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怎么样
简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是教育部直接领导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行政性事业单专位,负责根据属教育部制定的方针、政策和评估指标体系,对高等学校、办学机构的教学和专业教学工作的评估;开展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及评估工作的政策、法规和理论研究;组织有关评估的培训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工作。 成立以后,评估中心首先要认真完成五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同时每年统计公布一次高等学校教学状态数据,探索学科专业评估,逐步建立将评估的结果与增设新专业,审批学位点,确定招生计划等相关政策挂钩的激励机制。 评估中心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国家划拨的评估专项经费和中心自筹两部分。据官网显示,评估中心在编制人员为30人,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
注册资本:150万人民币
❷ 本科教学评估几年评一次
每五年评估一次。
中新网10月19日电 中央电视台报道,教育部今天在北京开始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进行全面评估,计划用五年时间对1998年扩招后的全国1270所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今天,由14位教授组成的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进住北京化工大学,他们将用一周的时间对该校教学硬件设施和师资教学水平进行全面评估。
教育部高教司评估处处长朱洪涛说,扩招实现以后,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是在不断提高,但是一部分学校还是存在师资队伍的不足,教学条件的全面紧张,包括教育方面的经费长期投入不足,因此教育质量还存在潜在因素的影响。
(2)教育部教学评估扩展阅读:
评估程序及任务
1、学校自评
学校根据本办法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要求,有计划地开展自评活动,总结成绩、查找差距、分析成因、提出对策,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自评的基础上形成《学校自评报告》
2、专家进校评估
教育部评估中心组建专家组赴学校进行现场考察评估。专家组在审核《学校自评报告》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基础上,通过深入访谈、现场听课、查阅材料、考察座谈等形式,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公正客观评价,形成《专家组评估报告》并给出评估结论建议。
3、结论审议与发布
专家委员会审议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结论建议,并作出评估结论。合格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教育部评估中心根据专家委员会审议结果,正式发布评估结论。
4、结论使用
“通过”的学校,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学校的整改情况将作为审核评估的重要内容。
“暂缓通过”的学校整改期为2年,“不通过”的学校整改期为3年。在整改期间,对结论为“暂缓通过”和“不通过”的学校,将采取限制或减少招生数量、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等限制措施。
整改期满后由学校提出重新接受评估的申请。重新评估获得通过的学校,可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仍未通过的学校,将认定为教育教学质量低下,依据有关法律给予相应处罚。
❸ 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如果没过那毕业时还是本科吗
本科教学评估跟学生没有直接关系,学校依然是本科学校。
通过水平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学校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
按照教育规律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评估方案努力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反映各类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及现阶段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走势与发展方向,特别强调“三个符合度”,鼓励学校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
(3)教育部教学评估扩展阅读
评估标准:
方案二级指标共19项。其中重要指标(黑体字)11项,一般指标8项。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标准如下:
优秀:A≥15,C≤3,(其中重要项目A≥9,C≤1),D=0,特色鲜明。
良好:A+B≥15,(其中重要项目A+B≥9,D=0),D≤1;有特色项目。
合格:D≤3,(其中重要项目D≤1)。
❹ 高校几年评估一次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五年一次;201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制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要求获得学位授权满6年的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均须进行合格评估,每6年进行一轮。
第一轮评估于2002-2004年分3次进行,共有229个单位的1366个学科申请参评。第二轮评估于2006-2008年分2次进行,共有331个单位的2369个学科申请参评。第三轮评估在95个一级学科中进行(不含军事学门类),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学科申请参评,比第二轮增长79%。
(4)教育部教学评估扩展阅读:
参评条件
学位中心坚持“自愿申请参加,免收参评费用”的原则开展学科评估工作。各单位只要有一个及以上二级学科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即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均可申请参加该一级学科的评估。
第三轮评估按“新学科目录”进行,要求“拆分学科”(如原“历史学”、“建筑学”)相关学科必须同时申请参评,以客观反映学科拆分后的真实情况。
评估指标
学科评估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指标权重全部由参与学科声誉调查的专家确定。
根据教育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十条”、“2011协同创新计划”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等有关精神。
第三轮评估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指标设置突出“质量、成效、特色”,在各方普遍关注的“学生评价、论文评价、科研评价、特色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倡导新的“学科评价质量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全国高校学科评估
❺ 为什么国家教育部要对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合格评估
评估目的:通过合格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使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得到规范,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❻ 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上哪看
可登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查看,结果如下:
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
评估工作程序
为保证“严谨规范、公开透明”,学科评估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并将以下程序对参评单位预先明示。
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包括“公共数据采集”与“单位材料报送”两部分。学位中心通过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教指委、学会等官方数据源获取公共数据;通过参评单位申报获取参评学科数据。
