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朝鲜舞蹈是如何展示鹤步的
在做对鹤的模拟动作时,还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如在做柔韧的鹤回步时,特别强调答舞蹈者内在的呼吸感觉和腿部的控制力;腿抬起时,强调大腿带动膝盖,小腿自然松弛,脚做出悠闲迈步状;躯干、肢体的每一招、每一式都与呼吸紧密配合,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朝鲜舞蹈的动律与风格。
② 朝鲜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什么
1、农乐舞
最有农耕生活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是古代农业丰收后,人们聚集饮酒、歌舞娱乐的遗风。每当夏收农忙时,农民自行组合,清晨同去大田劳作,黄昏返回村庄,在劳动的路上,边行进边歌舞,通过歌舞消除疲劳、慰藉辛勤、加强团结以及号召人们热爱农耕生活。
2、杖鼓舞
俗称“长鼓舞”。多为女性表演的单人舞蹈,也有男子表演。表演者身挎杖鼓,右手持竹键敲打高音部鼓面,左手用掌拍低音部鼓面。高低音色的鼓声,花样繁多的鼓点相映成辉,很有特色。表演高潮时常作连续性的行进旋转。
3、扇舞
以折扇为道具表演的舞蹈形式。起源于古代朝鲜巫俗活动,原是巫女持绘有“三佛”神像的扇子作法器跳神表演。后来民间艺人把扇面改绘为花卉,又加强舞蹈的动作与造型,逐渐成为独立的舞蹈形式,并由单扇发展为双扇。
4、圆鼓舞
肩挎圆鼓置于胸前敲击表演的舞蹈形式。圆鼓原是古代的乐器,后发展为击打表演的圆鼓舞。男女皆可表演,女性用鼓较小,多为单人表演,舞姿优美,在技巧上发挥个人之长。男子多为群舞,动作开拓有力、富有战斗性。
5、假面舞
带面具表演的男性舞蹈。据说从中国南部传入,曾为宫廷表演节目。民间流行的假面舞多把唱诵、对话、舞蹈融为一体,分场次表演一些风趣幽默的讽刺故事。
6、剑舞
持可转动的短剑进行表演的女性舞蹈。短剑连结于特制木柄,剑身可自由转动,表演者甩动并使之随腕旋转,发出铿锵音响,与优美舞姿相辅相成造成特有的气氛。原为男子表演,后发展成为典雅又具有韧性的女性舞蹈形式。
7、拍打舞
亦称“手拍舞”,男子表演的自娱性舞蹈。舞者用手掌互击,或用手掌、肘部击打肩、胸、两肋、大腿等部位表演。此舞据说源于渔业丰收时渔民们在船上赤膊、欢快地拍打身体以抒发喜悦的心情。下层士兵中曾盛行此舞。
8、即兴舞
表演者合着音乐节奏即兴跳舞的形式,称为“玛克村”。无一定程式,不论男女老幼都可参加。在喜庆节日、群众聚集的场合,只要鼓声一响,人们就自由进场跳舞,即兴发挥,充分显示自己所擅长的舞蹈技艺。
③ 朝鲜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朝鲜族舞蹈家们在认真学习兄弟民族舞蹈家的长处的同时,依然保存着朝鲜版族舞蹈固有的姿势和权身形,手与脚、臂与腿的动作依然配合得很和谐。
手臂的动作,基本上还是采用甩手、围手、扛手、顶手等多种姿势,并且以转、跳等舞姿,巧妙地体现静中有动的美感,表现出快速与缓慢的交替美,点与线的曲线美和张弛相间的空白美。这种情况,不仅在朝鲜族舞蹈节目中司空见惯,就是在闻名遇还的朝鲜族大型舞剧(春香传)、舞蹈史诗(长白情)中也使观众深深为朝鲜族舞蹈的这种形体动作美运作得淋漓尽致而点头…
④ 求朝鲜舞蹈的基础教学视频! 注意是男生的!还有朝鲜舞的动作要求,和学习要领有给我!谁有
呵呵,小铭你真认真啊!
