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舞蹈考级我好想如何写教案
课型:舞蹈课
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心连心》
二、教学目的:
1.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站姿的要领,让学生知道人体美可以在站立的姿态中体现出来。逐渐养成坐姿和走路时保持姿态的好习惯。
2. 要求动作规范,手脚协调,掌握舞蹈的风格特点。
3. 掌握每个动作的方位。
4. 让学生们从中获得节奏感、韵律感和美感的培养,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树立自信和集体意识。
5. 这个舞蹈不需要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只要合着音乐的节拍,能用肢体去表现发自内心的感受就足够了。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为主,增强友谊和合作的团队精神。
2.《心连心》属于活泼、欢快的舞蹈,主要以后踢步为主,步伐要轻快,规范动作,要求标准统一。
3. 时刻把握好自己的位置,要有队形意识。
四、教学过程:
1.上课。(师生互相问好)
2.课前活动。(基本站姿)
3.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4.导入新课,教师示范。
第一个八拍:
1—4拍:男生双手叉腰,先起右脚往右转身做后踢步转一圈到女生的位置。
女生双手叉腰,起左脚往左转身直接做后踢步到男生的位置。
5—6拍:男女生双手叉腰,膝盖并拢原地直腿双跳。
7—8拍:男生往旁出左脚并直腿勾脚,重心在右腿膝盖弯曲,身体左倾。
女生动作相反。
1、2、3拍:男女生同时拍手三次。男生在身体左侧拍手,女生在右侧。
5. 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
6.请班级中态度认真、动作自然协调的男女组合上台表演,展现优美舞姿的同时也为全班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7.各组轮流展示并进行比赛,促使学生课后进行自发的巩固练习,既让学生达到一定的休息目的,更能促使老师重视每一个学生出现的问题,充分利用小学生好胜的心理,通过比赛,学生的热情也高了,动作也越来越规范。
8.合音乐表演。(注意节奏,加上表情有激情的去跳舞)。
五、下课,组织学生站好队整齐有序的带到教室。
2. 中国舞1-10级,每一级都教些什么基本功
1、一级(4-5岁):走步、音乐反映、扩指、手臂动作、弯腰、转腰、前压腿、双吸脚、脚位、头的动作、摆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戏。
2、二级(5-6岁):走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手位、勾绷脚、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开腿、推指、绕腕、头的动作、半蹲、蛙跳步、鸡走步、游戏、模仿与想象。
3、三级(6-7岁):吸跳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波浪、弯腰、勾绷脚、吸伸腿、后吸腿、手位、松肩、半蹲、踮脚走、鸭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与想象。
4、四级(7-9岁):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单手位、波浪、压垮、勾绷脚、前抬腿、后抬腿、抱端腿、压腿、前踢腿、后踢腿、脚位、碎步、掰膀子、小跳、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5、五级(8-10岁):二拍舞步、双手位、手脚动作、勾绷脚、小弹腿、旁抬腿、后弯腰、压腿、0前、旁大踢腿、后踢腿、前滚翻、脚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点步转、小跳(二)、1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6、六级(9-11岁):提、沉、含、仰、移(盘坐、双跪准备)、开胯练习(吸、双腿开胯)、双腿大环动、压腿(前、旁、后)、搬腿(前、旁、后)、大踢腿(前、旁、后)、掰膀子、腰(站下腰强化练习,提高难度)。
7、七级(10-12岁):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单把前、旁、后)、五位擦地(双把前、旁、后)、小踢腿(双把前、旁、后)、单腿蹲(双把分解)、立身射雁(双把踏步蹲起)、涮腰(单把)、压腿(前、旁、后)、搬腿、大踢腿(单把前、旁、双把后腿)。
8、八级(11-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这三级为专业曲目所设定的专业舞蹈动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级过程中基本结束。
(2)舞蹈考级教学扩展阅读: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都是直体的,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因此,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跨的带动都非常重要,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
以腰带动转的特点,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转得起“法儿”的多种多样,而且多半是在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如大掖步转、扫堂探海转。