2、数据核实
评估数据真实性是评估结果可靠性的重要保证。数据核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按数据采集标准,对单位填报数据进行筛查;
二是开发专门系统,对多单位、多学科重复填写的数据进行核查;
三是利用学位中心构建的公共信息库,开发专门系统对填报数据进行核对;
四是对发表学术论文等数据进行抽查。此项工作是学科评估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核查反馈材料多达近万页。
3、信息公示
在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单位填报的部分信息在参评单位范围内进行网上信息公示,接受各方异议,并对异议情况再按评估标准进行确认。
4、专家问卷调查
学科评估借鉴国内外经验,采用“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邀请专家对学科声誉、学术道德、社会贡献与学生毕业后质量等进行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每个学科参与调查的一般为50-100人。本次评估除邀请本学科专家外,还特邀了部分来自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30多个部委及大型企业的近500名行业、企业界人士。
5、结果统计与发布
学科评估结果按照“精确计算、聚类统计”的原则产生。本轮评估首先按指标体系精确计算得到的原始得分,然后改变以往“四舍五入取整”产生并列排位的做法,采用“聚类统计”算法,将原始得分相近的聚为一类。
使得分类更科学、同一类并列的单位更多,从而淡化名次,引导单位更加关注学科建设的优势与不足。考虑到科研院所的特殊情况,高校和科研院所评估数据进行统一计算,公布时分别排列。
(6)教育部教学评估扩展阅读
一、评估目的
学位中心开展学科评估的目的:
1、是服务大局,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的精神,服务研究生教育“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鼓励特色、协同创新”的大局。
2、是服务高校,通过对学科建设成效和质量的评价,帮助高校了解学科现状、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
3、是服务社会,提供客观的学科水平信息,为学生选报学校、学科和社会人才流动提供参考。
二、参评条件与参评情况
学位中心坚持“自愿申请参加,免收参评费用”的原则开展学科评估工作。各单位只要有一个及以上二级学科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即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均可申请参加该一级学科的评估。
第三轮评估按“新学科目录”进行,要求“拆分学科”(如原“历史学”、“建筑学”)相关学科必须同时申请参评,以客观反映学科拆分后的真实情况。
第一轮评估于2002-2004年分3次进行(每次评估部分学科),共有229个单位的1366个学科申请参评。第二轮评估于2006-2008年分2次进行,共有331个单位的2369个学科申请参评。本轮评估在95个一级学科中进行(不含军事学门类),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学科申请参评,比第二轮增长79%。
三、评估指标体系
学科评估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指标权重全部由参与学科声誉调查的专家(本轮评估约5000名)确定。
根据教育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十条”、“2011协同创新计划”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等有关精神,第三轮评估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指标设置突出“质量、成效、特色”,在各方普遍关注的“学生评价、论文评价、科研评价、特色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倡导新的“学科评价质量文化”。
❼ 2014年民办高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有哪些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发展,迎接教育部2014年本科教学评估,努力实现学校各项既版定工作目标和“十年卓权越”进程计划目标,10月10日下午,我校在书德楼报告厅隆重召开2014年本科教学评估动员大会。我校党委书记、院长陆丹、校领导王勋铭、沈建勇出席本次大会,各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专业负责人及以上干部、教务员、机关人员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隋珊珊主持。
我校高度重视迎评工作,本次动员大会旨在鼓舞士气、提振人心,为全面启动各项迎评工作做好思想准备,希望紧抓迎评机遇,将我校办学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以评促建设、以评促管理、以评促改革、以评促创新、以评促发展。将常规发展和改革创新发展有机结合,不仅要把我校建设成为符合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好大学,还要将我校建设成为海南经济大特区中民办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❽ 请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针对的都是什么院校为什么有些名牌院校不参加评估
国家建立的“每五年一轮”的高教评估制度
高校一般都要参加,也就是版隔四年一次,只是批权次不同罢了。05一批就有兰州大学等参加,在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一共有43所院校被评定为优秀,另有28所学校在此次评估中评估结果为良好,4所高校在此次评估中评估结果为合格。04一批的你可以到这地方去看看:http://post..com/f?kz=15947643
06也有高校参加评估,如青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
相关资料网上不少,可以去搜搜。http://www.jxgj.com/temp_files/200642585528.asp
❾ 大学教育部对学校的教学评估没过的话,对学生有什么影响,毕业证和学位证还有吗
暂时来说对学生个人影响不大,毕业证和学位证照旧,除非是有211或版985需要重新评定,或者是国家级权、省部级重点学科的评定才有影响,当然这个评定结果也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拿到手的证书的含金量及社会的认可度。
❿ 教育部开展的本科教学评估分为哪两类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简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
中文名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简称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快速
导航
评估体系评估结论评估标准历史沿革
简介
通过水平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学校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规律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评估方案努力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反映各类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及现阶段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走势与发展方向,特别强调“三个符合度”,鼓励学校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
评估体系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有如下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办学指导思想
1.1学校定位
1.2办学思路
2.师资队伍 2.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2.2主讲教师
3.教学条件与利用 3.1教学基本设施
3.2教学经费
4.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4.1专业
4.2课程
4.3实践教学
5.教学管理 5.1管理队伍
5.2质量控制
6.学风 6.1教师风范
6.2学习风气
7.教学效果 7.1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7.2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7.3思想道德修养
7.4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