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0-12-21 20:16:18

『壹』 怎样让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有其独特性,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通过听、说、读、唱、玩、演等方式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形成初级语感、语调、语音,培养学生简单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
由于我国学英语是非母语的学习环境,所以容易遗忘.加之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注意力容易分散,又是小学生的天性,这给小学英语教学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记忆力就能明显增强并且思维敏捷.所以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是搞好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其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运用多媒体提供的友好界面、形象直观的情景式学习环境,进行的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加强多种感官体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实验心理学家心理实验结果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两者加起来有94%.而多媒体信息技术既能提供看得见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又能提供听得见的音频信息,学生还能自己动手操作.即它能把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等所具有的视听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产生图文并茂的、生动形象的人机交互形式.这样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在进行小学英语课的现代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达到动脑、动口和动手.在教师的耐心细致的示范与指导下,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操作演示,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及反馈原理来选择不同的演示方式与次数.
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人们的思维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现代技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语直观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学习环境与条件.由于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创造学习英语的生活情景,就可以在课堂上尽量排除用汉语讲解的干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并配有大量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插图.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这些“死”的资源转化成接近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活”的交际情景,将真实的生活引进课堂,缩短了教学与现实的距离,充分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以身临其境的直观教学帮助他们加强记忆,引导他们用英语积极思维,也给他们提供了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例如在教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时,需要让学生学会句型表达:This is my father/mother/brother…通过多媒体情景演示对话,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了英语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book7unit5lessson1中,学生要学习几个与国家,城市相关的单词,在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每个国家的特色音乐、展示每个国家的代表建筑,风景图片等,并伴着相关的解说,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曾获取的信息,并转化为自己判断的能力.这样使学生脑海中出现的不再是书本上枯燥无味的静止图片、遥不可及的异国他乡,而是动态形象的内容和真实的生活体验.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从而促使他们能大胆自如地相互交流.
三、建立交际信息沟,有效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的交谈过程中,谈话者需要有话可说,听话者或觉得话中有新鲜的内容,值得一听;或觉得有疑问,听完话之后,了解到原来不曾知晓的事情.这种新鲜的内容我们称之为信息.新鲜的内容越多,信息量就越大.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互通信息便是交际.交际的目的是疏通二者之间的信息沟 (information gap) .因此,“信息沟”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真实的言语交际是建立在“信息沟”基础之上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对新授内容感兴趣,在练习时积极性就会降低,因为没有新鲜感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努力制造学生间、师生间、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信息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疲惫感或焦虑心理.
如在复习交通工具和乐器类单词时,我没有直接出示图片或实物,而是播放了该交通工具和乐器特有的声音,实现了学生与所学内容的信息沟建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谈论人物职业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人物用阴影轮廓显示,让学生猜图中人物的职业.在句型操练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面对媒体读取信息,而另一组背对媒体询问信息,这种神秘感会促使学生主动交流,同时增强交际的真实性,避免明知故问的尴尬局面.
虽然信息技术的运用很好地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缺陷,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如果运用不当,反而会起负作用,成为课堂教学的绊脚石,束缚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时机,具有与传统教学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能最佳结合的能力,要能够以英语课程目标为最根本出发点,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改善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把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在英语课程实施中.

