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读教育教学

读教育教学

发布时间:2020-12-20 16:05:40

㈠ 你读过哪些教育教学类刊物,并说说这些刊物对你的教学的影响

都是理论,大家也都明白,只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落实好而已,教育没有多新鲜的东西,有爱就足够了,读这些理论读物对教学帮助不大.

㈡ 阅读教育教学文章记录

[阅读教育教学文章记录]杂志 名称 《小学教师培训》 阅读 标题 《搭桥铺路,让学生习作一路走好》 阅读 时间 11.9 教师姓名 赵宏 学 习 摘 要 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1.让作文回归生活,使学生懂得作文写什么,阅读教育教学文章记录。 让学生的作文回归生活,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事,写身边的人或事物。因为自己的事,身边的人(事)或物都是小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手所做的,他们感受深刻,体会真切,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学生感到有话要写,有话想说,容易写出象样的习作来。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体验。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它涉及到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因此,要让学生走出学校封闭的空间,把社会作为课堂,拓宽视野:学生可以去旅行,观看大自然的风雪雷电、日出日落;可以走进生活的世界,了解超级市场、观赏名胜古迹、欣赏祖国的壮丽山河和探索乡村变化等。这些都是直接体验,留给学生的新鲜感、深刻的印象以及探索后的满足和快乐是无法比拟的,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最有意义。学生只要有了亲身体验,就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最有兴味的思想说出来,写下来,那么作文就成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学生肯定会乐意去写,而且有内容写。 3.多赞赏、鼓励学生,让其体验成功的自豪感。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使学生看到自己作文的进步,享受到写文章的乐趣,树立自信心,读后感《阅读教育教学文章记录》。另外,教师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位为学生营造氛围,提供表现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学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心里就会充满成功的喜悦。例如,鼓励学生将写得好的作文投向学校广播室,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比赛等。一经采用,不但能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形成创作动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二、激活学生的生命灵性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练就一双敏锐的“慧眼”。“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教师要帮助学生时时处处有生活的观念,并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双慧眼,在看似单调、平淡的生活中常常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获得习作的灵感和激情 2.鼓励求异想象,培养学生练就一个敢于创新的“灵脑”。新的世纪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求异思维水平与想象能力是一个人创新能力的主要特征。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时时有学生求异想象的活动,无疑能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比然能为提高学生未来生命体验活动的质量打下基础。 三、重视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 1.及时捕捉写作时机,鼓励学生即兴作文。 自然界的千变万化是有很多值得我们用心去观察的,而生活又是给我们灵感的写作源泉。要引导学生及时摄下身边动人的镜头,捕捉写作的时机,进行即兴作文。即兴作文,是在教师出题以后,学生用短时间进行准备,在没有经过充分的熟思过程进行的现场口述。它还包含了多种训练的因素,它可以使学生在口头表达时声音、节奏、语气、感情诸多方面得到锻炼,而且它使学生从确定中心到选择取舍材料;从结构安排,遣词造句都在快速反应中能得到训练,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就能够开阔学生思路的,对学生思维的条理和周密化起到良好的作用。 2.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好话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学生有很强的语感,笔下表达就会更加通顺、流畅。学生头脑中的素材积累需要不断激活,才能使他们不断发现,产生新的感受和认识。学生在和别人谈论、交流时,你的感受我的认识他的想法,在相互碰撞、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中,产生良好的磁场效应,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口头语言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展开联想,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同时口头语言又能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言为心声,平时说话就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写作时,怎么说就怎么写,写作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四、加强积累,丰富底蕴 学生语言积累,直接关系到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也就是通常说的“内功”。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积累。努力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一些课内的重点句、段,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背诵,逐步培养积累意识。课外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做好摘录笔记,印象深的文章写好读后感,并把偶尔产生的灵感和对学习、生活的感受随手记下,到了写作时也就不怕无内容可写了。
〔阅读教育教学文章记录〕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㈢ 去新加坡读教育学硕士

南大的国立教育学院有教育学的硕士,不过硬性要求2年的工作经验,所以楼主的情况可能不太适合,并且国立教育学院主要是为本地学校提供教师,所以教学硕士都是以中小学所开设的课程为方向,笼统的教育学这个专业不是太好,并且以后工作也不会很好找

