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论语中有哪些教育思想
最重要的是有教无类的思想,天下大同。
当然还有举一反三,估计发散思维和创新。另外还有见两小儿辩日,意思就是没有实锤证据,不能做出自以为是的判断,实践出真知。
论语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瑰宝,很多近现代思想都能在其中找到出处。当然,墨,法,道,荀等都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② 论语中有哪些教育思想
最重要的是有教无类的思想,天下大同。
当然还有举一反三,估计发散思版维和创新。另外还有权见两小儿辩日,意思就是没有实锤证据,不能做出自以为是的判断,实践出真知。
论语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瑰宝,很多近现代思想都能在其中找到出处。当然,墨,法,道,荀等都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③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有哪些
学而时习之。抄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 论语中的教育观是什么
《论语》及孔子的教育观点:
a)、 “听其行而观其行”(强调实践的作用)
b)、版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权内省也”(强调榜样的作用)
c)、 “以友辅仁”(强调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d)、 “不迁怒不贰过”(强调受教育者端正态度的重要性,不要迁怒他人,知错能改)
e)、 “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严于律己)
f)、 “各因其材”(强调因材施教)
⑤ 论语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
论语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
上述错误,正确为:专
《学记》属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教学管理、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⑥ 论语关于教育的句子
勤思与乐学
1、最有效的读书学习方法:“勤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若不加思考,学得越多,可能受蒙蔽越深,此就是所谓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只有在学习中思考,思考中学习,才能明辨真伪,然后去伪存真,为己所用。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不能汲取前人的知识养分,疑惑也不能得解,此种人可谓百思不如一学。学习中的“思”,要注重独立思考。
2、最明智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力有强弱,获得的知识有先后。但能力、智力都不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学习上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人非圣贤,孰能都懂?不知者不可怕,不知而装知者才真正可怕,所谓害人害己呀。
3、引导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乐学”。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作为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兴趣爱好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特别是小学生,兴趣爱好还容易转移,今天喜欢这样,明天又喜欢那样。教师要引导其形成自觉而快乐的学习行为和心理,这是最理想的教学,学生会在“学习—兴趣—成功快乐—更有兴趣—更成功快乐”的循环过程中不断成长。
诲人与自省
1、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教师是特殊的职业,在今天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特别需要终身学习,永不满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大脑里唯有不断有活水注入,才能保证其教育教学有生命的活力。
“诲人不倦”,永远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不要在学生面前有丝毫的厌烦之情和工作倦怠之意。因为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可能伤害学生脆弱的心理,甚而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要永远做好学生幼小心灵的守护神。
2、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法:“启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可能是中国,也是世界开展“启发式”教学的最早言论。教师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其效果最佳应是在学生的愤、悱状态。教师要有意识地使学生逐渐进入愤、悱状态,让学生真正地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3、最严格的自我教育者:“一日三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是孔子的大弟子,就领会了其老师思想之精髓,一生尽心尽力做事,将每一件事能做得圆满,做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真诚地对待和自己交往的朋友;及时温习、领会老师所授的知识,使其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作为古人,每天都能多次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对得起自己的工作,不辜负别人的重托;对得起朋友,不辜负朋友的信任;对得起老师,不辜负老师的教诲。曾子也大概能算得上那个时代自我反省最深刻的人了。
仁与爱
1、最早倡导教学民主者:“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倡导在“仁”面前不分师生,一律平等,学生不要因为年龄小而谦让老师;反对学生对老师的盲目服从,不赞成“对吾言无所不悦”的态度,主张“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由此可知,孔子非常关注年轻一代的成长,并对他们寄予很大的希望。
2、最忠实的教育工作者:热爱学生,忠于教育。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因为热爱学生,自己就能不为他们任劳任怨吗?忠于教育这项事业,自己能不对学生谆谆教诲吗?每次读到孔子的这句话,心灵就能受到一次洗礼,孔子的这种精神品质,不正是我们现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吗!孔子不仅这么说,也是怎么做的。他三十岁开始授徒讲学,一直到了七十二岁离开人世,为了他自己钟情的教育事业,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十五岁就立志学习礼,三十岁确立了人生目标——礼,四十岁就更加坚定三十岁的思想,五十岁知道天道与人道是合一的,到了六十岁,听到什么话都能宠辱不惊,到了七十岁时,一切世事都能随心所欲,又不会违背规矩。
孔子一辈子追求人生之完善完美,追求自己健全之人格,并且每十年,就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到了七十岁时终于达到了人生道德修炼的最高境界,成为千古一人的万世师表
⑦ 论语中跟老师、教育有关的句子
三人行则比我师!
⑧ 《论语》中是如何记载教育和学习论述的
《论语》中有关教育和学习的论述非常丰富。其中讲述了许多学习心得。如“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同时,还记载了孔子对于学习和思考关系的论述。
⑨ 与论语有关的教育教学案例怎么写
创设情境,回忆孔子的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初步了解孔子和《论语》
1、出示小黑板:20世纪末,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指出:“人类要在于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那里汲取智慧”。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这被科学家敬仰的人物,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子。(简介孔子)
孔子—我中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我国春秋末期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他从小生活贫困,由于勤奋好学,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曾办过私学,据说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整理和传播古籍的工作,整理了《诗》、《书》、《礼》、《易》等古代文献,编著了《春秋》。
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感觉到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生:孔子是一位教育家,思想家。
生:孔子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师:在《论语》一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是写孔子外貌的。
(出示小黑板):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师:这里的“子”指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温和又严肃,威严而又不凶猛,庄重而安详。孔子的思想,尽管是两千年以前的,但它对人类具有永恒的意义。你知道孔子说过哪些智慧的话语吗?
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生:寝不语,食不言。
生:……
师:(展示《论语》一书),孔子说的这些话,全部在《论语》这部书中,《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徒弟的言行。全书共20篇,每篇包括基于章,共有500多章。(出示《论语》的目录及一篇的内容安排)
三、指导诵读
师:今天,我们主要诵读《论语》一书记录的孔子关于“学习”的言论。(小黑板出示)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日:“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环节,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
要求做到:读准音,正确断句,读通顺,读流利。
师:大部分同学已经读得不错了,下面我们进行第二环节: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请同学们对照译注的字词,自己边读边悟,或小组计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
⑩ 论语中论教育的话
《论语》论教育
一、谈学习方法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时时温习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够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网,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学习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4、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工匠要把活干好,必先把工具弄得精良好用。”
二、谈学习态度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译文:默默地记住所见所闻所学知识,学习永远不满足,耐心教导别人而不怠倦。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如果三个在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一个人。选项择它的长处和优点而向他学习;看到有什么时候不好地方就反省思考,加以改正。”
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聪明好学,不以向下面的人请教为耻……
7、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三、谈学习兴趣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对任何事物),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践行它为快乐的人。”
四、谈教育原则
9、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不诲也。”——《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只要愿意亲自送来十条干肉(作为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导的。”
10、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我)对谁都进行教育,不分(贫富、愚智)类别”。
五、教育目的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译文:子夏说:“做官要做得好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才可以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