⑤ 朝鲜国(北朝鲜)舞蹈的简单介绍
朝鲜族民间舞蹈——朝鲜民族先民中,不论是活动在中国东北地区传说中坛君时代的古朝鲜,还是貊貌、扶余、高句丽以及朝鲜半岛上的三韩,都是爱好与擅长歌舞的古老民族。据史料记载:古朝鲜“有婉转悦耳的音乐、歌谣,有轻快多姿的舞蹈”。扶余有“腊月祭天”的风习,届时“大会连日,饮食歌舞,名曰‘迎鼓’”,平时也是“行人无昼夜、好歌吟,音声不绝”,高句丽则有“暮夜辄男女群聚为倡乐”的习俗。朝鲜民族悠久的乐舞传统中,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因此,不论是唐、宋两代还是以后的文化输入,他们都能在广泛吸收外来的乐舞形式中,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并使之不断发展。又由于宫廷的“乐舞”与民间的“乡乐”互为影响,相应提高增强了民间舞蹈的民族色彩,而且擅长歌舞的古老风习至今盛行不衰。
朝鲜民族是勤奋团结、勇于抗暴的民族,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抗暴斗争层出不穷。公元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后,大、小规模的人民起义和暴动此起彼伏。长期的反入侵斗争与抗暴斗争,使朝鲜民族的民族性更为沉着坚忍,从而增强民间舞蹈的力度并融入柔韧的特色。女性舞蹈更以柔美见长,而且优美中蕴藏着刚劲的力量。这是由于朝鲜族妇女和男子一样参加繁重的劳动,又与父兄们一起参加抗暴斗争而形成的。至今,朝鲜半岛南方全罗南道沿海村落还盛行一种民间集体舞蹈。纪念“壬辰之役”时妇女配合作战抗击侵略丰臣秀吉的英勇事迹,现在演变成为朝鲜南方中秋之夜的民俗歌舞活动。
鹤的心态在民间舞蹈中的体现——朝鲜族民间舞蹈的动律,是朝鲜民族内在美与舞姿美的融合,是通过特有的节奏形式与呼吸方法协调、升华的结果,展示出他们崇鹤的心态与风韵。朝鲜族民间舞蹈中,模拟鹤自然形态的物质因素有“鹤步”“鹤飞翔”等舞蹈形象。高跷这种民间舞蹈看起来似乎与鹤、与朝鲜民间舞蹈无关,但在《高句丽文化》一书中,八清里古坟与水山里古坟曲艺人物壁画上有踩高跷表演杂技的画像,为古代朝鲜族鹤图腾崇拜有关的物质直观模拟。而舞蹈中有鹤的神态、鹤的意境、鹤的舞姿,典雅、飘逸、满洒的风韵,则是仙鹤心态、观念和心理的艺术升华。可见当时鹤对朝鲜民族文化与精神生活的影响。鹤与朝鲜族民间舞蹈的如此密切,究其源与朝鲜先民鸟图腾崇拜有关,与远古流传的巫俗活动有关,又和儒家的清高、道家的神仙思想分不开,这些因素交织、融合在一起,遂形成特有崇鹤的审美情趣,并在民间舞蹈中展示出来。
朝鲜族民间舞蹈中有各种不同的节奏类型,细腻又具有跳跃感的12/8拍是主要的节拍型之一。人们还把不同节拍形成的节奏型称作“长短”,如“古格里长短”“他令长短”等。长短一词,是朝鲜语中形容乐舞的特有名词,包括有:节奏、节拍、速度、风格等含义。每种“长短”都有特定的鼓点与敲击方法,都有与它相应的特定舞蹈动作。而且舞者呼吸与“长短”相吻合中、与乐手默契交流,随着“长短”流畅地进行,其表演才能充分体现出朝鲜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味。朝鲜族民间舞蹈富有艺术性,舞姿优美,技艺精湛,深受人们称赞。