国古典舞基训中民族舞姿转“身法性”很强,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转,可以说是身法的待续和夸张。
3.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8-13级教学法
(一)规格及要领部分
一、盘 手
规 格 正盘手:按手位,手心向上开始,手腕带动,手指外旋,手臂随动至斜上位,完成8字上半圆
手指继续内旋向下带动手臂至腰旁,手心向上,完成8字下半圆。
反盘手:手心向上开始,手腕带动,手指内旋,手臂随动至斜上位,完成8字上半圆。
手指继续外旋向下带动手臂至腰旁,手心向上,完成8字下半圆。
要 领 手腕带动手指,动作连贯,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
二傣族舞:
体 态 三道弯:头、肩、腰、胯、膝所形成的曲线
规 格 起伏步:正步位,双手叉腰以右脚为例,2拍一次起伏步。一拍半屈膝半蹲,第二拍的后半拍右脚踢起,右左交替后踢,保持臀与脚跟垂直。
要 领 快踢轻落,落地后再半蹲,有附点,重拍向下,
身体平稳,连绵不断。
规 格 孔雀飞步:正步位膝微屈,右脚前脚掌点地准备,前半拍左脚脚跟落地,逐渐压至全脚,双膝微屈,同时右脚离地,后半拍右脚掌踏地,左脚稍离地面
要 领 重拍向下,膝松弛,灵巧而不窜
规 格 旁点步:以右脚为例,右丁字位准备,右脚沿脚尖方向移出,之间成一拳距离,前脚掌点地,胯根掖回,朝一点方向,双膝屈。
要 领 重心在主力腿上,脚跟上提时,不宜过高。
注:叉腰、准备位、旁下位按手、旁平位立掌、前平位领腕、托按位领腕动作示范准确
三、圆场
规 格 女圆场:正步位右脚落在左脚的脚尖前,由脚跟开始,压至脚尖,重心自然向前移动,同时左脚脚跟自然抬起,压至脚掌。移动过程中,大腿相靠,膝自然弯曲,左脚再向前上步,如此两脚交替进行。
规 格 男圆场:正步位双腿弯曲,右脚勾脚落在左脚脚尖前一脚半距离,向前迈步,由脚跟开始压脚至脚掌,重心自然向前移动,同时左脚脚跟自然抬起压至脚掌,双脚交替进行,移动过程中固定身体高度
要 领 膝盖以下松弛,保持平稳、连贯的行走。
四、维吾尔族舞:
体 态 立腰拔背,挺而不僵
规 格 女进退步:自然位右脚踮脚上一步至左脚前,左脚随即稍离地面,右脚踮脚后退一步,靠近左脚跟,如此交替进行,进与退均一脚距离
要 领 注意平稳,膝部相靠,上下身配合协调
规 格 男进退步:自然位半蹲,第一拍前半拍右脚前踵步,后半拍左脚原地平踏一步,第二拍的前半拍右脚脚掌着地,后退一步,后半拍左脚原地平踏一步。
要 领 注意平稳,上下身配合协调
规 格 三步一停:自然位踮脚向前行进三步停一拍,上步于另一脚的脚尖前,退步于另一脚的脚跟后,走在一条竖线上。向前行进时男生全脚。
要 领 注意平稳,在流动中保持舞姿
(一) 训练目的
一、 平 转:通过平转的单一练习,初步掌握平转的正确方法和协调性。
一、 维吾尔族舞:初步掌握维吾尔族舞的基本体态、手型、手位和
舞步,为进一步学习维族舞打下良好基础
三、 弯 腰:1、学会单腿重心的弯腰及转腰,进一步解决腰的
灵活性和柔韧性。
2、训练学员在流动及连接过程中的韵律感和身体
各部位的协调配合的能力。
二、 蒙 古 族 舞:1、掌握蒙古族舞基本手型,学会硬腕的动作,
并能运用到不同的舞姿中去,做到手型及
手位的准确。
2、通过组合的练习,训练学员腕部的灵活及
控制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感
(二) 主干动作、教学步骤及难点
一、 平 转 :★主干动作:甩头、踮脚碎步转、平转
★难 点:平转
★ 教学步骤:1、原地练习左右甩头,可加双脚
换重心。
2、扶把平转1/2至1个平转
3、中间平转1/2至1个平转
4、中间2个平转
二、维吾尔族舞:★主干动作:进退步、三步一停、摊手绕腕、
颈横移
★难 点:进退步
★教学步骤:1、找到正确体态
2、单一练习脚的进退步
3、单一练习摊手绕腕加体态的变化
4、上下身配合
三:弯 腰: ★主干动作:单跪后弯腰、单腿后弯腰、
转腰、涮胸腰
★难 点:单腿后弯腰
★教学步骤:1、先练习双脚重心的后弯腰及呼吸
的正确方法
2、单腿重心的胸腰
3、完整的单腿后弯腰
四、蒙古族舞:★难 点:硬腕
★教学步骤:1、手型及手腕部力度的练习
2、不同手臂位置上的硬腕单一练习
3、流动中的舞姿及硬腕的配合练习
4. 如何将中国舞蹈考级的教育理念引入幼儿师范教学中
少儿舞蹈为什么要考级,你知道吗?考级对教育中起到什么作用!中国舞蹈考级,首先是由北京舞蹈学院推出的。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舞蹈学院依据国家对青少年加强艺术素质教育的方针和政策,组织了一批舞蹈教育家和学者,开辟了面对青少年艺术素质教育的一条路,即中国舞考级。 少儿舞蹈教育是舞蹈意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反映少儿的生活、思想、感情和态度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形式,在题材和内容、教学上都有其独特的地方。 我国的少儿舞蹈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及有着相对完整的一套体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舞蹈这门艺术了解的越来越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接受,现在我过国少儿艺术教育也逐渐赢得全社会普遍关注,特别是站在许多发展较快的中大型城市里,很多中小学校都把艺术教育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舞蹈也将成为和体育。美术一样的正式的艺术课程。 一、少儿舞蹈的特性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少儿舞蹈和成人舞不同,它有其特性。少儿舞蹈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游乐性。对于儿童期的儿童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主要的活动就是玩耍和游戏。因此,少儿舞蹈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应当摆在首位。 