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回归语文课堂的本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越来越呈现出勃勃生机,教师们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开始有意识地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能够关注学生的发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密切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创设大的语文环境,这些都体现了课程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由于个别老师对“课标”解读的不够,学习目标不明确,课堂上盲目追求形式,却不注重实效,出现了一些非语文现象。
比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重要的是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对比的写法和我的情感变化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的方法,如,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得意洋洋、迫不及待等写法的运用。课有的教师却用大量时间想一想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故事,把学生感动得痛哭流涕,上成了思品课。
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在教学《桂林山水》时,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看风光片,不去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形式等等,这些都使语文课堂失去了本色。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因此,我们提倡本真语文。
本真语文课,就是以人为本,它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成长规律,通过教师有深度的、注重读写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优化、创意设计,直达语言教学的本质内涵,以其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语文教学一定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这就叫“得意”,同时要带着学生揣摩体会这样情感是怎样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这叫“得言”,语文教学要言意兼得。积累词句、品味语言、感悟内容、学习写法都是语文的本真。也就是说,课堂上关注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训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本真语文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所谓的语文味,表现在课堂上应该是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读写结合的“写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要让学生亲历阅读的过程。读通---感知文本;读懂---领悟内涵;会读---内化语言。
作为教师,要明确各年段教学的重点,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Ⅱ 如何让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本真
一、入境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注重从教师角度来理解文本内涵,而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又容易走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的极端。其实,阅读教学要真正有效,还得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阅读结合起来。在《海伦·凯勒》教学,要让学生感受海伦·凯勒的坚韧不拔和对生活的热爱,就必须换位思考。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在学生阅读文本前,教师可用“瞎子摸鱼”的游戏来进行引导,即先让学生将自己的眼睛蒙起来,完成一些基本的动作,如将书本整理好、收拾文具、向同学借书等。当学生完成后,以“你们有什么感受”来引导学生进行发言。接着,教师出示幻灯片展示海伦·凯勒的学习情况,并引导学生动手写出海伦·凯勒的名字。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真正感受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阅读中,教师可用“课前我们已读了课文,了解了小海伦的不幸,也走进了小海伦无声无色的世界。同学们还愿意读课文吗”来作为过渡。
二、入文
新课改倡导合作探究式学习。阅读教学容易走上还没有读通课文就开始讨论交流的极端。这样,学生没有获得对文本的直接感知,就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这样的讨论就显得空洞。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首先要排除词句障碍,即要在解决基本的生字词基础上读通课文句段,这样才能为有感情的朗读奠定基础,也才能为体验埋下伏笔。其次,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在《海伦·凯勒》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不屈不挠”这一中心词语来进行解读。同时,让学生明白:读书并不是高深莫测的事情,只要聚精会神,用心去朗读、感受,就能真正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入情
这是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到文本内涵中,去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只有让学生地真正融入自己的感情去体会,才能让理解成为一种感悟和体验。不然,理解只能是停留在文本表面或是成为应付考试的一种工具。在《海伦·凯勒》的教学中,教师可做如下引导:
师:在刚才同学们的阅读和讨论中,老师听到大家交流得最多的一个词语是“不屈不挠”。(教师同时板书该词并引导学生再读两遍)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海伦·凯勒的不屈不挠呢?
生:她不分昼夜……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师:(为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句段来再次品读,教师接着提问)通过阅读上面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哪些词语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生:吮吸、拼命、不停地、如饥似渴……
(要加深学生对这些词语的感性认识,只停留在文字层面不行,需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
师:同学们请闭上你的眼睛,我们来感受一下海伦·凯勒每一天是如何渡过的。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闭上眼睛。教师播放轻音乐并描述:当太阳还没有升起时,你在做什么?海伦呢?当我们去感受太阳的炙热光辉时,海伦呢?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午饭时,海伦又在干什么?……)
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你看了什么?在你头脑中闪过哪些画面?你能不能用文字来表达?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将你的感受和所看的画面表达出来。
上面只是一个教学的片段,其实,阅读教学所要做的并不是单单地让学生知道某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某个句子的含义,而是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说会写。引导学生入情,就是要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感情去体会,然后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四、融我
学以致用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融我”就是要让学生在“入”的过程中“出”,只有进得去才能走出来。在《海伦·凯勒》教学中,为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打下基础,第一课时教学后教师安排了如下课后作业:
1.再次朗读课文,回家后闭上眼睛整理自己的房间。
2.和父母玩“不说话”的游戏。
3.在父母的指导下认识盲文。
4.思考:如果我们的周围一切都陷入黑暗中,你会有什么感想?
学习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上述课后作业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海伦·凯勒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如果课堂教学只停留在字词的理解上未免显得空乏,让学生经历后再来体验,体验会变得更加丰富而深刻。
让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本真,就是要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体会,将文本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有效阅读,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