农乐舞:最有农耕生活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是古代农业丰收后,人们聚集饮酒、歌舞娱乐的遗风。每当夏收农忙时,农民自行组合,清晨同去大田劳作,黄昏返回村庄,在劳动的路上,边行进边歌舞,通过歌舞消除疲劳、慰藉辛勤、加强团结以及号召人们热爱农耕生活。其中“象帽舞”最有特色,舞者戴特制的头盔,上有可以旋绕的长缨,舞时摆动头部使长缨在头顶、身侧旋绕飞舞。手中击打小鼓,以喜鹊步跳跃前进,如腾空遥射,如冲锋向前,头上的长缨不断旋绕,充分表现出朝鲜族劳动人民的乐观精神。此舞是随着朝鲜移民传入东北地区,又发展为中国朝鲜族喜庆中的表演性舞蹈。其中“舞童舞”由儿童在大人肩上表演,也戴着象帽让飘带在空中旋绕飞舞。辽宁本溪的朝鲜族农乐舞叫“乞粒舞”,富有农村生活气息。农乐舞的雏形联想到汉族的“系鼓互歌”,“舞童舞”联想到花鼓灯的“上肩”,都是农耕文化型古代乐舞在民间舞蹈中的遗存。
杖鼓舞:俗称“长鼓舞”。多为女性表演的单人舞蹈,也有男子表演。表演者身挎杖鼓,右手持竹键敲打高音部鼓面,左手用掌拍低音部鼓面。高低音色的鼓声,花样繁多的鼓点相映成辉,很有特色。表演高潮时常作连续性的行进旋转。
扇舞:以折扇为道具表演的舞蹈形式。起源于古代朝鲜巫俗活动,原是巫女持绘有“三佛”神像的扇子作法器跳神表演。后来民间艺人把扇面改绘为花卉,又加强舞蹈的动作与造型,逐渐成为独立的舞蹈形式,并由单扇发展为双扇。
圆鼓舞:肩挎圆鼓置于胸前敲击表演的舞蹈形式。圆鼓原是古代的乐器,后发展为击打表演的圆鼓舞。男女皆可表演,女性用鼓较小,多为单人表演,舞姿优美,在技巧上发挥个人之长。男子多为群舞,动作开拓有力、富有战斗性。
假面舞:带面具表演的男性舞蹈。据说从中国南部传入,曾为宫廷表演节目。民间流行的假面舞多把唱诵、对话、舞蹈融为一体,分场次表演一些风趣幽默的讽刺故事。
剑舞:是持可转动的短剑进行表演的女性舞蹈。短剑连结于特制木柄,剑身可自由转动,表演者甩动并使之随腕旋转,发出铿锵音响,与优美舞姿相辅相成造成特有的气氛。原为男子表演,后发展成为典雅又具有韧性的女性舞蹈形式。
拍打舞:亦称“手拍舞”,男子表演的自娱性舞蹈。舞者用手掌互击,或用手掌、肘部击打肩、胸、两肋、大腿等部位表演。此舞据说源于渔业丰收时渔民们在船上赤膊、欢快地拍打身体以抒发喜悦的心情。下层士兵中曾盛行此舞。
即兴舞:表演者合着音乐节奏即兴跳舞的形式,称为“玛克村”。无一定程式,不论男女老幼都可参加。在喜庆节日、群众聚集的场合,只要鼓声一响,人们就自由进场跳舞,即兴发挥,充分显示自己所擅长的舞蹈技艺。
⑥ 哪位高手知道朝鲜舞的舞蹈动作的要领和一些简单的动作呀
http://www.wdzj.net/down.asp
http://www.wdzj.net/down.asp?page=3&cat_id=&class_id=
这里有256个舞蹈可以下载,你可以翻阅查找,这两页上就有两内个你要找的容舞蹈。
⑦ 朝鲜舞的基本动作是什么