第二,纯真性。少儿舞蹈是展示儿童心灵的窗口,是表现儿童情感世界的直接方式。纯真、稚嫩是儿童情感和思想的特点。丰富的想象、奇异的幻想常常是儿童们思维活动的特点。在我们的少儿舞蹈创作中如何让具有纯真性,关键就在于要以儿童的眼睛来看世界,以儿童的思想感情来对待客观事物,从儿童的生活中则取舞蹈的题材。 第三,清晰性。少儿舞蹈所表演的内容一定要能被儿童看明白,弄懂它的含义,小演员才能表演好,小观众才能接受。 第四,综合性。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生活内容,有不同的胜利和心理特征,有不同的喜爱和所关心的事物,这就使儿童舞蹈选题上有了极为宽广的余地,形成了少儿舞蹈综合性的特点。 二、中国舞蹈考级对于少儿成长的积极作用 舞蹈它是用功人体语言来表达情感世界的动态艺术,它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发展人的想象力,增强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考级就是通过少儿对美的感受、鉴别、欣赏和创造,以培养情趣为特征,以生动的形象为手段,将中国舞蹈的知识性,训练性和娱乐性结合起来,根据少儿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强调舞蹈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以及舞蹈风格的民族特色,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少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遵循中国舞蹈考级教学步骤的基本规律,根据儿童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科学的实施。少儿舞蹈考级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少儿智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少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知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表现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和启迪了他们丰富的联想和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二)它有利于提高少儿身体素质,增强其形体与气质的美感 舞蹈是认同动态造型的精华。科学的,协调的舞蹈训练,会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增强孩子们的生长发育机能,提高身体素质。受过舞蹈训练的孩子,都有整洁仪表、举止端庄大方得体的特点。这种形体特点,又会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充满自信乐观,为他们以后的仪表及艺术品位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舞蹈艺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 幼儿舞蹈有诗意的构想,有美德艺术造型,有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有悦耳动听的音乐旋律,幼儿舞蹈艺术通过孩子们的内在旋律和形体节奏的柔和,展示多彩的思想感情,通过无声胜有声的美陶冶孩子们的道德情操,美化孩子们的思想感情,让孩子们从中去感受美、表现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舞蹈通过协调的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孩子们提供和构筑了富于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空间。少儿舞蹈以它独到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潜移默化,使孩子们习惯于热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憎恶一切假、恶、丑的行径。可通过舞蹈的具体形象来认识缤纷的世界,认识真善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 (四)少儿舞蹈在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以及团体协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的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的队形,一致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这就要求孩子们养成一种自觉遵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习惯,培养孩子们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发学生进行富有表情的表演。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集体活动,许多学生克服了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参加艺术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开朗活泼的个性。然而,在舞蹈训练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孩子们具备坚强的意志
5. 中国舞一级到十级基本功的顺序