教育学硕士1-2年毕业,学费在1-2万新币

㈣ 教育学读出来可以做什么

教育学读出来可以做教育、培训、教师的工作。

㈤ 读教育学的出路是什么

教育学专业是研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教育”的一门专业。它运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病理学、生理学、卫生学和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等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从而揭示其规律,论证教育原理,说明教育方法,指导教育实践。其主要内容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工作的任务、内容、过程、方法、组织形式和原则等。
教育学专业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教育学专业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论、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课程理论、中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法等。
教育学专业培养方向:
教育学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技能。
教育学专业就业前景:
现代教育研究出现了专门化趋势,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儿童教育学等方面研究纷纷涌现,同时也出现了综合的趋势,如“教育概论”与“教育原理”等课程的出现。发展前景很广阔。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主要到教育科学研究单位、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高等师范院校、中小学校从事科研、管理、教学等工作,以及到新闻出版部门做教育类的编辑工作。
很高兴为你解答有用请采纳

㈥ 求几篇关于教育教学专著的读书心得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寒假里我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受益匪浅,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 ”、“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具有许多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头脑解放、手脚解放、身体解放、感官解放、时间解放、语言解放;二是“劳力的基础上劳心” ;三是“学做合一” ;四是“实验即创造” ,创造的本质是活鲜鲜的生命,是活生生的愿望,是在于火一样的热情,是在于探究的兴趣,创造来源于生活的活力、来源于生命的本身。

在 “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因此,现在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辉煌的功绩。

在读到“创造儿童的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解放,现今有许多学校还是靠牺牲儿童的时间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成绩”,这就使儿童失去了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创造儿童的教育,还在于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从头脑里解放出来的创造力,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

教育创新并非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经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新时代的教学就是创新的教学,创新的学习。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的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由此我们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 的真谛。

我们想要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关键要有适宜的气候、一定的土壤、而这些条件要靠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去力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从书上学到的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以真正的创新理念去开拓自己的新天地。

㈦ 为什么我读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直念一直念,就是背不下来

你读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直念一直念,就是背不下来的原因就是,你没有将它运用到实际的题目中去记,所以就是会比较难,可以给自己可以去刷题。

㈧ “教学”的“教”该怎么读

【教学】有两个读法,可以根据语境和意思来区别:

1、[ jiāo xué ]指教书。

赵树理 《金字》:“在乡村集镇上教小学,教学以外的杂事很多:赛神唱戏写通知,写神庙对联,村里人有了红白大事写请柬、谢帖、庚帖(婚约)、灵牌。”

例句:他们学校有一个教学的先生,叫李太平。

2、[ jiào xué ]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李广田 《<散文三十篇>序》:“二十年来,我一直从事教学工作,也一直以写作为副业。”

例句: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两位校长在看法上有很大差距。

(8)读教育教学扩展阅读

【教】意思:

[ jiào ]

1、教导;教育:管~。请~。受~。因材施~。

2、宗教:佛~。伊斯兰~。信~。在~。

3、姓。

4、使;令;让:~他无计可施。~我十分为难。

[ jiāo ]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唱歌。~小孩儿识字。师傅把技术~给徒弟。

组词:

[ jiào ]

1、教父[jiào fù] 基督宗教新入教者接受洗礼时的男性监护人。一般请教会内虔诚而有名望的教徒担任。有责任监督并保护受洗者的宗教信仰和行为,如同父亲对于儿女。

2、教师[jiào shī] 担任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人民~。

3、教练[jiào liàn] 训练别人使掌握某种技术或动作(如体育运动和驾驶汽车、飞机等):~车。~工作。~得法。

4、教养[jiào yǎng] 教育,培养。

5、教室[jiào shì] 学校里进行课堂教学的屋子。

[ jiāo ]

1、教授[jiāo shòu] 讲解传授知识、技能。

2、教书[jiāo shū] 教学生学习功课:~先生。他在小学里教过书。

3、教一识百[jiāo yī shí bǎi] 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

4、教猱升木[jiāo náo shēng mù] 猱:猴子的一种。教猴子爬树。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㈨ 有小学教育读