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辽阔的大草原通常是他们翩翩起舞的大舞台,朝鲜舞姿势优美回,舞蹈动作轻勇洒脱,既答能展示女士的婀娜姿态,又可以体现男士的潇洒大方。 本片采用女士动作、男士动作分开教学的形式,先详细讲解示范朝鲜舞的基本舞蹈动作和动作组合然后再进行成品舞的分解教学,将让广大舞蹈爱好者可以轻松快乐地跳好朝鲜舞。 分刀舞扇舞鹤舞等等
⑧ 怎样购买朝鲜族舞蹈教学基本动作书
万能淘宝
⑨ 朝鲜舞:怎样自学朝鲜舞
朝鲜族舞蹈动作多为即兴性的。其特点是幅度大,表演者的内在情绪与动作和谐一致,长于表现潇洒、欢快的情绪。
普通步
准备:站“八字步”做“后背手”。
动作:柔和地呼吸,似正常行走步,略有起伏。
垫步(包括:行进式垫步、点式垫步)
准备:双后背手站成右后点步。
1、行进式垫步做法:与普通步作法相同,而节奏上为两拍内走三步(一大二小步)。
2、点式垫步做法:与行进式垫步相同,区别在于点式垫步的一大步二小步中,二小步为一行进一点地。
滑步
准备:双后背手站成右后点步。
动作:右小腿向外绕到右前,面对八点方向双腿弯曲,经过双膝直立,右脚迈到大八字位置,在重心移到右腿的同时,身体转向左前侧,向右旁倾斜,左脚掌垫到交叉步的位置。接着呼气,右脚掌开始迈到大八字位置上,重心移至右脚,微屈双膝。
蹬步
准备:双后背手站成右后点步。
动作:吸气,左脚开始向前做一次“垫步”后,控制呼气,屈双膝的同时,右脚翘起脚尖,脚后跟用韧劲向前蹬,然后,用右脚开始向后做一次“垫步”。顿弹提出(安旦长短)
准备:双后背手站成右后点步。
动作:与普通步伐行进步相同,只是相应强调行进每一步时都要顿、弹一次,体现出民族风格上的要求和特征。
要求:弹步动力腿的位置在主力腿内侧腓肠肌的下方。(男学生弹的幅度大些,女学生弹的力量小些)。行进迈跟步(安旦长短)
准备:双后背手站成右后点步。
动作:与普通步伐行进步相同,只是相应强调行进每一步时,前腿都要经过勾、绷脚,膝盖抬起迈出,后腿平脚拖地跟上的过程。单点踏跳出(安旦长短)
准备:左手叉腰,右手打开单斜手臂45度。
动作:左脚轻轻跳一下,同时右脚抬起(嗒拍)。第一拍时,右脚跳一下。
要求:抬脚不要太高,此动作为二人相互串位时所用。
⑩ 朝鲜舞的基本动作是什么
例如安旦舞的特点:韵律哏顿,动作大方,感觉跳跃,情绪高涨。 朝鲜民间舞“安旦”的基本舞步 1. 兔子步:近似幼儿舞步中的跑跳步,要求提膝正吸小腿时动作要迅速,跑跳是的身体重心要平稳,常用2/4拍或4/4拍的音乐。 2. 盖土步:以右脚为例,正步准备。第一拍双脚前脚掌立稍屈膝,右脚起原地碎步三次。第二拍左脚迅速绷脚向前擦地而出,同时右腿屈膝,身体重心在右脚动作相同左右反向相反。可交替重复做。 3. 磋步:在2/4拍音乐伴奏下,近似秧歌垫步的做法。步法节奏:右左右,要求身体重心平稳,在朝鲜民族民间舞中,可运用3/4拍音乐,步法节奏:右左右,动作要求步幅均匀,身体重心平稳。 4. 丁字推移步:以右脚为例,右丁字步准备。第一拍右脚勾脚提膝小腿往外划小弧线向2点一步,身体右侧前倾,身体重心前移。第二拍左脚掌拖地向右脚跟靠拢后右腿提膝,右脚落地,同时身体略向后仰,准备走下一步。参考资料: http://v.youku.com/v_show/id_ce00XODEyMzc1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