1,一级(4-5岁):走步、音乐反映、扩指、手臂动作、弯腰、转腰、前压腿、双吸脚、脚位、头的动作、摆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戏。
2,二级(5-6岁):走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手位、勾绷脚、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开腿、推指、绕腕、头的动作、半蹲、蛙跳步、鸡走步、游戏、模仿与想象。
3,三级(6-7岁):吸跳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波浪、弯腰、勾绷脚、吸伸腿、后吸腿、手位、松肩、半蹲、掂脚走、鸭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与想象。
4,四级(7-9岁) :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单手位、波浪、压跨、勾绷脚、前抬腿、后抬腿、抱端腿、压腿、前踢腿、后踢腿、脚位、碎步、掰膀子、小跳、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5,五级(8-10岁):二拍舞步、双手位、手脚动作、勾绷脚、小弹腿、旁抬腿、后弯腰、压腿、0前、旁大踢腿、后踢腿、前滚翻、脚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点步转、小跳(二)、1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6,六级(9-11岁):提、沉、含、仰、移(盘坐、双跪准备)、开胯练习(吸、双腿开胯)、双腿大环动、压腿(前、旁、后)、搬腿(前、旁、后)、大踢腿(前、旁、后)、掰膀子、腰(站下腰强化练习,提高难度)。
7,七级(10-12岁):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单把前、旁、后)、五位擦地(双把前、旁、后)、小踢腿(双把前、旁、后)、单腿蹲(双把分解)、立身射雁(双把踏步蹲起)、涮腰(单把)、压腿(前、旁、后)、搬腿、大踢腿(单把前、旁、双把后腿)。
8,八级(11-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这三级为专业曲目所设定的专页舞蹈动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级过程中基本结束。
(5)舞蹈考级教学扩展阅读:
中国舞China classic dance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
古典舞创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 戏曲和武术是建立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基础,中国古典舞的基础训练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基训中的技术、技巧有着独具一格的民族特性,与其它舞种中的技术、技巧有着很大的不同。
中国古典舞已初步形成我们民族自己的一套训练系统,而这套系统已具有比较强的民族特性,有我们民族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范,有我们的难度和艺术表现力,是其它训练体系所代替不了的。
6. 浙江省舞蹈考级教学视频,1-10级。
这个暂时没有出来来正规的教自学视频,求是求不来的!还是想其他办法,只有民族类型的.
夏宇阳光自2003年建立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成立了环球新娱集团公司,并且推出了包括夏宇阳光、星空舞蹈和VDANCE的三个舞蹈品牌,其中现已拓展出分布于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的57家连锁分店,拥有会员2万余人,成为全国最大的连锁舞蹈培训机构。
7. 中国舞考级一级脚位的详细教学教案
小阿哥(苗族)
1、训练目的:
碎踏步训练脚下的灵活性,摆胯动作训练对胯的控制能力,初步认识苗族舞蹈。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抖手碎步跑:对7点出场,上身转向1点目视1点左倾头,左手叉腰手,右手正上位阔指碎抖手,膝盖放松,脚下正步位左脚起左右交替半脚掌碎步跑,一拍两下。
b、双托手:双手旁斜上位,掌形(四指并拢,大拇指放松。)
c、单摆胯(以右为例):上身直立,右胯最大限度向右顶出同时右倾头,脚下打开与肩同宽,双脚脚尖向1点,重心放于右脚,膝盖放松微屈,左脚脚尖内侧点地,一拍到位。
3、节奏:
准备位置:
体对7点,上身转向1点目视1点左倾头,脚下正步位,叉腰手准备
准备音乐:
(1)1—8 体对7点,上身转向1点目视1点左倾头,脚下正步位,叉腰手
(2)1—4 保持姿态
5—8 保持姿态,右手从体旁慢起至正上位阔指
第一段:
(1)1—4 抖手碎步向7点方向跑出,左右交替8次
5—6 左脚向左旁打开,左单摆胯双托手,一拍到位
7—8 脚下位置不变,移重心至右单摆胯,双手经体旁直臂手心向下抹至旁按掌位, 一拍到位
(2)—(4) 重复(1)—1—8动作,三遍
(5)—1 目视1点,体对1点,收回左脚呈正步位,胸前击掌,同时膝盖放松颤膝
2 重复(5)—1动作
3—4 双手落至旁按掌,身体90度前倾半蹲,一拍到位
5—6 左脚向左旁打开,左单摆胯旁按掌,一拍到位
7—8 脚下位置不变,移重心至右单摆胯,一拍到位
(6)1—2 脚下位置不变,移重心至左单摆胯,双手经体旁直臂手心向上抹至双托手,一拍到位
3—4 脚下位置不变,移重心至右单摆胯,双手经体旁直臂手心向下抹至旁按掌位,一拍到位
5—8 重复(6)—1—4动作
(7)1—4 左脚起左右交替半脚掌碎步八步,同时左转身头随动,旁按掌,一拍两步
5—6 双脚跳落呈正步位,旁按掌,身体90度前倾半蹲,一拍到位
(8)1—6 重复(7)—1—6反面动作
(9)1—8 重复(5)—5—8动作,共四次
间奏音乐:
(10)—1 目视1点,左脚脚掌向1点方向点出,出左胯身体随动,同时右脚以脚掌为重心点转至体对3点,双手旁按掌