『贰』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我对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理解和实践。新课标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建议我们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为学生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具有能够感性地展现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最佳语境,为学生学习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等优势,深受我们大家的欢迎。具体到把两者进行整合的做法,我用两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拿来和创造。拿来现有的课件加以修改利用。收集素材自己制作开发课程资源。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运用与体会。
一、信息技术的巧妙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高低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一旦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也就唤起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信息技术就是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抽象的图形、数字,死板的文字、图片,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达到了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就以我在教学Alice in wand land这个故事来说吧。我认为故事内容简单易懂,所以在五(1)班上课时,就采用了以往的教学方法:先自己看书,然后同桌合作,最后完整讲述故事。结果整整一节课,孩子们的兴趣缺缺,不少学生将这篇著名的故事读的一点趣味也没有。课后反思,我意识到尽管是有趣的故事,如果不用课件学生根本感受不到其中的趣味性。于是我在五(3)班上课时改变了方法,对教学光盘上的课件加以修改做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Flash动画,让他们像看动画片一样地走进故事。当故事进入到Alice想跟随Rabbit探险,却被一扇小小的门挡住了去路的高潮时戛然而止。问题适时抛出:What should she do? 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故事的学习中来。在整个过程中,我惊奇的发现了两节课明显的区别:阅读兴趣的浓厚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最后的展示环节,孩子们无论是分角色朗读还是表演故事,都不自觉地模仿flash中说话的语气和神情。“How funny.”“OH, I’m late.” 信息技术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等特点使英语阅读教学变得生动活泼、直观易懂,有效的克服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呆板、单调和枯燥,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美好!
说到讲公开课,我们都会慎重对待,特别是异地教学的难度会更大。怎么才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呢?我到河北小学讲《At school》这节课时,就在网上找到了河北小学的相关图片作为教学的素材,加工做成了课件。课前我先播放英文歌曲our school will sunshine,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出示校园图片,导入新课:Boys and girls,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Can you tell me what place is it? 在一片惊讶、兴奋的神情中,孩子们回答:“这是我们的学校”。我引导他们用School这个词来回答。接着再问:Today I come here, What do you want to say?就有学生回答“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还有的就会应用新学的单词说“Welcome to our school.”对话继续,我再问 Our school is very beautiful. Do you like it?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Yes. I like our school.”最后,我让他们齐说 We love our school来表达对自己学校的热爱。这样,一张小小的图片既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建立了和谐的教学环境;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在我讲My parents这节课时,用的是自己的学生,听课的老师却是陌生的。考虑到四年级的孩子不可避免的有紧张情绪,影响教学效果。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将以前学过的单词和句子编成了一首儿歌,配上在网上找到的合适鼓点做成了Chant。课前几分钟,我在动感十足节奏中,和学生一起大声问答:Read, read , I can read. What can you do? Swim, swim, I can swim. What can you do? 此时孩子们注意力已经集中到在老师们面前用I can swim. I can paint. I can skate的展示才艺方面。紧张感随之消失。接着我让他们猜一猜“What can I do?”顺利地引入“I’m a teacher”的学习。
二、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可以创设语境,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标在单词教学方面给我们的建议是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形、义来学习单词。由此可以看出,单词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学习。那么,我们如何创设语境,帮助学生学习词汇呢?信息技术在这方面给予了我们帮助。
比如,我在教学《My parents》时,需要学生学会的单词有teacher、doctor、bus driver、nurse和fireman这几个职业名称。我同样从网上找到了相关的图片,插入单词的发音,做成了课件。但两个班讲下来,发现几个单词都采用同样一种方法,形式单调,学到最后学生难免产生疲倦感。而且fireman成了最大的问题。怎样使学生很快地记住它的发音和拼写呢?我很是发愁。在反复思考后,我决定从单词本身的形和意入手加以改进。于是,我先呈现一个着火的画面。并引导学生看图“This is fire. Look, the fire is bigger and bigger. It’s very dangerous. let’s call the fire station.119 ! The man is coming, he can put out fires. So , we can say he is a fireman.”这样,由fire到fireman的画面,再加上听音、跟读,学生们从音、形、义几方面完成了对它的学习。
