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育部是怎样给本科教育教学打分的
对于教育部发布《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一事,有媒体将其解读为“教育部给本科教学打分”。那么,教育部究竟是如何给全国本科教育教学“打分”的呢?
此外,《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本科教育质量保证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的设计应着重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李德树人的评价指标不够具体,高校的分类评价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在职称评定、工作评价、激励与奖励、资源配置等方面仍然强调“帽子、学科、成绩、经费、奖励”等指标,但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标准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② 本科教学如何体现学校特色
在中国,本科学历主要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成人本科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三种。
③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有哪些
主干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普通话、教师口语、教回学设计、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班主任工答作、教育哲学、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现代汉语基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基础写作、儿童文学、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初等数论、数学分析、应用数学。
以及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小学自然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社会与品德课程教学、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比较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培养要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会用这些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教师职业道德。
具备的能力要求:
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文化素养;了解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
④ 本科生教育
一、日常教学运行
(一)教学工作平稳有序
2012年全年开设课程总门数为1022门,其中春季学期474门,秋季学期548门。主讲教师总人数为1108人,其中春季学期544人,秋季学期564人。教授授课250门,副教授授课494门,教授承担本科课程占总课程数的24.46%。各学院为本科生上课的教授(60岁以下)为163人,占60岁以下教授总数的95.88%。
在考试管理工作中,顺利完成了各项考试安排,严格执行考试标准,严肃考风考纪,努力促进良好学风形成。
(二)学籍管理服务到位
截至2012年10月,共有在校本科生8395名。完成了2146名学生的电子注册、2046名毕业生的审核、证书发放和注册工作。411名学生获得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段丰娟获得北京市教委2012年度学籍学历管理先进个人。
二、教学建设与改革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为龙头,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在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与精品教材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明确重点目标,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资助经费1000万元。
(一)专业建设
2012年,学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完成了本科新旧专业的对照整理工作,整理后学校共有49个本科专业。以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为契机,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专业综合改革。石油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等4个专业获得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石油工程、安全工程和测绘工程等3个专业获得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支持,材料科学与工程、地球物理学和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3个专业获得了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支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延长申请,这对于提高学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本科教育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材建设
学校积极进行教材建设,制定了教材建设管理办法等纲领性文件,对教材管理、编写、选用、评选等做出规定,从制度上保证了教材建设的有序进行和顺利开展。2012年,学校共资助出版12本教材;立项8本教材;《基础矿床学》(薛春纪)和《结晶学与矿物学》(李胜荣)2本教材获得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书目。
(三)课程建设
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走近地球》(颜丹平、程捷主讲)和《玉雕与玉器》(郭颖、余晓艳主讲)2门课程获得教育部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第二批建设选题名单。
(四)教师教学能力建设
2012年,学校启动首届校级教学名师的评选,共评选出许虹、周训和黄文辉等3名校级教学名师;推荐许虹和周训2名教师参加北京市教学名师奖的评选,其中许虹获得第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称号。与教学名师培养体系相衔接的新教师教学上岗培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得到进一步深化。圆满完成了第十二届新教师上岗培训活动,共有23名教师顺利结业;根据新教师的培训体会,编辑完成了第十二届《新教师教学上岗培训心得体会汇编》。启动第十三届新教师上岗培训活动,共有27名教师参加本期培训。22名从各学院(部)脱颖而出的青年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其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6人。
(五)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教改项目的立项和教学成果的培育,“以立项促改革,以教改促成果”。2012年,学校共资助校级教改重点项目9项,一般项目36项,名师配套项目6项;在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中,共有3个专业综合改革项目、5个教改项目、5个精品教材项目、2个教学名师项目、1个基地建设项目获得支持。组织评选了2012年校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0项。
三、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平台
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验室,学校不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实习经费管理办法,为实践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云南有色资源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云南有色资源集团、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获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建设项目。
(二)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学校每年集中安排低年级本科学生的校外实习任务。2012年,学校共有1272名学生赴北戴河进行地质认识实习,1070名学生赴周口店进行地质教学实习,另外还接待了青海大学80余名师生和内蒙古农业大学30余名师生在周口店的地质实习。学校长期以来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强化国际合作,跨境地质实习逐步形成规模,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2012年,学校共安排33名学生赴韩国、越南、纳米比亚和中国台湾等地进行跨境地质实习和交流,同时接待了40余名来自韩国、越南、纳米比亚、俄罗斯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来学校交流并在北京周边进行地质实习。
(三)学科竞赛
为进一步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持续加大对学科竞赛的关注与投入。截至2012年12月16日,学校本科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学科竞赛26项,共获校级以上奖励(不含校级)187项。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中,学校共获得3个单项一等奖,并获团体一等奖。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投入专项经费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整合优势资源建设了7个校内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平台。2012年,共立项支持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57项,其中国家级150项,北京市级22项,校级185项,经费总额达237.35万元。参加项目的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11篇。创新实验项目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加强了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四年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2012年,参加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应届学生为1960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来自科研、教育、生产等方面,所占比例分别为61.5%、9.1%和10.6%。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共50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指导教师比例为65.9%。在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中,共遴选出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8篇。
四、教学质量监控
(一)教学质量监控
2012年,学校坚持执行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的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院(部)沟通,在分析各院(部)检查总结报告的基础上,发出学期检查通报,做到有安排、有总结、有提高。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和学校、院(部)和教研室三级听课制度,为教学管理部门提供了很好的第一手教学信息。
(二)教学督导工作
为了加强课堂教学工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根据本科教学督导组的职责和2012年度督导组的工作要点,全体督导员按既定分工范围,以随堂听课为主,参与了各院(部)与本科教学相关的多项活动,累计听课130多人次,抽查审核毕业论文130余份,参加多次新教师培训活动,发现和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与有关院(部)、教研室交换反映相关意见或建议,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系列评优
