能看得出来,"站"不好,不要谈其他基本功和动作,所以站为第一要素!
提高方式:开脚、直膝、包臀、立腰、立背、展肩、立项、沉气、拔头顶此曰站!
基本功第二要素:立
立是站的延伸,在立的过程中保留站的所有要领同时,还需稳定身体的重心。立得好则姿态准、脚下稳、旋转稳、舞步轻。
提高方式:把杆半脚尖、单脚半脚尖;把下半脚尖、单脚半脚尖。
基本功第三要素:直
"直"主要指腿直、后背直。腿直又包含脚背、膝盖两个大关节的直。"直"练得好,线条漂亮,挺而不僵。
提高方式:把杆所有动作都贯穿着“直”的要求,脚背压到最低、膝盖骨绷到凹陷,腿的“直”方得以实现。
基本功第四要素:行
“行”因其重心移动较快,对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要求陡增!"行"练得好,能有效提高舞姿的准确性,同时辅助提高舞蹈过程中的重心操控能力。
提高方式:步伐单一练习;步法组合;步法舞姿综合组合。
基本功第五要素:韧
"韧"是指身体的柔韧能力,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软开度,包括脚背、腿、胯、腰、肩等,韧带及关节的柔韧及拓展。"韧"解决得好,身体的空间表现力就强,完成动作的阻力就小。
提高方式:压、踢、耗、甩。
基本功第六要素:快
"快"是指动作的速度快,快而不紧、快而不懈,"快"练得好,灵巧度就高,快速变换舞姿的能力随之提高。
提高方式:把杆的小踢腿、弹腿、大踢腿,甩腰,把下的小跳、打击都是解决"快"的有效方式。
基本功第七要素:轻
"轻"指动作完成要轻松,腾空要轻飘、落地要轻缓。"轻"解决得好,动作飘逸流畅、空中轻盈洒脱、落地无声。
提高方式:蹲组合、控制组合、跳跃组合都可直接提高轻的质感。
基本功第八要素:稳
"稳"是指动作平稳、舞姿准确,稳练得好,动作行云流水、舞姿转换精确。
提高方式:移重心组合、气息控制组合和舞姿静立均可有效提高稳的品质。

❷ 舞蹈中的垫步怎么跳

  1. 垫步就是用一只脚跟点地前脚掌翘起、另一只脚平的跟上。

  2. 垫步应该是新疆舞出现的比较多。

  3. 女生右脚的脚掌向后踩,同时抬起左脚。男生则左右相反。

  4. 主要是协调性·一边脚向前半步的同时一边脚向后半步·。

❸ 广场舞怎么垫步

1、首先,第一拍左脚向前踏一步,如下图所示。


❹ 广场舞怎么垫步

所谓垫步就是来在舞蹈源中为下一个动作做铺垫的步伐,有许多种垫步形式,根据舞曲的编排可以任意选择垫步方式,如选踏点步作为垫步,其动作分解如下:第一拍左脚向前踏一步,第二拍屈膝,右脚尖在左脚后跟处落地或点地。
接着是第三拍、第四拍,右脚开始向前(或向左、向右)踏点。左脚配合跟进,动作要对称协调。
侧步也是同样的方法,第一拍左脚踏一步(向前、向侧、向后均可以),第二拍右脚向交替向前,同时注意屈膝。
还有一种用滑步作为垫步,是一拍一步,向侧面进行移动,前半拍左脚向左擦地滑一步,后半拍左腿轻轻直膝,右脚快速向右脚跟上。
还有用跳踏步作为垫步的方法是,第一拍左脚向前或其它方向踏一步,第二拍左脚跳起,同时右腿直膝向左前方踏起。
还有用蹦跳步作为垫步的方法是:两腿直立,身体稍向下蹲做准备动作,一拍或两拍跳一步,按音乐的节奏轻轻跳,落下时要前脚掌先落地,屈膝才有弹性。大众广场舞曲网广场舞教学。