单词的学习需要语境,句子运用更是如此。以 《Around the city》教学来说吧。这一单元的重点是学习方向,进而学会指路。单是学习“turn left、turn right、walk along、walk straight”这几个指令自然简单,但是运用起来却有一定困难。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准确指路呢?我用PPT为学生创设了具体的情景“动物园里,一群孩子想看熊,你能告诉他们怎么走吗?”孩子们的手举得很犹豫,我说:“老师给你们找个帮手吧。”在孩子们困惑的眼神中,我用动画的形式逐步演示了行走路线,每出现一个指示,他们就兴奋地说:“walk along Summer Road 、turn right、walk straight…”最后,完成任务。学以致用的目的达到了,孩子们感受到了成功地喜悦。
在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营造了真实、轻松、愉快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表达的欲望得以激发。这种情景性学习和交流无疑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体验、理解、运用语言,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教学生学了玩具的名称kite、ball、skateboard、card等单词后,就创设出到商店买玩具、邀请朋友做客、送生日礼物等语境,让学生应用所学单词和句型,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交流合作。在练习和“Shopping”相关的句型“Can I help you?”“How much are they?”时,多媒体就显示百货商店,进行购物的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商店,与售货员进行对话,如果学生能准确运用句型,就会出现“Good!”,“Super”等鼓励的语句。学生获得成功之后急欲表现,兴致极高,学生人人参与,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无法营造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但多媒体能提供声音、画面、人物、情景、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进行实践活动就产生了一种需要运用英语的激情,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合作与展示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重点易于突出,难点易于突破
虽说我们是小学英语,但在教学和练习中也体现和渗透着一些语法知识,而在我们这个阶段的学生,不能像初、高中学生一样进行语法知识的讲解。教学中,我们遇到不易讲清和学生不易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时,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准确的运用语言。
在教学五年级Mole 3 Unit 1 Colors and places时,学生要学习一般过去时态,大家都知道这既是重点更是难点。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易于接受呢?有一天我在网上发现了“Where is the cat?”这首歌,我马上剪辑后加以利用。课上要求学生先看后回答小猫在哪里。当学生回答完毕后,不做评判。稍微移动鼠标,小猫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再让他回答,然后问他:“到底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很明显,两个都是对的,只不过一个是刚才的位置,一个是现在的位置。对比后引入was的应用和对一般过去时态的的学习。多次练习后,学生就能用It was…Now it is…对比说话了,比较轻松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再如在教What are you doing? I’m… 这个句子时,学生需要掌握现在进行时的用法。这是一个教学重点,而对刚学英语不久的小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学习难点,难以把握。我以rain(下雨),snow(下雪),run(跑)为例设计动画内容,并用文字加以说明。具体做法如下:制作两个动画:一个男孩打着伞在通往学校的路上跑着,伴随着“滴答”的雨声,在动画的下面出现英语句子“It’s raining, the boy is running”;一个女孩穿着厚厚的棉衣,踏着厚厚的积雪跑着,天空中飘着雪花,伴着“呼呼”的风声,在动画的下面出现英语句子“It’s snowing,the girl is running ”。动画中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的单词“raining”“snowing”“running”采用空投效果,形象直观。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从而产生乐学情绪。
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和过程,把一些抽象、枯燥的内容化为生动有趣,使得教材内容得以直观再现,重点易于突出,难点易于突破,极富表现力,易于学生掌握。
四、信息技术有效应用,有利于对学生的多元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所以我们的评价方式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单一,而要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全面评价学生在“听、说、读、写”的等方面的能力。信息技术的辅助,也可以祝我们一臂之力。
比如在学了交通工具后,我布置了调查小组成员的到校方式的任务。在经过小组合作后,他们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填到一张调查表上。在展示汇报时,我让他们把这张表格放到实物投影仪上,配合他们的讲解,我不仅了解学生的语音语调是否标准,用词是否恰当,语法是否正确,还看到了书写是否规范等等。然后根据他们的表现,及时予以评价,体现了评价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在学习了家庭成员后,我让他们在PPT的提示下,完成一份自己家庭成员介绍的小练笔,用同样方法进行评价,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过去的作业和测试围绕着“写”进行,我们教师能够评价的只是学生“写”这方面的能力,对于“听、说、读”这几方面能力的检测尚显欠缺。随着手机、相机、电脑等的普及,大多数家庭都拥有这些基本的数字化产品,小学生对这些产品的操作和运用也是非常熟悉。为了改变过去以做题为主,重“写”轻“说”的评价形式,我就设计出有趣的任务,让学生利用相关的数字化产品制造出相关的音频或视频,以此作为作业上交,扩大教学评价维度,有效地评价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展示视频)
五、信息技术有效应用,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渠道
根据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外国文化,对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非常有利。如在教“Where are you from? ”时,我运用网络资源来显示教学内容,出示了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的国旗,还出示了各国具有代表的东西,如:中国的天安门、美国的白宫、日本的东京铁塔、法国的凯旋门、英国的大本钟,学生大开眼界,感觉豁然开朗,这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很快掌握了新知识。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之一,作为高年级口语训练的指导教师,我就运用网络资源,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如在活动时我让学生上网观看英语短剧,洪恩网站就给学生们提供了许多2分钟之内读完的小故事。让学生跟读模仿,不懂的字句我们予以指导,然后将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演出来,形成新的英语小短剧。