(一)必修课程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录音课18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要求:明确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儿童的心理发展对教育实践的意义,以及小学教育面临的实际的心理学任务,使学生确立科学的儿童观和科学的教育观,并根据所学的理论总结和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本课程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儿童教育的规律,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围绕发展是教育的依据和结果,教育是发展的动因这两个主题,阐述了儿童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过程,儿童在认知发展和个性发展中的基本特征、个体和群体差异,以及基本的应对策略;阐述儿童的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儿童的学习差异与教师的教学差异的关系;阐述学习的准备,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发展和教学的测量等问题。

2.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是"开放教育试点"教育学科教育学类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要求是: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和内在联系,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况,认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阐述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内涵、内部结构和历史脉络;近现代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哲学、历史学、文艺学以及经济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重要突破;阐述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趋势,人文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3.自然科学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与小学教材、教学以及课外活动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扩大知识面,能兼教小学自然常识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与之有关的科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4.现代教育思想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是:了解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重要的学校教育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新认识,理解教育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和教育基本原理发展线索,掌握现代西方和我国基础教育实践的发展及一般理论研究成果在学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简介中外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及当代教育思想的主要流派,分析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理论依据,讨论我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及其实践运用的前景。

5.教育研究方法
本课程5学分,课内90学时,其中录音课20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初步具备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内容:确定研究课题的方法,教育科研的设计,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研究假设的统计推断,研究结果的解释和研究报告的撰写和研究的评价。

6.阅读与写作(1)(2)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年。
本课程将现代阅读理论与写作理论有机整合、贯通,是一门体现当代课程改革精神的综合性、应用性、基础性课程。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和了解现代阅读基本理论与写作基础理论,了解和掌握各类文章的特点和基本的文章解读方法与写作方法,增强学生自身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水平。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阅读与写作基本理论的意义,懂得阅读与写作的内在关系,了解阅读心理与写作心理,初继续步掌握阅读的基本规律、特点与方法,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掌握各类文体的基本特点、写作方法和文章的修改与评改。

7.现代教师学导论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要求是:了解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理解并具备现代教师的职业道德、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认识现代教师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阐述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历史使命、地位和作用;阐述现代教师的职业道德、基本素质(包括适应时代的教育理念、宽广深厚的知识背景、教育教学技能、课堂教学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更新知识和创造的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人格魅力、身心素质等),以及现代教师继续教育的任务;同时介绍国际视野下的教师现状和未来发展。

8.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
本课程7学分,课内136学时,其中录像课20学时,开设一学年。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了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和改革意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文本、图表和演示文稿的制作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上网和制作简单网页的能力,初步具备把计算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的能力;了解教育传播理论、教学媒体理论和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能正确选择教学媒体和在教学中的使用方法,了解教学制作技术;初步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会进行课程设计;为提高教学技能,使教学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信息技术概述(概念、地位和作用);计算机文化、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办公应用(Word、Excel、PowerPoint或Wps2000);网络知识和相关(Internet Explorer、FrontPage);教育技术概述(概念、简史和方法);教育传播理论和教育媒体理论;教育媒体(宏观、中观、个人);教学设计(理论、过程、方法);教育媒体应用实验。

9.美学与美育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美学与美育是教育学科教育学类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美学与美育理论知识、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塑造能力、较高的实施美育的能力的课程。本课程重视美学、美育理论向审美实践与审美教育实践能力的转化,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渗透性和复杂相关性。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美学;美及其形态;美感;什么是美育;形式美与美育;艺术美与美育;审美文化形态与美育;青少年发展与美育;教师角色与美育。

(二)限选课程

1.高等数学(B)(1)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有网络资源,VCD及文字教材等媒体,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积分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高等数学(B) (1)是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供小学教师进修使用。主要内容是:前言、绪论、初等数学知识、函数、极限、导数、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微积分简史、微分方程。
后续课程:统计与概率,数论初步等。

2.基础英语(1)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语音、语调,能流利地朗读所学课文,掌握和运用基础英语语法及500个左右词汇,包括约50个常用句型和30个常用短语,能借用词典阅读浅易英语读物。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基础英语语法及500个左右词汇,包括约50个常用句型和30个常用短语。

