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朝鲜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朝鲜族舞蹈家们在认真学习兄弟民族舞蹈家的长处的同时,依然保存着朝鲜版族舞蹈固有的姿势和权身形,手与脚、臂与腿的动作依然配合得很和谐。
手臂的动作,基本上还是采用甩手、围手、扛手、顶手等多种姿势,并且以转、跳等舞姿,巧妙地体现静中有动的美感,表现出快速与缓慢的交替美,点与线的曲线美和张弛相间的空白美。这种情况,不仅在朝鲜族舞蹈节目中司空见惯,就是在闻名遇还的朝鲜族大型舞剧(春香传)、舞蹈史诗(长白情)中也使观众深深为朝鲜族舞蹈的这种形体动作美运作得淋漓尽致而点头…
Ⅱ 朝鲜族舞蹈
恋香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E8Ai72OBiw/
扇骨http://you.video.sina.com.cn/b/13970916-1191173361.html
幽兰深谷http://www.56.com/u91/v_MjY4NzMyNTY.html
太平王妃http://www.56.com/u21/v_Mzg4NDAyMTg.html
记忆的涟漪http://you.video.sina.com.cn/b/16876018-1562114284.html
扇子舞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5976460&iid=27027283&cid=23
育新苗http://v.youku.com/v_show/id_ce00XMjYzMzE5NDQ=.html
独一无二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DXVbZsjctw/
Ⅲ 朝鲜民族的舞蹈在模仿仙鹤的动作时,要求呼吸与动作是怎样配合的
朝鲜民族的舞蹈无论是宫廷舞蹈,还是民间民俗舞蹈,其动作都是对鹤的动作模拟。内在做动作时,还容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如在做柔韧的鹤步时,特别强调舞蹈者内在的呼吸感觉和腿部的控制力;腿抬起时,强调大腿带动膝盖,小腿自然松弛,脚做出悠闲迈步状;躯干、肢体的每一招、每一式都与呼吸紧密配合,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朝鲜舞蹈的动律与风格。
Ⅳ 朝鲜族舞蹈的简介
朝鲜族舞蹈流传在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与黑龙江、辽宁等省的专朝鲜族聚住区。属朝鲜族是从事水田种植的古老民族,其民间舞蹈具有农耕劳动的特征,它是在三韩及朝鲜半岛的传统农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后又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特定环境中,育成具有风韵典雅、含蓄等特色的舞蹈。朝鲜族舞蹈动作多为即兴性的。其特点是幅度大,表演者的内在情绪与动作和谐一致,长于表现潇洒、欢快的情绪。其伴奏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多变。 朝鲜族舞蹈的主要形式有农乐舞、假面舞、剑舞、长鼓舞、扁鼓舞、扇舞、拍打舞等。朝鲜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被称为“歌舞的民族”。
Ⅳ 朝鲜族的舞蹈手势是叫什么
朝鲜族的舞蹈手势是叫甩手、围手、扛手、顶手等多种姿势,并且以转、跳等舞姿,巧妙地体现静中有动的美感,表现出快速与缓慢的交替美,点与线的曲线美和张弛相间的空白美。
不仅在朝鲜族舞蹈节目中司空见惯,就是在闻名遇还的朝鲜族大型舞剧(春香传)、舞蹈史诗(长白情)中也使观众深深为朝鲜族舞蹈的这种形体动作美运作得淋漓尽致而点头
朝鲜族舞蹈家们在认真学习兄弟民族舞蹈家的长处的同时,依然保存着朝鲜族舞蹈固有的姿势和身形,手与脚、臂与腿的动作依然配合得很和谐。
(5)鲜族舞蹈教学扩展阅读:
朝鲜族舞蹈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主要包括农乐舞、长鼓舞、扇子舞、象帽舞、顶水舞、刀舞等。其中,农乐舞是朝鲜族中广为流传的民间舞蹈之一,由农乐游戏演变而来,表演以打击乐器锣鼓为先导,领衔者为一打铜锣者,舞蹈的开始、中间的变换及结尾,均由打锣者指挥。
表演时,必须有一位打旗的人,旗上要写上“农者天下之大本也”八个大字,站在打锣者之前,尽情舞动,满怀豪情。此外,长鼓舞也是朝鲜族代表性的舞蹈之一,以独特而典雅飘逸的舞姿而驰名中外。
长鼓舞以柔软的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以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边跳边敲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为一体,高度协调和统一,有独舞、双人舞和群舞等多种。