有时让学生登陆雅虎英文网站(http://www.yahoo.com),选择贺卡(Greetings)→各种场景(Any Occasion)→动物(Animals)。学生根据喜好选择动物贺卡,制作成一张电子贺卡,然后用英语写上自己想对动物说的话,来表达对动物的喜爱。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并存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如此。比如前几年我在讲和小兔子有关的功能公开课时,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拍了一个真实的反应兔子生活的视频做成了课件,于是在上课时,我用了足足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欣赏,好像不这样不足以反应我的劳动成果。结果评委用四个字打击了我:喧宾夺主。这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可是直到现在,我在制作课件时,目标在不经意间就变成了是能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比如背景音乐是否悦耳,所用图片是否精美,选择的动画时候好看等等。过分追求视觉带来的冲击,而减少大脑中信息加工的过程,结果常常是随着演示文稿的结束,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可能比要求他们看课本上的文字消失得还要快。
相信你也遭遇这样的场面:我们正用演示文稿给学生上课,准备呈现两幅图,希望学生根据这两幅图练习口语。但是,画面还没有呈现,演示设备却突然罢工。我们虽然及时维修,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影响了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和思考。
还有有时因为一节课的教学的内容和海洋有关,就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网站上查找有关"insect"的内容,然后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共享。上课时学生很热闹地分享查到的资源,陈述网上原文或用自己已有的英语词汇表达交流。但是一堂热闹非凡的课结束以后,学生只关注了昆虫的特点,却把要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忘得干干净净。至于学生为找这些资源会花多长时间、会不会被其他繁杂信息所吸引而耽误学习常常成为我们教师忽略不计的问题。
所以,信息技术在我们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是需要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理性地进行的。需要我们教师从整体的英语教学目标出发,始终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有力工具和资源。采取更为恰当的整合策略。下面我就将专家的建议与大家共享:
策略一:优化课件内容。根据具体英语学习目标确定课件呈现的内容、方式和时间。
并不是每个单词和词组、每个句型或所有的课文情景都需要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精选要用信息技术表现的内容。在课件制作和使用过程中,我们最重要的是考虑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更加自主和愉快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为学生生动演示说明某类句型的用法;可以以标准的语音、栩栩如生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不同类型英语表达的魅力;可以通过影视作品让学生获得理解课文或要展开的对话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但是,不论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的语言教学目标是一切手段的出发点。
策略二:综合利用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根据教学需要确定教学手段。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用多媒体来展示,也不是什么内容用了多媒体就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一些传统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仍然是很有用的。比方说,在屏幕上呈现的印刷图片不见得比教师自己手工绘制的图片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这些可以在手中传递的图片可能更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讲解词汇的时候,请学生说出某些词语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或让学生造句,学生所说出的词汇或造的句子教师随时在黑板上归类总结,及时加以讲解、表扬和纠错。这样的教学效果可能比在演示文稿上呈现正确范例要好一些。因此,要适当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结合起来。此外,要摆脱对信息技术手段的过分依赖,特别是在课前要准备好万一出现技术故障的一般性对策,不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策略三:理解英语教学规律,根据学科特点实现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整合
信息技术为改善英语教学环境提供了一定帮助。但是这种帮助不是一味地通过演示文稿或网络资源而不停地向学生展示英语场景,演示词汇、句型或其他内容。一开始,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生动的声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习动机,然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持续注意英语语言的表达特点,为有难度的学习奠定基础。我们可以通过虚拟日常生活场景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英语,但要留给学生一定的语言想象空间和一定的自我思考空间,以及练习和应用英语的时间和空间。
英语教学还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信息技术不可能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鼓励或批评,因为这种师生之间即时的交流与互动是再高明的机器也难以实现的。教师的音调、手势或者表情都是学生体会和理解语言魅力的重要途径。并且,在一个师生互动的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表情、反应、回答等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策略和进度,以实现语言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使我们的教学手段大大丰富,不再局限于一本书、一支粉笔的单调方式。但是,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必须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辅助教学、优化教学”理念,恰当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就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叁』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有哪些方面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方面有:

1.提高课堂效率,充实课堂内容

多媒体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物质条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省去大量板书的时间,用以扩充知识量,增加学生口语的练习,而且利用适当的课件进行授课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它既保留了计算机的交互特点,又具有视听设备完美地呈现图像和声音的优势,具有非凡的表现力,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生动的图像。

2.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学生训练机会

外语教学讲究听力和口语训练。通常都是老师讲,学生听,造成了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技术与数据库构成的辅助学习系统,就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借助学习系统可实现“一对一”式的教学,学习者只需在键盘上输入几个命令,即可得到详细的教学内容。

3.促进教师自我提高

现代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种新知识不断涌现,外语教学需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充实新内容,反映时代生活。外语教师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和扩充。多媒体成为教师获取知识信息最得心应手的工具。通过多媒体可以进行信息访问,可以收集到最新最好的图文并茂的教材,可以根据教学效果对教材很方便地进行动态组织和修改,对学生也可以根据其掌握的程度调整进度,从而做到“因材施教”。由于使用多媒体,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通过互联网扑捉到最新资料,从而进行良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4.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教材中有大量的外来素材,其中名人故事(如马克思、爱因斯坦、马丁·路德·金、居里夫人)及名著(如《双城记》、《百万英镑》)都有大量的声像材料。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些材料有机地揉合到课件中去,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多层面多角度地了解课文。

『肆』 信息技术的运用在英语教学中有什么样的重要性

1.信息技术的应用利于知识的获取 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的动画效果是其它英语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它可最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易于学生掌握.其交互性将授课内容和学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动静结合的特点,能充分再现语言情景,并将知识诉诸画面,达到声、画交融.英语教学内容更具体、更生动,使人如身临其境,学得轻松愉快,有乐趣;理解更加深透,印象更加深刻.从而,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原来枯燥的语言材料,不用费很大劲儿就能记住. 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率的研究发现:学习同样的材料,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记忆获知的70%,3天后降为10%;单用视觉,3小时后记忆中留存72%,3天后降为20%左右.如果视觉和听觉同时使用,则3小时后保存85%,3天后留存65%.可见在英语教学环境中广泛使用使学生视、听觉并用的英语教学媒体,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英语教学效果.这比单一地听英语教师讲课强得多.2.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优质、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意味着“高密度”和“快节奏”.“高密度”是指“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大、面宽”,而“快节奏”指“在设计信息技术课件时,英语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贮存大量信息,我们更能多创设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适度紧张的课堂气氛,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英语教师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英语课堂教学的复习(revision)、呈现(presentation)、操练(drill)、自由交际(free communication)等工作,使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图像、影片、提示语和背景音乐等能发挥充分作用.3.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中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关键在于充分体现并充分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等到进一步提高. 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中,其工具性和交互性有利于呈现英语教学材料相结合,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的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左右脑并用,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英语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以进行大容量的仿真交际.在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其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经常得到锻炼,因而能更有效地提高其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4.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进行交际.交际可以是书面的,亦可以而且主要是口头的.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事先对话题、情景、训练项目(日常用语、词汇、语法等)进行精心的设计.课堂交际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习者练习表达能力.优质高效的课堂交际活动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让学习者有机会练习整体表达能力,有利于学习者自然学习语言.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英语教师注意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离开情景交际是不现实的,课堂交际活动将课堂变成了一个“little sociaty(小社会)”,这样的语言训练更富有灵活性和挑战性.我们有很多办法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手段.5.信息技术的应用利于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一生中获得的信息有94%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其中88%通过视觉,12%通过听觉,可见,视觉器官是人类最重要的获知器官.信息图像化本身就满足了每一位学生的不同需要,它能以各自不同方式和进度来对图像化的信息进行个别化、理性化的筛选和理解.图像化的信息本身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同步进行的多感官刺激,而单纯口授和板书是无法达到这一点的.只有信息技术英语教学系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和其他感觉器官,从而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6.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英语教学的个性化 以英语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英语教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发展.课堂上,英语教师讲,学生记,相同的英语教学内容,统一的练习,学生个性培养被忽视,学生特长无从谈起.信息技术英语教学在同一空间营造出一个相对个性化的英语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可得到与英语教师充分交流的机会,使个性化英语教学成为可能. 如果有条件,在单机教室里,学生自行操作计算机,依次调出光盘中的各种信息,眼睛看着显示屏,耳朵听着其中的朗读、对话和文章,以及音乐等,实现了英语信息的表达和人机对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选择相应的英语教学程序学习.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查询,尽快得到解决.学生还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分析自己学习中的成败得失,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目标.智力超常、学习优秀的学生,还可以用信息技术软件超前学习,提前完成学业,升入高年级学习,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开发.