❺ 初学广场舞垫步

不交

❻ 音乐圆圈舞动作是老师教好还是幼儿创编好

提高幼儿园集体舞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应在教学中、教学前作好充分的准备。 就集体舞的要素来看,集体舞主要包括音乐、动作和队形三大要素。因此,在为幼儿选择集体舞活动的材料时,要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1.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 音乐是否被幼儿接受和喜爱是幼儿集体舞教学的第一重要环节。因为人的生命运动本身是有规则、有秩序、有节奏的。因此,节奏清晰、旋律优美、结构工整的音乐,能激发幼儿进行集体舞活动的欲望,教师在选择集体舞音乐时要考虑节奏鲜明,结构简单的曲子,速度以中速为主,最好有明显的前奏、间奏和尾奏,便于留足时间让幼儿考虑什么音乐时做什么动作,利用前奏、尾奏交换舞伴,变换队形等。特别是初学时可选择一些幼儿较熟悉和喜爱的儿童歌曲、中外名曲,因为幼儿已感受过它们音乐的风格、旋律和节奏,学习时合拍、踩准舞步对幼儿来讲就容易多了。如《青春舞曲》,是四四拍的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其鼓点节奏清晰,速度适中,很适合幼儿跳集体舞。 2.设计简单易学的动作 动作是集体舞教学中的另一个要素。教师在编排时应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讲,动作应该是简单、重复的,一个集体舞中选择一两个基本动作,每个动作至少重复进行一个八拍以上为宜,这样可以减轻幼儿的记忆负担。如《青春舞曲》,舞步以垫步为主,手的动作以手腕转动为主,只是在手腕转动的不同方位进行变化,动作简单幼儿易接受,而且多次重复,幼儿很快就掌握了。 3.编排循序变换的队形 集体舞活动的前提条件是整齐而有秩序的舞蹈队形,而队形变换是集体舞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变化集体舞队形可以激发幼儿进一步思考,同时也增加了幼儿跳舞的热情,但不宜过于频繁地变化队形。例如,学习圆圈舞蹈队形时,教师可先进行“单圈”舞蹈的教学,待幼儿熟练掌握后再进行“双圈”舞蹈的教学。“双圈”舞蹈也有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一开始可以是内外圈向同方向平行行进,接着可以是内圈和外圈各自向相反的方向平行行进,再接着可以是内外圈向同方向交叉行进,最后可以是内圈和外圈各自向相反的方向交叉行进。 集体舞教学的几种有效策略 在幼儿园集体舞教学中,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除了作好各项准备之外,更要讲究教学的策略,笔者在长期的幼儿园集体舞教学实践中,不断拓展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探索和建构集体舞学习的基本常规,萌发幼儿学习集体舞的兴趣,提高了集体舞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几种有效的策略: 1.巧用游戏法 在集体舞教学活动中,可以巧妙地借用游戏这种幼儿喜爱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以游戏为活动的组织形式幼儿易接受又喜欢,它不但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乐趣和智慧的学习氛围,使幼儿置身于故事化的情境中,还可以赋予教学内容以游戏的“生命”,从而使教学目标这一外部要求内化为幼儿行动的愿望和动机。例如在集体舞《十个印第安小朋友》活动中,幼儿需要学会在圆圈上走“S”型路线,并连续钻进钻出数次。这样的舞蹈队形对幼儿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如若能根据舞蹈材料内容创设游戏情境,寓教于无形,使“走队形”真正成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则能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为此,笔者曾设计一个“蚂蚁搬豆”的游戏情境,并为“蚂蚁找豆”的经历配一首诙谐有趣的小儿歌:小蚂蚁!钻出来,后面看一看——太瘦了!(提示幼儿从内圈钻出来,站到外圈幼儿的背后)钻出来,前面瞧一瞧——太小了!(提示幼儿再次钻进内圈,站到外圈幼儿的面前)钻出来,后面看一看一一长歪了!(提示幼儿从内圈钻出来,站到外圈幼儿的背后)绕一圈,好好瞧一瞧——找到了!(提示幼儿围绕舞伴转一圈)在儿歌的帮助下幼儿很容易按规定路线正确行走,并迅速找到自己的“小豆子”。因此,创设适合 幼儿的舞蹈游戏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幼儿迅速掌握舞蹈。 集体舞《田纳西摇摆》,是一个双圈的圆圈舞,要求里外圈的幼儿互相配合、互相移位,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笔者把这个完整的集体舞细化成三个游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借鉴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的玩法,音乐开始,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唱到句末时幼儿停住,两人对视接着玩“照镜子”游戏,重点引导幼儿两人之间的动作一模一样,并逐步加深难度,启发幼儿创编不同动作;最后我们结合“找朋友”的游戏,利用语言提示“找左边的朋友”“找右边的朋友”,“跑跑,握握手”以及结合手花道具,顺利完成交换舞伴的难点,整个活动以游戏来贯穿,用情景的创设,用幼儿喜欢的音乐形象,将音乐动作、队形整合到一起,赋予音乐直观有趣的生命力,为幼儿能更好的表现、表达作品创造了条件。 2.妙用“舞谱”法 幼儿期,由于信号功能和象征功能的出现,幼儿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因此,在集体舞教学中可根据幼儿这一思维特点,以“舞谱”、“舞画”或者“舞图”为手段,营造师幼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集体舞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在学习舞蹈动作中活用“舞画”。舞图的运用为每个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观察、理解提供了条件,保证了孩子富有个性化地学习。如在集体舞《邮递马车》活动中,我把“进退步”的舞步画成舞画分解图,孩子通过观察图上的动作符号做动作,便于幼儿理解和加深动作的印象。 其次,在队形变化中巧用“队形谱”。队形变化是集体舞的核心。通过队形谱,使动态的变化转化为静态的图示,让不好控制的变化转化为方向线路分明的图谱,较好地解决了幼儿学习集体舞的难题。例如集体舞《青春舞曲》,有双圈的队形变化。教学前先出示队形谱让幼儿进行观察和讨论:外圈与内圈的孩子是一一对应的,内圈的孩子有箭头,而外圈则没有任何标志。幼儿观察后得知,在双圈上舞蹈,而且内圈孩子静止不动,外圈幼儿按照箭头方向行进,等到音乐结束,一号的孩子移动到二号的对面,依次前进一个位。观察理解之后,把队形变化逐渐内化,运用到自己的舞蹈中,教师只需要对个别孩子进行辅导,增强了幼儿自我观察学习的能力。运用“队形谱”这一无声的老师来提示孩子,在幼儿心中逐渐产生集体舞队形变化中的“法”的意识。让“法”来约束孩子的行动,规范孩子的动作,达到集体舞的学习要求,提高了集体舞教学的有效性。