(三)选修A类课

1.中国古代文学(1)(2)
本课程8学分,课内学时144,其中电视课36学时,录音课18学时,开设一学年。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基本掌握古代汉语以及有关文化知识,提高阅读、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和语言修养。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作品选和理论知识两部分,比例约为4:1。作品选部分有说理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骈文、诗、词、曲、短篇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不求面面俱到,也不强调各时期的比例;理论知识部分,以文学知识为主,适量介绍古代汉语、古代文化等知识,有些知识安排在作品选的注释、习题中,可不受上述比例限制。
本课程与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1)(2)(3)课程不同,对象是小学教师,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有所不同。

2.中国通史(1)(2)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年。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国的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从边疆危机到瓜分危机;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立与巩固;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历史性的转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36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概括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和主要成就,选读各个历史时期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提高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析能力。
本课程主要内容:"五四"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港台文学。其中文学史知识与作品选读部分的比例约为1:3。

4.现代汉语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小时,其中电视课18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的基础知识,提高对汉语的理解水平,提高运用现代汉语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汉字结构,汉字规范化、标准化;词汇的构成、发展和规范化;词类,短语,句子,复句,句群;语言表达中的修辞方式。

5.文艺理论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电视课18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文艺理论知识,提高理解、鉴赏文艺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文学为主,兼及书画、音乐、影视各类艺术,鉴赏部分比重较大。

6.儿童文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小学教师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能编写一般的儿童读物。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训练小学教师独立分析儿童文学作品,学习儿童文学的理论知识和创作儿童文学作品。作品分析、创作练习和理论知识学习的比例约为4:1。

7.外国文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史的基本知识,提高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及鉴赏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简明系统地介绍外国文学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从古代至现代各个历史时期欧美主要国家的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并简析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从目前实际出发,简要介绍亚非文学。

8.创新教学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录像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当前中小学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教学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教学创新能力,变传统教学为创新性教学。使教师的教学更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社会责任感,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培养适应新世纪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创新教学的时代意义;教学创新与素质教育;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创新;创新型教师的教学特色;创新型学生的学习特色;创新教学环境。

9.基础英语(2)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电视课时30,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和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达到小学师资应具备的整体知识、文化水平和相应的业务素质。熟练掌握1200个左右词汇,认知2000-2500个英语单词,包括约300个常用句型和短语,能借用词典阅读浅易英语读物。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基础英语语法及2000-2500个英语单词,约300个常用句型和短语。