『伍』 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当中

【摘要】: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将先进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呼声已越来越高回,也成了英语答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传统英语教学存在着什么弊端,如何使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相融合,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等都是有待于细致调查分析,研究解决的重点。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将先进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呼声已越来越高,也成了英语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教学又称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录音机、电视媒体和计算机媒体)既丰富了英语教学的内容,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大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

『陆』 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英语课堂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 时代 、是信息化的时代。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里,如何把以 计算 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 学习 的认知工具,协调教师、学生、教育内容 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关系,使整个教学系统协调一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 研究 的课题。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展开了“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信息技术整合英语教学的 方法 首先,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对教学进行认真细致的构想和设计,确定教学方法。然后,充分利用计算机容量大、交互性强的特点,将图像、声音、文字集成的同步授课辅导材料做成 电子 课件,建立超文本信息结构。最后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建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网上交流、查询、 分析 和利用资源;利用各种工具、平台,让学生利用平台开展各类协作、讨论和创造作品,以培养学生信息应用能力和协作精神。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起到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师认真细心地指导学生如何在网上查询、交流、分析和利用资源,自主学习,自已质疑、释疑。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 二、信息技术整合英语教学的实例分析 1、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Britain and Ireland一课主要介绍英国和爱尔兰的地理情况。由于英国和爱尔兰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许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表达“英国”这一概念,因此了解英国和爱尔兰的地理知识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本课是阅读课,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深刻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我们的主要的教学目标。 2、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词汇量和语言基础知识,能借助工具书进行阅读;学生已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进行自主的课堂学习。在阅读课上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增加课堂容量,各种媒体的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作用。 3、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了解英国和爱尔兰的地理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本节课的主要的教学目标。为此,我精心设计了教学容量大的、交互性强的网络英语教学课件。在教学中我坚持“任务领先”,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采用了“三主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已质疑、释疑,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不同需要,选择和补充必要的信息和练习;让学生通过资料查询、网上讨论、电子举手等形式寻求帮助,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过程,从而学会如何学习。 4、教学媒体设计 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每人一台与Internet相联的计算机,整节课贯穿使用教师设计的网络课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5、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Step 1 Presentation 首先以 问题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UK?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UK ?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然后通过课件演示,展示伦敦大本钟的图片和英国及爱尔兰的地图,并和学生一起谈论图片:Where's the Big Bell Clock? (In London.)Where is London ? Is it in Ireland ?Where's England?通过师生自由交谈,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接着教师利用课件中有关英国四个组成部分和爱尔兰岛的地理情况的动画演示,边演示动画,边和学生一起谈论英国的四个组成部分和爱尔兰岛的地理情况,帮助学生了解英国和爱尔兰,理解和掌握词汇be made up of, divide和separate,以及in, on,to在表示方位时的用法。动画演示和教师的讲解,既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词汇,又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

阅读全文

与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