朝鲜族传统乐器有伽倻琴、筒箫、奚琴等。伽倻琴为朝鲜族传统弦乐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浓的弹拔乐器,形状近似于汉族民乐器古筝,演奏时一端着地、一端放于腿上,右手弹,左手弄,表演姿态稳雅别致。
筒箫是朝鲜族民族音乐中一种重要的吹奏乐器,自其诞生以来就备受朝鲜族人民的青睐,其音色十分优美,是竹管乐器中的中音乐器。奚琴是朝鲜族人民喜欢使用的一种弓弦乐器,相传是我国宋代东北一带的奚部族所创造,故而得名。
历史上朝鲜族信仰多种宗教,既有原始的万物有灵论的多神信仰,又有佛教、基督教等世界性宗教信仰,也有近代产生的民族宗教信仰,如天道教、侍天教、济愚教、青林教、元倧教、檀君教、大倧教等。此外,也有人信仰佛教、儒教等。
新中国建立后,这些宗教信仰在朝鲜族社会中逐渐消失。改革开放后,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新落实,朝鲜族宗教信仰中基督教的影响逐渐扩大,其信徒也明显增多。目前,朝鲜族的宗教信仰主要以基督教、天主教为主,尤其是基督教发展速度较快。
Ⅵ 朝鲜族舞蹈
朝鲜族舞蹈http://u.youku.com/user_show/id_UMTQyODc2OTI4.html
Ⅶ 采珍珠的姑娘..视频(延边的朝鲜族舞蹈)
去“中国-朝鲜族歌舞网”网址:http://zg-cxzgw.56.com 看看。那里有延边朝鲜族歌曲及伴奏。还专有朝鲜族舞蹈,属舞蹈教学,北朝鲜歌曲 朝鲜族音乐。挺全的。
网址:http://zg-cxzgw.56.com
Ⅷ 怎样购买朝鲜族舞蹈教学基本动作书
万能淘宝
Ⅸ 鲜族舞有什么样的特点
呼吸是朝鲜舞的灵魂,所谓呼吸,区别于日常的呼气和吐气,而是由丹田带动的一种贯穿全身的气息。(例:舞蹈《扇骨》)
朝鲜族民间舞蹈中有各种不同的节奏类型,细腻又具有跳跃感的12/8拍是主要的节拍型之一。人们还把不同节拍形成的节奏型称作“长短”,如“古格里长短”“他令长短”等。长短一词,是朝鲜语中形容乐舞的特有名词,包括有:节奏、节拍、速度、风格等含义。每种“长短”都有特定的鼓点与敲击方法,都有与它相应的特定舞蹈动作。而且舞者呼吸与“长短”相吻合中、与乐手默契交流,随着“长短”流畅地进行,其表演才能充分体现出朝鲜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味。朝鲜族民间舞蹈富有艺术性,舞姿优美,技艺精湛,深受人们称赞。
农乐舞:最有农耕生活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是古代农业丰收后,人们聚集饮酒、歌舞娱乐的遗风。每当夏收农忙时,农民自行组合,清晨同去大田劳作,黄昏返回村庄,在劳动的路上,边行进边歌舞,通过歌舞消除疲劳、慰藉辛勤、加强团结以及号召人们热爱农耕生活。其中“象帽舞”最有特色,舞者戴特制的头盔,上有可以旋绕的长缨,舞时摆动头部使长缨在头顶、身侧旋绕飞舞。手中击打小鼓,以喜鹊步跳跃前进,如腾空遥射,如冲锋向前,头上的长缨不断旋绕,充分表现出朝鲜族劳动人民的乐观精神。此舞是随着朝鲜移民传入东北地区,又发展为中国朝鲜族喜庆中的表演性舞蹈。其中“舞童舞”由儿童在大人肩上表演,也戴着象帽让飘带在空中旋绕飞舞。辽宁本溪的朝鲜族农乐舞叫“乞粒舞”,富有农村生活气息。农乐舞的雏形联想到汉族的“系鼓互歌”,“舞童舞”联想到花鼓灯的“上肩”,都是农耕文化型古代乐舞在民间舞蹈中的遗存。
杖鼓舞:俗称“长鼓舞”。多为女性表演的单人舞蹈,也有男子表演。表演者身挎杖鼓,右手持竹键敲打高音部鼓面,左手用掌拍低音部鼓面。高低音色的鼓声,花样繁多的鼓点相映成辉,很有特色。表演高潮时常作连续性的行进旋转。
扇舞:以折扇为道具表演的舞蹈形式。起源于古代朝鲜巫俗活动,原是巫女持绘有“三佛”神像的扇子作法器跳神表演。后来民间艺人把扇面改绘为花卉,又加强舞蹈的动作与造型,逐渐成为独立的舞蹈形式,并由单扇发展为双扇。
圆鼓舞:肩挎圆鼓置于胸前敲击表演的舞蹈形式。圆鼓原是古代的乐器,后发展为击打表演的圆鼓舞。男女皆可表演,女性用鼓较小,多为单人表演,舞姿优美,在技巧上发挥个人之长。男子多为群舞,动作开拓有力、富有战斗性。
假面舞:带面具表演的男性舞蹈。据说从中国南部传入,曾为宫廷表演节目。民间流行的假面舞多把唱诵、对话、舞蹈融为一体,分场次表演一些风趣幽默的讽刺故事。
剑舞:是持可转动的短剑进行表演的女性舞蹈。短剑连结于特制木柄,剑身可自由转动,表演者甩动并使之随腕旋转,发出铿锵音响,与优美舞姿相辅相成造成特有的气氛。原为男子表演,后发展成为典雅又具有韧性的女性舞蹈形式。
拍打舞:亦称“手拍舞”,男子表演的自娱性舞蹈。舞者用手掌互击,或用手掌、肘部击打肩、胸、两肋、大腿等部位表演。此舞据说源于渔业丰收时渔民们在船上赤膊、欢快地拍打身体以抒发喜悦的心情。下层士兵中曾盛行此舞。
即兴舞:表演者合着音乐节奏即兴跳舞的形式,称为“玛克村”。无一定程式,不论男女老幼都可参加。在喜庆节日、群众聚集的场合,只要鼓声一响,人们就自由进场跳舞,即兴发挥,充分显示自己所擅长的舞蹈技艺。
潇洒、典雅的风韵——朝鲜族民间舞蹈是以潇洒、典雅著你的,潇洒,是舞蹈者表演时的神韵,是民族心态的形象化。典雅,是动作的规范、洗练,是舞姿的古朴自然,展示民族审美情趣,其形成的因素很多。