2 身体方向及脚下不变,收胯
3 重复(10)—1动作,转至目视3点,向3点方向点步,体对5点
4 身体方向及脚下不变,收胯
5 重复(10)—1—2动作,转至目视5点,向5点方向点步,体对7点
6 身体方向及脚下不变,收胯
7—8 重复(10)—1—2动作,转至目视7点,向7点方向点步,体对1点
(11)1—4 脚下位置不变目视1点,右单摆胯,双手经体旁直臂手心向上抹至双托手,一拍到位
5—8 脚下位置不变,移重心至左单摆胯,双手经体旁直臂手心向下抹至旁按掌位,一拍到位
(12)—(13) 重复(10)—(11)反面动作
第二段:
(14)—(15) 向1点方向,重复(1)—(2)动作
(16)1—4 抖手碎步跑,同时向左转身至5点
5—8 向5点方向抖手碎步跑
(17)1—4 重复(16)5—8
5—8 左转身至1点,重复(16)1—4
(18)—(22) 重复(5)—(9)动作
(23)1—2 重复(5)1—2动作
3 右脚向右旁打开,至右单摆胯旁按掌,一拍到位
2、 提示:
a、碎踏步时脚下要和节奏,一拍一步左右交替行进。
b、摆胯动作一拍到位,最大限度向旁顶出。
c、手位、舞姿明确。
5、歌词:
小阿哥,快乐多,
坐床上,唱儿歌。
妈妈见了笑呵呵,
爸爸出去买糖果,
回来给他吃几颗。
8. 舞蹈考级二级燕儿飞教案内容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
其次要备学生回、备课文、备自己答,有教学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9. 我想考舞蹈教师资格证,到哪里去考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芭蕾舞考级)、中国专业人才库管理中心、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舞考级、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中国专业人才库全国少儿表演考评中国舞考级(芭蕾舞考级)、华彩中国舞考级、中国舞蹈家协会。
考舞蹈教师资格证的具体方法如下:
1、报名:一般都是通过当地的培训机构报名然后培训,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本地是否有舞蹈相关的培训班,如果没有可以选择附近城市的,但是要提前考虑好经费的问题。
2、培训:报名时,根据报考级别一次性收取对应级别的考级报名费、考级证书费和考级测试费。
3、考试:培训结束后会发给学员中国舞蹈家协会颁发的教师资格证。
4、报考范围
(一)2018年将进行中国舞、拉丁舞和芭蕾舞三个舞种的考级工作。
(二)中国舞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共十二个级别。
(三)拉丁舞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共十个级别,每级包括二到五个舞种(伦巴、恰恰、桑巴、牛仔、斗牛)。
(四)芭蕾舞二级、三级、四级共三个级别。
(9)舞蹈考级教学扩展阅读:
主流的舞蹈教学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传统的现场教学,第二种是远程教学,第三种则是通过舞蹈教学视频来实现的。
1、现场教学,绝大部分的舞蹈教学过程都是通过现场教学来实施的,如舞蹈系的练功房内,舞蹈班的课堂上,乃至公园、广场的僻静角落里。舞蹈教师现场讲解舞蹈知识、示范舞蹈动作,学员则可以近距离的认真听讲、观摩老师的示范动作。现场教学的好处是,教师和学员可以适时的进行互动,教师便于把握课堂气氛、便于根据各个学员自身条件的不同进行差异化教学;学员则可以方便的向教师提出疑问,获得解答。
2、远程教学,在信息时代里,远程教学早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与现场教学相比,远程教学为大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而,对于舞蹈相关的课程来说(除了舞蹈理论课),远程教学就显得难以满足需要了——所有学员获得的都是同一种影像和声音,无论你是何基础,有何特长,哪里比较薄弱;况且,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是一个大问题,舞蹈动作的学习在远程教学里是无法得到有效的辅助和矫正的。正因为如此,在现实中,远程教学往往是做为现场教学的补充在被广泛使用。
3、舞蹈教学视频,与远程教学形式类似,但更为方便一些,因为视频可以由学员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播放,缺点跟远程教学一样。舞蹈教学视频往往是针对舞蹈健身爱好者而设计、出版的,所教的内容绝大多数是较为简单的健身舞蹈。少量的专业舞蹈教学视频,正在做为教材而被专业舞蹈院校使用。
10.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的体会和认识以及今后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对其进行践和发展实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可以培养孩子的七大能力,以下是全文。
中国民族民间舞来自民族传统艺术,提炼于各民族生活。学习民族民间舞,是启发孩子们对舞蹈的感知力、表现力量最直接的方式,并且有助于孩子们兴趣爱好的培养、艺术修养的养成、优雅气质的塑造。
我们欣喜的看到,很多的孩子跳着我们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改善了自己的形体和气质,拥有了自信而乐观的心态,并更加的了解和热爱我们的祖国和传统文化。我们希望“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材”成为小朋友人生中的一种收获和财富,为孩子们未来的成功插上翅膀。
具体来讲,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孩子的成长:
一、训练形体,提升气质