❼ 古典舞的基本动作与解析

基本舞姿

吸腿:动力腿绷脚,膝盖带动顺主力腿旁吸起90°。脚尖点在支撑腿膝关节前。

掖腿:动力腿绷脚,膝盖带动上提脚腕顺主力腿向上抬至主力腿膝盖窝。

端腿:动作腿擓脚,吸端至支撑腿髋关节处,呈水平状态。

端腿展翅:也称“老鹰展翅”。动力腿端腿,主力腿蹲,同时上身前俯去贴动力腿,手往后背膀子,眼顺手的方向看出。

踹燕:动作腿在前腿90度的基础上,身体后倾与动作腿保持水平,目视动作腿。

姿态斜腰:在前点步基础上,主力腿蹲,骨盆向后倾约45°,送胯、横拧,形成一个向后倾的大斜线,手收回到肋旁往3方向斜上方刺出,眼顺手的方向看出,身体随之往外拧倾侧躺45°。头、眼顺手的方向看出。

前屈腿姿态斜腰:在姿态斜腰的基础上,动作腿向前抬起90度,屈腿。

小射燕:称“立身射燕”。 在后腿绷脚点地拧腰上动力腿小腿抬起,由膝盖主动带着向主力腿的正后方伸出,距离主力腿约6—7寸。动力腿小腿曲时,膝盖对主力腿膝盖窝,小腿往前交叉。头往拧腰的方向看出。

斜探海:在立身射燕舞姿的基础上,加旁提和敞胸形成的舞姿,手带领到托掌提肋弯腰,眼随手然后看侧下方形成斜探海舞姿。

大射燕:大掖步姿态的基础上,动力腿小腿弯曲由膝盖带动向上抬起90°以上,要求 “大拧翻胸”,腿与头在同一垂直面上形成两头上翘的舞姿,重心在主力腿膝盖上,眼看抬腿的方向。

仰身后腿:也称“紫金冠腰”。在后腿的基础上,动作腿弯曲,仰身,手臂上侧位。

探海:170°以上,骨盆前倾腆胸、抬头,头与动力腿脚尖两头上翘,构成头顶与脚尖往正上方延伸,形成“圈”起来的圆的意识,主力腿脚要踩实,重心在脚掌上,形成时动力腿主动,上身被动

拧身探海:探海舞姿上拧腰,形成头与动力腿往斜下角“圈”的意识,在女班用的较少。在男性训练中分为直抬和掖伸两种。动力腿往后擦出抬起探海,同时掀胯,山膀手领到托掌位,上身往主力腿一边拧腰抻肋,眼看动力腿方向,两手心朝上,重心在主力腿脚掌。

掀身探海:在探海的基础上,上身与动力腿往斜后上角“圈”起来的感觉,动力腿一边要掀身、掀胯,在掀身的基础上敞胸、拧腰,动力腿尽量交叉着往头顶斜上方抬高,主力腿重心在脚掌上,头是侧倾加自转位的变化。

冲天炮:在探海舞姿上,由动力腿主动的再继续往上抬到180°骨盆随着腿的高度继续向前倾到完全垂直的贴在主力腿上,形成一个直体前倾180°的垂直面,它的外形如站立着的“竖叉向前抱腿”,上下两头抻直、拉长。

踏步蹲:在踏步的基础上,上身保持直立,左脚后撤到右脚跟旁脚掌着地全蹲,重心在两脚之间,后腿膝盖从前腿膝盖的后窝向前腿的外侧伸出,双腿的大腿要重叠贴住,立腰、提胯,臀部不能坐在脚后跟上。

卧鱼:在踏步蹲的基础上,双膝重叠,盘坐地面,上身拧仰,手臂托按掌。

(7)舞蹈垫步的基本教学扩展阅读:

四大要素

形、神、劲、律

一个成熟的古典民族演员在舞台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因为体现了“神”“形”“劲”“律”的高度融合。

这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表现手段,“形”“神”“劲”“律”作为身韵基本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涵。

❽ 维族舞蹈横垫步特点

您好
这里的附件上传功能失效

我已把您要的舞蹈视频
维吾尔族舞蹈学习视频 垫步动作短句示范上传到网络云
且已共享
您点击下载即可
请及时采纳
谢谢

阅读全文

与舞蹈垫步的基本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