㈩ 适合教师读的教育专著

适合教师读的教育名著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
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 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5,《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类理论]
6,《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教育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7,《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8,《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
10,《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
11,《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
12,《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吴文侃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
13,《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
14,《孩子们!你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先生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 》,《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
15,《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注:此书为德国中小学教师必读书)
16,《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7,《多元智能》[美国]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出版
18,《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著 颜真译 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19,《教育诗》[苏]柯著磊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20,《大教育论》1957年,[捷克]夸美纽斯,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修改,用《大教学论》的书名重新出版.影响历史进程的一百本(社会科学类)
21,《普通教育学》[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2,《教育论》(英)斯宾塞《教育论》HerbertSpencer1820--1903),19世纪下半期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胡毅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23,《科学与教育》(此书写于1893年)【英】赫胥黎(1825——1895),人民教育出版社版1990.
24,《教育漫话》(汉译世界教育名著丛书)[英] 约翰·洛克著/ 徐诚,扬汉麟译/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1999
25,《成功智力》[美国]R.J.斯腾伯格俞晓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26,《人的教育》,福禄倍尔(福禄倍尔:幼儿教育之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7,《审美教育书简》,席勒著,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8,《早期教育与天才》[日]木村久一,海南出版社,1977年版,王传璧译,邵道生校
29,《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单中惠杨汉麟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
30,《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主杨鑫辉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二、理论视野
31,《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获得国家图书奖
32,《陈鹤琴教育论著选》,吕静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3,《爱心与教育》1999年,李镇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34,《顺生论》(张中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望道杂纂——顺生论外编》(张中行著.2000年3月由群言出版社出版),(建议张中行将两本书合一)
35,《科学家论教育》(苏州大学教授周川著,江苏教育出版社)[马上出版]
36,《教育——财富蕴藏与其中》1996年,教育科学出版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37,《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2,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8,《第五项修炼》[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杨硕英/审校.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日期:2002年8月1日
39,《向瑞吉欧学习什么》(《儿童的100种语言》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08-
40,《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英)埃德蒙·金著,王承绪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1,《有效的管理者》(杜拉克)求实出版社1985年版,吴军译,中译本12万字.
42,《中国教育思想史》郭齐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6
43,《外国教育思想史》单中惠,陕西教育出版社,单中惠,朱镜人编著
44,《教育基础》(江苏教育出版社)
45,《教育心理学》
46,《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47,《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48,《儿童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美]劳拉·E·贝克著,2002年12月
49,《学习理论》
50,《教育管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赵中建译)
51,《组织行为学》(江苏教育出版社)(李瑞译)
52,《课程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张斌贤译
53,《教育与心理测量》(江苏教育出版社,翻译稿)
54,《有效教学方法》
55,《领导学:理论与实践》
56,《亚洲"四小龙"课程实践研究》北师大顾明远教授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
57,《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徐光兴主编,2003年6月
58,世界教育危机【美】菲利普·库姆斯著王英杰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9,《发现母亲》王东华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60,《回答未来的挑战》1984,7 [美]J.W.博特金等/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上海人民出版社
三、教改实践
6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62,《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点问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63,《教育中国——50名流素质教育访谈》夏欣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7月
64,《素质教育学习提要》(***编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
65,《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陈向明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6,《案例教学指南》郑金洲,2000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7,《当代教育学》(修订版)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8,《教育理想与信念》(肖川)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6月
69,《我的教学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斯霞著(1910- ))江苏教育
70,《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李吉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71,《向孩子学习》主编:孙云晓;副主编:康丽颖.晨光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72,《青浦教育实验》顾泠沅,郑润洲,李秀玲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73,《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毛蓓蕾)(已经出版)
74,《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75,《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创造性思维与教学》陈龙安(台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76,《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2002年1月(美国)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著罗静褚保堂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77,《透视课堂》(美)Thomas L.Good 等著,陶志琼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译者:2001年12月
78,《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美)里德利等著沈湘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7-1
79,《培养反思力》著者:(美)S.G.Paris等著译者:袁坤译定价:14.00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
80,《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加]马克斯·范梅南著,宋广文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1,《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2,《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挪威]波·达林著,范国睿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3,《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美]欧内斯特·L·博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4,《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藤田英典[日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5,《中外教育小说选》
86,《中外教育诗歌选》
87,《中外教育故事选》
88,《中外教育散文选》
89,《中外教育格言选》
90,《中外教育漫画选》
四、教育人物
91,《孔子评传》匡亚明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出版,此书获得中国图书奖
92,《泛舟诲海》2001年5月(东缨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纪实文学三部曲之一.
93,《中国教育家评传》沈灌群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
94,《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
95,《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朱永新博士(市长)主编
96,《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朱永新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97,《教育的奇迹》(主编朱永新)
98,《外国教育家评传》,赵祥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99,《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黑柳彻子[日本]2003年8月
100,《仁爱一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传》屈雅君,刘铁英编译,珠海出版社,2002年7月
101,《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著,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傅统先译.
102,《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1999年,维果茨基,龚浩然,黄秀兰译,广东教育出版社
103,《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4,《教育新理念》(袁振国,2001年12月教育科学出版社)
105,《国际教育新理念》2001年10月.由顾明远和孟繁华主编的一书,海南出版社出版了.
106,《我的教育思想》(于光远)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107,《教育社会学》吴康宁著,人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1.
108,《教育:我们有话要说》[中国]杨东平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109,《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蔡克勇著1999年10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110,《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徐辉,徐仲林撰写1997年1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11,《一堂一亿七千万的课》(美)约翰·麦克唐纳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8月
112,《人的现代化》(美)英格尔斯. 人的现代化. 殷陆君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13,《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美]布兰斯福特等编著 程可拉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29.00元)
114,《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5,《美德书》威廉·贝内特[美],何吉贤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16,《教室的革命——语文主题活动新探索》(浙江教育出版社褚树荣老师主编)2002年9月
117,《现代课程论》(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初版/1998年第五次印刷,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1991年繁体字版)
118,《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鲁洁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
119,《名人的教师生涯》(莫愁杂志主编马建强编著)
120,《非常教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美)F. J. Stephenson 主编周渝毅,2001年7月

阅读全文

与读教育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