舞蹈能改善人的体制,有着明显改善形体的功能,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挺拔、有没身体姿态,并对孩子气质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我们的教材可使幼儿和青少年在舞蹈学习中达到运动效果,进而培养他们的动感与自信,并可通过学习传统舞目,增强孩子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形成内外兼修的高雅艺术气质,有了健康的身体和优美的气质做后盾,他们就能对每件事物保持兴趣与活力,相信未来不管他们在哪个领域,都能无往不利,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
二、传承民族文化,提供综合素质
“民族民间舞蹈是舞蹈艺术之母”,它取材民间、易于模仿与传承,表现形式生动鲜明,能够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中,不仅包括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的舞蹈,还有哈尼族等40多个民族的50多个舞种。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引导孩子逐步深入的学习民族民间舞,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表现力和文化修养,提升孩子的艺术造诣,培养孩子的民族情结,使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渗透到整个舞蹈学习中。
在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过程中,孩子们不单单是随着音乐舞动,而且将接触到这些舞蹈背后蕴含的民族的音乐、服饰、风俗、传说。让孩子们更加全面、完整的了解各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七大能力
1、观察模仿能力——如一级舞目《小熊舞》、二级舞目《吐泡泡的小鱼》等
观察模仿能力是舞蹈的基础形式,也是儿童感受、意识形成的重要方式,民族民间舞学习过程中,是对孩子观察模仿能力的反复锻炼与提升,激发孩子的艺术表现力,为孩子学习舞蹈打下良好基础,给未来的延伸与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2、即兴表演能力——如一级舞目《西瓜》《球球操》《小蜗牛》编成舞蹈小组和
考级教材的编委们都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的民族民间舞专家,无论组合的编排还是素材的选用,都是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感的非常新颖的舞蹈。孩子们只要经过3-4个课时的学习即可掌握一个小舞蹈,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都可以进行表演啦!
3、思考能力——如三级舞目《小小服装设计师》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过程中,无论是舞蹈的动作、节奏、队形以及唱词的记忆,还是舞蹈语汇和文化背景的结合与理解,都是对他们思考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4、创新能力——如四级舞目《小看戏》
创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一个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关键在于他的创造能力如何。我们的教材在设置上也给予学生充分的创造空间,培养他们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的发挥。
5、独立自主能力——四级舞目《踢毽子》中使用的道具
专家们普遍认为,目前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包办太多,培养孩子独立的意识严重不足,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中特地设置了道具舞蹈,孩子们需要在上课前准备所需道具,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自我独立。结合孩子的兴趣,通过舞蹈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
6、合作交流能力——如四级舞目《剪羊毛》
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为孩子与伙伴交往创造了条件。我们的舞蹈中有双人配合,队形变换、整体造型等,孩子们在完成这些舞蹈的过程中,需要与小伙伴合作、交流、配合,需要不断的沟通和彼此的尊重,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并让他们学会善解人意。而且孩子在掌握一些社会交往技能。
7、综合拓展能力——如四级舞目《渔家欢歌》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习是培养孩子对舞蹈感受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的综合训练,能够提高孩子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能力、锻炼孩子的反应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舞蹈学习能够不断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不断挖掘孩子的潜能,而且能将这些能力触类旁通的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孩子拥有更精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