为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校组织完成2012年本科教学系列评优工作,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能源学院和珠宝学院3个学院获得本科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奖;30名教师获得“本科教学优秀奖”,其中一等奖8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11人。汇总3个先进管理单位的经验总结和8名“本科教学优秀奖”一等奖获得者的工作体会,编辑了《教学系列评优先进事迹汇编(十二)》。
(四)学生评教
在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学校更加注重学生评教对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意义。2012年组织全校本科生对2012年春季学期和2012年秋季学期全体上课教师进行了网上评价,累计参评学生140604余人次,学生参评率达到95.75%。根据学生评教数据以及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语进行整理分析,完成了2012年春季学期和2012年秋季学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对暑期189名教师的实习、实验课教学进行质量评价,完成了《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及时反馈至学院和教师本人,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五)基础资料收集
学校重视基础资料的收集和编辑工作,坚持翔实、客观地记录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完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教学基础资料汇编》;完成并上报市教委《北京地区本科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状态核心数据采集表》和《北京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分析报告》;完成并上报教育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五、附录
表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新旧专业整理审核汇总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中国地质大学年鉴.2013·北京
注:1.专业代码后带“W”的表示目录外专业;
2.专业代码后带“Y”的表示引导性专业;
3.专业代码后带“*”的表示目录内需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
数据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关于报送现设本科专业整理结果的函》(中地大京函字〔2012〕123号)。
表2 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招生专业
续表
续表
注:1.专业代码后带“W”的表示目录外专业;
2.专业代码后带“Y”的表示引导性专业;
3.专业代码后带“*”的表示目录内需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
表3 2012年全年开课情况
续表
表4 2012年在校生统计
续表
注: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12年12月31日。
表5 2012年应届本科生毕业、学位授予情况
续表
注: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12年12月31日。
表6 2012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数据来源:《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2〕7号)。
表7 2012年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名单
数据来源:《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
表8 2012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情况
数据来源:《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1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结论及有效期延长申请审核结论的通知》(教高厅函〔2012〕5号)。
表9 2012年正式出版教材汇总表
表10 2012年教材立项汇总表
续表
数据来源:《关于公布2012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教发〔2012〕29号),表中注明“*”的项目为自筹经费项目。
表11 2012年国家级规划教材汇总表
数据来源:《教育部关于印发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书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1号)。
表12 2012年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选题名单
数据来源:《关于公布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第二批建设选题名单的通知》(教高司函〔2012〕91号)。
表13 2012年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名单
数据来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第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名单的通知》(京教高2012〕14号)。
表14 2012年校级教学名师奖名单
数据来源:《关于公布2012年校级教学名师奖获奖名单的通知》(中地大京发〔2012〕71号)。
表15 2012年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奖名单
续表
数据来源:《关于表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奖教师和单位的决定》(中地大京发〔2012〕104号)。
表16 2012年校级教改项目
续表
续表
数据来源:《关于公布2012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教发〔2012〕29号),表中注明“*”的项目为自筹经费项目。
表17 2012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续表
续表
续表
数据来源:《关于公布2012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的通知》中地大京发〔2012〕89号。
表18 2012年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明细表
表19 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数据来源:《教育部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11〕7号)及《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
表20 2012年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名单
数据来源:《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建设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通知》(教高〔2012〕8号)文件。
⑤ 教育学本科都学哪些课程
课程很多,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通论、中外教育史、德育原理、课程论、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等等,具体你可以看本科专业的招生简介。
⑥ 本科教育从严,如何构建一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流的本科,是指本科是C9毕业的;二流的研究生是指非C9的研究生。C9 :即九校联盟,版是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权校联盟,是国家首批985重点建设的9所一流大学。2009年10月启动,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
⑦ 什么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通过水平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内等学校容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学校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
按照教育规律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7)本科教育教学扩展阅读:
1985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开始启动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试点工作。
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就高教评估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形式等作了明确规定,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高等教育评估的法规。
⑧ 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有怎样的地位和重要性
因为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在高等教育结构中居中心地位。长期版以来,本权科生一直占我国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大多数,只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扩张,才使得专科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并在2002年专科招生数首次超过本科,多年的结构调整出现一定的成绩。但是,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高等教育自身的结构来看,目前的这种结构状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本科教育(undergraate ecation),高等教育的中级层次。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第三级第一阶段(授予大学第一级学位或同等学历证书)教育。与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构成高等教育内部的 3 个层次,为高等教育的主干部分。一般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实施本层次的通识教育及有关某一专门领域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教育。
⑨ 教育部给本科教学打分是怎么回事
教育部近日发布《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度)》。《报告》指出版,权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本科教育全面振兴,高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作持续推进,学生学习体验满意度不断提升。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未完全落实,高校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仅为77.11%;教学模式创新性不足,高校专业课小班化课堂平均开设率仅为29.11%;学习过程管理总体不严格,高校学业挑战度总体上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9)本科教育教学扩展阅读
高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作持续推进:
2018年,高校打破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的壁垒,将社会课堂、虚拟课堂引入传统的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高校累计开设专业实验课达到144.17万门,累计建设国家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1210个、校外实践实习基地22.6万个,实践育人体系不断完善。
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深化科教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截至2018年底,452所高校增加创新创业学分,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达30.49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